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新旧版变化对照表_第1页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新旧版变化对照表_第2页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新旧版变化对照表_第3页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新旧版变化对照表_第4页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新旧版变化对照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新旧版变化内容对照表,,,

序号,项目,旧版本内容,新版本内容

1,实施日期,2000年4月1日,2014年6月1日

2,医疗器械分类变化(新版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第五条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第四条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3,,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4,,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5,,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6,,,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结构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

7,医疗器械应符合的标准发生变化(新版强调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第十五条生产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第六条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

8,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与备案(第一类产品只需备案,无需再注册),第八条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第八条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9,明确产品注册与备案应提交的具体资料,第十二条申报注册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提交技术指标、检测报告和其它有关资料。,第九条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10,,,(一)产品风险分析资料;

11,,,(二)产品技术要求;

12,,,(三)产品检验报告;

13,,,(四)临床评价资料;

14,,,(五)产品说明书及标签样稿;

15,,,(六)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6,,,(七)证明产品安全、有效所需的其他资料。

17,注册证有效期发生变化(改为5年,去掉了证书失效的条件),"第十四条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有效期四年。

连续停产2年以上的,产品生产注册证书自行失效。",第十五条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

18,取消是否给予注册决定的期限要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九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注册的决定;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第十二条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注册申请资料转交技术审评机构。技术审评机构应当在完成技术审评后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审评意见。

第十三条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审评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安全、有效要求的,准予注册并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

19,明确部分产品注册可以免临床的情形和条件,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通过临床验证。,第十七条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

20,,,(一)工作机理明确、设计定型,生产工艺成熟,已上市的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多年且无严重不良事件记录,不改变常规用途的;

21,,,(二)通过非临床评价能够证明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

22,,,(三)通过对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或者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能够证明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

23,,,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24,明确了注册变更及重新注册的具体要求,持证单位应当在产品注册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申请重新注册。,"第十四条已注册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其设计、原材料、生产工艺、适用范围、使用方法等发生实质性变化,有可能影响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注册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发生非实质性变化,不影响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应当将变化情况向原注册部门备案。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注册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原注册部门提出延续注册的申请。

除有本条第三款规定情形外,接到延续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届满前作出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延续注册:

"

25,临床试验的监管(新版要求临床试验前要在药监部门备案,三类产品还要经国家局批准),,"第十八条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在有资质的临床试验机构进行,并向临床试验提出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临床试验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26,增加了医疗器械生产应具备的条件,强化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第十九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其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具有与其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场地及环境;

(三)具有与其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设备;

(四)具有对其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的机构或者人员及检验设备。","第二十条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备以及专业技术人员;

(二)有对生产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验的机构或者专职检验人员以及检验设备;

(三)有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制度;

(四)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能力;

(五)产品研制、生产工艺文件规定的要求。"

27,产品注册顺序发生变化,旧版是先申请生产许可证,后申请产品注册证。,"新版是先申请生产许可证,后申请产品注册证。

第二十二条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的,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生产许可,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以及所生产医疗器械的注册证。"

28,取消申办营业执照的限制条件,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发给营业执照。,

29,批准生产许可证之前要进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审查。,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受理生产许可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按照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并发给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30,,个人理解: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审查将由产品注册前改为生产许可前进行。,

31,明确了说明书和标签的具体要求,第十六条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标签、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者规定。,第二十七条医疗器械应当有说明书、标签。说明书、标签的内容应当与经注册或者备案的相关内容一致。

32,,,医疗器械的说明书、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33,,,(一)通用名称、型号、规格;

34,,,(二)生产企业的名称和住所、生产地址及联系方式;

35,,,(三)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号;

36,,,(四)生产日期和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

37,,,(五)产品性能、主要结构、适用范围;

38,,,(六)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

39,,,(七)安装和使用说明或者图示;

40,,,(八)维护和保养方法,特殊储存条件、方法;

41,,,(九)产品技术要求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内容。

42,,,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还应当标明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和医疗器械注册人的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

43,增加了对生产企业执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第二十三条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应当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设备条件、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44,,,第二十四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严格按照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保证出厂的医疗器械符合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45,,,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自查报告。

46,医疗器械经营,增设一章节,细化了对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的管理要求,

47,医疗器械的使用,,

48,不良事件的处理与医疗器械的召回,"旧版本无具体内容,只规定:

第二十八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