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讲与练 10 诗眼_第1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讲与练 10 诗眼_第2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讲与练 10 诗眼_第3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讲与练 10 诗眼_第4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讲与练 10 诗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语言(三)——诗眼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概念了解】诗眼: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确定诗眼“二角度”】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字。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愁”为诗眼,表达了诗人的乡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闹”为诗眼。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请对此诗中的“愁”字作简要赏析。答案:(1)“愁”,是忧愁之意,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把“愁心”寄与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左迁龙标的担忧与牵挂。(2)“愁”是全诗的诗眼,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诗人写景抒情都是围绕它而展开。2.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为诗眼。“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用“绿”描写春风,化不十分容易表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既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早发焉耆①怀终南别业岑参晓笛引乡泪,秋冰②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③在何处,昨日梦清溪④。注①焉耆:指焉耆都护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②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③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④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你认为这首诗题目中的哪个字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统领全篇”可以判断出,此题考查的是对诗眼的理解。根据诗的题目“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可知,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因此,这首诗中能够统领全篇的字是“怀”。确定“诗眼”后,可以采用逐联分析的形式来说明“诗眼”是如何统领全篇的。答案“怀”。①首联“晓笛”“乡泪”“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塞外秋晓行旅图,是触发“怀”的媒介;②中间两联通过“一身”与“万里”、“终日”与“连年”两组对比,强调边塞的路途遥远与生活单调,暗示出“怀”的原因;③最后两句写思念故山的清溪,形之以梦,点出“怀”的对象。【知识点睛】——答题步骤确定诗眼。具体分析。(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最生动传神的字(词))点出作用。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揭示作者情感;突出诗歌主题。结构上:线索作用,承上启下。【强化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找出本诗的诗眼并简析。答案:怨。①一“怨”字统领全篇,句句都围绕“怨”字展开。首句为怨年年频繁调动,次句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三句怨边地气候苦寒,末句怨边地景物单调。②一“怨”字最能揭示情感。揭示了征人对战争的埋怨、不满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题三闾大夫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请找出诗眼并结合全诗简析。答案:(1)本诗的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萧瑟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到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2)从诗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馋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读者眼前。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答案:①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②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鸣蝉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③“乱”实际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集中。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湖州歌(南宋)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答案:(1)“望”为诗眼,统领全诗。(2)四句诗紧紧围绕“望”字来写;北望燕云,不知命运如何;东望大江东去,无力挽回颓势;西望寒鸦夕阳,哀自心生;向东西的“四百州”一望,不胜依恋之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杪江亭有作唐·刘长卿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世情何处澹,湘水向人闲。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诗中作者是怎样围绕诗眼“寂寞”进行创作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首联点明“寂寞”,“秋气斑”借乐景写哀情,以热闹鲜艳的秋枫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寂寞;②颔联写湘水起伏的悠闲情态,“何处澹”联想到世情恰与此相反,显得既险而恶,含蓄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情思;③颈联写江边清冷萧瑟的景象,“孤雁”正是诗人自身孤孑凄寒身世境遇的象征,也透露出诗人孤凄的心境;④尾联看似写扁舟,其实是含蓄地说自己的身世如扁舟飘荡,不知何时归乡,表现了内心无限的寂寞。(答出3条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首句歌颂了“历遍穷通”的伊尹和吕尚,展示了一代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感情。B.“若使当时身不遇”词人为伊尹和姜子牙感到庆幸,也为没有被知遇的英雄而惋惜。C.下阕首写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遇合”就会“风虎云龙”,使国家兴盛。D.本诗用典贴切,借用历史中二位“英雄”,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错误。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故选D。(2)某位评论家说:“二翁合也,均本诗之□□也”,这两个字是本词的词眼。你知道词眼是什么吗?简要分析。【答案】兴王。说二位轻而易举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这样有本事的人才是真人才;因为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结尾对本句引申,二位超越千载,无人与之匹敌,体现了作者的改革变法的决心。【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解答本题首先要先找到“诗眼”,再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首先分析本词的内容,全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人生遭际和名垂千载的丰功伟业,并叹息君臣相遇之难,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由此可知,“兴王只在谈笑中”在全词中成为关键句,意思是,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么,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故词眼是“兴王”。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除夜(其二)姚合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傩声①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②。【注】①傩声:驱傩仪式中驱逐疫鬼的呼号之声。②最后人:指最后一个饮酒的人。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HYPERLINK《荆楚岁时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屠苏酒……凡饮酒次第,从小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表达对除夕的不舍,“殷勤”表现出情感的深切,“逡巡”则写出时间的快速流逝。B.“烛尽”“鸡鸣”交待了时间,表明诗人彻夜守岁,留恋中饱含对万象更新的期待。C.颈联写众人举行驱傩仪式、准备屠苏酒,以辞旧迎新的喜庆反衬诗人自己的落寞。D.末句用疑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其实这里“谁”的答案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诗人自己。B(“彻夜守岁”无法读出,诗人只是客观陈述新旧交替的事实,微博橙子辅导并没有期待万象更新的心情。)(2)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理由。(6分)【答案】诗眼是“惜”字。理由:①留恋除夜:通过“此夜逡巡”的描写,表达了对除夜匆匆流逝的留恋不舍;②珍惜时光:通过“烛尽”“鸡鸣”等环境描写,表现新旧年的交替,侧面表达对时光流逝的不舍;③叹惜年老:通过对正月初一饮酒场景的想象,含蓄表达自己年岁渐老的伤感。(每点2分,共6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注)谢玄晖:即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了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2.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三、四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案】1.B2.(1)诗眼分别是“摇”“滴”。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也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2)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以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