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调查发现,82.55%的高校有报纸;84.29%的高校有广播;46.07%的高校有新闻网;
71.2%的高校有通讯社;45.9%的高校有电视台;39.62%的高校有新闻类杂志;87.26%
的高校有微信公众号;72.25%的高校有微博。可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信
公众号发展迅速,跃居第一位。报纸、广播、微博等紧随其后。
对比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1年发布的《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传统校园
媒体数量均有缩减。其中报纸下降8.95%,广播下降5.91%,电视台下降12.1%,新
闻类杂志波动最小,下降0.33%。传统的校园媒体形态中,仅通讯社类校园媒体呈上升趋
势,上升1.6%。
相比其他类型的校园媒体,校园电视台需要的技术、资金投入较多,专业性更强,普
及率相对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64.57%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
能力,生产的视频类型最主要的三种为文艺娱乐类(74.32%),新闻类(61.08%),谈
话类(42.16%).
调查发现,融合型校园媒体大幅增加。在此次调查中,4.19%的校园媒体组织仅有一
种媒体形态,其他校园媒体组织均具有一种以上的媒体类型。而在《2011年校园媒体发
展白皮书》中,单一类型的校园媒体组织占总数的76.7%。
数据显示,39.92%的校园微信公众号在2013年以前成立,16.53%在2013年成
立,2014年到达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的高峰期,比例为24.6%;2014年以后,校园微信
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2015年成立的校园微信公众号为13.91%,2016年仅为5.04%。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汹涌而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校园媒体顺势转型,通过开通微信公众
号等新的媒体形态寻求长远发展。在已经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的校园媒体类型中,92.37%
的通讯社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7.65%的纸媒建立了微信公众号,82.86%的电视台有微信
公众号,广播(电台)有78.02%,网站有76.32%。
(摘编自《2016年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
材料二:
现在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几乎是手不离机。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新媒体平台中获取
最新信息。
校园市场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大学生是“下一代消费者”,是未来的消费主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下一代消费者、保持品牌的持续年轻态。从2013年开始,广告
主数量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量率。2016年,校园广告主数量达95万个,预估2017年会达
到120万个,随着消费升级和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子女进入大学,未来进行校园营销的企
业将会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传统媒体并不能高效地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高校新媒体的出现,部分
解决了这一困扰,但投放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70%的高校新媒体主要通过软文广
告来实现盈利,在当下的高校品牌营销,软文投放并不能完美地解决企业营销诉求。
(摘编自《2016年中国高校新媒体蓝皮书》)
材料三:
当前一些校媒的“媒体融合”只能算作“多媒体合作”,并没能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
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没有丰富受众的信息获取体验,反而不少受众产生了信息雷同的
阅读疲劳。
(摘编自左军《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状况研究》)
材料四:
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很多优势,如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强、用户
参与感强等。
材料五: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高校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微倍公
众号的普及率跃居第一位。
B.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高校传统校园媒体数量,除通讯社类校园媒体略有上升外,其
余的均不同程度地呈现缩减趋势。
C.超过六成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能力。生产的视频有文艺娱乐类,新闻类等,
这表明,视频类节目将迎来大发展时期。
D.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高校传统校园媒体转型加快,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
态以求长远发展是一大趋势。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校园电视台普及率相对偏低,是因为校园电视台相较于其他校园媒体需要投入更多的技
术与资金,而且专业性更强。
B.2014年以后,中国高校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这表明这种校园新媒体必将被
其他类型校园新媒体取代。
C.调查表明,2011年,只有23%左右的校园媒体有不同程度的融合,而到了2016年,融
合型校园媒体占比已超过95%。
D.现在的校园媒体融合,不是按各类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度融合,只是多媒体
合作,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感。
E.高校新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企业进校园”的需求,它以软文广告等形式实
现盈利,这是传统媒体办不到的。
9.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高校校园新媒体为什么具有很高的营销价值。
参考答案:
7.C8.AC
9.①新媒体营销,回报率高:校园新媒体广告投放回报率不低于预期的接近80%;②新媒
体影响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是未来的消费主力,而新媒体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获取最新
信息的途径;③新媒体有优势:新媒体较传统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强、
用户参与感强。
7.试题分析:“视频类节目将迎来大发展时期”于文无据。
8.试题分析:B项,推断不成立,实据不足。“这表明这种校园新媒体必将被其他类型校
园新媒体取代”,这一推断于原文而言,依据不足。D项,“现在的校园媒体融合”错,
范围扩大,应是“一些校园媒体的融合”。E项,“这是传统媒体办不到的”,这一表述缺
乏依据。
9.试题分析:注意从新媒体的“回报率高”“影响力越来越大”“优势”的角度进行分
析概括。
点睛: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
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
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
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
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吴宓的1944
①对吴宓先生而言。1944年是他生命里最逍遥的一个年度一一这一年的夏天,他获得
了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的国内带薪一年假期,他接到这个消息是在1944年的9月
初,而在此之前的8月20日,恰恰是他50岁的生日。
②这一年的春天,和所有颠沛流离到大后方的大学教授一样,吴宓先生在昆明的清华
大学(西南联大)艰难而且庄严地为华夏土壤培养“知识的种子”。这个时候的抗日战争
已经接近尾声,日本军队的飞机已经没有能力轰炸昆明,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
日力量正在对日伪展开反击,原来的西南联合大学也悄悄地分裂,几所顶尖学府虽然名义
上还在联大的招牌下,暗地里却各自为政,各自发展。这一年是昊宓先生在清华任教的第
三十个年头,也是最后一年。
③1944年的春天,吴宓先生在艰苦的环境里写成了三部英文版著作:《世界文学史大
纲》、《欧洲文学史大纲》和那部见解独到的《文学与人生》。也正是为了校订修改和翻
译成中文,以培育桃李为己任的吴宓先生才接受了校长梅贻琦的休假建议。也有人说,吴
宓先生之所以接受休假是因为和当时的系主任陈福田发生了激烈争执,二人矛盾重重,无
法共事,天性率真的吴宓教授才动了离开清华的念头,于是,1944年的9月23日吴宓先
生离开了风景如画的昆明,经过贵阳来到遵义的浙江大学,会见他的哈佛同窗竺可桢、梅
光迪。10月13日,吴宓先生从遵义出发去重庆,和茅以升、潘伯鹰会面后,马不停蹄地
赶到成都的燕京大学,去见他亦师亦友、寤寐思之的陈寅恪。
④关于吴宓、陈寅恪二先生的友情,实在是中国学界的一段佳话。在“文人相轻”、
动辄诋毁诽谤的新文化以降的学者圈子里,吴陈二人的友情堪做万世楷模。且不说二位先
生留学海外期间的真挚友谊,且不说共事清华的巅峰岁月,且不说1944年吴宓先生竞为
了能够和陈寅恪先生做同事而留在燕京,且不说1961年吴宓先生南下广州拜会睽违16年
的陈寅恪;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1971年,被摔断腿、被批斗到凡近心理崩渍的昊宓先生
曾着极大的政治压力,给中山大学“革委会”写信,询问中山大学最大的“反动学术权
威”陈寅恪的下落。吴宓先生根本不知道,陈寅恪夫妇早在两年前悲愤去世。60年后的
2004年,作家叶兆言写到吴陈这一段情谊,动情地说:“友谊有时候正是因为距离,因为
离乱,会产生特殊的美感。”
⑤1944年整个漫长的春天,吴宓先生都住在昆明大西门附近一栋老式木制楼房的阁楼
里。每天从学校回来,吴宓先生要爬50多级楼梯,扶手已经很老了,像是经过了一百
年,仿佛稍一用力就能拉倒。吴宓先生每次爬楼梯的时候心里总在嘀咕,“是它扶我还是
我扶它”?战时的大后方没有电灯,晚上吴宓先生只能屏气吞声,慢慢地摸上楼去,像一
条史书里的蠹鱼,没有丝毫的波澜。和昆明所有阁楼一样,屋子中间高四面低,吴宓先生
进到屋里必须低头弓腰,才能过他一桌一椅一床一书架的教授日子,而他的三本英文著
作,正是在这里写成的。
⑥就在吴宓先生即将离开昆明的时候,几名研究生去看他,好客而又寒酸的吴宓先生
带着弟子们上街下馆子。先生要来菜单子,对照墙上悬挂韵菜谱,亲手在点菜单子上写上
菜名和单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认真地计算总数,把钱数算好,和自己口袋里的钱数
相符、不超,这才交给堂侑下厨。
⑦昆明的晚上有雾,师徒一行出得饭馆,光滑整齐的石板路在雾气里湿漉漉,雾蒙
蒙。学生拥着老师,像一群依恋母亲的孩子。吴宓先生穿长衫,戴礼帽,携一文明棍,在
那样一个浓雾弥漫的晚上走在薪火相传的占道上,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没有
人知道吴宓先生想什么、看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是对先生无比的依恋和浓浓离情,夜色渐
深,两旁商铺的檐角偶尔有水滴滴落,打在同学的头上,打在吴宓先生的帽子上,打在后
人记忆的湖面上,直到如今还在泛起层层涟漪,荡漾成1944年有关吴宓、有关清华、有
关抗战、有关知识分子的种种回想。
19.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吴宓的性格特征。(4分)
20.文中画线句子含意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吴宓先生穿长衫,戴礼帽,携一文明棍,在那样一个浓雾弥漫的晚上走在薪火相
传的古道上,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
21.文章第6段对于酒馆算钱的描写是不是有损吴宓的形象?为什么?(4分)
22.吴宓先生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1944年发生的故事为吴宓作传?
(6
分)
参考答案:
|9,4分)事比心修.关怜率华晟友向蜕肺达(加点!分.存出任息4点
m"七,/11伍金。力律亦河)»三
20<4分)什力老■的於。.第4制乂铁产*火帼后给鼻人才遑一♦6育任.(2分)最处
rHM的〃2.融力的环境中坳不为懂密所收.口量融市枳鸟了文化传点的口任,(2分M盘
照>
中中mJUWH:■的N0"»过一林、反映广冷期W,”)话的限靡搞■.科•
门也偿耨的配鼠.”分)卖出广父/*»学生之截*.乐密尤阔的关系.(I分)使人
构。家卡11史。—*力.(1分
22J6分)LlM'F.总以给。娥不为己任哈要建:JtJK升清华的一年,也曷要富先生为
「”料降才情先生做同,*摩泊泉城的一昨;(2分,
21944斩用大宓'I命中■山感的W.也VKHItY供的-“在假0杵的,〃B完成
了*英文版普作.12分)
61944,/Rl>m儿喇Z*的时代.》人■故在这“笛外发中.史马凸K人也的性临特
点.更“的体现文章主旨・(2分)
('条2分.若“芥值,".介R”““分)
略
3.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青草萋萋
陈甲元
①我站在巨大的青冢前。这青冢,不是出塞的美女王昭君的冢,这青冢,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比王昭君,来得更为深远,厚重和苍茫。这是我们始祖炎帝的坟墓。
②走出多山、凝重、古朴的炎陵县城往西,山水便慢慢地雄奇俊秀。一方水土一方
人,一方水土也有幸收纳了祖先最后的精魂。正是炎日,头顶的天空干净蔚蓝,空中流动
的风有水样的质感,而远山、稻田、沟渠,你怎么看,都能看得出它们起于这一片黄土,
有和黄土相似的品质。它们和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一样,出生,轮回,萌长。
③这确实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这个叫鹿原陂的山坡,我们先祖的坟墓就这样依山
而建。面积将近二分地的椭圆形大土堆,坟堆上是疏密有间绿意盎然的无数青草,坟堆四
周,是参天的古树,清澈的阳光漏下来打下斑驳的树影。没有人说话,只有默默凝望,心
中的虔诚敬畏和对于五千年漫漫时光的追溯,坟堆坡下,是日夜流淌的深水,它就这样安
静地流淌着,日夜不歇,为我们的老祖宗唱一曲天地悠然的歌谣。
④这就是炎帝陵,是我也是海内外广大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我们的来路。当我在
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兀立陵前,我思想的轰鸣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
⑤我鞠躬,敬香,噤声行走。这些,都不足以代表我心的虔诚和皈依。我往来于大厅
和偏殿,我在正厅看后人立起的炎帝的塑像,我看到我的祖先,他赤着脚,维着裤腿,一
副劳动的样子;再看他的表情,很可亲,就像我的祖父,他饱经了忧患和风霜,却又坚
强,淡然和执著。我伫立在巨大的青冢前,良久沉思。
⑥土,是这个世界多么可贵的存在,我们来于尘土,亦将归于尘土。此处的泥土,又
是多么厚重和朴实,它厚重,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尘土都能有幸拥抱祖先的骨殖。而青青绿
草,它又多么的和煦和顽强。所谓青草萋萋,岁岁枯荣,冬去春来,一茬茬地返青着,何
尝不是最好的象征?
⑦这位史书上记载的老人,制耒耙,种五谷;立市廛,织麻布,教民着衣裳;作五弦
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他来到炎陵,为了子民的福祉误尝断肠草,三十六
个精壮汉子拉他的灵柩一路往北,然路经此处,山河咆哮,真龙献身,将它的灵柩护住,
落定于此。这是这一片土地最幸福的渊薮和吉祥。
⑧红烛摇曳,青烟缭绕;青冢无言,青草盎然。这景象肯定是不敢轻易忘记的。回家
的时候,衡炎高速两旁有的是绵延葱翠的青山,放眼远方,有的是飘荡的白云和蔚蓝的天
际。车到中途,头有些眩晕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我就是青冢中清脆的草芽一根。而车窗内
车载电台里,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的稚嫩童声的歌谣一波
波涌进我的耳膜。
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一次,和青冢的相见,会是一场刻骨的相思,从我站在偌
大的青冢前鞠躬的一刻开始,有一种和青草一样顽强的事物,像灵光一样,渗透到我的血
脉里。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4分)
①当我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兀立陵前。(2分)
②我伫立在巨大的青冢前。(2分)
16.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这是这一片土地最幸福的渊薮和吉祥。(2分)
②我能感觉到我就是青冢中清脆的草芽一根。(2分)
17.开头一段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加以分析。(5分)
18.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标题“青草萋萋”的作用。(8分)
参考答案:
15①兀立,直楞楞地站着的意思。(1分)通过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瞬间被炎帝陵
震撼而不知所措的样子,这种震撼是“我”事先没有预想到的。(1分)
②伫立,长时间站立的意思。(1分)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质朴亲切、坚强
执着的炎帝塑像深深打动了我,引起了我长时间的思考。(1分)
16.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炎帝的灵柩最终落定于此说成是这一片土地的最大幸
福与吉祥,(1分)从侧面表达出作者对始祖炎帝的最大敬意。(1分)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心理描写,(1分)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我对由炎帝而绵延
至今的、一脉相承的血脉的认同,以及对由炎帝而传承至今的平凡质朴、顽强执着的民族
精神的认同。(1分)
17.站在巨大的青冢前”这一环节,突出炎帝陵墓的非同寻常。
②(结构方法)开篇点题。突出始祖炎帝陵墓“青草萋萋”的特点,将炎帝的形象与青草
联系起来,从而暗示文章主旨,蕴含作者对像小草一样质朴顽强、执着坚韧的始祖炎帝的
敬仰之情。
③(表现手法)对比。开篇即将炎帝陵墓与读者熟知的昭君墓对比,从正面衬托出炎帝陵
墓意义的深远,厚重和苍茫。
18①(叙述方式)倒叙。先写“我站在巨大的青冢前”,再回过头去叙述来的过程。强调
“我
(任答二点并分析给4分,答三点给5分)
①具有象征意义。(1分)作者用萋萋青草象征平凡质朴、顽强执着的民族精神。(1
分)
②提示作者情感。(1分)青草萋萋是一个主谓短语,“萋萋”,指草长得茂盛的意思。
这个短语渲染出一种蓬勃茂盛、生机盎然的意境,透露出作者的褒扬之情。(1分)
③标题即文章线索。(1分)文章内容多次出现“青草”这个意象,在这个意象下涌动着
的情感成为作者选材组材的感情线索。(1分)
④暗示文章主旨。(1分)作者通过这个透出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标题,用象征手法,暗含
对像小草一样质朴顽强的始祖炎帝的赞颂,以及由此而绵延至今的质朴顽强的民族精神的
赞颂。(1分)
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
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幼:、判
官王绰竞摘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
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统、绰皆
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
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
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
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
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
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
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
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
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
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
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
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
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
契丹,得千绿,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
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
终身不识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按:追
究,查办
B、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遣:发配
C、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难:为
难
D、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仕:做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今其智乃反不能
及,其可怪也欤
B、父死,分诸子以财私
见张良,具告以事
C、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渔樵于江渚之
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D、仁宗闻之,不
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
者之可追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
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B、黄河以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
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
做。
C、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
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
I)、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
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绿,就把他分给了族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与转运使杨绒、判官王绰竞摘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3分)
译文:
②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3分)
译文:
③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4
分)
译文:
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
为\天下得人难
B、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年矣、以其数则过矣
'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C、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
'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D、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
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参考答案:
5、Co(难:问)(3分)
6、B.(A项前一个“乃”是副词“就”,后一个“乃”是副词“竟”;B项“以
“均是介词“把”;C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是连词,表
并列;D项前一个“之”是代词,后一个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3分)
7、A.(曲解原文,应是仁宗用不要效仿“三虎”的做法告诫傅惟几。)(3分)
8、①(王鼎)与转运使杨绒,判官王绰竞相揭发贪官污吏,甚至对微小隐蔽的罪
行也不宽恕。(计分点:摘:揭发,微隐罪:微小隐蔽的罪行,贷:宽恕。共3
分)
②陛下幸亏考察任用了我,不应该过分听从小人的话,胡乱有所改变,因而耽误
国家大计。(计分点:幸察:幸亏考察,妄:胡乱,随意。以上共2分,语言通顺
1分,共3分)
③王鼎就发文书要州县监督偿还,舟人有办法自给了,就不再干坏事了,而所运的
米也不再短缺了。(计分点;督偿:监督偿还,有以:有……办法,奸:坏事,以
上共3分,语言通顺计1分,共4分)
9、Ao(3分)[A、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
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
B、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
(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需要)
而论也该是可以有作为之时了。
C、(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无边无际的天;当君王的人,要把百姓当
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
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
D、从前有人赠送鱼给郑国的宰相,郑国的宰相不接受.有人问郑国的宰相,说:"你平
时爱好吃鱼,什么原因不接受赠送的鱼呢?”郑国的宰相回答说:
”因为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
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参考译文
王鼎字鼎臣,凭借进士及第,多次升迁担任太常博士。当时天子担忧吏治大多
毁坏,监察部门不履行职责,而范仲淹等人刚刚执政,就挑选各路使者让他们查究
检举不法官吏,任命王鼎提点江东刑狱。王鼎与转运使杨绒、判官王绰竞相揭发贪
官污吏,甚至微细隐藏的罪行也不宽恕。因此他们属下的官吏怨恨他们,把他们看
作“三虎”。仁宗听到了这些情况,很不高兴,后来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
拿不要效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范仲淹等人被罢免,王鼎与杨纺、王绰都被人
指责,当时王鼎提点两浙刑狱,因此被贬为深州知府。
第二年,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赈救灾民,非常尽力。
迁为建州知府,那里的风俗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订条例教育乡民,禁止他
们这样做。当时偷贩茶叶和盐的人很多,(王鼎)全都打棍子发配他们,监司屡次
替他们说话,王鼎不为此改变。王鼎迁任提点河北刑狱,处理贪官污吏更加急迫,
他弹劾检举官员,不回避权贵和有势力的官员。他被召为开封府判官,改任盐铁判
官,多次升迁担任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
河设置驿站牵引漕舟,每年可节省役夫六万,王鼎议论以为这样做不行。杨永德横
暴狡诈,宰相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一员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根
据实际情况连发八问,杨永德均不能回答。王鼎于是上疏说:“陛下幸亏考察任用
了我,不应该过分听从小人的话,胡乱有所改变,因而耽误国家大计。”于是永德
的奏请没有被采纳。
过了二年,王鼎被任命为使者。先前,使者大多索取购买南方的特产,趁着到
京城述职,就拿着这些特产赠送权贵。王鼎一样特产也没买,独自全心全意去精心
处理政事,事情无论大小,一定自己亲自处理。凡是调发负责成批运输货物的官
员,王鼎估计漕路的远近,确定运期的先后,制订成规章制度,因此劳逸均等,官
员不能肆意妄为。官船禁止私人搭载物品,舟兵不能养活自己,就偷官船上的米来
干坏事。有舟兵贩米养活自己,买米的人抓住他们违法的把柄,不肯偿还拖欠的
米。王鼎就发文书要州县监督偿还,舟人有办法自给了,就不再干坏事了,而所运
的米也不曾短缺了。
王鼎生性廉洁不欺骗人,曾经任用过他的儿子,族人想让他给儿子虚报年龄来谋求
早点做官,王鼎不允许。王鼎的父亲死了,就把他的遗产分给儿子们,王鼎把遗产
全部分给他的弟弟。他曾经担任临邛县知县,转运使选择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
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嫌,就把它散给族
人,一天就送光了。所到之处不扰民,只买一些饮食日用物品,并且加价来补偿他
们。他事奉继母很孝顺,教导哺育孤侄很周到,但自身的奉养十分节俭。当官明智
敏捷,坚强正直不可屈服。他所推荐的士人中有许多人很知名,其中有些人王鼎终
身不认识他们。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邢州刺史。彦
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
医云饵五石①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
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
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岐州宫监,甚有惠政。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
能,乃下诏曰:“彦光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
下。三载之后,自当迁陟,恐其匮乏,且宜旌善。可赐粟五百斛,物三百段,御伞一枚,
庶使有感朕心,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后数岁,转相州
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
部,如岐州法。邺都②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
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伤。臣自分废
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
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
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
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居州郭。由是人情险谀,妄起风谣,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
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
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净讼、惰业无成
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潦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
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
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
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时年六
十。(节选自《隋书》
卷七十三,有删节)
①五石:道教炼丹的五种石料。紫石英是其中一种。②邺都:北齐都城,即相州。
4.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岐嶷:幼年聪慧
B.彦光下车,发摘奸隐下车:走下公车
C.由是人情险破,妄起风谣险破:阴险狡诈
D.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招致:招纳
5.下列各句中,全能展现梁彦光“以德化人”举措的一项
是)(3分)
①有规检,造次必以礼②以静镇之,合境
大化
③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④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
试
⑤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梁彦光小时候就显露出卓越的品性,父亲认为他能够使家族兴旺。进入太学之后更
注意遵循规矩法度,十七岁就开始当官。
B.梁彦光在担任岐州刺史的时候,治理地方很得法,皇上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希望他
坚持这种品性,成为天下效仿的楷模。
C.梁彦光第一次担任相州刺史,仍然采用在岐州的方法治理当地,没有收到成效,最
终被皇帝免职。
D.梁彦光第二次担任相州刺史期间,根据当地风俗,不再采取强硬方式,着力推行以
德化人的政策,开办学校,以儒家思想教化当地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
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4分)
(2)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3分)
参考答案:
4、B。下车:到任。
5、C。①自己恪守道德②不是以德化人的举措⑥不是梁彦光的作为
6、D»“发摘奸隐”就是强硬政策。
7,(1)梁彦光担心忧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忽然在园中看到一个物件,是梁彦光所不认
识的,感到奇怪就拿回家,(发现)正是紫石英。亲属都感到惊异,认为是被他的至诚孝
心所感动。(4分)
(2)请求再次治理相州,改变方法,希望有用来改变当地风俗的方法。向上报答皇上深
厚的恩典。(3分)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
青霞沈君①,由锦衣经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
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
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镂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
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就②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
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
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青霞沈炼君,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向皇帝上书斥责宰相。宰相因此非常忌恨他,正当
宰相要极力罗织罪名陷害他时,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地减轻他的罪罚,只把他贬谪到塞
上。当时,沈君直谏的声名传遍天下。不久,沈君满怀郁懑,携带家小,迁居塞上。正逢
北方的敌人多次侵犯内地,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官员都束手无策,关闭城垒,任由敌人往来
出没,连向敌人发一支箭来抵抗都做不到。甚至等到敌人退走以后,他们就割下在战争中
阵亡的中原士兵和在郊野中赶路的人的耳朵来当作军功。而百姓中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
夫、哥哥哭弟弟的,到处都是,怨愤之情无处可诉。沈君既对上愤慨于边疆防务的日益懈
怠,对下又痛心于将士们肆意残害百姓、欺骗国家。他多少次为之哭泣哀叹,于是就将他
满腔郁愤表现在诗歌文章中,从而抒发他的情怀,文集中所载录的各篇就是他这类的作
品。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
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向寄③所相与
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
辑④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沈君本来就因为敢于直谏而为当世人所敬重,而他所作诗文又多所讥刺,稍一传
播,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就竭力造谣、陷害,而大祸也就落到了沈君头上。沈
君遇害之后,那些曾身居军中要职、一同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也都因罪被罢官。又过了不
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而沈君的门人、给事中兼谏议大夫俞君,就搜集编纂
了沈君生前的著述若干卷,并加以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以敬,来请我为文集作这篇序
文。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
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忠臣、寡妇、幽人、慰: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
“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日
“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
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肋,,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贲之
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
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
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忤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
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我拜读了沈君文集后,题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难道不就是古代那些志行高尚的
一类人吗?孔子删定《诗经》,从怨恨亲人的《小弁》、讽刺奸谗的《巷伯》以下,
那些忠臣、寡妇、隐居之士、愤世嫉俗者的作品,一概被列入“国风”,并入“小
雅”,这样的作品不可胜数。难道这些都是古代的合乎音律的诗歌吗?然而孔子之所以
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怜悯那些受谗害的人,彰显他们的志向,他还说过“这些诗歌都是
发自真情实感,都合乎礼义的要求”,“说话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借
鉴”。我曾依次考察了自《春秋》以来的作品,发现屈原的《离骚》好像是在发泄怨
恨,伍子胥的劝谏像是在进行威胁,贾谊的奏疏很激切,叔夜的诗歌又像是在抒发愤恨,
刘^的对策像是在表现亢直的个性。然而按照孔子删定《诗经》的原则而收集、编辑它
们,应该是未必没有值得收录的。沈君已经辞世,然而海内的官员大夫到现在谈到他,没
有不鼻子发酸流下眼泪的。唉!文集中所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假使让后人读
了,那么它们完全可以使奸臣胆寒心折,令守边将士战马腾跃,振奋起同仇敌性的义愤,
这是必然的。今后,国家负责采诗的官员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给遗漏掉吗?在
此,我怀着一片恭谨之情记在这里。
(文章引自《〈古文观止》名家精译》,有删节,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注】①沈君:沈炼,即文题中的青霞先生,明嘉靖年间名臣。②班(gu6):被杀
者的左耳。③闹寄:被委以军事重任。④裒(p6u)辑:搜集、编辑。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书诋宰执诋:斥责B.以恣敌之出没恣:
任凭
c.然孔子不遽遗之者遗:留下D.而作之忤也n:愤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炼为人刚直,被权臣构陷,曾遭遇贬谪而携带家小远赴塞上,但他仍然为国事
担忧,关心民生疾苦。
B.沈炼死后,他平生所作诗文被门人刊刻传布,本文作者茅坤应沈炼儿子的请求为
青霞先生的文集作序。
C.沈炼以直谏闻名,以诗文抒发悲忧天下的情怀,他的诗文也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多
有讥刺,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D.茅坤将沈炼的遗作与屈原的《离骚》等著作相提并论,认为沈君的文章符合古人
“中声”的要求,给予了极高评价。
8.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
B师道之不传也久
矣不知东方之既白
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客亦知
夫水与月乎
D不赂者以赂者
丧以事秦之
心,礼天下之奇
才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7分)
(1)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3分)
(2)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4分)
10.试列举沈炼远赴塞上所见的诸多乱象。(4分)
参考答案:
6.C
7.D
8.B
9.(1)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定语后置句式1分,报罢1
分,意思通顺1分)
(2)沈君已经辞世,然而海内的官员大夫到现在谈到他,没有不鼻子发酸流下眼泪
的。(没、荐绅、流涕各1分,意思通顺1分)
10.①将领们面对敌人的内犯束手无策;②有将领割下阵亡者和’‘野行者”的左耳邀
功请赏;③到处是百姓因亲人失去痛哭的惨状;④百姓们没有可以控诉呼吁的地方。
6.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
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
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
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C项,“然孔子不遽遗之者”中的“遗”应解释为“舍弃”的意
思,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孔子之所以不轻易删掉它们”。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认为沈炼的文章符合古人'中
声’的要求”说法法有误;文章最后一段的原句是“岂皆古之中声也哉”,这是一个反问
句,意思是“难道这些都是古代的合乎音律的诗歌吗”,由此可以知道选项的说法有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以
8.
试题分析:A项前一个连词,递进关系,后一个转折关系;B项均为主谓间取独;C项
前一个介词“跟、和”的意思,后一个连词“和”的意思;D项前一个介词,“因为”的
意思,后一个介词,“用、凭”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
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
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
第(1)句中的定语后置句式,报罢;第(2)句中的没、荐绅、流涕。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试列举沈炼远赴塞上所见的诸多乱象”,这是考查学生筛选概
括的能力。可以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筛选出相关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或者翻
译。第一段有提示性的句子“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可见所见的乱象应在第一
段。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文言文翻译】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
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
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拖累着妻子儿女,离家来到塞上。正
巧碰上宣府镇、大同镇一带频频传来敌人入侵的告急警报,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
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
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来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
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
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
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沈
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
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
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
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
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
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
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
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
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
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
“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
原的《离骚》,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
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的对策,似乎
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
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
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
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忤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
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
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
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
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
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A.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
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
B.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
了新标本,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
C.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
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
D.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
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
参考答案:
C
本语段讨论的话题是“邓海群对真菌的研究”,文段首先介绍了邓海军手提竹篮研究真
菌,然后介绍他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他做出评价;
A.“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主语成了“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首都之窗合同协议
- 合同异地买卖协议书模板
- 建设总承包合同协议
- 名誉股东合同协议
- 建筑材料居间合同协议
- 工程造价评估合同协议
- 开厂股份合同协议模板
- 店面房租转让合同协议
- 废旧钢板料出售合同协议
- 废旧油管回收合同协议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十三章 类脑智能
- 河北单招时政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班主任的培训心得体会(29篇)
- 实验14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
- 7 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警示
- B超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煤炭仓储协议合同
- 政 治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脑芯片模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