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1页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2页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3页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4页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人之初,性本善——孟子(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人之初,性本恶——荀子(因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后天习得者叫“伪”,泛指一切通过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2、运用性质判断的含义

(直言判断)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所以,又称为直言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

示例:所有玫瑰花都是带刺的

有的天鹅不是白色的性质判断主要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构成。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的项;(处于语句主语位置,但不等于主语)②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表示数量:“所有”、“一切”“凡是”表示全部对象;“有的”“有些”表示部分对象;“这个”“那个”表示一个对象。)③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常用“有”、“是”“无”“不是”)④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但不是宾语)例如:

所有

马克思主义者

唯物主义者量项主项联项谓项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3、性质判断的结构

所有

都是

动物。有些

天鹅

不是

白色的。量项

主项联项

谓项量项

主项联项

谓项练一练:请分别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找出材料中某翁使用了哪几个判断?这些判断出了什么问题才导致某翁请客失败?怎么改正呢?所有该来的没来所有不该走的走了问题:错误使用了量项有的该来的没来有的不该走的走了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性质判断分为多个种类。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4、性质判断的类型

①标准一:依据判断的质,即以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肯定判断否定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这个苹果很甜。(联项省略)1.自私不是美德。2.长期熬夜不是好习惯。肯定判断的联项“是”,可以被省略或替代。如“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否定判断的联项“不是”不能省略,但可以被替代。如:“教室里无人”。②标准二:依据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4、性质判断的类型对象范围量项表示举例全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特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中的某一个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所有、全部、任何、一切、都、凡是、每个、个个等可以省略有些,少数,大部分等不可以被省略人都会死

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有的同学很认真

有些地方下雨了主项通常用“这个”“那个”或单独概念这道题是错的李白是诗人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4、性质判断的类型

无量项③标准三: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可以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例: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例:有些中学生是球迷。例: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例: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例:2/3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例:这个人不是党员。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4、性质判断的类型

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全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练一练:判断下列性质判断的基本形式①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②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③老子写的《道德经》是一部具深远影响的作品。④这个人不是中学生。⑤在这个花园中,有些玫瑰是红色的。⑥4/5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划分标准种类判断的质判断的量“质”与“量”的结合上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六种基本判断形式: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小结:性质判断的类型事例六种基本判断形式字母代表的含义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所有商品是有价值的①所有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②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③有些中学生不是球迷④许海峰是运动员⑤这个人不是小学生⑥所有S都是P(SAP)所有S都不是P(SEP)有S是P(SIP)有S不是P(SOP)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拓展:中世纪逻辑学家西班牙彼得用四个元音字母AEIO,分别表示四种命题A表示所有.....都是……E表示所有...都不是…I表示有些......是……O表示有些......不是…2、政尔八经练一练:判断下列性质判断的基本形式①所有的学生都是勤奋的。②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③老子写的《道德经》是一部具深远影响的作品。④这个人不是中学生。⑤在这个花园中,有些玫瑰是红色的。⑥4/5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全称肯定判断SAP全称否定判断SEP单称肯定判断SIP单称否定判断SOP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课堂巩固(1)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注:可以缺量项和联项例:人都会死。例如:是一名党员。(缺主项);

所有的人都认同。(缺谓项)(2)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例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主谓配合不当)(3)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例如:所有高中生都是团员。(断定过量)(4)误用多重否定。(补充)例如: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5、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1)全称判断使用全称量项,单称判断不需要量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很容易区别的。问题在于,全称判断可以省略量项。省略量项的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在外部特征上的确无法加以区别。(2)这时就要从主项上加以区别。全称判断的主项是普遍概念,如“河”“文学家”“桌子”等。而单判断判断的主项是单独概念,如“黄河”“鲁迅”“江苏省”等。(3)全称判断与单称判断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全称肯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之间是反对关系,即不可同真,可以同假。而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之间是矛盾关系,即不可同真,不可同假。区别: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P33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学生是人,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时间,两个概念不能这样搭配,应该说“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仙人掌不是植物”:联项(连接词)使用不当。把概念的属种关系误认为全异关系。改为:公园里有一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像树木,样子长得很特别。量项使用不当。量项“有些”,可以改为“所有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祖父孙子(一位)(一位)爸爸叔叔结论:最少有四人。就最小辈分的那个人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孙子、爸爸、叔叔、祖父。注意:孙子、爸爸、叔叔、祖父等是关系,这是逻辑学中的一种规定。2、关系判断的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事物除了具有某些性质之外,还与其他事物有多种关系。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1、运用关系判断的必要性示例:6大于5小刘和小张是同学

大于关系

(同学关系)

他是我的好朋友。他手里的馅饼就是一条线索。所有的狗都不是植物。小明比小华高两届。中国与美国存在贸易摩擦。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性质判断下面几个判断是性质判断还是关系判断?关系判断关系判断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的简单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01量项量项关系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一关系者项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关系判断的主项)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项;(关系判断的谓项)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项;(如果关系者项是单独概念,就不使用量项)注意: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3、关系判断的构成: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4、关系判断的种类(相关链接):根据“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

和传递性关系。(1)对称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

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2)传递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

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1)对称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对称关系:如果两个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将这两个对象位置互换,此种关系仍然成立。如果一对象(A)对另一对象(B)具有某种关系时,另一对象(B)对这一对象(A)也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对称关系。AB有某关系也有某关系甲与乙是好朋友。乙与甲也是好朋友。1小时=60分如:同学关系、朋友关系、邻居关系、同事关系、相同关系等。(1)对称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如果两个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将这两个对象位置互换,此种关系一定不成立。如果一对象(A)对另一对象(B)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B)对这一对象(A)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反对称关系。甲比乙高两届。乙一定不比甲高两届。AB有某关系没有某关系如:大于关系、晚于关系、多于关系、高于关系、侵略关系、剥削关系等。(1)对称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偶对称关系:如果两个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将这两个对象位置互换,此种关系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如果一对象(A)对另一对象(B)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B)对这一对象(A)在有的情况下具有那种关系、在有的情况下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就被称为非对称关系(也叫做“偶对称关系”)。AB有某关系可能有、可能无某关系甲认识乙。乙可能认识甲,也可能不认识甲。如:认识关系、尊重关系、喜欢关系、信任关系等。对称性关系公式举例常见对称关系对称关系反过来也具有甲与乙是同学1小时=60分“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两者的距离关系、“相同关系”“相等关系”“交叉关系”等反对称关系反过来一定不具有甲比乙大三岁地球大于月球“大于关系”“小于关系”“重于关系”“少于关系”“侵略”“剥削”“在…之上”“在…之下”

“在…之前”非/偶对称关系反过来可能具有也可能不具有甲认识雷锋张三佩服李四“佩服”“认识”“尊重”“喜欢”“赞美”“信任”“志愿”“帮助”等关系,都是偶对称关系相同点:都是两个对象的关系。不同点:顺序颠倒结果不同;适应的关系不同。小结:对称性关系P35小华和小明是同学。小华比小明岁数大。小华信任小明。一定成立—对称关系一定不成立—反对称关系不一定成立—非对称关系(2)传递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①传递关系:如果一对象(A)对另一对象(B)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B)对第三个对象(C)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A)与第三个对象(C)之间还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传递关系。AB有某关系也有某关系C有某关系甲的岁数比乙大,乙的岁数比丙大,那么甲的岁数也比丙大。常见的传递关系:比…长(大、小、多、少、重、轻)、“小于”、“大于”、“在…之前/之后”、“早于/晚于”、“相等”、“平行”、“包含”“全同关系”。(2)传递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①传递关系:②反传递关系:如果一对象(A)对另一对象(B)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B)对第三个对象(C)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A)与第三个对象(C)之间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反传递关系。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那么甲一定不是丙的父亲。常见的反传递关系: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等辈分关系。“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AB有某关系没有某关系有某关系C(2)传递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①传递关系②反传递关系③非传递关系:如果一对象(A)对另一对象(B)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B)对第三个对象(C)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A)与第三个对象(C)之间在有的情况下具有那种关系、在有的情况下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就被称为非传递关系。AB有某关系可能有某关系,可能没有某关系有某关系C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那么甲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丙的同学。常见的非传递关系:“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传递性关系公式举例常见传递关系传递关系跳过b也对甲的岁数比乙大,乙的岁数比丙大长江比黄河长,而黄河比黑龙江长,因而,长江比黑龙江长。“比…长(大、小、多、少、重、轻)”、“小于”、“大于”、“在…之前”、“在…之后”、“早于”“晚于”、“相等”、“平行”、“包含”“全同关系”反传递关系跳过b不对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非/偶传递关系跳过b可能对也可能不对甲认识乙,乙认识丙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相同点:都涉及三个对象及以上;都存在传递顺序;前两者与后两者有相同关系。不同点:推出结论不一样;分别适用不同的关系。小结:传递性关系即时训练: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甲比乙长得高,乙比丙长得高甲是乙的祖父,乙是丙的爷爷甲信任乙,乙信任丙一小时等于60分钟小王喜欢小李张三比李四高。拓展深化总结:简单判断及其逻辑性质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区别含义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对一个或一类作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作判断)构成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

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

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

④联项:起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的关系;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规则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联系①都属于简单判断,都直接由概念构成;

②把握事物性质是弄清事物间关系的基础,理清事物间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事物性质的认识(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楚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5、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1、“没有……不是……”可视为“所有的……是……”即

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对立统一的”3、“……不都是……”“并非所有的都是”可视为“有的……不是……”即这个班的同学不都是北方人2、“没有……是……”可视为“所有的……不是……”即没有任何资本家是靠勤劳起家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所有的资本家都不是靠勤劳起家的4、“……不都不是……”意思是指不是全部都不是,其中有一部分是。可视为“有的……是……”即有的同学不是北方人这个班的同学不都不是留守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