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0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0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0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0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0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0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跳起来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B.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D.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译文:隐居在乡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B.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译文: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将要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C.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译文: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修建观赏游览场所的豪富人和种树卖果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供养。D.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译文: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4.下面是某高二学生准备写在学习卡片上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特殊句式A.状语后置句例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四章》译句: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B.宾语前置句例句:当察乱何自起?(《兼爱》)译句:尝试考察祸乱因何而起?C.被动句例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句:诚实不欺却被怀疑,忠贞不贰却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D.定语后置句例句: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译句:地域广大的雍州,险固的崤山和函谷关,还是原来的样子。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您不要发怒,以秋天作为婚期。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代游览此地的人,也将对这篇文章有所感慨。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现在急切地求您,是我的过错。D.望西山,始指异之——望见西山,才指出它的奇特之处。6.下列选项中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我凭精神接触(牛)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知觉停止了而精神活动还在进行。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阿房宫赋》)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C.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之死》)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是什么原因,楚人这么多呀!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戍边的士兵起义,函谷关被攻占,楚国人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作了焦土。7.下列句子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介词结构不能提前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8.对原文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原文: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翻译:不可以,只是没有一百步而已,也是逃跑啊。B.原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翻译:君子要学识渊博而且每天反省自己,就能智慧通达而且行为没有什么过错了。C.原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翻译:向南取得了百越的土地,把它们作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给秦的司法官吏。D.原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翻译:那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遇到地位低下的人就感到很羞耻,遇到官职高的人就去阿谀奉承。9.下列各项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因此没有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君子生来没有什么差异,善于借助外物罢了。C.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译文:霎时间,浓烟烈焰布满天空,人马烧死淹死很多。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译文:范增几次用眼光示意项羽,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10.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文: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译文: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的人都背叛他。B.原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其孰能讥之乎?译文:竭尽我的志向却不能到达(那里),我可以无悔无怨,大概没有谁能讥讽我吧?C.原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文: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抒发情怀的原因是人们的思想情趣一致。D.原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译文: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啊!11.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你度过淇水,到达顿丘。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来你不要生气,把秋天作为婚期。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有想到你竟会变心。1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翻译:选用正直的人置于邪恶的人之上,使邪恶的人正直。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翻译:自己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通。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翻译:房屋的后面是榆树和柳树,罗堂前面是桃树和李树。D.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翻译:客人自远方来访,屈驾问候我。13.下列句子译文正确的一项是()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译文:我私下认为跟您往来交好的日子很久,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每当意见不合,就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B.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译文:我非常爱你,所以为你设想的唯恐不够。你幸亏偶遇我,可又多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译文:君主掌握天地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将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无穷的福禄。D.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译文:使天下才士都退缩着而不敢向西来,止步不进入秦国,这正是所说的“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14.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弟子不必不如老师,老师不必不如弟子贤能。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东家的狗在西家叫,客人经过厨房去吃饭。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人沉溺于爱情,不可以解脱。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对他们自己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奇怪啊。1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译:我们小民停止吃饭来使官吏劳累而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译:这个老婆婆,是我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D.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译:既然已经把自己的心当作有形的牢笼,为什么还要如此惆怅而独自伤悲?1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冀君实或见恕也。译文:希望您或许(能够)原谅我。B.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译文:做君主的人,能够诚实地看到自己的欲望,就要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译文:而且您曾经被晋惠公恩赐,答应给您焦、瑕这两个地方。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译文:百姓认为我爱护(他们)是理所当然的。17.下列句中“伐”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愿无伐善,无施劳A.伐薪烧炭南山中 B.季氏将伐颛臾C.自伐者无功 D.自矜功伐18.下列加点字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A.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B.恻隐之心,人皆有之C.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D.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凭借它对晋国无礼,并且对楚国有二心。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努力飞翔,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因此,无论身份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D.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没想到竟然默默地在这里,像个女孩子呢?2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你共同食用的东西。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情绪随着事物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之产生了。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溃秦军。D.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激愤大义,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惧怕,这是什么缘故呢?2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也用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一个平民的死对国家兴亡也是有很大作用的。B.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一天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天下的人就都回归于仁德了。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了。D.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把义作为根本,按照礼来实践它,用谦逊的态度谈论它,靠诚信来成全它。22.下列选项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宜乎百姓之谓为爱也。——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B.技经肯綮之未尝。——不曾拿刀去尝试那些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认为它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D.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像是怕不能杀尽,给人用刑像是怕不能用尽。23.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越过晋国而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越过晋国而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C.越过秦国而把远地(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D.越过秦国而把远地(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24.对下面两句文言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A.①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答应把焦、瑕两城给您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②这种心理和施行王道合拍的原因,为什么呢?B.①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②这种心理和施行王道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C.①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②这种心理和施行王道合拍的原因,为什么呢?D.①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答应把焦、瑕两城给您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②这种心理和施行王道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25.下列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译文):保护民众,称王于天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译文):百姓都认为大王喜爱羊(而舍不得用牛),而我确实知道您是于心不忍。D.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译文):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击入大的缝隙,引刀进入(骨节间)的空处,(这样做是)因为牛有着它本来的样子啊。26.下列对课文中各句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译文:说完了想说的话。就变得凶恶起来了。我的兄弟不了解,都讥笑我啊!B.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译文: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译文: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我们)列坐在曲水之旁。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27.下列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翻译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B.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吃上面的泥土,喝下面的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C.蚯蚓的爪牙并不锋利,筋骨并不强健,(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D.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2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没想到竟然默默地在这里,很像女孩子呢?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这虽然免于行走,可还是有要等待的东西。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时候倾吐襟怀抱负,在一室之内促膝长谈。D.不然,籍何以至此?——不这样,我凭什么到这里?29.下列对《论语》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译:一个君子,尊崇贤者,同时也宽容一般人;应该嘉许贤善人,也怜悯那些能力差的人。B.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定自己的意志;诚恳地提问,而且深刻地思考,仁就在其中了。”C.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译: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可以做官。”D.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译:孔子说:“君子给人民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自己劳苦,却不会心生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安详坦然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30.对下列各句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远方宾客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探访我。)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学识渊博并且每日反省自我,就会见识高明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③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代的大学问家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义、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啊。)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⑤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下了马,客人登上船,举起酒杯想要喝酒却没有音乐。)⑥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逐渐看见云中数十个像摴蒱用的掷具一样挺立着的白色的事物,那是山啊)⑦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这是日观亭路上的石刻,是从唐代显庆以来的;那些远古的石刻都被大水淹没了。)A.②③⑤⑦ B.①③⑤⑦ C.①②④⑦ D.②③④⑦3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文: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B.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译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舟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显出白色。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够用来让人极尽视听的乐趣的原因,实在是(兰亭的美景)令人快乐啊。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译文: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32.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树木就停下来,有时或者还飞不到树的高度,那就落到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B.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译文:秦王怕蔺相如把宝壁撞碎,于是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以壁击柱,叫来官吏按着地图,指明从此以后这十五座城给赵国。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七十岁的人穿上丝织衣服、吃上肉,百姓不受饥不受寒,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没有这种情况。3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就是老师存在。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D.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尝试把身体展开遮蔽沛公,项庄无法刺杀。34.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玩)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矣。(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队进来,您就可以占据整个秦地称王了)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逃跑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我为太子洗马)3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译文: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译文: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君子学识渊博,而且每天参加反省自己,就知道明白而且行为没有错误了。3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翻译: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方式,或许情趣是一样的。B.直不百步,是亦走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翻译: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是逃跑呀。C.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庄子《逍遥游》)翻译:世上的人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而特别努力D.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翻译:我活着应当献出生命,死后也应当结草报恩。37.对下列各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B.泣孤舟之嫠妇——(那箫声像是)为孤舟中的寡妇而哭泣。C.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同飞升的仙人一同邀游长空,哪怕在明月下死去(也心满意足)。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轻盈飘逸啊,像长了羽毛的鸟儿一样,远离尘世,飞升仙境。38.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翻译: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求行动。B.唯大王命之。翻译:只有大王掌握着命运。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翻译:今天前往(秦国),不能返回来复命,那是没用的人。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翻译:秦王用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重金征求悬赏他的头。3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下来没有特异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C.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踮起脚后跟向远处看,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达到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40.下面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句是()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而且跟费接近,现在(如果)不攻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因为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上下和好共处,就无所谓人口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无倾覆的危险。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七十岁的老人穿上丝衣吃上肉食,老百姓不饥饿挨冻,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人,从来还没有。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慎地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为百姓申请。4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赋同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再把它晒干了,它也不再挺直,是火烤弯曲使它变成了这样。C.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的是道,哪里管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地位低下就足以感到羞耻,官职高就觉得是接近谄媚。42.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翻译成英语,正确的一项是()A.Goodgoodstudy,daydayup!B.Workhard,andyou’11makeprogresseveryday.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4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敢_________(2)阙________(3)敝__________44.下列对“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许之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行李之往来⑦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将焉取之⑩唯君图之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 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4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46.翻译下列句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復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4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B.距关,毋内诸侯内:接纳C.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造册D.不如因善遇之遇:相逢、会面48.下列词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项伯“重义气,少谋略”的一项是()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②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⑤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A.②③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⑤⑥4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而欲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被张良蒙骗,被刘邦拉拢。B.刘邦与项王的为人处世相反,在这段文字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C.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他与刘邦相见一事可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D.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王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王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50.翻译。(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2)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民至焉。5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失其时失:错过B.谨庠序之教教:教育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D.非我也,岁也岁:年龄5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非我也,兵也C.树之以桑 D.然而不王者5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未之有也54.下列对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A.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B.谨慎小心地教化百姓,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C.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话讲给百姓听。D.谨小慎微地办教育,反复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讲给百姓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5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C.察臣孝廉察:检察D.形影相吊吊:安慰5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B.①至微至陋,过蒙拔擢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②门衰祚薄,晚有儿息D.①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②皇天后土实所共鉴57.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C.“孝廉”是指善侍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5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日:“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日:“与窋胡治乎?乃者①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注]①乃者:往日,上次。5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微:卑微B.即召除为丞相史除:免去官职C.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间:不久D.屈既洗沐归,闲侍,谏参侍:陪坐6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参起初与萧何交好,后两人飞黄腾达,一个为将,一个为相,私交颇深。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处理政务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自己则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C.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让曹窋回家后私下探问,并交代不可说出是汉惠帝交代如此进行的。D.曹参认为现在的黄帝与自己分别不及高帝与萧何,所以主张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这也得到汉惠帝的认可。61.翻译上面文言文段中划线的句子。(1)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2)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金判。弃疾时年二十三。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干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弃疾雅善长短向,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节)6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B.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C.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D.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6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度使是宋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是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印信者,可全权调度。B.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取“绍祚中兴”之义,现今绍兴城的名字也是从此时开始得名。C.忠义人是当时朝野上下对北方广大沦陷区不堪民族压迫,拿起武器同金人进行斗争的百姓。D.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6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雄豪英迈,叛徒义端窃印投金,辛弃疾陷于被杀的危险之中,最终辛弃疾斩义端之首,完成壮举。B.辛弃疾义气干云,耿京被张安国杀害,辛弃疾义不容辞为耿京报仇,直入金营,趁张安国与金将酣饮之际,将其斩杀。C.辛弃疾对南北时局有着深刻认识,写出了多篇有价值的分析形势的文章,因为当时朝廷的方针问题,最后没被采纳。D.辛弃疾注重农业生产,他论说南北方的贫富差距问题即是从农业问题入手,他的号“稼轩”也是由此而得名。6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2)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侯延广,汾州平遥人。其父仁矩在雄州日,方饮宴,虏数十骑白昼入州城,居民惊扰。延广引亲信数骑驰出衙门,射杀其酋长一人,斩首数级,悉禽其余党。延广持首级以献仁矩喜拊其背曰兴吾门者必汝也监军李汉超以其事闻诏书褒美赐锦袍银带仁矩卒补西头供奉官会西北戎入寇,边人扰乱,求可使缴巡者。近臣言“延广将家子,习边事无出其右”。延广时被病,强起之,迁崇仪副使,充同、鄜、坊、延、丹缘边都巡检使。戎人闻延广之至,不敢复为寇乱。叛卒刘渥啸聚亡命数百人,寇耀州富平县,谋入京兆,其势甚盛。延广率兵数百,自间道追之,会渥于富平西十五里,渥众已千余人。延广挺身与渥斗大树下,断渥右臂,渥脱走,乘势大破其众。渥创甚,止谷中,后数日为追兵所获。渥素号骁勇无敌,至是为延广所杀,群盗丧气,余党稍稍自归,关右以定。上嘉之,擢拜崇仪使。淳化二年,李继迁始扰夏台,即命延广领奖州刺史、知灵州,赐金带名马。延广知灵州,部下严整,戎人悦服,李继迁素避其锋。监军康赞元害其功,诬奏延广得虏情,恐后倔强难制。遽诏还,以慕容德丰代之。至道间,继迁寇灵州,朝廷谋帅,同知枢密院事钱若水称延广可使,就拜宁州团练使、知灵州兼兵马都部署。赐白金二千两。戎人塞道,邮传馈餫皆不通,延广独引数十骑之镇,我人素服其威名,皆相率引避。二年春,被病,上遣御医驰驿视之。医至,疾已亟,延广谓中使李知信曰:“延广自度必不起,家世受国恩,今日得死所矣,但恨未立尺寸功以报上耳。”言讫而卒,年五十。(节选自《宋史•侯延广传》)6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延广特首级以献/仁矩喜/拊其背曰/兴吾门者必汝也/监军李汉超以其事闻/诏书褒美/赐锦袍银带/仁矩卒/补西头供奉官/B.延广持首级以献/仁矩喜拊其背曰/兴吾门者必汝也/监军李汉超以其事闻/诏书褒美/赐锦袍/银带/仁矩卒/补西头供奉官/C.延广持首级/以献仁矩喜/拊其背曰/兴吾门者/必汝也/监军李汉超以其事闻/诏书褒美/赐锦袍银带/仁矩卒补西头供奉官/D.延广持首级/以献仁矩喜/拊其背曰/兴吾门者/必汝也/监军李汉超以其事/闻诏书褒美/赐锦袍银带/仁矩卒/补西头供奉官/6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戎,古代对西部民族的称谓。古代“四夷”指东蛮、南夷、西戎、北狄。B.京兆,西安的古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称谓。C.关右,潼关以西。在地理上古人口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江左即长江以东。D.金带,金饰的腰带。古代帝妃、百官所配腰带,有革、金、玉、银等差别。6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侯延广初立成功,斩杀人犯胡骑。他跟随父亲在雄州时,有一次,胡人骑兵白天袭扰雄州城,侯延广率人将他们或斩杀或擒获,得到皇帝的褒扬。B.侯延广巡视边境,安定边境百姓。他在西北胡人的军队入侵边境、袭扰百姓时被强行起用,拖着病躯上任,胡人听说他到任之后便不敢再来侵犯。C.侯延广剿灭悍匪,获得皇上嘉奖。他勇于和亡命之徒刘渥进行争斗并重创刘渥,使其同党害怕而纷纷自首,自此关西安定,他因此被提升为崇仪使。D.侯延广镇守灵州,后病逝于任上。他虽遭谗言但最终仍获得皇上的信任,两次掌管灵州,在打通驿道和邮路的时候劳累成疾,最终因为不治而病逝。6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叛卒刘渥啸聚亡命数百人,寇耀州富平县,谋入京兆,其势甚盛。(2)延广自度必不起,家世受国恩,今日得死所矣,但恨未立尺寸功以报上耳。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襄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灌足于河,系至,盗服罪。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注)①两造:诉讼的双方。7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B.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C.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D.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7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参加殿试取中后才能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出身,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B.十八,是古代常见的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行的一种称呼。如柳永被称为柳七,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C.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D.擢,是提拔、破格提拔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提拔的词语还有“加官”“升”“超”“拔”“陟”等。7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淳善于断案。审理案件不拖延积压,百姓都说张淳断案就像当年的包拯一样迅速果断。B.张淳体恤百姓。永康县有很多贫穷的人生下孩子无法抚养,张淳耐心规劝,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来。C.张淳聪明机智。他故意放出大盗卢十八逃跑很久难以抓捕的风声,先使其放松警惕,然后再用计,将卢十八缉拿归案。D.张淳料事准确。离开永康县之前,他告诉下属,有个逃跑的盗贼就在附近,手下人按照他的话去抓捕,果然抓到了盗贼。73.请将以下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2)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7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B.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C.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D.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7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朔望:朔,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望,农历每个月的十五。B.斛: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的前面,用来评价书籍内容或者说明写作经过和缘由。D.投壶: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就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7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岳飞年少时就天生神力,尚气节。他的父亲岳和认为他很有义气,赞扬他以后会为了国家为了正义之事而死。B.岳飞通过良马和劣马的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即使是良马,如果太过于讲究“精洁”,也会相继而死。C.岳飞忠贞廉洁。吴玢很佩服他,看他没有姬妾,妆扮好美人送给他。岳飞以皇上尚勤于政事自己岂能贪图享乐为由,拒绝了吴玢。D.岳飞谋定后动,治军有方。每次打仗之前都会跟各个统制谋划,然后才开战;每次皇上要给他升职时,岳飞都会把功劳推给将士。7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78.“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比山还难撼,原因在哪里呢?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王诀曰诀:诀别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度:测量C.寡人窃闻赵王好音窃:私下D.左右皆靡靡:退却8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绝秦望以:因为B.秦王与赵王会饮与:和C.相如张目叱之之:他们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为:给8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取得两次战争胜利后,秦王提出在渑池会面,居心叵测,赵王畏惧不想赴会。B.廉颇建议若赵王超过约定时间不回便立太子为王,这表现出他的忠心和远虑。C.渑池会上,面对秦王侮辱赵王的举动,蔺相如针锋相对,挽回了赵国的尊严。D.秦国在渑池会后不敢轻举妄动,全是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82.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通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候。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83.下列对文中西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8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8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8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贾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小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①,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曹沫之约:祖公五年(前681年),齐国与鲁国在柯邑会盟,会上鲁将曹沫手持匕首劫持齐相公,齐相公当时被迫答应退还鲁国被齐国使占的领士。8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B.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C.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D.公子纠败/吾曲囚受辱/鮑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8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桓,是齐国国君姜小白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有地位的人,依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B.霸,指诸侯受周天子任命为“方伯”,后可用周天子名义召集诸侯会盟,维持各国之间既定秩序。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多次召集诸侯会盟。C.封邑,古代国君封赐给亲信、贵族、臣属作为世禄的土地,也叫“食邑”。受封之人对封邑中的百姓有征收租税之权,但不可世袭。D.仓廩,泛指仓库。有曰方者为仓,圆者为廪:又有曰盛谷者为仓,盛米者为廪。在古代,遇到饥荒之年可以“发仓廪以贩之”。8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还正确的一项是()A.管仲年少有才,但仕途不顺。多次做官都被免职;多次出战又多次战败;因家有老母而逃跑;辅佐了公子纠,也未成功。B.管仲得遇知己,鲍叔牙为国让贤。即使管仲仕途失意落魄,鲍叔牙依然相信管仲的才华,把还是囚徒的管仲推荐给了齐恒公。C.管仲心系国家,用心帝国。他认为物质充裕方能建设道德,推行政令要顺应民心,所以放低自己姿态,使执政主张易于施行。D.管仲善于引导齐桓公,处理好齐国外交事件。桓公攻山戎,管仲趁机督促燕国重施召公之政:桓公想背约,管仲引导他守信。9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专题30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跳起来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B.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D.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句子的能力。A.“我曾经跳起来望”错误,跂:提起脚后跟。吾尝跂而望矣: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故选A。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译文:隐居在乡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B.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译文: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将要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C.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译文: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修建观赏游览场所的豪富人和种树卖果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供养。D.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译文: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且不得暇”中,“且”译为“尚且”,故“将要不得空暇”错误。故选B。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名句,并理解名句含义的能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所蕴含的道理与例句不同。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所蕴含的道理与例句一样,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C.“公生明,偏生暗”的意思是: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后以此三字作为官场箴规。所蕴含的道理与例句不同。故选B。4.下面是某高二学生准备写在学习卡片上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特殊句式A.状语后置句例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四章》译句: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B.宾语前置句例句:当察乱何自起?(《兼爱》)译句:尝试考察祸乱因何而起?C.被动句例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句:诚实不欺却被怀疑,忠贞不贰却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D.定语后置句例句: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译句:地域广大的雍州,险固的崤山和函谷关,还是原来的样子。【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和翻译句子的能力。D.“雍州之地”不是定语后置,应当翻译成:雍州的土地;“自若也”,宾语“自”前置了,正常语序是“若自”,象自己以前一样。翻译通顺一点时“还是象以前一样。”故选D。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您不要发怒,以秋天作为婚期。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代游览此地的人,也将对这篇文章有所感慨。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现在急切地求您,是我的过错。D.望西山,始指异之——望见西山,才指出它的奇特之处。【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翻译句子的能力。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后:后来的,这里指后人。之:助词,这里起修辞作用,延缓语气,不译。览:看,阅读。者:的人。亦:也。感:感受。斯:代词,这。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急,事情紧急。D.望西山,始指异之——遥望西山,才指点西山并感到它的奇特。望:遥望。异:意动用法,感到惊异。故选A。6.下列选项中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我凭精神接触(牛)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知觉停止了而精神活动还在进行。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阿房宫赋》)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C.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之死》)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是什么原因,楚人这么多呀!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戍边的士兵起义,函谷关被攻占,楚国人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作了焦土。【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C项,“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错误,正确翻译应该是“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地方占领了吗?”句中的“楚”指楚国,而非楚人。故选C。7.下列句子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介词结构不能提前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答案】C【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古诗文中常见句式的能力。也考查考生翻译文句的的能力。A项,“以其无礼于晋”意为“因为他对晋侯无礼”,介词结构“于晋”修饰“无礼”,作状语,译时要提前。B项,“乎”作“于”解“乎己”应放到“参省”之前作状语。C项,“于河东”补充说明“移”的处所,“于”可译为“到”,“于河东”译时不能提前。D项,“急于星火”意为“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于星火”修饰“急”,用作状语,翻译时要放到前面。故选C。8.对原文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原文: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翻译:不可以,只是没有一百步而已,也是逃跑啊。B.原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翻译:君子要学识渊博而且每天反省自己,就能智慧通达而且行为没有什么过错了。C.原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翻译:向南取得了百越的土地,把它们作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给秦的司法官吏。D.原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翻译:那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遇到地位低下的人就感到很羞耻,遇到官职高的人就去阿谀奉承。【答案】C【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翻译文句的能力。A项,“只是没有一百步而已,也是逃跑啊”翻译错误。正确的翻译“只是(他们)没有(跑)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B项,“君子要学识渊博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翻译错误。正确的翻译应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D项,“遇到地位低下的人就感到很羞耻,遇到官职高的人就去阿谀奉承”翻译错误。正确的翻译应是“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故选C。9.下列各项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因此没有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君子生来没有什么差异,善于借助外物罢了。C.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译文:霎时间,浓烟烈焰布满天空,人马烧死淹死很多。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译文:范增几次用眼光示意项羽,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无”,应为“无论”;B项,“生”通“性”解释为“本来”;C项,定语后置句没有翻译出来。10.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文: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译文: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的人都背叛他。B.原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其孰能讥之乎?译文:竭尽我的志向却不能到达(那里),我可以无悔无怨,大概没有谁能讥讽我吧?C.原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文: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抒发情怀的原因是人们的思想情趣一致。D.原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译文: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其”在此句中表反问,译为“难道”。“其”的主要词性是代词或副词,副词翻译时根据上下文确定意义,此题表示反问,不是猜测。11.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你度过淇水,到达顿丘。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来你不要生气,把秋天作为婚期。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