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5/1E/wKhkGWcRPpOAUQRzAAEoNdhPj8U419.jpg)
![部编版历史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5/1E/wKhkGWcRPpOAUQRzAAEoNdhPj8U4192.jpg)
![部编版历史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5/1E/wKhkGWcRPpOAUQRzAAEoNdhPj8U4193.jpg)
![部编版历史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5/1E/wKhkGWcRPpOAUQRzAAEoNdhPj8U4194.jpg)
![部编版历史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5/1E/wKhkGWcRPpOAUQRzAAEoNdhPj8U4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部编版历史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鸦片战争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哪一项?A.实行分封制B.推广铁器使用C.统一度量衡D.建立科举制度3、题干: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B.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D.抗日战争的胜利4、题干:关于“文化大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B.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严重挫折C.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5、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阁首辅即是宰相B、内阁制度确立于明太祖时期C、内阁拥有独立决策权D、内阁成员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6、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建立了中华民国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7、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工具发展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犁耕技术的普及标志着我国古代农业进入铁器时代B.犁耕技术的普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犁耕技术的普及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D.犁耕技术的普及使得农民不再使用牛耕8、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丝织业、陶瓷业、冶金业等手工业发展迅速B.宋元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突破,出现了许多新型手工业C.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主要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影响9、下列哪一项是关于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设立三省六部制B.实行行省制度C.废除丞相,设立内阁D.推行郡县制10、在清朝末年,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不包括:A.创办新式学堂B.建立近代海军C.恢复科举考试制度D.改革官僚体系1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土地革命12、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A.垄断资本主义理论B.布尔什维克主义理论C.布哈林主义理论D.罗莎·卢森堡理论13、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A.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推动了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C.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合作14、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哪一项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A.清朝政府推行新政,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危机B.洋务运动兴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C.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体制D.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批判传统思想1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光辉代表”?A.孔子B.秦始皇C.汉武帝D.魏武帝16、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意义?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C.导致了国共两党的合作D.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历史上,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汉承秦制,但也有发展。到了唐朝,地方行政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州县两级制,并在边疆地区设置都护府等机构来加强管理。材料二:明朝时期,朱元璋鉴于元朝灭亡的教训,废除了宰相制度,加强了皇权;同时,为了防止地方割据,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中央集权。清朝建立后,继续沿用了明朝的一些制度,并且通过设立军机处等机构来进一步巩固君主专制。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朝与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第二题【材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体制的建立,既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发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材料二: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了宪法。材料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问题:1.请简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2.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意义。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关于秦朝统一后,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促进各地经济交流。(3)文化上:统一文字,推广儒学,加强思想控制。材料二:以下是对秦始皇统一措施的评论:评论一: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评论二:秦始皇的统一措施虽然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但也对民间经济和文化发展造成了压制。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分析秦始皇统一措施的两面性。第四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捍卫民族尊严,维护民族独立,为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奋斗取得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落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主要贡献。2.结合材料二,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3.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2025年部编版历史高考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鸦片战争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B.五四运动【解析】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次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而引发的,学生与工人阶级的广泛参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哪一项?A.实行分封制B.推广铁器使用C.统一度量衡D.建立科举制度【答案】C.统一度量衡【解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统一度量衡。这一措施不仅方便了各地经济交流,还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立科举制度则是隋朝时期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不是秦始皇时期的政策。3、题干:以下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B.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D.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历史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A项北伐战争和D项抗日战争虽然都是重要历史事件,但它们并没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B项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果,虽然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但不是本题所要求的答案。因此,正确答案是C。4、题干:关于“文化大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B.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严重挫折C.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答案:B解析: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严重挫折。这场运动从1966年开始,持续了十年,期间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损失,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不利影响。A项错误,因为文化大革命并非成功探索;C项错误,因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D项错误,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外交环境也受到了负面影响。因此,正确答案是B。5、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阁首辅即是宰相B、内阁制度确立于明太祖时期C、内阁拥有独立决策权D、内阁成员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答案】D【解析】明朝的内阁成员主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提出建议供皇帝参考,并非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负责人,因此不能称为宰相,也没有独立决策权。内阁制度形成于明成祖时期而非明太祖时期。6、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建立了中华民国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是推翻了清朝的统治,随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结束。但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7、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工具发展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犁耕技术的普及标志着我国古代农业进入铁器时代B.犁耕技术的普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犁耕技术的普及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D.犁耕技术的普及使得农民不再使用牛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农业工具发展历程。A选项,犁耕技术的普及标志着我国古代农业进入铁器时代,这是正确的;B选项,犁耕技术的普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正确的;C选项,犁耕技术的普及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样正确。D选项,犁耕技术的普及使得农民不再使用牛耕,这是错误的。因为虽然犁耕技术的普及使得耕作效率提高,但牛耕仍然是当时农业生产的常用方式之一。所以,答案为D。8、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丝织业、陶瓷业、冶金业等手工业发展迅速B.宋元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突破,出现了许多新型手工业C.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主要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A选项,隋唐时期,丝织业、陶瓷业、冶金业等手工业发展迅速,这是正确的;B选项,宋元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突破,出现了许多新型手工业,这也是正确的;C选项,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同样正确。D选项,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主要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影响,这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主要受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而非国内外市场需求。所以,答案为D。9、下列哪一项是关于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设立三省六部制B.实行行省制度C.废除丞相,设立内阁D.推行郡县制答案:C.废除丞相,设立内阁解析: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自秦以来实行的丞相制度,并且逐步设立了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咨询机构。这样就使得行政权力更加集中于皇帝手中。而选项A中的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的主要政治体制;B项行省制度主要与元朝相关;D项郡县制则始于秦朝。10、在清朝末年,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不包括:A.创办新式学堂B.建立近代海军C.恢复科举考试制度D.改革官僚体系答案:C.恢复科举考试制度解析:清朝末期,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实施了多项旨在自救的改革,如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期间提倡的新政就包括创办新式学堂以培养新型人才、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力量以及对官僚体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清政府实际上是在逐步废除传统科举考试制度,而非恢复它,因为科举被认为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到了1905年,清廷正式宣布废止科举制度,标志着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因此,选项C不符合历史事实。1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土地革命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其主要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地革命是针对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2、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A.垄断资本主义理论B.布尔什维克主义理论C.布哈林主义理论D.罗莎·卢森堡理论答案:A解析:垄断资本主义理论是列宁提出的一种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布尔什维克主义理论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所倡导的理论,主张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布哈林主义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内的一种思想流派,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罗莎·卢森堡理论是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家罗莎·卢森堡提出的一种理论,主张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革命。13、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A.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推动了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C.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答案: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化,与古代丝绸之路无关。因此选项C“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14、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哪一项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A.清朝政府推行新政,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危机B.洋务运动兴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C.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体制D.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批判传统思想答案:C解析:虽然清朝末年的改革(如新政)、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真正标志着从封建帝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是辛亥革命。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还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因此,选项C“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体制”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1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光辉代表”?A.孔子B.秦始皇C.汉武帝D.魏武帝答案:C解析: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他实行了一系列开疆拓土、巩固统一的措施,使汉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光辉代表。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秦始皇是秦朝的建立者,魏武帝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虽然他们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但不符合题目的描述。因此,正确答案是C。16、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意义?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C.导致了国共两党的合作D.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然而,国共两党的合作并不是辛亥革命的意义,而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正确答案是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历史上,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汉承秦制,但也有发展。到了唐朝,地方行政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州县两级制,并在边疆地区设置都护府等机构来加强管理。材料二:明朝时期,朱元璋鉴于元朝灭亡的教训,废除了宰相制度,加强了皇权;同时,为了防止地方割据,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中央集权。清朝建立后,继续沿用了明朝的一些制度,并且通过设立军机处等机构来进一步巩固君主专制。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朝与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答案与解析】(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州县制的发展过程。周朝实行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打破了贵族世袭统治的局面,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汉代沿袭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地方行政体系,设立了州县两级制度,并通过设置都护府等机构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这一演变过程的特点在于逐步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并注重对边疆地区的治理。(2)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同时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实行科举选拔官员,强化了中央政府的人事控制力;推行屯田制,增强国家的经济基础;以及推行卫所制度,强化军事力量。这些措施有效地巩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了官僚系统的膨胀及效率低下。清朝继承和发展了明朝的制度,通过设立军机处等机构,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提高了决策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然而,高度集中的权力也使得清朝后期面对外来侵略时反应迟钝,最终导致国力衰退。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对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的总结,考查考生能否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及背后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明清两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分析,检验考生能否理解这些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题【材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体制的建立,既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发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材料二: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了宪法。材料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问题:1.请简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2.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意义。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3)国际经验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意义:特点:(1)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3)注重社会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意义:(1)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3)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关于秦朝统一后,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促进各地经济交流。(3)文化上:统一文字,推广儒学,加强思想控制。材料二:以下是对秦始皇统一措施的评论:评论一: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评论二:秦始皇的统一措施虽然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但也对民间经济和文化发展造成了压制。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分析秦始皇统一措施的两面性。答案: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皇帝制度,设立三公九卿;(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3)文化上:统一文字,推广儒学。2.秦始皇统一措施的两面性分析:(1)积极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消极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平面直角坐标系》听评课记录2
- 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 (新版)湘教版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国家的变化》听课评课记录
-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常量和变量》听评课记录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听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探问生命 2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听课评课记录2
-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听课评课记录1新版新人教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4.3 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9)-北师大版
- 长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园招聘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公开招聘1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不可切除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j解读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家谱、宗谱颁谱庆典讲话
- Q∕GDW 12118.1-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架构与技术要求
- 中建一局医院直线加速器室专项施工方案
- 二年级一起长大的玩具原文一起长大的玩具.doc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 电梯质量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