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田土地改良及管理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三农田土地改良及管理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三农田土地改良及管理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三农田土地改良及管理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三农田土地改良及管理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田土地改良及管理操作作业指导书TOC\o"1-2"\h\u3573第1章绪论 3211441.1土地改良与管理概述 3111471.1.1土地改良与管理的概念 4285631.1.2土地改良与管理的目标 4113971.1.3土地改良与管理的方法 4147191.1.4我国土地改良与管理的发展历程 4272201.2三农发展背景及意义 499801.2.1三农发展背景 4164441.2.2三农发展意义 54288第2章土地改良基础知识 5278042.1土壤类型及特性 5190072.2土壤肥力评价 544432.3土地改良方法及适用条件 616618第3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6298943.1农田水利设施概述 6240743.2水源工程 6282643.2.1水源工程类型 622353.2.2水源工程规划与设计 719603.2.3水源工程建设与管理 7206413.3输配水工程 7220523.3.1输配水工程类型 7202893.3.2输配水工程规划与设计 715783.3.3输配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7320383.4排水工程 7321903.4.1排水工程类型 7248953.4.2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 712953.4.3排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829719第4章土壤改良措施 818624.1土壤翻耕与深松 876344.1.1翻耕 8222904.1.2深松 8115444.2土壤调理剂施用 8318444.2.1选择土壤调理剂 8221004.2.2施用方法 9320534.2.3注意事项 915234.3土壤生物改良 9249064.3.1增加土壤微生物 9259854.3.2促进土壤动物生长 9290144.3.3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9130214.3.4注意事项 929671第5章肥料施用技术 9168565.1肥料种类及特性 9325155.1.1有机肥料 910195.1.2化学肥料 10274865.1.3生物肥料 1039085.2肥料施用原则 1078235.2.1因土施肥 1092525.2.2因作物施肥 10193825.2.3适量施用 10296925.2.4配方施肥 1016375.2.5分期施用 10135455.3肥料施用方法 1086595.3.1基肥 10134805.3.2追肥 10262695.3.3叶面肥 10276025.3.4冲施肥 10152695.3.5穴施 11234935.3.6条施 117175.3.7全层施 115355第6章农田保护性耕作 11124476.1保护性耕作概述 11287466.2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1177146.2.1免耕和少耕 1178076.2.2深松 11200756.2.3覆盖 11326526.3保护性耕作效果评价 11280796.3.1土壤质量改善 1146446.3.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2158366.3.3生态环境保护 12323516.3.4农业经济效益提高 1212846.3.5社会效益 127927第7章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12297327.1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12177907.1.1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12289317.1.2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1264417.2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2174797.2.1农业生产措施 12115657.2.2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 13299357.3农田生态恢复与重建 1347957.3.1农田生态恢复 1394237.3.2农田生态重建 133100第8章农田灾害预防与应对 1376228.1农田灾害种类及成因 13290618.1.1水灾 13321948.1.2旱灾 1475678.1.3风灾 1481458.1.4冷冻灾害 1498538.1.5病虫害 1448178.2农田灾害预防措施 1447968.2.1改良土壤 14129218.2.2优化作物布局 14271908.2.3建立水利设施 14240188.2.4强化栽培管理 14213648.2.5病虫害防治 14241568.3农田灾害应对策略 1488718.3.1灾害监测与预警 14280168.3.2灾害应急响应 15128068.3.3灾后救助与恢复 15290888.3.4灾害评估与总结 1522062第9章农田信息化管理 1572019.1农田信息化管理概述 1557299.2农田信息化管理技术 1537199.2.1数据采集技术 15204379.2.2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15131459.2.3信息技术应用 16257209.3农田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 1621169.3.1平台构建 16227399.3.2平台应用 1620222第10章农田土地改良与管理案例 16868310.1我国农田土地改良成功案例 1652610.1.1案例一:东北地区黑土地改良 161109410.1.2案例二:华北地区盐碱地改良 17540310.2国外农田土地改良成功案例 17790710.2.1案例一:美国“田纳西河谷”项目 17113810.2.2案例二:以色列沙漠农业 1763910.3农田土地改良与管理经验与启示 17559210.3.1支持与政策引导 17978910.3.2科学规划与技术集成 173198110.3.3持续监测与评估 172756610.3.4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 17第1章绪论1.1土地改良与管理概述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地改良与管理旨在通过工程、生物及农业技术等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改善土壤质量、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本章首先对土地改良与管理的概念、目标、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为后续章节的具体操作提供理论指导。1.1.1土地改良与管理的概念土地改良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土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进行改善,提高土地的生产力、适应性和生态环境质量。土地管理则是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评价、规划、利用和保护的活动,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1.1.2土地改良与管理的目标土地改良与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1.3土地改良与管理的方法土地改良与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如土地平整、水利设施建设等;生物措施,如植树造林、草地建设等;农业技术措施,如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1.1.4我国土地改良与管理的发展历程我国土地改良与管理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时期的土地改良与管理,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简单工具进行耕作;计划经济时期的土地改良与管理,以国家投入为主,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改良与管理,注重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1.2三农发展背景及意义“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2.1三农发展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人口多、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也亟待解决。1.2.2三农发展意义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本章的绪论,我们希望为广大农业工作者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土地改良与管理的基本认识,进一步明确“三农”发展的重要性,为后续章节的操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第2章土地改良基础知识2.1土壤类型及特性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特性。了解土壤类型及其特性,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土地改良工作。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包括:(1)水稻土: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具有较好的有机质含量、保水保肥能力和酸碱平衡。(2)潮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质地较轻,含盐量较高,排水条件较差。(3)黄壤:分布在南方丘陵地区,酸性较强,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较高。(4)红壤:分布在南方广大地区,酸性较强,质地较粘重,矿物质养分丰富。(5)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作物生长。2.2土壤肥力评价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等方面的能力。土壤肥力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其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好。(2)养分含量: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铁、锌、铜等中微量元素。(3)酸碱度: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不同的作物适宜生长在不同的酸碱度范围内。(4)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5)土壤结构: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和植物根系的生长。2.3土地改良方法及适用条件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采用适当的土地改良方法,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土地改良方法及适用条件:(1)施肥:适用于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的情况,通过施用有机肥、化肥等,提高土壤养分含量。(2)酸碱度调节:针对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采用石灰、硫磺等物质进行调节。(3)深翻改土:适用于土壤质地较差、结构不良的情况,通过深翻松土,改善土壤结构。(4)灌溉排水:针对土壤水分状况较差的区域,进行灌溉或排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5)生物改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6)轮作和间作: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土壤病虫害。(7)土壤侵蚀治理: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土壤侵蚀。第3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3.1农田水利设施概述农田水利设施是指为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对农田进行灌溉、排水、调蓄水源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统称。本章主要介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以期为农田土地改良及管理提供有力保障。3.2水源工程3.2.1水源工程类型水源工程主要包括地表水源工程和地下水源工程两大类。地表水源工程包括水库、塘坝、引水渠等,地下水源工程包括井、泉、潜水含水层等。3.2.2水源工程规划与设计(1)根据农田灌溉需求,分析区域水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源类型。(2)合理规划水源工程布局,保证水源供给充足、稳定。(3)进行水源工程设计,包括工程规模、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3.2.3水源工程建设与管理(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2)加强水源工程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清淤、维修,保证工程功能正常。(3)建立健全水源工程管理制度,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农田灌溉需求。3.3输配水工程3.3.1输配水工程类型输配水工程主要包括渠道、管道、泵站等,其主要功能是将水源输送到农田,并进行合理分配。3.3.2输配水工程规划与设计(1)根据农田灌溉需求,合理规划输配水工程布局。(2)选择合适的输配水工程类型,进行工程规模、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设计。(3)考虑输配水工程的节水功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3.3输配水工程建设与管理(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2)加强输配水工程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维修,保证工程安全、畅通。(3)建立健全输配水工程管理制度,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3.4排水工程3.4.1排水工程类型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和综合治理排水。地表排水主要包括沟渠、排水管道等;地下排水主要包括渗井、渗沟等;综合治理排水是指结合地表和地下排水设施,对农田进行综合整治。3.4.2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1)根据农田排水需求,合理规划排水工程布局。(2)选择合适的排水工程类型,进行工程规模、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设计。(3)考虑排水工程的环保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4.3排水工程建设与管理(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2)加强排水工程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清淤、维修,保证工程功能正常。(3)建立健全排水工程管理制度,合理调控农田排水,提高农田土壤质量。第4章土壤改良措施4.1土壤翻耕与深松4.1.1翻耕土壤翻耕是指通过机械手段将表层土壤翻转向下,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翻耕可以打破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操作要点:(1)选择适宜的翻耕时期,一般在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2)掌握适宜的翻耕深度,一般为1520cm;(3)注意翻耕速度,避免过快导致土壤破碎,影响土壤结构。4.1.2深松深松是指在较深层次(2040cm)对土壤进行松土作业,以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操作要点:(1)深松时期宜在秋季或春季进行;(2)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掌握适宜的深松深度;(3)注意深松作业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土壤松紧不一的现象。4.2土壤调理剂施用4.2.1选择土壤调理剂根据土壤类型、土壤酸碱度、土壤肥力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土壤调理剂。常用的土壤调理剂有石灰、石膏、有机肥等。4.2.2施用方法(1)石灰:适用于酸性土壤,可提高土壤pH值,改善土壤环境。施用时,将石灰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再进行翻耕;(2)石膏:适用于碱性土壤,可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结构。施用时,将石膏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再进行翻耕;(3)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施用时,将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再进行翻耕。4.2.3注意事项(1)施用土壤调理剂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避免过量施用;(2)施用土壤调理剂后,要及时进行翻耕,使调理剂与土壤充分混合;(3)不同土壤调理剂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施用时需谨慎搭配。4.3土壤生物改良4.3.1增加土壤微生物通过施用微生物肥料、有机肥等,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土壤生物活性。4.3.2促进土壤动物生长合理轮作、间作,增加土壤中蚯蚓、昆虫等动物的数量,有助于提高土壤通气性和肥力。4.3.3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4.3.4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2)合理搭配作物种类,避免连作导致的土壤生物失衡;(3)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源。第5章肥料施用技术5.1肥料种类及特性5.1.1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粪便、植物残体、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等,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其特性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5.1.2化学肥料化学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其特点是营养成分含量高,施用效果迅速,易于作物吸收。5.1.3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含有活性微生物的肥料,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其特性是环保、无污染,有利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5.2肥料施用原则5.2.1因土施肥根据土壤类型、质地、肥力状况,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施用量。5.2.2因作物施肥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期、需肥特点,制定施肥方案。5.2.3适量施用避免过量施用肥料,防止土壤盐渍化和环境污染。5.2.4配方施肥结合土壤测试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5.2.5分期施用根据作物生育期,分阶段施用肥料,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5.3肥料施用方法5.3.1基肥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将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施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5.3.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需肥情况,补充施用化学肥料。5.3.3叶面肥通过叶面喷施方式,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5.3.4冲施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随灌溉水一起施入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5.3.5穴施在作物播种或移栽时,将肥料施入穴内,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5.3.6条施在作物播种行或种植带内,将肥料施入土壤,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5.3.7全层施将肥料均匀施入土壤表层,通过耕作混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第6章农田保护性耕作6.1保护性耕作概述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侵蚀、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耕作方式。它通过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减少对土壤的扰动,保持土壤结构稳定,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率,从而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免耕、少耕、深松和覆盖等技术措施。6.2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6.2.1免耕和少耕免耕是指在整个生长季节内不进行土壤翻耕,少耕则是在保证作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翻耕次数和深度。这两种技术措施可以降低土壤侵蚀,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6.2.2深松深松是指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通常为3040厘米),对土壤进行松土作业,以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渗水性。深松有助于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土壤肥力。6.2.3覆盖覆盖是指用作物残体、秸秆、绿肥等有机物质覆盖土壤表面,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温度波动,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肥力。覆盖材料可选择当地丰富的资源,如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秸秆。6.3保护性耕作效果评价6.3.1土壤质量改善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侵蚀程度。长期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使土壤质量得到显著改善。6.3.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保护性耕作通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这有利于作物生长,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效果更为显著。6.3.3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性耕作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6.3.4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6.3.5社会效益保护性耕作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保护性耕作还有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第7章农田生态环境保护7.1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概述农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调节气候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过量使用、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等原因,农田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压力。为此,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7.1.1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质量。7.1.2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主要包括: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提高农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同提高。7.2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7.2.1农业生产措施(1)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作物种植制度,发展适应性农业;(2)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4)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抗灾能力。7.2.2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1)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2)加强农田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3)开展农田生态廊道建设,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4)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7.3农田生态恢复与重建7.3.1农田生态恢复农田生态恢复是指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法,使受损农田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生态功能的过程。主要措施包括:(1)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对农田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2)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3)物理修复技术,如深翻、松土等,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7.3.2农田生态重建农田生态重建是指在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实施生态工程等措施,构建具有较高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措施包括:(1)农田景观生态设计,优化农田景观格局;(2)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实施农田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第8章农田灾害预防与应对8.1农田灾害种类及成因8.1.1水灾水灾是由于强降水、河流泛滥、水库泄洪等原因导致的农田积水过多,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的一种灾害。其成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排水系统不完善等。8.1.2旱灾旱灾是指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严重不足,导致农田土壤水分严重缺乏,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一种灾害。成因主要包括气候异常、水资源分配不均、水利设施不足等。8.1.3风灾风灾是指因强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导致农作物倒伏、折断、落果等损失的一种灾害。其成因与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和布局、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8.1.4冷冻灾害冷冻灾害是指因低温天气,导致农作物生长受抑制或冻伤、冻死的现象。成因主要包括气候突变、作物抗寒能力差、栽培措施不当等。8.1.5病虫害病虫害是指因病原微生物、害虫等侵害农作物,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一种灾害。成因涉及气候条件、作物种类、栽培管理、生物多样性等因素。8.2农田灾害预防措施8.2.1改良土壤通过合理施肥、深翻松土、改善排水条件等手段,提高土壤肥力、透水性及抗灾能力。8.2.2优化作物布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种植结构,降低灾害风险。8.2.3建立水利设施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排水能力,降低水旱灾害风险。8.2.4强化栽培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调整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抗逆能力。8.2.5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减轻灾害损失。8.3农田灾害应对策略8.3.1灾害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农田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灾害动态,发布预警信息。8.3.2灾害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保证在灾害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8.3.3灾后救助与恢复积极开展灾后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物资支持等,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8.3.4灾害评估与总结对灾害发生原因、损失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灾害预防提供参考。第9章农田信息化管理9.1农田信息化管理概述农田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田土地改良及管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以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信息化管理在农田土地改良及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9.2农田信息化管理技术9.2.1数据采集技术(1)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手段,获取农田土地覆盖、作物长势、土壤湿度等数据。(2)地面传感器:布设于农田中的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养分含量等参数。(3)移动设备: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收集农田现场数据。9.2.2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2)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3)模型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构建作物生长模型、土壤养分管理模型等。9.2.3信息技术应用(1)云计算:将农田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计算。(2)物联网:通过农田中的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与调控。(3)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农田数据中的潜在价值,为农田管理提供决策支持。9.3农田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9.3.1平台构建(1)硬件设施:搭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