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山西陶寺城址外有郭城,中期城址面积有300万平方米以上;内有宫殿建筑区(新确认为富城),城垣内有数座大型建筑,规模宏大:城内各功能区划分比较清晰,还有纵贯城址的大路。这反映出当时()A.早期国家较强的社会控制力 B.城市营建已经形成制度C.较高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 D.城市规划走向成熟规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山西陶寺城址外有郭城,有宫殿建筑区,有数座大型建筑,规模宏大,且城内各功能区划分比较清晰,据此可以说明,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较高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社会组织力量的强大,而非控制力,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城市营建制度是否已经形成,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大,无法得出城市规划是否走向成熟,以及规范,排除D项。故选C项。2.我国出土了诸多秦简牍,比较著名的有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龙岗秦简、周家台秦简牍、湖南龙山里耶奏简,以及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腾等。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一千余枚,其中多是秦律及法律问答:湖南里耶案简三万余枚,是一个县的档案,主要为政令与文书、据此可知,当时()A.西湖地区秦制更为突出 B.楚文化被秦文化所取代C.国家行政效率大大提升 D.秦朝推行文书制度治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出土的秦简牍内容基本为法律和管理文书,说明秦在统一全国后有效推行秦律,大量文书档案和详细的秦律,一同体现出国家行政效率大大提升,C项正确;出土更多只说明了当地文物历史上遭受破坏较少,而不代表实践更为突出,排除A项;材料未能提供地域文化的信息,无从判断文化取代问题,排除B项;秦朝并未推行文书制度治国,排除D项。故选C项。3.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饮茶风俗逐渐从南方蔓延至北方黄河流域。“京邑城市,多开店铺……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该史料可用于研究唐代()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南方城市商业活动兴盛 D.开放包容的盛唐气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题干“饮茶风俗逐渐从南方蔓延至北方黄河流域”可直接得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南方饮茶风俗蔓延到北方,而不是南方如何,排除C项;开放包容更多指的是本土积极接纳吸收外来文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采用略级监司对州县司法活动有一定的训控权。这种权力突出表现在通过移圈差官表复审州县各类联案,如露历中发现的疑案、再姓越诉案件,中央下发案件等类型,宋代政府制定了日益严密的差言法规和奖惩制度,这一做法()A.维护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 B.根除了地方分裂割踞的基础C.规范了国家治理理性化细胞 D.标志了路州县级制的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朝时期,对州县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并制定了日益严密的差言法规和奖惩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A项正确;“根除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国家治理的理性化,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路州县级制的形成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5.明朝时期,时人已经将商业买卖视为一种“治生”的合法手段,在小说中出现了“生意”一词。江南地区出现了“勋曲好骑”的风气,在此风气的影响下,不但一般民众借此维持一种基本富裕的生活,而且一些士大夫也因此教富。由此可知,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风俗转变 B.传统技术模式受到严重挑战C.商业发展促进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D.工商皆本观念成为时代共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时人将商业买卖视为一种‘治生’的合法手段”可知,当时传统的轻商观念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风俗转变,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技术模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风气变化,不是市民阶层壮大,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工商皆本观念是明末黄宗羲提出的,没有成为时代共识,排除D项。故选A项。6.剑刊于1884年的《点石商画报》介绍了大量西方科技、有关火车的新闻画有10多幅,如“兴办铁路”“海外湖山”“火车被毁”等。其中有一幅“龙穴己败”,图中文字写道;“京师永定了环境已须成铁路。……正在开挖儿龙山之际,穴中突出大蚊三尖,身长十余寸。挪瓦面去。……此,旧风水记为破坏。恐将来装往变迁,不知作何景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近代交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B.表明大众传媒成为介绍西学的主力C.反映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巨性 D.体现传统等级观念里面新技术传播〖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这幅新闻画中提到修建铁路时遇到所谓“龙穴已败”的风水观念阻碍,反映出在近代中国,传统封建迷信思想对新事物(火车、铁路等西方科技代表)的排斥,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艰巨性,C项正确;仅从这一幅画不能得出近代交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结论,此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中仅有《点石商画报》介绍西方科技及火车新闻画的内容,但不能就此表明大众传媒成为介绍西学的主力,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传统风水观念对新技术的阻碍,而非传统等级观念阻碍新技术传播,排除D项。故选C项。7.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谣,这些作品往往借用传统民间歌谣的曲调进行填词。例如,《八月桂花遍地开》把民间情歌改为了“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哈,张灯又结彩呀哈”。此类歌谣的涌现()A.意在进一步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C.缘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需要 D.改善了苏区民众的文化水平〖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目的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据“鄂豫皖苏区”可知材料所述反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情况,这一时期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据材料“红色歌谣……借用传统民间歌谣的曲调进行填词……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可知红色歌谣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动员群众支持革命,目的是满足开展土地革命的需要,C项正确;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都注重建立革命统一战线,A项说法过于宽泛、模糊,相比之下C项更加明确地点出“红色歌谣服务于苏区革命”这一主旨,C项更加符合题意,排除A项;红色歌谣借用传统民间歌谣的曲调进行填词,更多是学习而非丰富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排除B项;红色歌谣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动员群众,而非宣传文化知识,提升文化水平,排除D项。故选C项。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社会革命”的主要实现方式,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扭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社会革命”,大规模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由此可见()A.坚持实事求是 B.实现伟大转折C.开启了断纪元 D.调整奋斗目标〖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据本题材料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和革命任务,采取“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种方式来实行社会革命,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大规模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来实行社会革命,这也是根据新的历史阶段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决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革命和建设的方式与策略,充分体现了坚持实事求是,A项正确;“实现伟大转折”一般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转折,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排除B项;“开启新纪元”通常指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材料并非强调这一点,排除C项;材料中也没有涉及调整奋斗目标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9.下图为1964年搬运工人罗德安创作的年画《搬运图》,刻画的是搬运工人将一台变压器运到农村的情景。这作品体现了()A.人民公社运动调动群众积极性 B.三线建设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C.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十分突出 D.民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中国)。据材料“《搬运图》,刻画的是搬运工人将一台变压器运到农村的情景。”可知,搬运工人将变压器运到农村,20世纪60年,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现民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积极参与和贡献,D项正确;人民公社运动是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西部地区搞三线建设,但材料没有显示在西部地区,排除B项;计划经济在当时确实存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但画作本身更直接地展示了民众的行动和热情,并非是计划经济的优势,排除C项。故选D项。10.据统计,波斯帝国每年税收总收入为14560埃乌波亚塔兰特,其中埃及、两河流域地区与印度河流域三地,共上缴的金额,相当于波斯税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税收是帝国扩张的重要动力 B.国家财政主要依靠农耕经济C.行省制度保障了赋税的征收 D.西亚和北非文明被统一起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据题干“其中‘埃及、两河流域地区与印度河流域三地’,共上缴的金额,相当于波斯税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可得出,被征服地区为波斯提供了大量税收。结合所学,帝国扩张的目的显然是掠夺资源,因为对战争的胜利者而言,战争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形式,是一种生产力,如果帝国无利可图,也就没有了扩张的必要。帝国的建立不但可以得到更多的领土和人力资源,而且还能获取更大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一般来说,在农耕文明里,国家财政确实主要依靠农耕经济,但是材料主旨是突出被征服地区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农耕经济,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行省,排除C项;材料不仅涉及西亚、北非,还涉及到了印度河流域,D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11.意大利学者布拉乔利尼(1380—1459)曾说:“金钱是国家的力量所在,赚钱应视为国家的基础和根本。”萨卢塔蒂(1331—1406)也认为:“上帝是以仁慈的目光注视着雅各那肥壮羊群的富裕财产的。”这些言论()A.试图构建未来理性王国蓝图 B.凸显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点C.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源于欧洲到美洲新航路的开辟〖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至15世纪(欧洲)。据材料“金钱是国家的力量所在,赚钱应视为国家的基础和根本”、“上帝是以仁慈的目光注视着雅各那肥壮羊群的富裕财产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以来,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热衷于对金银财富的追求,折射出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特点,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构建了未来理性王国蓝图,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基督教神学,本题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人们热衷于对金银财富的追求,折射出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特点,未体现与封建神学的关系,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是15至16世纪,排除D项。故选B项。12.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类所遭受的无数灾祸和所犯诸多罪行的根源,“是贫困的唯一根源”:并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开明人士,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对社会关系进行改造,从而建立完美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些主张()A.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B.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受制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空想社会主义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把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身上,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思想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力水平,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空想社会主义只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未揭示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未付诸于实践,达不到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的效果,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并未直接丰富或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更多地是对其思想的批判性吸收与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3.一名英国高级殖民官员兼边疆学研究者曾经介绍用“科学”方式人为给“现代国家”制定地图、划分疆界的方式:“沿着一条纬度圈,或者经度子午线划分的纯天文学边界:在天文坐标确定的两点之间用数学方法划定一条线;参考某些既有的、人为要素和条件划定边界。”这种方式()A.体现了霸权主义的本质 B.缓和了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C.避免了列强之间的纷争 D.确立了“有效占领”的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英国殖民官员用所谓“科学”的方式进行划分疆界,要么纯粹天文学边界,要么人为要素进行划定,这些都符合了当时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需要,A项正确;这种方式会加剧殖民地与殖民者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避免了列强之的间纷争,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柏林会议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14.某位学者在提到一战时曾指出,“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淡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该学者()A.全面分析了一战爆发的原因 B.论证民族自决原则的合理性C.旨在劝导各国政府退出一战 D.批判极端民族主义威胁和平〖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根据题干概括可知:“‘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可知学者反思民族主义对社会的作用,认为其不顾一切,反映出其对在一战后对极端民族主义威胁和平的批判,D项正确;全面分析了一战爆发的原因其中全面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分析了其中的一个原因,排除A项;材料是阐述民族主义的影响,而非民族自决的原则,排除B项;材料是对民族主义的反思,未涉及对各国政府是否退出一战的论述,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表为1937年苏联与西方国家人均工业产品产量比较(局部)。由此可见,苏联()项目计量单位苏联美国德国英国电力度2151160735608生铁公斤86292234183煤炭公斤757342933135165棉织品平方米1658一60皮鞋双l261.12.2砂糖公斤1412298肥皂公斤312711A.工业产能落后于欧美国家 B.工业化建设暗藏危机C.工业化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D.工业结构实现了改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37年苏联。根据人均工业产品产量比较可知,苏联在棉织品、皮鞋、砂糖、肥皂等轻工业产品人均产量上与西方国家差距很大,结合所学,苏联的工业化建设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反映苏联工业化建设暗藏危机,B项正确;到1937年,苏联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并非“落后于欧美国家”,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部分工业门类的情况,不足以断定工业化是否已经实现,排除C项;人均工业产品产量比较反映苏联轻工业发展水平滞后,工业结构不合理而非实现了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16.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经济学流派,主张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和控制货币供给来刺激生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其主张在美国演化为“里根经济学”,在英国变成“撒切尔主义”,成为发挥政治影响和提供决策理论依据的学派。这折射出()A.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 B.欧洲找到经济危机的根源C.经济学理论出现明显分歧 D.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受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据材料可知,供给学派的出现及其主张演变为实际的经济政策,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在面临经济发展困境时,积极探索新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来解决问题,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的表现,A项正确;供给学派的主张及实践并非是找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并没有被改变,排除B项;经济学理论的分歧只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C项;供给学派的主张及其实践是为了解决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受阻的问题,选项未体现出材料的本质含义,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边疆治理表(部分)朝代措施唐朝唐太宗时期首创以鄰护府下辖羁縻府州管理边疆民族的方式;唐朝制定了由鸿胪寺主导的“藩臣之礼”“舅甥之礼”和“敌国礼”构成的对藩属进行管理的礼仪制度,册封与和亲政策则是唐朝针对动疆势力强大政权的措施。清朝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清朝先后推出了《大清律例》《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體则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钦定西藏章程》等诸多法律制度。——摘编自李大龙《试论历代王朝治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传统“中心—边缘”建构下的治边模式已难以有效整合动员各类社会资源,清王朝在边疆问题上陷入治理无力与阐释焦虑的双重困境,推动边疆由模糊暧昧的天朝腿域转向清晰严肃的国家领土势在必行。1877年,左宗棠收复伊犁,挫败了英、俄利用阿古柏政权来侵占、股群中国新疆的图谋。并于1884年在新疆设巡抚、盟州县,拉开了边疆地区建省改制的序幕。几年后,台湾、东北等地相继建立了行省。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不久后,“五族共和”被具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所确认,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开始拥有真正平等“国民”的国民身份,实现了名义上平等的联合。——摘编自邓旭《中国边疆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初探》材料三在弟三次中央祈醒工作座谈会上,阐释了新时代“治疆方略”的基本内涵,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团结稳璧、文化润體、富民兴疆、长期建脸.以握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彷丁作扭刺”的重大决策,彰显了党对边疆民众守土护边的高度重视。——摘编自宋才发《新时代“治疆方略”的基本内涵及路径选择》(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边疆治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方略的重大意义。〖答案〗(1)以羁縻府州管理边疆民族;制定礼仪制度;推行册封与和亲政策;实施改土归流;制定多种法律制度。(2)变化:由模糊暧昧的天朝领域转向清晰严肃的国家领土;边疆地区建省改制,民族平等和统一。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清政府治理无力;左宗棠收复新疆,设立行省;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推动民族平等和国家统一。(3)新时代边疆治理方略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唐太宗时期首创以鄰护府下辖羁縻府州管理边疆民族的方式”,可得出以羁縻府州管理边疆民族;根据材料“唐朝制定了由鸿胪寺主导的‘藩臣之礼’‘舅甥之礼’和‘敌国礼’构成的对藩属进行管理的礼仪制度”,可得出制定礼仪制度;根据材料“册封与和亲政策则是唐朝针对动疆势力强大政权的措施。”,可得出推行册封与和亲政策;根据材料“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可得出实施改土归流;根据材料“清朝先后推出了《大清律例》《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體则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钦定西藏章程》等诸多法律制度”,可得出制定多种法律制度。【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清王朝在边疆问题上陷入治理无力与阐释焦虑的双重困境,推动边疆由模糊暧昧的天朝腿域转向清晰严肃的国家领土势在必行”,可得出由模糊暧昧的天朝领域转向清晰严肃的国家领土;根据材料“并于1884年在新疆设巡抚、盟州县,拉开了边疆地区建省改制的序幕和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开始拥有真正平等‘国民’的国民身份,实现了名义上平等的联合”,可得出边疆地区建省改制,民族平等和统一。原因: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以来,传统‘中心—边缘’建构下的治边模式已难以有效整合动员各类社会资源”,可得出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根据材料“清王朝在边疆问题上陷入治理无力与阐释焦虑的双重困境”,可得出清政府治理无力;根据材料“左宗棠收复伊犁,挫败了英、俄利用阿古柏政权来侵占、股群中国新疆的图谋。并于1884年在新疆设巡抚、盟州县,拉开了边疆地区建省改制的序幕”,可得出左宗棠收复新疆,设立行省;根据材料“‘五族共和’被具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所确认,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开始拥有真正平等‘国民’的国民身份,实现了名义上平等的联合”,可得出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推动民族平等和国家统一。【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彷丁作扭刺’的重大决策,彰显了党对边疆民众守土护边的高度重视”,可得出新时代边疆治理方略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根据材料“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根据材料“阐释了新时代‘治疆方略’的基本内涵,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淡进过程。公元8世纪,欧洲贸易恢复,出现了一些有关海疆法的编纂活动。如《罗德海事法》《海事章程》等。这些海事法典对中世纪欧洲地中海地区的海洋活动进行了规制。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推动了海洋法的较大发展。1609年,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浩瀚无边,它不能由任何人私有,且又适合于供一切人航行或捕鱼之用。与此罔时,不少学者主张邻近本国海岸的海城专属管辖权,从而促进了领海制度的形成。……为了协调欧美国家对海上利益与霸权的争夺,海上中立法、海战制度也成为近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重要内容。例如,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了《开战时敌国商船之地位公约》《海战中行使捕获权的某些限制公约》《海战时中立国之权利义务公约》等国际条约。1973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当代国际社会关于海洋权益和海洋秩序的基本文件,被誉为“海洋宪章”、此后陆续出台的《执行协定》《直美种群协定》《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租留下的三个补充协定,欲聚了国际社会坚持以多边主义应对海洋风险挑战的共识,在海洋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开启了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新篇章。——摘编自杨泽伟《国际海洋法律保存的受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海洋法律秩序演进过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现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演进。〖答案〗(1)特点:逐渐由区域性向国际性、全球性发展;参与国家更加广泛,国际组织作用愈发突出;法律条文涉及面更加广泛,法律体系日趋完善。(2)评析:随着海洋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进一步深入;国际政治的发展,各国对于海洋的开发、争夺日趋激烈;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协调国际争端,促进国际公约的签订,维护和发展了国际海洋法律秩序。近现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演进有利于保障海上安全,促进海上贸易的发展;共同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利于和平解决海洋争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在近现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演进中近代海洋强国兴衰曾经直接决定国际海洋秩序走向,尽管当代国际海洋秩序相较于过去已经有了很多进步,但是由于目前人类社会海洋法治不足再加上现实主义的海权思想仍有较大影响力,现有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至近现代的世界。由材料“公元8世纪,欧洲贸易恢复,出现了一些有关海疆法的编纂活动。……1609年,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浩瀚无边,它不能由任何人私有,且又适合于供一切人航行或捕鱼之用。……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了《开战时敌国商船之地位公约》《海战中行使捕获权的某些限制公约》《海战时中立国之权利义务公约》等国际条约。”及所学可得出逐渐由区域性向国际性、全球性发展;参与国家更加广泛,国际组织作用愈发突出;由材料“1973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当代国际社会关于海洋权益和海洋秩序的基本文件,被誉为‘海洋宪章’、此后陆续出台的《执行协定》《直美种群协定》《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租留下的三个补充协定,欲聚了国际社会坚持以多边主义应对海洋风险挑战的共识,在海洋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开启了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新篇章。”可得出法律条文涉及面更加广泛,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的世界。分别从原因及影响的角度说明近现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演进。由材料“公元8世纪,欧洲贸易恢复,出现了一些有关海疆法的编纂活动。如《罗德海事法》《海事章程》等。这些海事法典对中世纪欧洲地中海地区的海洋活动进行了规制。”“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推动了海洋法的较大发展。1609年,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浩瀚无边,它不能由任何人私有,且又适合于供一切人航行或捕鱼之用。”及所学可得出随着海洋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进一步深入;由材料“为了协调欧美国家对海上利益与霸权的争夺,海上中立法、海战制度也成为近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重要内容。”及所学可得出国际政治的发展,各国对于海洋的开发、争夺日趋激烈;由材料“1973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当代国际社会关于海洋权益和海洋秩序的基本文件,被誉为‘海洋宪章’、此后陆续出台的《执行协定》《直美种群协定》《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租留下的三个补充协定,欲聚了国际社会坚持以多边主义应对海洋风险挑战的共识,在海洋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开启了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新篇章。”及所学可得出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协调国际争端,促进国际公约的签订,维护和发展了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由材料“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了《开战时敌国商船之地位公约》《海战中行使捕获权的某些限制公约》《海战时中立国之权利义务公约》等国际条约。”“1973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当代国际社会关于海洋权益和海洋秩序的基本文件”及所学可得出近现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演进有利于保障海上安全,促进海上贸易的发展;共同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利于和平解决海洋争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近现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仍需完善的内容,在近现代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演进中近代海洋强国兴衰曾经直接决定国际海洋秩序走向,尽管当代国际海洋秩序相较于过去已经有了很多进步,但是由于目前人类社会海洋法治不足再加上现实主义的海权思想仍有较大影响力,现有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学习和研究历史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走了70多年的历程,但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新中国的历史,既不能仅仅盯着这70多年,而应该将眼界放宽。在更长的时段和更广的空间中,新中国的历史可以展现其更完整立体的面相,研究者也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段历史,既可以更好地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能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历史知识和历史智慧。——摘编自金光耀《新中国史研究的时间为空间》阅读材料,任选角度,提出明确观点,并适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性别,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观点:完整准确地理解新中国的历史,需将眼界放宽,放在更长的时间和空间中去考察。论证:从时间维度考察,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只是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为了全面理解这段历史,我们需要将其置身于更长的历史时间线中。例如,‌新中国的成立是在近代中国历史变革的基础上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