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某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某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某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某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某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

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现在世界上汉文化正热,但是西方人普遍认为汉语难学,包括华人后代。尤其语法这块,目前的

汉语语法实际上是通过西学框架加大量特殊句式来描述的,没有一个本质贴切的原理可以指导实

践。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汉语有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语法?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

样的关系?

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他描述了文言文形成、成熟的整个过

程,揭示了文言文不是口语的简单记录,更从文言文法重要方面的''辞”说清了文言文区别于口

语的具体方式,也就为我们解构文言、读懂古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之乎者也非口语”结

论虽小,但折射了语言、文字、文学、历史文明等方方面面,书中详尽的考证展示了独到的见解

和合理的推论,虽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但仍是引人深思。

孟教授在书中阐述的主线之一是传统文字“意内而言外”的概念,以及作为具体体现的“之乎者

也”之类“辞”的运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都是要表达“意”,但是文字和语言特点不同,有很

多场景下的对话不仅仅有吐字发音,更有声音的长短徐疾、停顿等以体现出的当事人心态、话外

之音、逻辑意向,等等,文字记录时不仅要记下具体声音所对应的字,还要加进去“辞”来足意,

“之乎者也”就是典型的“辞”,是口语中没有但文字里面非常必要的部分。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文言区别于口语的理念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西方语言学观点冲击

下渐渐模糊,尤其是《马氏文通》出版后,一系列混淆概念的虚实字分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

字的认识,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孟教授在书中详尽剖析了马氏对后人的误导。

孟教授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古代文章、文法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发达的语

法学?也就是说,我们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不是在填补古人的空白?这是发人深思的问题,

其回答促使我们更好地审视语言实践的方方面面,包括上溯汉语的渊源、发现汉语本质,甚至汉

语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等等。

孟教授的这本书破开了“西学中用”造成的百年误区,剥离着西学强加给汉语的框框。更重要的

是,我们去哪里寻找华文的根?去哪里寻找汉语的本质?孟教授给我们做了示范,那就是,在传

统语言文字中找,在古典文学中找,这一切巨大的财富,是汉语乃至华夏文化回归的希望所在。

(摘编自子明《跳出西学框框回归汉语本质-评孟昭连教授〈之乎者也非口语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西学框架并结合特殊句式所描述的当下汉语语法,不是土生土长出来的,因为缺少本

质贴切的原理,所以不能指导实践。

B.“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结论虽小,但涉猎极广,全书既有独到见解,引人深思,又能指

导实践,提供途径,值得全面学习。

C.与“语言”不同的是,文字除了记下应有的字外,还要加上各种“辞”,以弥补文字因

脱离具体场景对话而导致的诸多不足。

D.文章和文法即使很发达,也未必能使语法学很发达,孟昭连教授对此提出的问题,我们

可以从语言实践方面找到答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汉文化”这一热点现象引出评论的著作,评论背景交代得自然而巧妙,其目的

在于把书推送给读者。

B.文章重点评论了《之乎者也非口语论》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主要观点和文化意义,内容

精要,层次清晰。

C.文章提到《马氏文通》,彰显了《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一书的传统汉语研究立场,突出

该书见解的独到。

D.本文在摘引原书许多观点外,作者还加入很多自己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书评

的思想性和学术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把文章写好,中国古人在书面表达中应该很讲究修“辞”,而一般的口语表达,则

不讲究修“辞”。

B.《马氏文通》应该是在“西学中用”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关于汉语语法的著作,在今天

己缺乏学术价值。

C.在孟昭连教授看来,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其实并没有填补古人的空白,是西学强加给

汉语的框框。

D.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各阶段的教育应该加大文言文经典篇目学习,积极传播古代

优秀文学作品。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黑白

张春荣

(1)彭祖已八百二十四岁。

(2)但他外表仍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走起路来,快速敏捷,步伐又大。尤其他那双眼

眸炯炯有神,恍如光洁明镜,并没有因阅读人间的浮幻沧桑而昏耗暗淡。当然,人们更不会

注意他眼角的细细鱼尾纹。

(3)那天,郊林清晨飘浮一层薄雾。雾中传来雄鸡唱晓。彭祖穿过湿凉竹林,在声声清

脆鸟鸣的陪伴下,走向溪边。溪旁一名白衣汉子正蹲在水边洗东西。几个农人挨近观看,而

后纷纷摇头:“疯子!”荷着锄头走开。彭祖走了过去,只见白衣汉子手拿一束稻草拼命在

水里洗刷木炭。

(4)“干什么?”

(5)“将黑木炭洗白!”白衣汉子冷冷地白了彭祖一眼。

(6)彭祖察觉那汉子眼神深藏一股阴森寒意。彭祖不以为意,笑了笑。活了这一大把年

岁,什么大风大浪、稀奇古怪没遇过。

(7)“怎么可能?”

(8)“怎么不可能?像平常大家梳头发,不都把乌黑发丝梳成雪白?”

(9)彭祖无奈苦笑,“刷黑炭和梳头发是两件事,不能混在一块类比。”

(10)“谁说不可以?你想,黑木炭燃烧后全都化为灰烬。灰烬就是灰白色,”汉子语

气坚定,“那表示黑炭可以变成灰白,用水刷久了,一定可以刷白。”

(11)“你的话似乎言之成理。可是你手中的木炭仍然漆黑。”彭祖低头,注意水中鹅

卵白石间,点点蝌蚪正曳尾游动。

(12)“迟早会刷白,你看好了。”

(13)“老兄,要吹牛、骗小孩也不是这样。不要再瞎讲!”彭祖觉得这家伙大概精神

有问题。

(14)“你不信,是不是?”汉子瞪他一眼,“好!告诉你,这是有根据的。八百多年

前,就有人将黑炭刷白。”

(15)有人?八百多年前?彭祖心想,这家伙真会杜撰,我活了这一把年纪,眼见耳闻,

就没听说这等事?明明睁眼说瞎话。

(16)“谁?”

(17)“你一定不知道。”

(18)“说说看。”彭祖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对方。

(19)“彭祖!”

(20)“彭祖?”

(21)彭祖怔忡一下,迅即朗朗大笑起来。意念急转,他瞬时明白眼前这家伙的身份。

自二十四岁在云雾山巅,八位神仙每人送他百年时光以来,阴间阎王便派鬼卒捉他回去,以

便销案。可是没有一个鬼卒认得出他。

(22)“有什么好笑?”

(23)“怎么不好笑,要臭美也不要这么离谱!彭祖怎么会-"

(24)“怎么不会!你怎么知道他不会。”

(25)“我当然知道。”彭祖忍住笑意。

(26)“你是谁?”白衣汉子脸上疑云重重。

(27)“我,就是,你所说的彭祖。”彭祖不疾不徐道。

(28)“好啊!你不打自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汉子两眼发亮,磔

磔怪笑。

(29)这次你跑不掉啦!”白衣汉子丢下手中稻草,露出狰狞鬼脸一步一步地逼近彭祖,

“看你往哪里跑?”

(30)“我为什么要跑?”彭祖笑立原地。

(31)“你,不怕死?”白衣汉子愣住了。

(32)彭祖坦然大笑:“怕死也不会留在这里和你聊这么久。”

(33)“该来的,怎么也躲不掉!”彭祖气定神闲地遥望天际在雾中若隐若现的青青山

脉,面带微笑。

微笑里,彭祖走近松树下的巨大岩石。一阵飕飕凉风如白衣般飘了过来,石隙草丛间探出的

金黄小野菊轻轻摇曳。彭祖安详地阖上眼,在困盹中,头枕灰白岩石,静静入眠。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对话为主要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集中展示了彭祖与白衣汉子争论的细节,使

彭祖与白衣汉子两个形象具体可感。

B.小说中白衣汉子实为阎王的鬼卒的结局看似出人意料之外,其实前文已有暗示,如“彭

祖察觉那汉子眼神深藏一股阴森寒意”。

C.小说中白衣汉子用稻草洗黑炭,并举“青丝能梳成白发”的例子与彭祖争论,体现出他

是非黑白不分的糊涂与坚持自我的固执。

D.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很好地映衬了彭祖面对死亡时从容、

淡定、平和的心态和凛然的风度。

(2)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新颖的传说人物彭祖的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本文中彭祖的形象特点。

(3)这篇作品写的是彭祖,却不以“彭祖”为题,偏以“黑白”命之。请你谈谈小说以“黑

白”为题的用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个人属性中,学习成绩、城市户口、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年级对

网络素养的影响为负向。数据显示,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水平高于高中生。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

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也显著提高。东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青

少年网络素养出现“凹陷”状况。以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水平最高。从性别上

看,在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方面,女性青少年优于男性青少年;在网上信息搜索与利

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男性青少年优于女性青少年。

在家庭属性中,上网设备数量、与父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

向影响。与双亲居住,对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随着家

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与父母讨论的频率

越高,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高。

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数据显

示,学校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

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有待提升》)材料二:

未成年人在家上网的比例最高,且从8.1%增力口至I」94.6%,网吧上网比例从37.6%下降到17.7%.这

与青少年整体上网地点分布的变化趋势相同。从网络接入方式看,手机上网使用率从63.0%上升

至81.2%,台式机上网选择率从75.0%下降到70.2%,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相比于传统的PC

(台式机)工具更加适用于碎片化的场景,未成年人更加青睐高度自由化的手机终端,可以预见

在不远的将来,PC时代或许将没落。在使用行为上,未成年人的搜索引擎使用率有大幅提高,己

经从70%左右提高到了85%左右,网络游戏和论坛使用率出现了同步下滑趋势,但网络游戏的使

用率仍然处于69.2%.笔者认为:将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看作洪水猛兽是不合理的,只要进行健

康的引导,不失为缓解学习压力和提高情商智商的有效工具。网络购物使用率从16.1%增加到了

43.9%,超过4成的未成年人有网购行为,这其中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购买行为,未成年人在家长

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网购的现象层出不穷,这需要家长、电商、政府的共同努力,从家庭监管,

行业自律和法规完善等角度多管齐下,以保护未成年人网购权益和引导其正确进行网购。

(摘编自《青少年网民群体特征与上网行为的动态变迁-历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研析》)

材料三:

“历年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统计图表单位%

一级指

二级指标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信息获搜索引擎73.9]84.7J82.384.180.581.686.6

取网络新闻72.070.161.8——73.874.5

博客68.674.171.965.076.744.437.6

即时通信77.082.686.085.191.193.092.4

交流沟

社交网站50.962.057.755.645.7——

电子邮件56.255.047.246.337.637.834.5

论坛31.734.925.830.721.421.118.0

网络音乐88.185.181.282.883.777.580.2

网络娱网络视频67.066.666.866.472.969.475.4

乐网络文学47.148.144.446.945.046.944.6

网络游戏77.274.872.968.465.764.366.5

网络购物26.532.936.545.250.056.961.3

商务交

网上支付22.927.831.941.639.948.862.0

网上银行21.426.129.640.137.043.745.6

(摘自《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注】“娱乐、沟通”是青少年这一群体的主要

上网动机,青少年对于网络新闻的关注度相对较低。青少年倾向于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

的信息互动方式,QQ、微信等即时通讯网络软件迅速便捷的优势也是电子邮件、博客使用量

下降的主要原因。网络视频能够以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为终端,进行可视化聊天,这能够有效

满足青少年即时交流和学习的需要。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很多家庭都给子女更多的零花

钱。

5.下列对“历年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统计图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信息获取方面看,网络搜索引擎使用率明显要高于网络新闻使用率,这与青少年的主

要上网动机“娱乐、沟通”有关。

B.在交流沟通方面,即时通信使用率保持在高位且整体呈增长态势,原因就在于青少年倾

向于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

C.网络视频使用率整体呈增长势头,是由于网络视频能够以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为终端,进

行可视化聊天,能够满足青少年即时交流和学习的需要。

D.从商务交易方面看,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使用率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原因

之一是很多家庭为子女提供了经济基础。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分析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因素;材料二从上网地点、

接入方式和上网行为等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变迁。

B.手机上网使用率上升,台式机上网选择率下降,这是因为智能手机比PC工具更适用于碎

片化场景,更受未成年人青睐。因此,PC时代或许将要没落。

C.在使用行为上,网络游戏的使用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这表明:网络游戏是

未成年人缓解学习压力、提高情商智商的有效工具。

D.要防止未成年人进行非理性网购,引导其正确进行网购,就需要家长、电商、政府共同

努力,从家庭监管、行业自律和法规完善等角度多管齐下。

7.家庭和学校在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方面分别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郑戳,字天休,苏州吴县人。早孤力学。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

卒,宾客弟子散去,舐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擢甲科。召试学士院,为光禄寺丞、集贤校理、

通判越州。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赚藏禁书者,戳穷治之。辞连宰相吕夷简、知枢密

院盛度、参知政事程琳,遂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既而士元流海岛,度、琳坐尝

交关士元罢去,其余细罚者自御史中丞孔道辅、天章阁待制庞籍又十余人,朝议畏其徼核。

戳敏强善听决,喜出不意,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初,静边皆主

刘沪谋筑水洛、结公二城,以通秦、渭援兵,招生羌大王族为边卫。戳使沪与著作佐郎董士

廉督其役。会罢戳四壁,宣抚使韩琦、知渭州尹洙皆以为不便,召沪、士廉罢役归,不听。

乃使裨将狄青将兵以往,械送德顺军狱。戮力争于朝,卒城之。进户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

知并州。契丹与元昊方交兵,边奏互上,独戳不以闻。话遣使问其故,戳对F1:“敌自相攻,

中国不足忧也。”麟、府间有弃地曰草城川,戳募土人为弓箭手,计口给田。初,兵兴,用

不足。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戳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

马承受诉。承受、中贵人不能遏。又群噪州门,守门者拒不得入。散闻,悉召至庭下,推首

谋者数十人,尊隶他州,事乃定。迁吏部侍郎,改宣徽北院使,拜奉国军节度使,卒。赠太

尉,谥文肃。散遇事,果敢必行。然凭气近侠,用刑峻深,士民多怨之。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戳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

走马承受诉/

B.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戳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

走马/承受诉/

C.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歌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

走马承受诉/

D.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戳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

走马承受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古时是指幼年死去父亲或古代帝王的自称,在本文是“早年丧父”的意思。

B.甲科,宋朝进士考试前三名的代称,而明、清时期,经过殿试的进士都叫甲科。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球,又称墨刑,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为犯罪的标志,擦洗不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戳敬重师长,知恩图报。他幼年时,客居在京城,跟从杨亿学习。杨亿去世后,他的

宾客弟子都离开了,而郑戮却从吴地兼程前往京城,赶赴杨亿的葬礼。

B.郑数铁面执法,用刑严峻。他对豪门显贵毫不手软,他曾穷究冯士元的案子,哪怕案子

牵连到朝廷命官,也毫不回避,结果有多名重臣被牵连治罪,朝中大臣都怕他。

C.郑舐做事果敢必行,喜欢出人意表。郑舐“请三当一”的命令下达后,几千人闹事,

郑散把这些人都叫到庭中,查出几十个首谋者,竟然将他们全部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D.郑戳爱惜百姓,体恤下属。他在官任上,只借贷给百姓钱财;刘沪和董士廉奉郑戳之命

筑城,因公开违抗韩琦、尹洙的命令而被逋,郑戳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将二人救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原藏禁书者,戳穷治之。

②诏遣使问其故,戳对目:“敌自相攻,中国不足忧也。”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谓水流。

【注】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咸阳城远望,兼葭杨柳,很像江南家乡的汀洲,暗含思乡之愁。

B.溪云渐渐升起,红日慢慢西沉,暮色降临,凉风阵阵,让人觉得一场山雨就要到来。

C.颔联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秦汉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局势的形象化勾画。

D.秦汉时曾为繁华都城的咸阳,一个秋天的傍晚,鸟在乱草中出没,蝉在黄叶中鸣叫。

E.站在默默东流的渭水旁,诗人心怀故国,心绪烦乱,再也没有心情回答路人的问询。

(2)在诗的尾联中,诗人为什么说“行人莫问"咸阳''当年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

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2)《醉翁亭记》中写琅哪山树木茂盛山色秀丽的句子是:o

(3)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还真是好事李婷,反复的学习和排练之后,他终于在星光大道上一唱成名,成为备受欢迎

的歌唱演员。

②目前,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现象越来越不受控制,广大家长

对此颇有微可。

③网络时代,各大博物馆也都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文物数字化进程,让人们足不出广就可以

逛博物馆,观赏文物

④幼儿园究竟建在何处事关大家的切身利益,对于村委会提出的几个选址,大家纷纷尊言申

埼的议论起来。

⑤新建筑是保留传统的风格还是尽量现代化,大家争论不休,这里举维艰的关键时刻作出的

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景区的特色。

⑥俄罗斯前特工父女在伦敦中毒离世,面对美英等国的指责,俄罗斯方面为?专认与此有任

何关联,并据理力争。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D.②④⑥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队伍,教师

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较强的办学能力。

B.因房产权而产生的纠纷逐渐呈现出了案件增幅快、法律适用难、审理难度之大,相比于对

簿公堂,大多数当事人选择了协议解决的方式。

C.随着近代西方逻辑的传入,由梁启超、胡适、沈有鼎等人开启的比较研究之路,人们在中

西逻辑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D.通过探究小说中生与死的内涵,考察落后文化环境对妇女的残害,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人

性问题和制度问题的深刻思考。

1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大哥,您看我们乡下人初来乍到什么也不懂,刚才多有冒犯,就请你高抬贵手让我们过去

吧。

B.他的表演事业这几年突飞猛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尤其最近又忝列门墙于名师,更是如

虎添翼。

C.既然老师和同学们都这样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一定率先垂范,带领好我

们的团队!

D.下面我要说的话事关重大,请大家集中精神,洗耳恭听,同时一定要严守秘密,万不可外

泄。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无论人类还是动物,①______。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睡眠,人和动物都会身心俱疲,

甚至导致死亡。人一般会躺着睡觉,②o鸟类可以单脚独立睡着,狗睡觉时需要耳贴

地面,蝙蝠能够倒挂着睡。很多人认为鱼类不需要睡觉,事实上,鱼类也可以在水中睡觉,

只是为了保持平衡,睡觉时经常划动鳍和尾,所以。③。

1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A.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B.我是老人。

C.听我的话就不会吃亏。

这是一种简单的演绎推理,它由一个大前提A,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B,推断出结

论C.往往两个前提都有一定道理,而推断出的结论却不一定合理。请你根据上面这组推理。

另外再写一组,要求大前提必须用熟语或者名言警句。

A.

B.

C.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

今年春节火了。因为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在央视推出的文化节目《经典咏

流传》中的动情演绎,以及网络的推动,这首原本不被人知的小诗,一夜之间走进了无数观

众心中。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并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经典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C、A、B

【解析】(1)A.原文第一段只是说“没有一个本质贴切的原理可以指导实践”,但并不意味着

当下的语法不能指导实践;B.“全面学习”不合文意,原文第二段中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

D.原文第五段是“其回答促使我们更好地审视语言实践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可以从语言实

践方面找到答案”。

(2)A.“其目的在于把书推送给读者”并非评论背景的作用,主要是突出汉语口语与书面语之

间的具体关系。

(3)B.“在今天已缺乏学术价值”推理欠理据,从原文第三段”尤其是《马氏文通》出版后,

一系列混淆概念的虚实字分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字的认识,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的研究中”

可知,并非是“块乏学术价值”。

答案:

(DC

(2)A

(3)B

(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

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

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

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

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

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

4.【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

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

判断•C.“是非黑白不分的糊涂与坚持自我的固执”不恰当,小说中白衣汉子把黑炭洗白作为

引诱彭祖透露身份的手段,并不能直接证明他相信自己的这个说法。在彭祖暴露身份后,他便停

止清洗,带走了彭祖。

(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需要从外在特点、内外特点和人物的典型性

三个方面去分析概括。小说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示了彭祖的外在特征,即“外表年轻,但实际年龄

很大”,这是他比较突出的也是不同于常人的特征,故需要概括。彭祖明知道白衣汉子的身份,

也不肯苟同他的看法,可见他“坚持自我,固守真理”。彭祖在临死前的气定神闲,可见他“淡

然超脱,看透生死”。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标题的作用的理解。解答时,需要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等方面考虑。题目

“黑白”让人直接反应是小说中彭祖与白衣汉子对黑炭是否能洗白的争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

说“颠倒黑白”,这里赋予了“黑白”真理与谬误的含义,本小说也是如此。黑炭不能洗白是人

人皆知的真理,彭祖的坚持体现了对真理的坚持。最后,“黑白”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玄妙的词语,

能营造一种神秘感,让人产生疑惑和阅读兴趣。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答案:

(1)C

(2)①年龄很大,但外表年轻,精神焕发。彭祖已经有八百二十四岁,但他的外表仍像二十四岁

的年轻人,且走路快速敏捷,双眼炯炯有神。②坚持自我,固守真理。彭祖坚持认为黑木炭不能

洗白,甚至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不曲意迎合白衣汉子的说法。③淡然超脱,看透生死。彭祖

虽然已经知道眼前洗炭的白衣汉子是阎王派来捉他的鬼卒,但丝毫不畏惧躲避,面带微笑从容赴

死。

(3)①小说主要围绕着“黑炭洗白”的故事展开。“黑白”概括了小说中彭祖与白衣汉子关于

“黑炭是否能洗白”的争论这一主要情节。②象征着说真话还是说假话的抉择,以“黑白”为题,

体现了坚持说真话,坚持真理的主题,引人深思。(或:黑与白象征着真与假、是与非、善与恶

的斗争,表现了小说的立意的方向。)③以“黑白”为题,增添了小说的神秘感和悬念感,激发

读者的阅读兴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3)本题考查对标题的作用的理解。

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

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5-7.【答案】B、C、略

【解析】(1)B.以“原因就在于青少年倾向于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这一

表述不当,归因不全面,除了这一主观原因外,还有客观原因,即QQ、微信等即时通讯网络软

件具备迅速便捷的优势。

(2)C.“网络游戏是未成年人缓解学习压力、提高情商智商的有效工具”推理欠充分,由前面

的信息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

(3)家庭和学校在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方面分别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结合“上网设备数量、与父

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双亲居住,对青少年上

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

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

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学校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

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休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

素养越高”等内容进行概括。

答案:

(1)B

(2)C

(3)家庭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适度干预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多角度

介入,建立科学的家庭上网规则;父母应培养与青少年平等讨论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学校方面:学校应该开设与提升网络素养相关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在教师培训

和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网络素养模块。

(1)本题考查解读图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图表中相对应的信息,注意将选项转

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2)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

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

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

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

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

8.【答案】A;B;D

【解析】(1)A.“山”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C;“炭”与“铁”为并列短语,作

“多”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D;“厚”为形容词,作定语后置,修饰“利”,其后断句,排

除B.句子翻译为:河东一带流通铁钱,山地多产炭、铁,鼓风炼铁铸造钱币的利润丰厚,严厉

惩办屡禁不止。郑戳于是奏请钱以三当一。命令既已发布,士兵百姓相互煽动闹事,数千人拦截

走马承受官上诉。

(2)B.甲科是唐代进士科中前三名的代称。宋代甲、乙科是进士分档的概念,即甲科为一档,

乙科为二档。

(3)D.“假贷”是宽容的意思,不是借贷钱财;“将二人救出"错误,原文是“戮力争于朝,

卒城之”,并未交待将二人救出的事。

(4)①为奸利:非法谋取私利;受原:受贿;穷:彻底。句子翻译为: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利,

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郑散彻底追查。

②对:回答;相:互相;中国:中原。句子翻译为: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原因,郑靓回答说:

“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中原不值得为之忧虑。”

答案:

(1)A

(2)B

(3)D

(4)①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利,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郑戳彻底追查。

②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原因,郑歌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中原不值得为之忧虑。”

参考译文:

郑戳字天休,苏州昊县人。早年丧父发奋学习。寓居京城,事奉杨亿,以善写诗文闻名,后

又返回昊地。等到杨亿去世,其宾客弟子都四散离去,郑配却兼程前往参加葬褛。考取进士,被

擢升为甲科,任命为太常寺奉礼郎、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事,召试学士院,任光禄寺丞、集贤校

理、越州通判。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利,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郑戳彻底追查。供词

牵连到宰相吕夷简、知枢密院盛度、参知政事程琳,于是逮捕吕夷简之子吕公绰、吕公弼弹劾其

情状。不久冯士元被流放海岛,盛度、程琳因曾与冯士元结交往来而被免职,其它被贬受罚的有

御史中丞孔道辅、天章阁待制庞籍等十多人,朝议怕他明白切实。郑戳精明能干善于决断,喜欢

出其不意,独自宽贷平民,如果是豪门大姓,则惩治更加急迫,为政颇有能干的名声。当初,静

边寨主刘沪计划修筑水洛、结公二城,以使秦、渭的援兵通行,招生羌大王族作为边卫。郑戳让

刘沪与著作佐郎董士廉督办此项工程。适逢郑戳被罢免四路之职,宣抚使韩琦、知渭州尹洙都认

为此举不宜,征召刘沪、董士廉停工返回,二人不肯听命。于是令副将狄青率兵前往,将其解往

德顺军监狱。郑戳在朝廷上据理力争,最后二城得以修成。升为户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并州

知州。契丹与元昊正在交战,边境的奏报交相而上,只有郑戳没有奏报。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

原因,郑戳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中原不值得为之忧虑。”麟、府之间有荒废不用的

土地叫草城川,郑戳招募土人为弓箭手,按人口分配田地。当初,兴兵作战,费用不足。河东一

带流通铁钱,山地多产炭、铁,鼓风炼铁铸造钱币的利润丰厚,严厉惩办屡禁不止。郑戳于是奏

请钱以三当一。命令既已发布,士兵百姓相互煽动闹事,数千人拦截走马承受官上诉。承受,宦

官,面对骚乱不能制止。成群的人在州门前叫嚷不休,守门的士兵拦住他们不得进城。郑戳听说

后,将他们全部召至庭前,推出主谋者数十人,刺配他州,此事才得以平定。升任吏部侍郎,改

任宣徽北院使,官拜奉国军节度使,后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尉,谧号文肃。郑戳遇事,果敢必

行。然而任性近侠,严刑峻法,士民大多心怀怨恨。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

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

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

“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

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

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

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

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9.【答案】CE

【解析】(1)C.“秦汉王朝”应是“唐王朝”;E.“路人的问询”无依据。

(2)回答本题尾联“行人”的感慨,应结合“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理解。“故国东

来谓水流”写出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

令人伤感。同时突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凄婉之情。

答案:

(1)CE

(2)①诗人感慨羁旅过客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主要因为:昔日繁盛的故国而今只有荒草

黄叶,鸟叫虫鸣。今昔对比,让人感慨朝代兴亡,世事沧桑,徒生伤今吊古之情。②看似让“行

人莫问”,实则表现诗人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译文: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赏析:

此诗首联扣题,抒情写景。“兼葭”,暗用《诗经•国风•秦风•兼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诗人

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兼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

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兼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

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

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

雄。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脩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

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

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

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

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

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

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

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

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

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

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

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

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结合重要诗

句进行理解把握。

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

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

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

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

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

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

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10•【答案】【小题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小题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小题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解析】故答案为:

(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重点字:递)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重点字:蔚)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舫、悄)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

(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

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琵琶行》名句辑录: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1.【答案】B

【解析】①“好事多磨”:意思是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句子是“反复

的学习和排练之后,他终于在星光大道上一唱成名”,不合语境。

②“颇有微词”:有很多(隐晦的)批评和不满的话语,表示对某人某事不满。合乎语境,使用

正确。

③“足不出户”:意思是脚不跨出家门。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④“三言两语”:指很少的几句话。不合语境,句子指“七嘴八舌”。

⑤“进退维艰”:指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不合语境,“新建筑

是保留传统的风格还是尽量现代化”的意思说的是选择问题,而不是困难的问题。

©“矢口否认”:一口咬定,坚决不承认。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o

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要熟记成语含义,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

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

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

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

语题。

12.【答案】D

【解析】A.两面对一面,“教师队伍的素质”蕴含着两面,而后面内容指一面,因此要删除“较

强”;

B.成分残缺,谓语动词“呈现”缺少宾语,在“审理难度之大”后加“的特点”;

C.中途易辙,“人们……”中途易辙,可在“人们"前加''使得",或者将“开启的”改为“开

启了”。

D.没有语病。

故选:D。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答此类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考

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宾语残缺类语病:

(1)缺动词的宾语

例如: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

设立助学专项基金。(缺少与“扩大”搭配的词,应在“教科书”后加“的范围”)

(2)缺介词的宾语

例如: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

象。(介词“以"缺少宾语,应在“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后面加上“的精神”)

13.【答案】A

【解析】A.表达得体。

B.“忝列门墙”是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不能说别人。不得体。

C.“率先垂范”是敬语,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不能说自己。不得体。

D.“洗耳恭听”是说自己认真听别人说的话,不能让别人“洗耳恭听”。不得体。

故选:A„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文段大

意,理清结构层次,然后根据前后语境,推测空句的内容和句式,注意关联词和标点符号。

表达得体要考虑以下几点: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

言形式。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

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少用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

详细等。

(4)要考虑语体。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

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14.【答案】都需要睡觉;而动物们的睡姿却千奇百怪;很难发现它其实是在睡觉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动物千奇百怪的睡姿。

①据后文”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睡眠,人和动物都会身心俱疲”及反复出现的“睡觉”分析,

其内容应是“需要睡眠”之类,填写时还要注意关联词“无论……都……”的搭配,故可填入“都

需要睡觉”之类内容。

②据后文“鸟类可以单脚独立睡着,狗睡觉时需要耳贴地面,蝙蝠能够倒挂着睡”可知,这是谈

动物的睡姿,再据其前的“人一般会躺着睡觉”,此处应是转入并领起动物的睡姿,其内容应是

“动物的睡姿千奇百怪”之类。

③由“所以”可知是对前面“鱼类”睡觉论说得出的结论,再据前文“很多人认为鱼类不需要睡

觉,事实上”分析,其内容应是“很难发现它其实是在睡觉”之类。

故答案为:

①都需要睡觉②而动物们的睡姿却千奇百怪③很难发现它其实是在睡觉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

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

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

的信息。

补写完毕后,还要再次审读,看是否符合语言连贯的要求。补写时要字斟句酌,表述要准确、简

明、连贯。

15.【答案】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简单的演绎推理。作答时要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即对演绎推理的解释,来

了解什么是演绎推理。并根据示例(1),明确演绎推理包含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以及由此

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作答时要注意根据题干中的演绎推理示例“A.不

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B.我是老人。”“C.听我的话就不会吃亏。”写出另外一组演绎

推理,要求大前提必须用熟语或者名言警句,如:A.谦虚使人进步。B.我们保持了谦虚的品质。

C.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