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教案设计

文本分析:

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

材料,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

诉。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篇幅里涉及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战争

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

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面前。小说

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因为本文篇幅极短,所以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划分,而应

选取适当的句子理解,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深沉的主旨。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沉的主旨,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2.感悟这篇微型小说中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发现不同。

过渡: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小说。在前两课,我们学习了

《桥》和《穷人》,一篇篇幅短小,一篇篇幅较长,但情节都扣人心弦。今天这篇

小说大家应该已经提前看过了,大家能结合它给你的初步感觉来说说它和前两篇

小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预设:学生就初步印象来谈,不要求详细、深入,可从篇幅、结尾或读后的

感觉来谈。

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

星轰炸。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

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

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

渐被打乱直至崩溃。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地数“一、二、三”,招致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在老兵的叙述中,大家才知道老

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而老兵也即将奔赴战场。

2.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尾再进行探讨。

思考:小说既然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列车车厢里的故事,为什么题目叫《在柏林》

呢?

预设:在学生梳理了小说的要素,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之后,对于标题的

疑问可能已经浮上了心头。此时提出疑问,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随时关注,更

有利于之后的探讨。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剖幽析微一一寻找文章的反常之处。

过渡:同学们在之前的比较中发现这篇文章的篇幅在本单元三篇小说中最短,

要在这么有限的篇幅中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深刻的主旨,便要创设一些深

刻的情节,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那么大家在学习这篇小说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反常之处。

(1)学生细读课文,根据提示寻找反常之处。(反常的情境、反常的人物。)

(2)小组交流标示出来的句子。

A.反常的情境。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

男子。

反常之一:火车给人的感觉总是气势磅礴、速度飞快的,这里为什么用“缓

慢”一词呢?

预设:这是作者构思精妙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

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教师这时可以卖个关子,或者也可以说是

设个悬念,不要告诉学生答案,只需告诉学生答案要去文中找,引领学生进入文

本之中去寻找答案。

B.反常的人物。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

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①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代表她失去的三

个儿子。)

2.阐幽明微一一探寻结局,解决疑问。

(1)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小组交流,分析老兵的形象。

过渡:原来,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

击,神智失常了。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上文的一切都起铺垫、衬托的作用。联系

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也是老兵。请结合文中具体的

词句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出示课件)这是一位的父亲,这是一位的丈夫,这是一位的军人。

交流:①作为父亲:坚强隐忍。“失去了三个儿子”。

②作为丈夫:冷静、有责任、有担当。“挺了挺身板”“送进疯人院”。

③作为军人:悲伤无奈。“轮到我上前线了“,为了国家有不能推卸的责任。

“总得”,家破人亡却无法顾及的悲切。

(3)再读小说开头反常的情境,解开谜底。

明确:这是一辆有气无力的火车,就像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国民情绪低落,看

不见前途。火车成了一个象征,因为不知道希望在何方,所以文中连火车去往的

方向都没有说明,所以说这是一辆“缓慢”的火车。因为战争形势紧张,连老人

都要上战场,所以车厢里才会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3.以微知著---感悟战争之痛。

(1)教师出示交流问题,学生分组交流。

①战争的痛,车厢里的人感受到了吗?

明确:听了老兵的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因为众人听了老兵的话,

既震惊又悲伤,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憎恨。遭受到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老兵一家,

车厢上的所有人,可能都有亲人或朋友正在战场上,或已经死在了战场上。战争

带来的巨大创伤此时笼罩了整个车厢,所以他们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②战争的痛,你感受到了吗?请你写一条反对战争的警示语,呼吁和平。

示例:别让战火的硝烟泯灭人性的善良,别让水深火热的境遇伤害国家的希

望,和平才是我们最终的期望。(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只要关注过世界新

闻就知道,现在还有许多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战争给

人们带来的伤痛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再读课文标题,体会其深意。

明确: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许多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

难。而柏林是德国的中心城市,作为侵略国的国民尚且遭受了如此大的创伤,付

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那么被侵略国则更加惨烈了。在战争中最终受害的总是千

千万万的普通百姓,而人民总是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这个标题站在侵略国

的国民的角度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呼吁着和平。

四、语言训练,课堂回顾

1.课堂语言实践训练。(机动)

(1)设身处地想一想,说一说。

质疑:作为一名德国军人,老兵的职责和义务是为国而战;但德国法西斯却

是侵略他国、发起战争的一方。他的角色实在是很尴尬。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说说你想对老兵说的话。

(2)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

2.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收束课程。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微

型小说情节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