林木种植与采伐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林木种植与采伐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林木种植与采伐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林木种植与采伐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林木种植与采伐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木种植与采伐作业指导书TOC\o"1-2"\h\u11825第1章林木种植概述 4116251.1林木种植的意义与目的 4214971.1.1意义 4187641.1.2目的 4279631.2林木种植的基本原则 4309541.2.1生态优先原则:林木种植应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496921.2.2科学种植原则:根据立地条件、气候特点、树种特性等因素,科学选择树种和造林模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4193841.2.3可持续发展原则:林木种植应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158691.2.4结构优化原则:合理搭配树种,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4158231.2.5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提高造林效益。 5296741.2.6保护性开发原则:在林木种植过程中,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 517557第2章林地选择与规划 5323992.1林地选择 5322252.1.1选择原则 593712.1.2选择标准 5320162.2林地规划 576062.2.1规划原则 5199372.2.2规划内容 557552.3林地整理 6171702.3.1整地方式 6135772.3.2整地时间 659162.3.3整地要求 611122第3章树种选择与苗木培育 6223873.1树种选择 636663.1.1选择原则 659513.1.2选择方法 764733.2苗木培育 731793.2.1育苗地选择 761993.2.2育苗技术 747173.3苗木出圃与运输 790663.3.1出圃 8103133.3.2运输 83610第4章林木种植技术 8275354.1造林方法 886794.1.1树种选择 8246794.1.2种苗繁育 8223334.1.3造林密度 858674.1.4造林模式 8311664.2栽植技术 8934.2.1栽植时间 8248744.2.2栽植坑准备 969054.2.3树苗处理 9272284.2.4栽植方法 944694.3补植与间伐 9310584.3.1补植 949774.3.2间伐 9215994.3.3间伐方法 95727第5章林木抚育管理 9271245.1林木生长发育监测 9273055.1.1监测方法 9239685.1.2监测周期 9120705.1.3数据处理与分析 9241285.2水肥管理 10156465.2.1灌溉管理 1057455.2.2施肥管理 10146915.2.3水肥一体化 10209255.3病虫害防治 1069925.3.1预防措施 1010595.3.2监测预报 10165615.3.3防治方法 1038165.4防火管理 1076365.4.1防火宣传与培训 10135165.4.2防火设施建设 10213445.4.3防火期管理 102865.4.4防火监测 1132676第6章林木采伐概述 11164546.1采伐目的与原则 1139506.1.1采伐目的 11239956.1.2采伐原则 11129856.2采伐类型与方式 11231636.2.1采伐类型 11316666.2.2采伐方式 1226756第7章采伐规划与设计 1289247.1采伐区调查 12232647.1.1调查目的 123477.1.2调查内容 12223387.1.3调查方法 1268417.2采伐设计 12238727.2.1设计原则 1265537.2.2设计内容 1263207.2.3设计要求 13325657.3采伐计划 13245077.3.1计划编制 139227.3.2计划内容 136637.3.3计划实施 13217617.3.4监督管理 13526第8章采伐作业实施 1358168.1采伐工艺 13110648.1.1采伐前期准备 13175198.1.2采伐方法 13189658.1.3采伐顺序与方向 1312658.2采伐设备与工具 14291628.2.1采伐设备 1439738.2.2辅助设备 1444948.2.3个人防护装备 1485998.3采伐作业安全 14314928.3.1安全培训 14118578.3.2安全管理 142878.3.3应急处理 14728.3.4环境保护 148957第9章采伐迹地更新与恢复 1414039.1采伐迹地处理 14155159.1.1清理作业 14339.1.2土壤处理 14114749.1.3水土保持 15274259.2更新造林 1593459.2.1树种选择 1559359.2.2造林设计 15122009.2.3苗木准备 15281269.2.4造林施工 15206779.3恢复与抚育 15292229.3.1幼林抚育 1519719.3.2中幼林抚育 1546529.3.3近成熟林抚育 15104519.3.4恢复生态功能 1515446第10章林木种植与采伐作业管理 162005410.1管理制度与法规 163121310.2林木资源监测与评估 161557010.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6917810.4林业信息化管理与实践经验总结 16第1章林木种植概述1.1林木种植的意义与目的1.1.1意义林木种植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改善生态环境:林木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缓径流,降低洪涝灾害风险,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2)促进碳汇增长: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林木种植有助于提高我国森林碳储存能力,缓解全球气候变化。(3)保障木材资源安全:林木种植是可持续供应木材资源的基础,对保障我国木材安全、减轻国际木材市场压力具有重要意义。(4)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林木种植为林业产业提供原料,促进林业产业升级,提高林业产值。1.1.2目的(1)提高森林覆盖率:通过林木种植,增加我国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2)优化森林结构:种植不同树种,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3)培育珍贵树种:加强珍贵树种的种植,提高木材质量和经济效益。(4)保障国家木材需求:通过林木种植,实现木材的可持续供应,保障国家木材资源安全。1.2林木种植的基本原则1.2.1生态优先原则:林木种植应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1.2.2科学种植原则:根据立地条件、气候特点、树种特性等因素,科学选择树种和造林模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1.2.3可持续发展原则:林木种植应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4结构优化原则:合理搭配树种,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1.2.5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提高造林效益。1.2.6保护性开发原则:在林木种植过程中,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第2章林地选择与规划2.1林地选择2.1.1选择原则在选择林地时,应根据林木生长需求、生态环境适应性、土壤条件、水源状况、地形地貌、气候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保证所选林地符合可持续经营和生态保护的要求。2.1.2选择标准(1)土壤条件: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的地区,以保证林木生长所需养分和水分;(2)气候因素: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气温、降水量、光照等气候条件;(3)地形地貌:选择地形起伏较小、坡度适中、光照充足的地区,有利于林木生长和采伐作业;(4)水源状况:选择靠近水源或具有充足地下水的地区,便于灌溉和林木生长;(5)生态环境:考虑林地的生态功能,选择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地区;(6)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考虑林地的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以保证林木种植与采伐的经济效益。2.2林地规划2.2.1规划原则林地规划应遵循生态优先、合理布局、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经营原则,保证林木种植与采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2.2规划内容(1)树种选择:根据林地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林分稳定性和生产力;(2)种植模式:根据地形、土壤等条件,采用合适的种植模式,如纯林、混交林、林农复合经营等;(3)林分结构:规划合理的林分年龄结构、树种结构和空间结构,以提高林分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4)造林密度:根据树种、土壤、气候等因素,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以保证林木生长和林分稳定;(5)抚育管理:制定抚育管理措施,包括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品质。2.3林地整理2.3.1整地方式根据地形、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如全面整地、带状整地、穴状整地等,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2.3.2整地时间整地应在造林前进行,以便土壤充分熟化,提高土壤肥力。2.3.3整地要求(1)深度:整地深度应达到林木根系生长所需的要求,以保证林木生长;(2)质量:整地后土壤应松软、细碎,无大土块、石块等杂物,有利于根系生长;(3)排水:整地时应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或病虫害发生。第3章树种选择与苗木培育3.1树种选择3.1.1选择原则在进行树种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2)生态功能原则:选择具有较强生态功能、能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效益的树种。(3)经济效益原则:综合考虑树种的生长速度、木材质量、市场价值等因素,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4)多样性原则:为提高林分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应选择多种树种进行混交。3.1.2选择方法(1)查阅资料: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各树种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适应性等。(2)实地调查:对当地自然条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土壤、水分、气候等状况。(3)咨询专家:向林业专家、技术人员咨询,获取树种选择的专业建议。(4)对比分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比分析不同树种的优缺点,确定适宜的树种。3.2苗木培育3.2.1育苗地选择育苗地应具备以下条件:(1)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水源充足。(2)光照充足,避开风口。(3)交通便利,便于管理和运输。(4)无病虫害,土壤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3.2.2育苗技术(1)播种:选择优质种子,进行消毒、催芽处理,按照适宜的播种密度进行播种。(2)扦插: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进行生根剂处理,插入土壤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3)嫁接: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砧木和接穗,采用适宜的嫁接方法进行嫁接。(4)施肥:根据苗木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5)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苗木需水量,适时进行灌溉。(6)病虫害防治:加强苗木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治。3.3苗木出圃与运输3.3.1出圃(1)苗木质量:出圃苗木应达到国家规定的苗木质量标准。(2)起苗时间:根据造林季节和苗木生长状况,选择适宜的起苗时间。(3)起苗方法: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注意保护苗木根系,减少损伤。3.3.2运输(1)包装:采用草绳、稻草等材料对苗木进行包装,防止水分蒸发和根系损伤。(2)运输工具: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保证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3)运输时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避免高温、严寒等恶劣天气。(4)途中管理:注意保持苗木水分,避免长时间暴晒和冻害。第4章林木种植技术4.1造林方法4.1.1树种选择在选择造林树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以及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优先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树种。4.1.2种苗繁育采用良种壮苗,加强种苗繁育管理,保证造林用苗质量。种苗繁育方法包括播种、扦插、嫁接等,根据不同树种和繁育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4.1.3造林密度合理确定造林密度,以保证树木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提高造林成效。应根据树种、立地条件和经营目标来确定造林密度。4.1.4造林模式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及经营目标,选择合适的造林模式,如纯林、混交林、人工林与天然林结合等。4.2栽植技术4.2.1栽植时间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进行栽植。4.2.2栽植坑准备根据树苗根系大小,提前挖好栽植坑,坑宽、坑深应略大于根系,以保证树苗根系充分伸展。4.2.3树苗处理栽植前对树苗进行修剪,去除病弱枝、过长根和损伤部分,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栽植后树苗水分竞争。4.2.4栽植方法将树苗放入栽植坑中,调整树干直立,使根系充分伸展,填入表土,轻轻踏实,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最后填入心土,再次踏实,并浇透水。4.3补植与间伐4.3.1补植造林后应及时进行补植,对造林死亡率较高的区域进行补充栽植,保证造林密度和林相整齐。4.3.2间伐根据林木生长情况和经营目标,适时进行间伐,调整林分结构,促进保留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经济效益。4.3.3间伐方法间伐时应遵循“疏弱留强、疏小留大、疏密留稀”的原则,采用下层间伐、梯级间伐等方法,保证林分生长健康、稳定。第5章林木抚育管理5.1林木生长发育监测5.1.1监测方法林木生长发育监测应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对林分进行每木检尺,记录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指标,分析林木生长状况。5.1.2监测周期监测周期应根据林分生长速度、经营目标和管理需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幼龄林每23年监测一次,中龄林每35年监测一次,成熟林每510年监测一次。5.1.3数据处理与分析收集监测数据后,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比不同林分、不同生长阶段的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5.2水肥管理5.2.1灌溉管理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林木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对于干旱地区,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2.2施肥管理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林木生长需求,制定施肥方案。合理选用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提倡深施、穴施,减少肥料流失。5.2.3水肥一体化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资源和肥料的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5.3病虫害防治5.3.1预防措施加强植物检疫,防止病虫害传入。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合理配置林分结构,提高林分抗逆性。5.3.2监测预报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5.3.3防治方法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优先选用生物防治和绿色防治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减少环境污染。5.4防火管理5.4.1防火宣传与培训加强防火宣传和培训,提高森林经营者、护林员和周边居民的防火意识。5.4.2防火设施建设合理布设防火隔离带、瞭望塔、防火水池等设施,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5.4.3防火期管理在防火期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林区违规用火。制定应急预案,提高火灾扑救能力。5.4.4防火监测利用遥感、地面巡护等手段,及时发觉火情,保证火灾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置。第6章林木采伐概述6.1采伐目的与原则6.1.1采伐目的林木采伐是为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如下:(1)提高林木生长质量,优化森林结构;(2)促进森林更新,维持森林生态平衡;(3)获取林木产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4)降低森林火灾、病虫害等风险,保障森林资源安全。6.1.2采伐原则林木采伐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合理,遵循森林生长发育规律,保证森林可持续发展;(2)生态优先,充分考虑森林生态功能,保护生态环境;(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综合效益;(4)依法采伐,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采伐活动合法合规。6.2采伐类型与方式6.2.1采伐类型根据采伐目的和对象,林木采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主伐:针对成熟林、过熟林进行采伐,以获取林木产品为主要目的;(2)抚育伐:针对中幼龄林进行采伐,旨在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3)更新采伐:针对老龄林进行采伐,以促进森林更新,恢复森林生态功能;(4)疏伐:针对密度过大、生长不良的林分进行采伐,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和森林生态效益;(5)卫生伐:针对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林分进行采伐,降低病虫害危害,保护森林资源。6.2.2采伐方式林木采伐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皆伐:将林分内所有林木一次性伐除,适用于老龄林、病虫害林等;(2)择伐:选择性地伐除部分林木,保留其他林木,适用于中幼龄林、优质林分;(3)渐伐:分阶段、分批次地进行采伐,适用于生态脆弱区域;(4)割灌:对灌木、草本植物进行割除,以促进林木生长,适用于幼龄林;(5)修枝:对林木枝条进行修剪,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和形态美观。第7章采伐规划与设计7.1采伐区调查7.1.1调查目的采伐区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待采伐区域内的林木资源现状、生态状况、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信息,为合理制定采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7.1.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林木种类、林龄、树种组成、郁闭度、生长量、病虫害情况、地形地貌、土壤类型、交通状况、水源分布等。7.1.3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踏查、遥感影像解译、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伐区调查。7.2采伐设计7.2.1设计原则遵循生态优先、合理采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原则,保证采伐作业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7.2.2设计内容(1)采伐类型: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采伐类型,如择伐、皆伐、抚育采伐等。(2)采伐强度:根据林分结构、生长状况、生态保护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采伐强度。(3)采伐方法:结合地形、交通、设备等条件,选择合适的采伐方法,如人工采伐、机械采伐等。(4)采伐顺序:按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合理安排采伐顺序。7.2.3设计要求采伐设计应保证作业安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木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7.3采伐计划7.3.1计划编制根据采伐设计,结合企业生产计划、市场需求等因素,编制采伐计划。7.3.2计划内容主要包括采伐面积、采伐量、采伐时间、采伐队伍、设备配置、安全保障措施等。7.3.3计划实施严格按照采伐计划进行作业,保证采伐任务的顺利完成。7.3.4监督管理加强采伐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作业质量和安全,及时处理各类问题,保证采伐活动的合规性。第8章采伐作业实施8.1采伐工艺8.1.1采伐前期准备在实施采伐作业前,应充分了解林木的生长情况、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同时办理相关采伐手续,保证采伐活动合法合规。8.1.2采伐方法根据林木种类、生长环境和采伐目的,选择合适的采伐方法,如皆伐、择伐、渐伐等。采伐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土壤、水源、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2)提高木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3)保证作业安全,降低风险。8.1.3采伐顺序与方向采伐作业应遵循从外向内、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避免对未采伐林木造成损害。同时根据地形地貌和交通条件,合理确定采伐方向,提高作业效率。8.2采伐设备与工具8.2.1采伐设备采伐设备主要包括油锯、链锯、手锯、电锯等。应根据采伐任务量和作业环境,选择合适的设备。8.2.2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运输车辆、拖车、吊车、挖掘机等。应保证设备功能良好,满足采伐作业需求。8.2.3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保证作业安全。8.3采伐作业安全8.3.1安全培训对参与采伐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意识。8.3.2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采伐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现场监督,保证作业安全。8.3.3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8.3.4环境保护在采伐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规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可持续发展。第9章采伐迹地更新与恢复9.1采伐迹地处理9.1.1清理作业采伐后,应及时对采伐迹地进行清理,包括砍伐残留的树枝、树干和树根,以及清除杂草和杂物。保证迹地清洁,为更新造林创造良好条件。9.1.2土壤处理对采伐迹地土壤进行深翻、松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必要时进行土壤消毒和病虫害防治,以减少病虫害对更新造林的影响。9.1.3水土保持在采伐迹地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建设、鱼鳞坑挖掘等,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9.2更新造林9.2.1树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及生态功能,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注重乡土树种的培育,提高森林的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9.2.2造林设计结合地形、土壤和树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