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习题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初中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习题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初中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习题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初中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习题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初中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习题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苏州园林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chéng(

传承

)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fēnwéi(

氛围

),令人心驰神往。游客chángyáng(

徜徉

)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tīng(

聆听

)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融合在一起了。传承氛围徜徉聆听123456789101112131415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A.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B.坐在舒适的缆车里向外观望,只见重.峦.叠.嶂.,山峰里缠绕着一条条玉带,朦朦胧胧。C.农民种庄稼也要因.地.制.宜.,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D.日本右翼分子的举动越来越嚣张,日本文部科学省也自.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历史教科书,试图掩盖其战争罪行。解析:“自出心裁”指出于自己的创造,不抄袭、模仿别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123456789101112131415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B.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颗亮晶晶的珍珠。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D.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解析:顿号不能用于两个短句之间,应改为逗号。B1234567891011121314154.下面的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大约一百七十处左右,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

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

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

第②句重复啰唆,应删去

“大约”或“左右”

⁠。(3)

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

榜样⁠”改为“

代表⁠”。5.填空。课文选自《

百科知识⁠》,作者是

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大约”或“左右”

榜样代表百科知识叶圣陶123456789101112131415⁠(一)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2345678910111213141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234567891011121314156.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园林的哪些特点?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7.“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往往”一词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不好。因为“往往”表示大部分情况,如果去掉“往往”后就变成了全部情况,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8.选文第二段中所说的“画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够体现“画意”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树种的搭配,二是树木的修剪,三是藤萝的栽种。⁠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不好。因为“往往”表示大部分情况,如果去掉“往往”后就变成了全部情况,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能够体现“画意”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树种的搭配,二是树木的修剪,三是藤萝的栽种。⁠1234567891011121314159.“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如果改成“这才是可取的”好不好?从上下文语意通顺、连贯的角度,说说你的理由。

不好。从上下文语意通顺、连贯的角度看,“这”指代的应是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所以应该说成“这是不足取的”。如果改成“这才是可取的”,读来也不够顺口,且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

不好。从上下文语意通顺、连贯的角度看,“这”指代的应是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所以应该说成“这是不足取的”。如果改成“这才是可取的”,读来也不够顺口,且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123456789101112131415(二)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苏州沧浪亭陈从周人们一提起苏州园林,总感到它封闭在高墙之内,窈然深锁,开畅不足。当然这是受历史条件所限,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但古代的匠师们,能在这个小天地中创造别具风格的宅园,间隔了城市与山林的空间;如将园墙拆去,则面貌顿异,一无足取了。苏州尚有一座沧浪亭,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名园。这座园子的外貌,非属封闭式。因葑溪①之水,自南园潆洄曲折,过“结草庵”(此庵今存白皮松,巨大为苏州之冠),涟漪一碧,与园周匝,从钓鱼台至藕花水榭一带,古台芳榭,高树长廊,未入园而隔水迎人,游者已为之神驰遐想了。123456789101112131415沧浪亭是个面水园林,可是园内以山为主,山水截然分隔。“水令人远,石令人幽”,游者渡平桥入门,则山严林肃,矍然岑寂,转眼之间,感觉为之一变。园周以复廊,廊间以花墙,两面可行。园外景色,自漏窗中投入,最逗游人。园内园外,似隔非隔,山崖水际,欲断还连。此沧浪亭构思之着眼处。若无一水萦带,则园中一丘一壑,平淡无足观,不能与他园争胜。园外一笔,妙手得之,对比之运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园林苍古,在于树老石拙,唯此园最为突出;而堂轩无藻饰,石径斜廊皆出于丛竹、蕉荫之间,高洁无一点金粉气。明道堂闿敞②四合,是为主厅。其北峰峦若屏,耸然出乔木中者,即所谓沧浪亭。游者可凭临全园,山旁曲廊随坡,可凭可憩。其西轩窗三五,自成院落,地穴门洞,造型多样;而漏窗一端,品类为苏州诸园之冠。123456789101112131415看山楼居园之西南隅,筑于洞曲之上,近俯南园,平畴村舍(今已皆易建筑),远眺楞伽③七子诸峰,隐现槛前。园前环水,园外借山,此园皆得之。园多乔木修竹,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小园兰香,时盈客袖,粉墙竹影,天然画本,宜静观,宜雅游,宜作画,宜题诗。从宋代苏子美、欧阳修、梅圣俞,直到近代名画家吴昌硕,名篇成帙,美不胜收,尤以沧浪亭最早的主人苏子美的绝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最能写出其中静趣。123456789101112131415沧浪亭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的园林,五代钱氏时为广陵王元璙池馆,或云其近戚节度使孙承祐所筑。宋庆历间苏子美买地作亭,名曰“沧浪”,后为章申公家所有。建炎间毁,复归韩世忠。自元迄明为僧舍。后又筑妙隐庵、韩蕲王祠。释文瑛复子美之业于荒残不治之余。清康熙间,宋荦抚吴重修,增建苏公祠以及五百名贤祠(今明道堂西),又构亭。道光七年(1827)重修,同治年间再重建,遂成今状。门首刻有图,为最有价值的图文史料。园在性质上与他园有别,即长期以来,略似公共性园林,“官绅”聚宴,文人“雅集”,胥皆于此,宜乎其设计处理,别具一格。

(选自《我说苏州》,有删改)[注释]①葑(fēng)溪:水名,又称葑水。②闿(kǎi)敞:开阔宽敞。③楞伽:印度语,意为“不可往”,或说是大海中远不可达、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12345678910111213141510.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空间顺序⁠,主要介绍了沧浪亭的

建筑⁠、

山水⁠和花木。11.文章开头提到苏州园林给人以“封闭”感,有什么作用?

引出本文所要重点说明的非封闭式的名园——沧浪亭。⁠空间顺序建筑山水引出本文所要重点说明的非封闭式的名园——沧浪亭。12345678910111213141512.沧浪亭在构思上的着眼点是什么?

园内园外,似隔非隔,山崖水际,欲断还连。⁠13.苏州园林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结合选文,说说沧浪亭是如何体现这一总特征的。

园内以山为主,山水截然分隔;园外景色,自漏窗中投入,最逗游人;小园兰香,时盈客袖,粉墙竹影,天然画本。⁠14.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省略不写,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赞同。最后一段是在前文的基础上补充交代沧浪亭的历史,让读者对沧浪亭有更全面的了解。⁠园内园外,似隔非隔,山崖水际,欲断还连。

园内以山为主,山水截然分隔;园外景色,自漏窗中投入,最逗游人;小园兰香,时盈客袖,粉墙竹影,天然画本。⁠

不赞同。最后一段是在前文的基础上补充交代沧浪亭的历史,让读者对沧浪亭有更全面的了解。⁠123456789101112131415⁠15.学习了本文,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

[巧对对联]

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