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口分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09/wKhkGWcOTMSAO2pyAAFoM2-qKrs577.jpg)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口分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09/wKhkGWcOTMSAO2pyAAFoM2-qKrs5772.jpg)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口分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09/wKhkGWcOTMSAO2pyAAFoM2-qKrs5773.jpg)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口分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09/wKhkGWcOTMSAO2pyAAFoM2-qKrs5774.jpg)
![2024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口分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C/09/wKhkGWcOTMSAO2pyAAFoM2-qKrs5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
本节导航
一、学习目标
二、知识网图
三、课前准备(预习填空)
四、课中学习(案例探究)
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3.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人文)
5.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五、强化训练营
六、课堂总结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地理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动态增长和分布的不均衡性;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
观察和解读,让学生能够以全球的视角看待人口分布的客观性。
【综合思维】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归纳和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学会用动态的、多
角度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
【人地协调观】通过对自学窗“胡焕庸线”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影响爱人口分布的因素
知识网图
H北半球中低纬度
沿海地区
很不均匀
地势低平地区
南亚
欧洲西部
极不平衡
人北美东部
口
分
气候(适宜)
布
课前准备
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1.主要特点:人口分布很不O
2.主要规律
从纬度看:90%的人口集中于北半球,北纬地带。
从距离海洋远近看:6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离海岸千米的
从海拔看:80%集中在海拔米以下的0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人口稠密区形成原因
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___________
南亚
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3.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亚洲I、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4.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巴基斯
坦、、、、墨西哥、菲律宾等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气候过于寒冷、干旱、湿热都不适宜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地区。
⑵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区。平原地
区、、、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一般来说,河流、、沿岸供水方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2.人文因素
生产力水平:农业社会时期,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工业社会:人口向集聚。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
部地区。
历史因素:历史较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其它因素:政治、军事、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课中学习
探究活动0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密度
A/km2
问题1:根据上面的人口密度情况表,结合全球人口密度的分布图,说明南北半球人口分布的差异?
问题2:根据上面的人口密度情况表,结合全球人口密度的分布图,从海陆位置的角度,说明人口分布的特
征?
问题3:根据上面的人口密度情况表,结合全球地形图,说明人口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问题4:根据上面的人口密度情况表,通过观察,圈出图中哪些地方人口比较密集?
探究活动02
问题1:为什么在低纬度地区,高原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反而比海拔低的地区要多?
问题2:为什么有些沿海地区的人口分布依然也很稀疏?
问题3:我们该如何去分析人口的空间分布呢
探究小组探究03分析塔里木盆地人口与城镇分布区位
H绿洲
沙
1漠序踊I湖
盐
沼
昆仑山脉
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探究活动04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与胡焕庸线
依据这张地图,胡焕庸敏锐地发现一条东北一西南向的直线,即黑河一腾冲线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9loo万人n以卜(1993年
I每平方千米40。人以上|
I每平方千米100—10。丁1
I每平方千米50—100人~~|
I每平方千米1—50人I
I年平方千米1人以下-1
问题1:胡焕庸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分界线,自1935年划分以来,基本上我国人口的空间分
布格局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试分析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问题2:胡焕庸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分界线,自1935年划分以来,基本上我国人口的空间分
布格局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组讨论,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3:胡焕庸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分界线,自1935年划分以来,基本上我国人口的空间分
布格局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试从人文条件的角度,分组讨论,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活动05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
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根据上述资料
和图1.8,回答下列问题。
海拔/m
降水量/mm1000
Ifn750
年平均
等温线
‘1.5。
1cs
本地图来源,《阳中教科M地耳必修第二研》中图号,GS(2019)1870号M1M*“中ww»H«n筮-加,“MS,cs<2»1»鹏***«*«**必修«-»>ra瘠刖9>师专
活动1:阅读图1.8a,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活动2: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活动3:阅读图1.8c,并与图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活动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地区城镇的人文因素?
强化特训营
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受气候、地形、交通、经济发展、开发历史早晚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世界的人
口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图为2000年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人口数量分布的空间差异体现在()
A.南半球人口总量大于北半球B.中纬度地区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C.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总量最多D.低纬度地区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2.图示人口分布较少区域()
①深居内陆,距海远②纬度高或海拔高③气候温和、多降水④地形平坦、濒临海洋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
□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
□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
3.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D.欧洲
4.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集中于沿海地区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将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
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放开三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口死亡率增加B.我国人口合理容量降低
C.我国人口外迁较多D.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6.在此政策影响下,预计到2040年以后,我国可能出现()
A.升学与就业压力减轻B.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C.劳动力人口减速放慢D.外籍人口将大量增加
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低等级城市
。中等等级城市
O高等级城市
人口密度/(人/km?)
口200人以下
E3200〜400人
皿1400〜600人
皿600〜800人
密800人以上
7.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是()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D.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8.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多盐碱地、沼泽,农业发展不利
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
D.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0102030405060
卅翼人口比例1(%)
9.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资源D.土壤
10.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D.交通便利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
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
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读“中国人口分布图”.
11.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
12.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了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黑河一腾冲)。导致
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经济发展水平D.历史
13.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大致位于同纬度,但资源环境承载力四川省远远大于西藏自治区,其主要差别是
()
A.资源条件B.开放程度C.消费水平D.文化观念
下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世界人口密度分布()
A.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回归线穿过地区分布均匀
C.中纬度内陆密度较小D.高纬度没有常住人口
15.甲乙两国人口密度差异大,主要是因为甲国()
A.气候适宜B.历史悠久C.经济发达D.地形平坦
下面两表分别反映“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和“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
洲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纬度>60°N40°N~60°N20°N~40°N0°~20。N0°~20。S20°S~40°S>40°S
人口占世
界总人口0.4%30%49.4%10.4%6.1%3.5%0.2%
比例
地
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区
面
48.726.919.438.526.844.2
积
人
54.947.345.151.362.894.3
口
16.依据材料分析,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亚马孙平原
C.尼罗河三角洲D.苏门答腊岛
17.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大的原因是()
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B.山地少,平原占比高
C.纬度跨度大,面积广D.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
下图示意70°N~50°S范围内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源D.经济
19.全球人口集中分布的纬度范围及北半球人口分布远多于南半球的原因是()
A.2(FN~40ON北半球干旱区面积小B.70ON~50ON南半球气候酷寒
C.20。?4~40。:\北半球陆地面积大D.0。~20。?4南半球山地多
20.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O
(2)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大致以———一线为界,又称为一线。在图中作出该线的位置—o
(3)图中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o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O
(4)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较小,影响其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原因是—o
21.19世纪以前,随着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和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殖民主义扩张引发大批移民陆续从
欧洲大陆移向新大陆,数以千万计的欧洲人移居美洲和大洋洲。20世纪60年代,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
迁到巴西高原的巴西利亚。左图为巴西区域图,右图为巴西地形图。
23°26z-…
局原
lllllll洋
平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A所在地形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
(2)结合材料,推测巴西人口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课堂总结
1.1人口分布
本节导航
一、学习目标
二、知识网图
三、课前准备(预习填空)
四、课中学习(案例探究)
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3.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人文)
5.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五、强化训练营
六、课堂总结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地理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动态增长和分布的不均衡性;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
观察和解读,让学生能够以全球的视角看待人口分布的客观性。
【综合思维】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归纳和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学会用动态的、多
角度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
【人地协调观】通过对自学窗“胡焕庸线”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影响爱人口分布的因素
知识网图
L很不均匀
世界人口的分布一
'一极不平衡
人
口
分
布
影响因素
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
人文因素
历史、政治、军事、文化
课前准备
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1.主要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很不均匀。
2.主要规律
从纬度看:90%的人口集中于北半球,北纬北纬10°〜50°地带。
从距离海洋远近看:6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离海岸200千米的沿海地区
从海拔看:80%集中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人口稠密区形成原因
东亚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南亚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5.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6.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_里
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墨西哥、菲律宾等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气候过于寒冷、干旱、湿热都不适宜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________,土壤肥沃,交通
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2.人文因素
生产力水平:农业社会时期,人口主要分布在农耕条件好地区:工业社会,人口向城市集
聚。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
洲西部地区。
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其它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课中学习
探究活动0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密度
A/km2
问题1:根据上面的人口密度情况表,结合全球人口密度的分布图,说明南北半球人口分布的差异?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分布较少
问题2:根据上面的人口密度情况表,结合全球人口密度的分布图,从海陆位置的角度,说明人口分布的特
征?
从海陆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离海洋较近的地区
问题3:根据上面的人口密度情况表,结合全球地形图,说明人口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地形平坦人口分布较为密集,例如恒河平原,海拔高,人口分布较少,例如青藏高原
问题4:根据上面的人口密度情况表,通过观察,圈出图中哪些地方人口比较密集?
探究活动02
问题1:为什么在低纬度地区,高原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反而比海拔低的地区要多?
因为低纬度地区,由于气候非常的炎热潮湿,海拔较高的高原反而使得当地的气候较为凉爽,且利于排水,
更适宜人类的居住。
问题2:为什么有些沿海地区的人口分布依然也很稀疏?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部分沿海地区并未表现出温暖湿润的特点,有的地方沿岸是沙漠,例如非洲
西海岸和南美洲西海岸,均为热带沙漠。条件并不适宜。
问题3:我们该如何去分析人口的空间分布呢
分析区域的人口分布特点,首先要观察区域人口分布的基本情况,例如是否均匀,或者不均匀,然后再分
析空间的差异性,例如哪里人口分布密集,哪里人口分析稀疏,最后进行综合结论。
探究小组探究03分析塔里木盆地人口与城镇分布区位
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布特点: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
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集中分布在山前冰川融水冲积平原,水资源相对较充足的地区
探究活动04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与胡焕庸线
依据这张地图,胡焕庸敏锐地发现一条东北一西南向的直线,即黑河一腾冲线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黑河腾冲线
・100万人口以卜(1993召'
每平方千米400天次E
每平方千米100—100人
每平方千米50—100人
每平方千米1与仄'
每平方千米1人氏下
问题1:胡焕庸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分界线,自1935年划分以来,基本上我国人口的空间分
布格局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试分析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口的分布呈线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长三角、珠三角、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密集区
问题2:胡焕庸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分界线,自1935年划分以来,基本上我国人口的空间分
布格局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组讨论,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有哪些?
气候:东部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而西部地区气候偏向于干燥高寒,不适宜人口的居住;
地形:东部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小,而西部山地、高原多;
水源:南方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水源充足,西部地区河流湖泊少,水源不足制约人口的分布。
问题3:胡焕庸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分界线,自1935年划分以来,基本上我国人口的空间分
布格局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试从人文条件的角度,分组讨论,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有哪些?
生产力水平:东部地区生产力水平高,工业基础好,城市发展水平高,导致人口向城镇集聚;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高,各项基础设施例如教育、通信、医疗、卫生等完善,收入水
平高;
历史因素:东部地区长期是我国古代人口分布的主要区,是我国政治、文化、军事的重要发生地。
探究活动05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
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根据上述资料
和图L8,回答下列问题。
人km,
降水量/mm
750
500
250
年平均
等温线
和嫡*距<*通《中M策二的,"SW3S<2。坟>加鸿木地国*诙必修#同蜕CS<201S>1S70*)
本地图求源:(瞥通陶中教科书地理必注第二珊》中图,,GS(2019)1870^
活动1:阅读图1.8a,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芬兰境内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全国人口均集中在南部沿海地区,1/5的人口居住在首都赫尔辛基都会区。
活动2: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温影响:芬兰位于北欧高纬度地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北部气候寒冷,人口大部分居住在
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
降水影响:芬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西风带气候区,自西南向携带大西洋暖湿水汽,降水呈南多北少,
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湿润地区。
活动3:阅读图1.8c,并与图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芬兰地形北高南低,南部为地质时期冰硬平原,地势平坦,人口密集。
活动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地区城镇的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对外联系与交流、交通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因素、人口迁移。
强化特训营
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受气候、地形、交通、经济发展、开发历史早晚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世界的人
口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图为2000年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人口数量分布的空间差异体现在()
A.南半球人口总量大于北半球B.中纬度地区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C.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总量最多D.低纬度地区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2.图示人口分布较少区域()
①深居内陆,距海远②纬度高或海拔高③气候温和、多降水④地形平坦、濒临海洋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1.B2.A
【解析】1.从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主要分布在20ON~6(TN的
范围之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南极洲北部属于寒冷的极地,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高寒;中国西北地区也深居内陆,距海远,
降水稀少,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①②正确,A正确。亚洲东南部平原面积广,地形
平坦,濒临海洋;气候温暖湿润,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人口稠密,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
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2)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3)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
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
□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
3.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D.欧洲
4.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集中于沿海地区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答案】3.A4.C
【分析】3.读图可知,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最高的大洲是大洋洲,A正确,
BCD错误,所以选A。
4.根据图中信息,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在40%左右或以下,但距
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都在40%以上,说明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沿海地区集中,C正确,
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得出人口,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低纬度地区、交通便利地区,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全球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季风亚洲I、欧洲I、北美洲东部。全球人口分布最稀少的地区两极地区、
沙漠、高山高原、热带雨林。以气候来看:温暖湿润地区人口集中在平原、沿海地区。干燥气候地区人口
集中在河谷地。以各洲来看:亚洲人口密度较高,但大多居住在乡村,都市人口不及五分之二。亚洲人口
密集区东北亚、中国东部、东南亚和南亚一代的季风区,聚集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是世界最大的人口
密集区。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盛产稻米的冲积平原或河谷低地。欧洲、美洲和大洋洲I,人口密度相对较
低,却有四分之三左右的人口住在都市,城乡人口分布不均的现象非常明显。欧洲人口密集区西欧平原及
义大利北部聚集了欧洲百分之80以上的人口,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密集区。欧洲人口密集区是世界发展最早
的工业带,人口聚集在工商业发达的都市。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将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
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放开三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口死亡率增加B.我国人口合理容量降低
C.我国人口外迁较多D.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6.在此政策影响下,预计到2040年以后,我国可能出现()
A.升学与就业压力减轻B.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C.劳动力人口减速放慢D.外籍人口将大量增加
5.D6.C
【分析】5.我国放开三孩政策的主要是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不断凸显,因此D正确;A、B、C错误。
6.三孩政策实施后将会出现生育高峰,到2040年升学和就业压力将会增大,A错误;老龄化问题会得到
缓解,家庭养老负担会缓和,B错误;出生率将会提高,劳动力减速会放慢,C正确;三孩政策并不会影响
外籍人口迁移,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
【点睛】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
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
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2015年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实
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低等级城市
。中等等级城市
O高等级城市
人口密度/(人/km?)
口200人以下
口00〜400人
皿]400〜600人
皿600〜800人
密800人以上
7.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是()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D.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8.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多盐碱地、沼泽,农业发展不利
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
D.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7.D8.B
【分析】7.结合图例可知,江苏省东南部大片地区多高等级城市,经济发达,对人口的拉力强,人口密度
大于800人/kid,人口密度总体最大,D正确;北部人口密度整体小于南部,A错误;读图可知东部沿海地
区人口密度小于西部内陆,B错误;中部人口密度在400-600人/km2,小于东南部(人口密度在800人/kn?
以上),C错误。故选D。
8.M地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多盐碱地和沼泽地,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开发历史较晚,因此人
口密度相对较小,B正确;M地区为平原地形,A错误;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C错误;
M地附近是低等级城市,城市数量少,经济欠发达,工业不发达,环境污染不会相当严重,D错误。故选B。
【点睛】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
分标准。
(1)超大城市: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2)特大城市:城市人口500至1000万;
(3)大城市:城市人口100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I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
万以下的城市为n型大城市;
(4)中等城市:城市人口50至100万;
(5)小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下,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I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II
型小城市。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0102030405060
用畀人口比例(%)
9.据图推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资源D.土壤
10.东非高原上1000—2000米处人口较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较高,便于防御B.气候凉爽,利于排水
C.开发历史悠久D.交通便利
9.B10.B
【分析】9.该图“示意世界人口比例随海拔变化统计”,可见,海拔越高,人口越少,可知,影响人口分布
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本题选B。
10.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赤道附近一般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而高原上的1000—2000
米处,气候凉爽,利于排水,所以人口较稠密,B正确。故本题选B。
【点睛】热带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上,主要因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
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
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读“中国人口分布图”.
11.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
12.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了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黑河一腾冲)。导致
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经济发展水平D.历史
13.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大致位于同纬度,但资源环境承载力四川省远远大于西藏自治区,其主要差别是
()
A.资源条件B.开放程度C.消费水平D.文化观念
11.A12.C13.A
【解析】1L青藏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较差,海拔高,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对人体健
康不利,不适宜人类居住,A正确;青藏地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源较为丰富,B错;题干所问是
自然原因,C和D为社会经济因素,C、D错误,选A。
12.结合图示可知胡焕庸线东侧地形较为平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好,经济条
件好,交通发达,发展历史悠久,人口集中分布,适宜人居住;而西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
降水较少,生态脆弱,环境的承载力小,开发较晚,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地形、气候、历史为基础条
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主导因素,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3.资源是制约一个地方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西藏地区除太阳能资源以外,其他自然资源都不及四
川,A正确;开放程度、消费水平、文化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一个区域的人口容量,但起不到
决定性的因素,故B、C、D错误,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环境人口容量的
影响因素包括资源、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文化观念、科技、经济发达程度等,其中资源是影响环境
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世界人口密度分布()
A.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回归线穿过地区分布均匀
C.中纬度内陆密度较小D.高纬度没有常住人口
15.甲乙两国人口密度差异大,主要是因为甲国()
A.气候适宜B.历史悠久C.经济发达D.地形平坦
14.C15.B
【解析】14.读图可知,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
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A错误。
读图可知,回归线穿过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人口多,而中西部地区人口少,B错误。中纬度沿海
人口密度较大,内陆密度较小,C正确。高纬度有常住人口,只是人口数量少,D错误。故选C。
15.读图可知,甲地所在国家是印度,乙地所在国家是美国,印度人口超10亿,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而
印度国土面积小于美国,所以印度的人口密度远大于美国,这是因为印度发展历史悠久,是曾经古代四大
文明发源地之一,由于人类居住历史更悠久,繁衍的人口数量更多,B正确;甲国印度主要在热带,乙国美
国主要是在温带,印度的气候由于过于炎热,并不适宜,A错误;印度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美国,C错误;
美国也有广阔的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并不是决定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
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条件、城市、工农业基础、政治因素等也影响人口的分
布。
下面两表分别反映“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和“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
洲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纬度>60°N40°N~60。N20°N~40。N0°~20。N0°~20。S20°S~40。S>40°S
人口占世
界总人口0.4%30%49.4%10.4%6.1%3.5%0.2%
比例
地
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区
面
48.726.919.438.526.844.2
积
人
54.947.345.151.362.894.3
口
16.依据材料分析,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亚马孙平原
C.尼罗河三角洲D.苏门答腊岛
17.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大的原因是()
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B.山地少,平原占比高
C.纬度跨度大,面积广D.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
16.C17.A
【分析】16.由所学知识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北欧(纬度大部分>60。,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0.4%),,
严寒且冬半年白昼时间短,人口较少,A错误。亚马孙平原(纬度南美0°~20°S,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6.1%)
热带雨林广布,气候湿热,环境恶劣,人口极少,B错误。尼罗河三角洲(纬度在非洲2(FN~40ON,人口
占世界总人口比例49.4%),埃及9000万人口,挤在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人口密度大,C正确。苏门答
腊岛(位于亚洲0。~20小,0~20°S,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16.5%)热带雨林广布,气候湿热,D错误。
故选Co
17.由所学知识可知,海岸线曲折使得海岸线较长;海湾凹进陆地,使得200千米的范围较大,A正确。
与山地少,平原占比高及纬度跨度大,面积广无关,BC错误。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海岸线较平直,
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较小,D错误。故选A。
【点睛】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下图示意70°N~50°S范围内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对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如何优化服务模式研究报告
- 科技创新推动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独特文化视角下的学校特色教育模式
- 2025年百色货运资格证安检考试题
- 全球贸易环境下安全产品的营销策略优化
- 2025年度私人车辆抵押汽车抵押权设立合同
- 2025年度版劳务协议兼职合同-航空客运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私人房产使用权转让及社区智慧家居系统开发合同
- 2025年度黄金质押贷款金融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肉类产品进出口关税减免申请代理合同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运营效益及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宁德时代笔试题库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新课标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语真题满分作文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共享单车安全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