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百家争鸣-2022-2023学年新七年级历史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_第1页
第8课百家争鸣-2022-2023学年新七年级历史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_第2页
第8课百家争鸣-2022-2023学年新七年级历史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_第3页
第8课百家争鸣-2022-2023学年新七年级历史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_第4页
第8课百家争鸣-2022-2023学年新七年级历史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假起跑线】20222023学年新七年级历史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部编版)第8课百家争鸣【知识梳理】背记卡片一老子1、1、思想观点:EQ\o\ac(○,1)顺应自然;EQ\o\ac(○,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EQ\o\ac(○,3)主张“无为而治”。2、典籍:《老子》又称《道德经》(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3)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1.成就:①政治思想成就:核心思想是“仁”;主张1.成就:①政治思想成就: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②教育思想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2.典籍: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3.影响:孔子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2.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墨家:创始人是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2.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2)、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儒家:代表人物是荀子,主张实行礼治。3)、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4)、法家:代表人是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拓展延伸】★★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借鉴或启示:老子(辩证地看待问题);孔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墨子(构建和谐社会;反对侵略战争;勤俭治国);庄子(积极地面对和看待问题);韩非(积极改革,勇于创新)。【图片解读】(1)老子像;(2)孔子像解读:(1)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2)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习题精选】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咱们山东人的骄傲。孔子去世的“公元前479”还可以记载为A.公元前4世纪前期 B.公元前4世纪后期C.公元前5世纪前期 D.公元前5世纪后期【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每100年为一世纪,1~100年为1世纪,101~200年为2世纪,以此类推。而判断处于世纪早晚期,若处于公元前,在1~100之前,数字越小,越为晚期,数字越大,时间越早,因此公元前479年属于公元前5世纪前期,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促进教育向民间发展、打破“学在官府”的举措是A.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B.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C.提出“仁者爱人”的道德规范 D.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在教育思想上,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因此他促进教育向民间发展、打破“学在官府”的举措是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选项A符合题意;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与题干是孔子教育主张不符,B排除;提出“仁者爱人”的道德规范,与题干是孔子教育主张不符,C排除;注重道德教育与他促进教育向民间发展的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A。3.法国索邦大学教授格扎维埃·瓦尔特曾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当今人类从孔子那里汲取的智慧包括①仁者爱人②为政以德③以法治国④无为而治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故①②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③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与孔子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故BD不符合题意;④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与孔子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4.“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因此C项说法正确。材料体现思想是“无为而治”,法家的思想主张是以法治国,故排除A项;儒家思想的主张是“仁政”,故排除B项;墨家的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故排除D项。故选C。5.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正确思想”包括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以法治国;【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国君只要时刻牢记“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心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可以国泰民安,故C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子的观点,“无为而治”是老子的观点,以法治国是韩非子观点,故ABD错误。综上故选C。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追根溯源,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法治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墨子【答案】C【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依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C正确;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A排除;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B排除;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D排除;故选C。7.习总书记在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下列主张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是①老子的“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②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③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④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因此②④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选项D符合题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换,①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故AC不符合题意;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③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8.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局势,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措施,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其思想来源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措施来源于老子的政治主张。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根据题干“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主张来源于庄子的思想。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因此,题干措施和主张来源于道家思想,故选B项;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仁政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9.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一儒C.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D.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答案】C【详解】甲同学的观点是顺应自然,属于道家观点;乙同学的观点是强调身份等级,属于儒家观点;丙同学主张简单朴素,属于墨家节用的观点;丁同学注重学校规章制度,属于法家观点。所以C符合题意,排除ABD。10.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等内容。这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人类历史自然发展的产物【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的内容可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源于古代社会的思想,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说法都不正确,排除;故选C。11.当代某学者在提及几位古代思想名人时作了如下评论,这些评论主要体现了A.儒家思想,博大精深 B.中国智慧,惠及世界C.学术思想,兼容并蓄 D.中华艺术,丰富多彩【答案】B【详解】依据图片的文字内容分析可知,第一幅图反映了道家的道法自然对环保的影响;第二幅图反映了孟子对政治统治的影响;第三幅图墨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图片说明古代的百家思想对今天社会发展仍有积极影响,中国古代思想惠及世界,B正确;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儒家思想,还有道家、墨家,A排除;材料和兼容并蓄无关,三种观点并立存在,C排除;D项没有体现百家思想对今天的影响,没有反映材料主旨,D排除;故选B。12.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由此可以看出A.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 B.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C.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 D.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答案】A【详解】根据“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可得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社会变革与转型的环境有关,因此说明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A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百家争鸣的影响,排除B;C项因果关系颠倒了,排除C;材料强调思想方面的内容,而不是政局动荡,排除D。1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急剧变化,为解决社会矛盾,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D正确;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说明孔子的教育贡献,排除A;夏桀暴政,人民怨声载道,说明夏朝灭亡的原因,排除B;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这说明西周的建立和对地方的管理,排除C。故选D。14.战国时期某思想家主张:“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这一主张体现了A.法家的集权思想 B.儒家的民本思想C.墨家的非攻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结合所学知识,该主张从尊君的角度来论述民本思想,即君舟民水,这是战国思想荀子的思想,B正确;材料反映的主张与法家的集权思想、墨家的非攻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无关,排除ACD。故选B。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核心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图二是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这位代表人物是谁?(3分)材料二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家学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事件?(2分)(4)穿越时空的七年级某班学习小组组员小华帮助电视台招聘一些节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请你帮忙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节目主持。(4分)入围人员:孔子、庄子、孙膑、韩非、墨子人与自然——();法制在线——();军事天地——()教育论坛——();勤俭持家——()【答案】(1)儒家;孔子;孟子。(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法家;商鞅变法。(4)庄子、韩非、孙膑、孔子、墨子。【详解】(1)仔细观察图片,图一是孔子,图二是孟子;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儒家的核心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图二是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2)据材料“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城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第一小问,根掘材料三“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因此材料三反映的是法家学派思想。第二小问,战国时期,秦国采用法家思想进行采用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4)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因此庄子主持人与自然;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强调以法治国,因此韩非主持法制在线;孙膑不仅继承了孙武的军事理论,而且有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思想,因此孙膑主持军事天地;孔子是大教育家,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因此孔子主持教育论坛;墨子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因此墨子主持勤俭持家。【真题检测】1.(2022年湖北宜昌)《论语》记载孔子话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话语说明孔子具有A.民本思想 B.无为思想 C.德政思想 D.兼爱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孔子具有德政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实行德政。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论语》。C项正确;孟子最早提出民本思想,排除A项;无为思想是道家思想,排除B项;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2.(2022年江西)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A.推崇西周制度 B.支持兼并战争 C.解决社会问题 D.追求精神自由【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可知强调顺应自然,减少战争;“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可知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诸子百家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C项正确;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推崇西周制度,排除A项;墨家并不是支持兼并战争的,排除B项;“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并不是追求精神自由,排除D项。故选C项。3.(2021年苏州中考真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前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答案】C【详解】“仁者爱人”“宽则得众"是倡导和谐的社会,"民贵君轻"“与众乐乐”是倡导君民等级关系的缓和。他们的主张显然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C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战争年代并没有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排除A;儒者的主张并没有批判法家的刑罚,排除B;春秋哉国时期儒学并不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排除D。故选C。4.(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答案】D【详解】根据“以百姓心为心”、“节用而爱人”等信息可以看出,老子和孔子都主张重视民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D;儒家没有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重农抑商是法家提出的,排除B;儒道一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5.(2021年四川德阳中考真题)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