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气压强原卷版_第1页
9.3大气压强原卷版_第2页
9.3大气压强原卷版_第3页
9.3大气压强原卷版_第4页
9.3大气压强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大气压强【巩固精练】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的玻璃管越粗,管内水银柱越低B.玻璃管倾斜后,管内水银柱变高C.只有玻璃管竖直时才能测出大气压的值D.如果管内混入少量空气,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会变小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B.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C.用吸管喝饮料D.活塞式抽水机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A.仍是满罐水B.水将流出一部分C.水将全部流出D.以上都不对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杯外的水在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所示,往装满二氧化碳的软矿泉水瓶加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后二氧化碳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矿泉水瓶变瘪,瓶变瘪表明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气体压强,而瓶外的气体压强________,因此推测瓶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相比________(后两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请帮助晓宇做好以下工作(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②让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④用刻度尺____________;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____________。(2)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两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晓宇和同学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找来约12m长的透明细软橡胶管、水盆、足够长的卷尺、细绳、铁夹及足量的水,用这些器材测出了当天的大气压值,请你简述实验过程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来写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如图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象。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能力进阶】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全部流掉的原因是()。A.受水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玻璃瓶的侧壁上有高度不同的甲、乙、丙、丁四个用橡皮塞塞住的小孔,瓶口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导管,瓶口密封,瓶内未装满水,管内外水面如图所示。如果在甲、乙、丙、丁四个小孔处选择任何一处拔出橡皮塞,则()A.只有丁会有水流出 B.只有丙或丁会有水流出C.只有甲不会有水流出 D.都会有水流出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在B处跑进了一个气泡,使水银柱分成了两段,如图,A内仍为真空气泡B长为1cm,这时的大气压强为()A.76cmHgB.75cmHgC.55cmHgD.无法确定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________。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__Pa.(ρ药液=ρ水)甲乙两图中,简易气压计是_____(选填“甲”、“乙”)图,拿着这个气压计从山脚走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内的水柱会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1)纸片的重力为G,水对硬纸片的压力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水自身的重力。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__________存在的证据。(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________(选填“变短”“变长”或“不变”)。小明和小虎两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如图甲所示,已知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容积为V。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记为L,则注射器中的活塞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该地的大气压强可表示为p=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小虎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_________________。小明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采取了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小明又发现,由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__________。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了图乙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水的质量为m2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的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1)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S为10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70g,取g=10N/k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2)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3)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线,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4)若使锅内的最高温度控制为110℃时,应选用多大质量的安全阀。【思维拓展】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甲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甲乙(1)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拉开半球拉力是多少?(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2)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两个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乙是同学们在用高压锅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他们没有抽气机,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教师用“试管爬升”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爬进”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细试管插入粗试管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若细试管的质量为15g、底面积S=1cm2,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则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0至少为多少cm,细管向上“爬升”()。A.10 B.15 C.20 D.25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有一天,小明发现了父亲某次潜入水库时,在水面下各深度处的压强记录,如表一所示:表一深度(深度(m)359压强(pa)1.31×1051.50×1051.89×105深度(m)121520压强(pa)2.21×1052.49×1053.01×105小明很感兴趣,好学的他利用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很快算出水库中对应的深度处的压强(g=10N/kg),如表二所示:表二深度(深度(m)359压强(pa)0.3×1050.5×1050.9×105深度(m)121520压强(pa)1.2×1051.5×105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