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7_第1页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7_第2页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7_第3页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7_第4页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上·江苏南京·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诗经》有云:“伯氏吹埙(xūn),仲氏吹篪(chí)”。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B.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动频率加快C.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D.吹埙的过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会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B【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埙发出的声音是由埙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变大,不会改变振动频率,故B错误,符合题意;C.能区分埙和其他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吹埙过程中,按住不同小孔,改变的是空气柱的振动频率,即声音的音调,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3上·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末)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工作,在倒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嘀嘀嘀”的警报声,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答案】B【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也是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嘀嘀嘀”的警报声,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根据声速的知识可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误;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希望听到的声音,所以不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B。3.(2023上·山西运城·八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与霜形成相同的是()A.河流中冰雪消融B.草叶间露珠晶莹C.冰冻的海面D.窗玻璃上冰花剔透【答案】D【详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A.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海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与霜的形成相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4.(2023上·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光学现象成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露珠下的叶脉清晰 B.激光准直C.铅笔“折断” D.海市蜃楼【答案】B【详解】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草木的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一倍焦距,该凸透镜成为了放大镜,露珠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了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激光准直利用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铅笔“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因此图中所示光学现象成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激光准直。故选B。5.(2023上·辽宁抚顺·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日常生活中常见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学生的身高约170m B.脉搏跳动1次约1sC.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D.正常的体温值约23℃【答案】B【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个别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故A不符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符合题意;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2023上·山东滨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②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③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④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B【详解】①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则此时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此时物距为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故①错误;②凸透镜成的实像为倒立的,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故②正确;③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会挡住一部分成像光线,但是经过凸透镜其它部分的光线仍然可以会聚成像,所以像是完整的,由于成像光线变少,像的亮度会变暗,故③错误;④远视镜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会导致提前会聚成像,使像距变小,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故④正确。故选B。7.(2023上·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24cm,18.25cm,18.65cm,18.26cm,18.23cm。该物体的长度是()A.18.326cm B.18.25cm C.18.245cm D.18.33cm【答案】B【详解】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小。由测量结果知:18.65cm与其它四个测量数值比较偏差太大,所以此结果是错误的;物体长度的平均值为L=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2023上·江西宜春·八年级江西省丰城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已知甲、乙两人在学校操场跑道上跑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9 B.2∶1 C.1∶6 D.9∶1【答案】D【详解】本题可用比例法解题,根据v=st可知故选D。9.(2023上·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错误的是()A.向眼镜片上哈气,发现上面有一层水珠,说明气体可以液化成液体B.将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被抽出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D.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发现折射后的光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答案】B【详解】A.向眼镜片上哈气,发现上面有一层水珠,这是因为哈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说明气体可以液化成液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将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被抽出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能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故B错误,符合题意;C.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液态酒精会汽化成气体,而汽化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到它的焦点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3上·江苏淮安·八年级洪泽外国语中学校考开学考试)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答案】D【详解】如图烟向左飘,所以风向左吹。因此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①向右运动;②静止;③向左运动,但比风慢。乙车旗向右飘,静止或向右运动均不可能,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比风快。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1.(2023下·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开学考试)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A.5∼10s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5m/s B.0∼20s物体平均速度为0.2m/sC.整个过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0∼5s物体的速度比10∼20s物体的速度小【答案】B【详解】A.由图像可知,在5~10s内,物体的路程为2.5m保持不变,说明物体静止,速度为0,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平均速度为v=stC.匀速直线运动是指整个过程物体的速度都恒定不变,但是在0~5s内,物体的速度为0,故整个过程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0~5s内,物体的速度为v10~20s内物体的速度为v因此0∼5s物体的速度比10∼20s物体的速度大,故D错误。故选B。12.(2023上·江苏扬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观察发声的音叉能否激起水花;②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③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研究像的特点,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④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时,要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的四周包上同样厚度的待测材料;⑤研究物体的冷热程度时,观察比较同一液体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⑥通过观察到荧光物质发光,感知紫外线的存在。这几个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大致相同的是()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答案】D【详解】①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观察发声的音叉能否激起水花,采用的是转换法;②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采用的是模型法;③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研究像的特点,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④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时,要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的四周包上同样厚度的待测材料,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⑤研究物体的冷热程度时,观察比较同一液体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采用的是转换法;⑥通过观察到荧光物质发光,感知紫外线的存在,采用的是转换法。综上所述,所用研究方法大致相同的是①⑤⑥,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4分。13.(2023上·重庆·八年级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中“削冰令圆”是把冰削成透镜,用于生火:该种透镜可以用来矫正图中(选填“乙”或“丙”)图中的视力问题。【答案】凸乙【详解】[1]从题意可知,需要利用该透镜生火,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是凸透镜。[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图乙是远视眼,折光能力太弱,导致在视网膜后成像,需要佩戴凸透镜。图丙是近视眼,是折光能力太强,导致在视网膜前成像,需要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14.(2023上·江苏·八年级统考期末)写出下列三种测量仪器的读数。(1)如图1所示,(a)温度计的示数是℃;温度计(b)的分度值为℃。(2)如图2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用甲测木块的长度为,用乙测木块的长度为;图3中秒表的读数是s。【答案】﹣180.13.1cm3.17cm337.5【详解】(1)[1][2]由图1(a)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从下向上的数值逐渐减小,故示数是0℃以下,故读数为﹣18℃,由(b)图可知,温度计37℃和38℃之间有10个小格,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2)[3]图2中,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2.0cm对齐,右侧与5.1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3.1cm。[4]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17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3.17cm。[5]图3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所以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即337.5s。15.(2023上·陕西榆林·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甲所示,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现象;用湿手触摸片刻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这是因为手上的水的原因。如图乙所示,端上来的一盆海鲜,仙雾缭绕美轮美奂,这是利用干冰升华(选填“吸热”或“放热”)的原因。【答案】凝华凝固吸热【详解】[1]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一块冻肉,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霜,这就是“白粉”。[2]触摸片刻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这是因为手上的水分遇冷凝固,把手和肉粘在一起的缘故。[3]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就是看到的“雾”。16.(2023上·山东滨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红在池塘边观察水中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如图可知入射角的度数是,已知池塘水深2m,天上月亮距离水面3.8×105km【答案】60°3.8×108【详解】[1]已知水中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天上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也是30°,由于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入射角为90°−30°=60°[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由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km=3.8×108m,则月亮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8×108m。17.(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沈阳市育源中学校考期末)某同学身高1.6m,站在一个大平面镜前,若该同学离镜面2米,则像高m。若该同学再向后移动3米,则像离镜子的距离是m,此时像的高度会【答案】1.65不变【详解】[1][2][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离镜面距离2m,则像距镜面2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该同学身高1.6m,像高1.6m,该同学向后移动3m,他距平面镜为5m,则像离镜子的距离为5m,像的大小不变。18.(2023下·广东珠海·八年级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如图所示是光线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则是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界面的右侧为(选填“空气”或“玻璃”),入射角为。【答案】MM′玻璃30°【详解】[1][2][3]由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故NN′是法线,MM′是界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则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入射角为90°﹣60°=30°折射角为60°。由于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界面MM′左边是空气,右边是玻璃。19.(2023下·江苏南通·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小明同学用图1所示的“水浴法”做冰的熔化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熔化图像,则冰的熔点为℃;冰水混合物在A→B的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总体积变。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忘记熄灭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示数维持100℃不变(此环境下水的沸点为100℃),则试管中的水(选填“沸腾”或“不沸腾”)。

【答案】0吸收小不沸腾【详解】[1]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的熔点是0°C。[2]AB过程处于熔化阶段,需要吸收热量。[3]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体积减小。[4]试管内外温度均为100°C,没有温度差,虽然水达到了沸点,但不能继续吸收热量,不满足沸腾的条件,故试管里的水不会沸腾。20.(2023上·江苏南京·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已知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完成下列填空。(1)如果在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距离人m;(2)在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是在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1.29s,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实际时间应为;(3)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17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答案】102011.29s0.051【详解】(1)[1]由题意知,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太快,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由v=st(2)[2]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声音从起跑处传到计时员处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太快,其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计时员,是在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运动员百赛跑的时间也约为11.29s。(3)[3]由题意知,铁管长s=17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则由v=st[2]由于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一定小于0.05s,则两次声音的间隔一定小于0.1s,此时人耳无法分辨两次声音,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21.(2023上·江苏南京·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如图所示,(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

(2)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噪声监测设备(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3)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填“乐音”或“噪声”),让大妈们戴上无线耳机来听音乐属于在处控制噪声。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答案】(b)无规则的响度分贝(dB)不能噪声声源信息【详解】(1)[1][2]由图可知,图(a)的声音的波形图有规律,是乐音;图(b)的声音的波形图无规则,杂乱无章的,是噪声。(2)[3][4][5]噪声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所以,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因为用分贝划分噪声的等级,所以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单位是分贝(dB)。噪声监测设备只能检测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3)[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优美的舞曲声对于大妈们来说是乐音,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影响了他们的休息是噪声。[7]跳广场舞时撤掉传统音响,戴上蓝牙耳机,声音不再外放,附近的人听不到了,属于从声源处减弱噪声。[8]美妙动听的音乐能使人心情愉悦,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22.(2023下·江苏镇江·八年级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校考开学考试)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角。【答案】【详解】在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据此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如图所示:23.(2023上·贵州黔东南·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一段时间后因前方出现交通事故开始进行减速,最后停下来等待交警疏通。请在如图所示的vt坐标系中画出其运动过程的大致图像。

【答案】

【详解】汽车刚开始以9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后来开始做减速运动,最后速度为0,大致图像如图所示:

24.(2023下·江苏南通·八年级南通田家炳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详解】凸透镜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射出;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凹透镜中,过另一边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转,如图所示: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2分。25.(7分)(2023·江西赣州·统考一模)如图甲所示,小林在网上看到一个神奇的实验,利用四个梯形的塑料片,围成一圈立在上,就可以将上的影像成像在空中,形成具有“3D”效果的“全息投影”。老师告诉他,这实际上运用了平面镜成像,小林立马对平面镜成像产生了好奇,为了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林准备选用(如图1乙所示)实验装置:

【器材选择】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果,应该选用(选填字母序号)。A.5mm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B.3mm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C.3mm厚的平面镜【进行实验】(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的(选填“前”或“后”)表面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MN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当蜡烛B移动到某位置时,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1乙所示。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分别记下蜡烛A和像的位置,标记为a、a′。移动蜡烛A,重复上述操作两次,白纸上留下的标记如图1丙所示;(3)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用光屏代替蜡烛B,按照图1丁中(选填“①”、“②”、“③”或“④”)的方式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火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取下玻璃板,拿出留有标记的白纸,用塑料直尺测各点标记点到直线MN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序号l2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2.003.605.4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2.003.605.40【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上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①,像到平面镜的距离②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关于镜面③。【知识拓展】小林在赣州科技馆参观学习中看到的如图2的哈哈镜(镜面是弯曲的),哈哈镜所成的像胖、瘦、高、矮都变形了,哈哈镜成像(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答案】B前③相等等于对称遵循【详解】[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确定像的位置,厚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反射成两个距离较远的像,导致实验无法完成,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果,应该选用3mm厚的茶色透明玻璃板,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选B。【进行实验】(1)[2]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因玻璃板的前表面为反射面,故沿着玻璃板的前表面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MN代表平面镜的位置。(3)[3]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用光屏代替蜡烛B,按照图1丁中③的方式(不通过玻璃板直接在光屏前观察)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火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实验结论】[4]][5][6]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上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A的像与蜡烛B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分别测量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可以得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由以上可得: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知识拓展】[7]小林在赣州科技馆参观学习中看到的如图2的哈哈镜(镜面是弯曲的),哈哈镜所成的像胖、瘦、高、矮都变形了,哈哈镜成像也是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26.(8分)(2023下·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开学考试)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A/B),实验时,除了图示器材,还必须要有的测量器材是;(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然后又持续了几分钟后停止读数;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C/D);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所示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纸的着火点约190℃,实验时将烧杯换成纸杯行不行?答:,原因是。(5)要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你的操作是:加热水至沸腾,,观察水是否沸腾。【答案】B停表68C

行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撤去酒精灯【详解】(1)[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应先固定图甲中的B。[2]实验中,还需要测量加热时间,需要用到秒表。(2)[3]由乙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68℃。(3)[4]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时越变越大,故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C图。[5]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连线,作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4)[6][7]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纸的着火点约为190℃,故纸不会燃烧,实验中可以用纸杯代替烧杯。(5)[8]要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然后撤掉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仍然沸腾。27.(7分)(2023上·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尺的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1)实验前,小明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时停止移动光屏,可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cm;(3)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放大的(填“实像”或“虚像”);(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丙所示位置,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像,则人眼在图中(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5)小明将图乙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烛焰向(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填“近视”或“远视”)眼睛的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答案】烛焰很小、很亮10.0实像B右近视【详解】(1)[1]实验前,小明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光屏的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2)[2][3]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焦点,从凸透镜中心到光斑的距离为焦距;如图甲所示,分度值为1cm,故读数为10.0cm。(3)[4]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的像都是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4)[5]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一倍的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此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人眼在B处才能够观察到像。(4)[6][7]小明将图乙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强,会在光屏前成像,故将烛焰向右移动,像才会向右移动,承接在光屏上;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发散透镜,成像才会成在光屏上,而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是发散透镜。五、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