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53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53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53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53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基础过关全练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小题。邹忌相貌出众,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有自知之明,与徐公比美,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善于进谏,以家事类比国事,委婉指出王之蔽甚矣。齐威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昳丽()进谏()间进()期年()(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修八尺有余()②王之蔽甚矣()③时时而间进()(3)写出该语段中的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

2.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皆以美于徐公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3.下面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皆以美于徐公。(译文:都认为我比徐公美。)B.忌不自信。(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C.暮寝而思之。(译文:晚上躺着想这件事。)D.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文:(邹忌)偷偷看镜子里的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通过叙述邹忌讽谏,齐威王纳谏,齐国战胜于朝廷的故事,体现了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的好处。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广开言路。C.邹忌用自己与徐公比美类比,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D.本文开头详写妻、妾、客真心认为邹忌比徐公美,为下文邹忌以家事类比国事做充分的铺垫。5.【新考法·微写作】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戏剧社的几个同学将《邹忌讽齐王纳谏》搬上了舞台,请你也来出谋划策,在画线句中的省略号处,为邹忌设计一段内心独白。旁白:第二天下午,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徐公因事到邹府拜访,邹忌前来接待。邹忌:(远远看到,不敢置信,疾步上前)您就是……徐公?(上下打量着,由衷赞叹)果然是我大齐美男子!徐公驾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徐公:(谦恭作揖)不敢不敢,前来叨扰,多有冒昧。旁白:二人相谈甚欢,不觉日暮,徐公起身告辞,邹忌亲往相送。望着徐公洒脱的背影,邹忌陷入了沉思……于是,他决定明天上朝拜见齐王。答:能力提升全练6.(2023山东济南钢城二模改编,1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有很多表时间的特殊词语,如“夜分”指“半夜”,“旦”指“早晨”等。B.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者战争。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D.古时规劝国君、尊长改正错误为“谏”,“讽谏”是直言劝谏,体现臣下进谏之忠勇。7.【新考法·对比阅读】(2023湖北黄冈中考,20—2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14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①,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②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③。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大盖:车上的伞盖。②自下:指无骄傲之志,甘居人下。③抑损:克制、谦逊。(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①孰视之()②吾妻之美我者()③策驷马()④然子之意自以为足()(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Y9206001)()A.客之美我者然子之意自以为足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C.妾是以求去也御以实对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晏子怪而问之(3)(★★☆)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①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译文:

②既而归,其妻请去。译文:

(5)(★★★)[甲]文和[乙]文都与劝谏有关:[甲]文中的邹忌在面对赞美和奉承时,没有自我陶醉,反而冷静思考,并推己及人,提醒齐威王不要①;[乙]文中的御之妻将晏子乘车和丈夫驾车的表现进行对比,劝谏丈夫不要②。(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Y9206002)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答案(1)yìjiànjiànjī(2)①长,这里指身高②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③常常,不时(3)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解析(1)注意字母、声调书写规范。多音字要结合语境确定其读音。(2)根据积累直接作答,也可结合语境,根据句意推测词义。(3)语段中的成语是“门庭若市”。解释成语要先指出其字面意思,然后解释其引申义。2.CC.介词,比。其他三项中的“于”是介词,意为在。3.D窥镜:照镜子。4.D“开头详写妻、妾、客真心认为邹忌比徐公美”有误,“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5.答案(示例)徐公之美,远在我之上,然而妻、妾与客都认为我美,是因为他们或偏爱或惧怕或有求于我,所言皆非事实;我犹如此,坐拥天下的大王所受蒙蔽当然更深。解析注意联系课文内容以及上下文语境。这里是邹忌送走徐公,望着徐公潇洒的背影时的思考。联系课文“明日徐公来……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王之蔽甚矣”可知,邹忌思考的应该是每个人态度背后的原因以及大王与自己类似的处境。能力提升全练6.D“讽谏”指用含蓄的话委婉规劝。7.答案(1)①同“熟”,仔细②认为……美③鞭打,驾驭④意态、神情(2)D(3)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4)①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②不久,(车夫)回到家,妻子就要求离开(或:离婚)。(5)①受(被)人蒙蔽②自我满足(或: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等)解析(1)可根据句意推测词义。①句意:(邹忌)仔细地看他。②句意:我的妻子认为我美。③句意:驾驭四匹马。④句意:然而你的神情,表明你自认为很满足了。(2)A.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B.介词,对;介词,比。C.介词,因为;介词,用。D.用法相同,都做连词,表顺承。(3)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结合语法断句。句意:晏子身高不足六尺,身为齐相,闻名各诸侯国。(4)重点词有:①畏:害怕。②既而:不久。归:回到家。去:离开,在此也可译为“离婚”。(5)①结合[甲]文“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王之蔽甚矣”可知,齐威王因身份地位的关系,容易受到蒙蔽;邹忌提醒齐威王不要因别人的赞美迷失自己。②[乙]文中,御之妻认为晏子“常有以自下”,而丈夫作为车夫却“自以为足”,妻子劝谏丈夫不要骄傲自满,要谦恭谨慎。[参考译文][乙]晏子担任齐国的丞相时,有一天坐车出去,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车上的伞盖下,驾驭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