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1页
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2页
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3页
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4页
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心理学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1.1急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1.概述急危重患者是指起病急、进展快、病势凶险、病情危重而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这类人群大都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对重症监护病房环境感到陌生,承受着疾病及各种急救措施和创伤带来的痛苦,内心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增加等,这些都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复杂的心理反应,导致患者意志减弱,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的负性情绪,摧毁患者的自我防御机制,甚至出现濒死感。2.心理特点1)恐惧、焦虑恐惧大多发生在患者初入院的1~2天。急危重症患者病势凶险,疾病本身和抢救过程可给患者带来强烈的不适和持续剧烈的疼痛,随之产生的濒死感和恐惧感使患者感到生命威胁,他们担心疾病不会痊愈;患者目睹其他不同类型患者的呻吟、痛苦、濒死挣扎的状态,紧张抢救的过程和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可加重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患者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接触的是陌生、紧张、严肃和繁忙的医护人员,易产生分离性焦虑。2)否认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第2天即可出现否认心理,第3~4天达到高峰。研究表明,约50%急危重患者存在否认自己有病或否认患有疾病的严重程度。短期的否认可缓冲患者的过度紧张,对暂时维持心理平衡具有保护作用,但长期的否认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3)愤怒患者可因疼痛、委屈、失控、绝望等原因出现烦躁、违拗、敌意、哭闹、行为失控等愤怒表现,并伴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血糖升高等症状。

4)悲观、抑郁大约有30%的患者在入住监护室第5天的时候出现悲观、抑郁等消极情绪,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寡言寡语、消极压抑、自我评价低、绝望无助,严重时可出现自杀倾向。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患者现实感丧失和失控感增加有关。

5)依赖重症监护室可为患者提供最为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最为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患者已熟悉、习惯和认同该环境对其生命安全有较大保障,从而产生依赖感。当患者病情稳定需要离开重症监护室时,可因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担心生命安全保障降低而出现焦虑不安。3.心理护理1)稳定患者情绪负性情绪可增加患者病情复发、恶化的可能,稳定患者情绪是心理护理的首要任务。护士在为患者实施急救措施时,应表现出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湛出色的技能让患者感受到危难中获得的全力帮助;在接触患者时,护士应与患者加强沟通,用恰当的语言向患者进行解释和精神安慰,使患者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强,看到康复的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还应做好患者家属及亲友的工作,使患者能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怀、体贴和支持。

2)针对否认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短期否认护士可不予纠正,但如果否认持续存在,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应引起重视。护士应鼓励患者接受患病事实,结合认知疗法帮助患者纠正对疾病的认知偏差,与患者探讨躯体疾病和心理状态的相互关系,通过安慰、鼓励、解释、疏导使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促进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3)针对愤怒的心理护理对易激惹、爱发脾气的患者,护士应表现出宽容和大度的胸怀,用救死扶伤、仁爱的理念对待患者。针对患者的愤怒,护士应充分理解患者的过激行为,不训斥患者,要同情境遇、倾注感情、加强沟通、鼓励患者合理宣泄,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4)针对悲观、抑郁的心理护理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患者病情,在为患者实施具体护理、治疗和检查前,应向患者进行明确的解释和告知;嘱患者家属避免在患者面前流露悲伤情绪,减少或消除环境的不良刺激,以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对于出现明显悲观、抑郁的患者,要针对其原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心理咨询,必要时加强患者安全护理,谨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5)针对依赖的心理护理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和信任性护患关系的建立,患者心理上对重症监护室产生了依赖性。依赖性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有利于病情康复;同时,过度依赖不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有碍疾病好转。因此,对即将离开监护室的患者,责任护士应明确告知患者已经度过危险期,目前病情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需要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并逐渐减少特殊照顾,使患者做好撤离监护室的心理准备;同时,护士应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从小进步上获得成就感,逐步摆脱依赖。1.2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1.概述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由于患者长期承受着无法根治、不可逆的慢性疾病的折磨,并长期需要指导、观察、照顾及自我照顾,疾病已潜在地影响个体的身、心、社会性层面。因此,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稳定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2.心理特点

Addyourtextinhere

Addyourtextinhere

Addyourtextinhere1)自我为中心2)悲观消极3)敏感多疑

Addyourtextinhere

Addyourtextinhere4)情绪不稳5)被动依赖【视频欣赏】

【视频】

乙肝患者的悲观心理3.心理护理3)保持、改善社会功能2)提高治疗依从性1)改善情绪1.3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1.概述临终是指生命过程即将终结,患者逐渐表现出丧失身体各系统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各器官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经过积极治疗仍无生存希望。患者生命结束前这段时间称临终阶段。这个特殊时期对于临终患者来说,生理上饮食、排泄、温度、避痛及对空气的需求等最基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肉体上的痛苦折磨使他们身心憔悴不能自拔,心理上面临着与亲人生死离别的悲痛。因此,他们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存在多种特殊的心理反应。2.心理特点1)否认期

当患者知道自己病情严重时,都会感到震惊和否认,难以接受既成的事实,患者在这一阶段往往四处求医或抱着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多数患者还期望着有新的治疗或奇迹的出现,有的为了避免家属过度悲伤,表面上保持乐观的精神,假装不知道,但在真正了解他的人面前会诉说真情、哭泣,以减轻内心痛苦。否认是抵御严重精神创伤的一种自然心理防御反应,它可以减少不良信息对患者的刺激,起应激缓冲的作用,但否认持续过久也可能延误治疗。2)愤怒期当病情危重时,否认难以维持,患者求生欲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强烈的心理冲突,表现为失去理智的烦躁、愤怒、怨恨等心理,产生“为什么偏偏是我”的不平衡心理,自控能力下降,焦躁、愤怒、挑剔,常迁怒于他人,他们往往把情绪发泄到医护人员或家属身上,甚至拒绝治疗,拔出针头和导管等,这是患者无助、自怜的心理表露。3)妥协期虽然患者面对现实无可奈何,但他终于从心里接受了现实。患者不再怨天尤人,心理愤怒、烦躁的状态暂停,变得相对友善、平静,能安详地对待他人,顺从地配合治疗,希望医护人员能延长生命、减轻病痛、缓解症状。这个时期对患者是有益的,因为患者正在尽量用合作和友好的态度来推迟死亡的命运。4)抑郁期当患者察觉自己身体状况日趋恶化,意识到死亡正一步步走近自己时,患者情绪日渐消沉,表现为明显的抑郁、深沉的悲哀、消沉绝望。大多数患者在这个阶段终日沉默,暗自落泪,并急于安排后事。抑郁和悲伤对于临终患者是正常的,应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表达这些感情。5)接受期接受期是临终患者的最后阶段,患者面对死亡的恐惧、焦虑和内心痛苦已经消失,对重要的事情已安排妥当,内心变得平静,情感减退,喜欢独居,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死亡已做好心理准备。3.心理护理1)否认期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对疾病的否认,医护人员应尊重其反应,不要轻易揭穿患者的防御机制,但也不要对他撒谎,和他谈话时要尽量用他的语言,保持一种坦率、诚实、关心的态度,耐心倾听,要热心、支持和理解患者,使之维持适当的希望感,而不强行劝说患者回归理智。同时对患者家属给予支持,使之理解患者的行为。2)愤怒期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切记患者的愤怒是发自内心的恐惧和绝望,而不是针对某人,也不能用愤怒的表现去反击他;应把患者的愤怒情绪看作其心理宣泄的途径,理解、宽容患者,不能因患者的愤怒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当患者发脾气时,应同情地劝解,可以说:“我要是你也会发脾气的,那就一股脑儿地发出来吧!”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鼓励家属多体谅、接纳患者。3)妥协期的心理护理此期的心理反应对患者是有利的,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各项检查,试图通过自己的合作及友善的态度改变命运,延长生命。护理上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关心,加强护理,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如请技术高明的医生会诊,用特效药治疗等,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减轻痛苦,控制症状。4)抑郁期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尊重这个时期患者悲伤、哭泣的情绪表达,应更主动地关心体贴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加强安全保护,防止患者因过度抑郁而产生轻生行为。安排患者家属多探望、多陪伴患者,并嘱咐他们要在患者面前控制情绪,避免增加患者的悲伤情绪。5)接受期的心理护理此期患者机体极度衰弱,常处于嗜睡状态,医护人员应以极大的责任心进行抢救,继续保持对患者的关心、支持,加强生活照顾,同时应注意不要过多地打扰患者,避免患者受外界干扰。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功能,避免在患者面前议论不利于患者心情的话。对于癌症患者,尽可能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家属一起给患者最大的支持和关怀,使患者较安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1.4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1.概述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现代医学认为疼痛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一方面,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另一方面,因疼痛可使机体处于特殊应激状态,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引起患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长期剧烈疼痛可直接造成机体损害。目前,疼痛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因此,镇痛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2.心理特点

Addyourtextinhere

Addyourtextinhere

Addyourtextinhere1)年龄与性别2)个人经历3)人格特征

Addyourtextinhere

Addyourtextinhere4)社会文化5)疼痛的性质

Addyourtextinhere6)注意力3.心理护理3)促进舒适度2)分散注意力1)减轻心理压力5)社会支持4)心理暗示1.5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1.概述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的痛楚,还要忍受因疾病传染性而被限制活动范围的苦闷感及受别人疏远排斥的孤独感,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冲击,从而使患者表现出突出的心理特点。2.心理特点1)自卑敏感2)愤懑不平3)孤独寂寞4)烦躁悲观3.心理护理

1)科学介绍传染病知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俗易懂地耐心向患者介绍所患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病情发展、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悲观的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强调及时治疗和隔离的重要性,争取患者主动接受治疗。

2)重塑患者自信心传染病患者可能由于认为自己遭人嫌弃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由于对传染病不了解而产生悲观心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患者做朋友;给患者讲解传染病的病程规律,以临床成功治愈病例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猜疑,帮患者重塑战胜疾病的自信心。1.6残障患者的心理护理1.概述残障是指由于残损或残疾程度严重,身心功能严重障碍,不但个人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影响参加社会生活和工作,是社会水平上的残疾。国际通用的定义中,残障又分为三个层次。1)失常失常即指身体或精神的不正常,造成不完整。2)失能失能强调身体和精神失去功能,使活动受到限制。3)残障指造成生活、活动不便或无法扮演称职的社会角色。2.心理特点心理危机1)自卑、抑郁2)依赖、退化3)人格改变4)3.心理护理1)心理危机干预2)重建合理认知3)实施心理疏导4)利用社会支持1.7药物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1.概述药物治疗是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药物治疗的疗效并非完全是药物通过其药理作用产生生理效应的结果,而是非药理作用产生的心理效应、疾病的自然转归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效应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的心理效应可增进药物的生理效应,消极的心理效应可削弱药物的生理效应。因此,了解药物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助于了解心理因素在药效中的作用,有利于指导临床科学用药。2.药物的心理效应个体因素1)药物种类与疾病性质2)用药方法和途径3)药物的附属特性4)文化因素5)3.药物的心理依赖1)精神依赖性2)躯体依赖性3)药物的耐受性4)不良影响4.药物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1)加强药物知识宣传2)积极暗示3)做好用药指导1.8手术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1.概述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无论手术大小,对患者来讲都是一个心理应激与适应的过程,无疑会使患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应,而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反应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因此,认识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帮助患者安全顺利地渡过手术过程有重要意义。2.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1)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入院初期患者主要盼望早日手术,当手术日期确定后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担忧、恐惧等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尤其是术前的一两天更为突出。术前患者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有担心手术意外、害怕死亡、担心手术效果、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害怕术中和术后的疼痛、担心术后的后遗症、担心手术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负担等。这些消极情绪反应可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释放大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降低患者对外界有害因子的抵抗力。有些患者还常常出现食欲降低、进食量少,服用助眠药后仍难以入睡的状况,术前患者心理特点及其影响降低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程度和速度有很大的影响。轻度焦虑是患者正常的心理适应性反应,患者对手术带来的疼痛及后果有较现实的心理准备,有利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术前过度的紧张、恐惧可降低患者痛阈,使他在术中、后感受到剧烈的疼痛,对手术及术后产生不利影响,个别不能正确应对和很好地调整心态的患者,

甚至无法使手术正常进行;术前无心理反应的患者可能因为采取了回避和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或对手术及医生存在过度依赖,对手术意外和并发症缺乏心理准备,以致无法正确应对术后的影响。

2)术中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在手术室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身心最脆弱的时刻,手术室陌生的环境、紧张严肃的气氛、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着装、手术器械的响声、躯体不适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孤独、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这种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