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近10年物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光学热学题_第1页
上海市近10年物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光学热学题_第2页
上海市近10年物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光学热学题_第3页
上海市近10年物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光学热学题_第4页
上海市近10年物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光学热学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近10年物理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光学与热学基础题第一部分光学1.(2021年上海中考4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距是厘,蜡烛凸透镜的距离是35厘米能成像性质是()A.放实像B.放虚像C.等大实像 缩小实像【答案】D【解析】凸透镜焦距是f=10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物距U=35厘米,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选D。2.(2021年上海中考7题)在电饭锅中注水,发现锅底比平时看到的浅,是由于_______。【答案】光的折射.【解析】在电饭锅中注水,发现锅底比平时看到的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看到的是锅底的虚像。3.(2020年上海中考10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答案】等大。【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4.(2020年上海中考24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__,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将烛焰与光屏置于凸透镜的________(选填“两侧”或“同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所成的________像最清晰(选填“实”或“虚”),像是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答案】高度,两侧,实,倒立。【解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将烛焰与光屏置于凸透镜的两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所成的实像最清晰,实像是倒立的。5.(2019年上海中考题)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10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厘米,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答案】同一高度;放大。【解析】(1)实验前,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根据:EQ\F(物距U,像距v)=EQ\F(物高,像高),因为物距小于像距,所以物高小于像高,即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6.(2018年上海中考4题)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紫光【答案】A。【解析】三原色光是红、绿、蓝。(2017年上海中考5题)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A.0° B.35° C.60° D.90°【答案】B。【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35°。8.(2017年上海中考11题)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老花眼镜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制成的(选填“会聚”或“发散”);【答案】会聚。【解析】老花眼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9.(2017年上海中考24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玻璃板应(5)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6)位置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如图10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蜡烛、(7)应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若蜡烛置于B点处,得到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8)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5)竖直;(6)不同;(7)光屏;(8)小于。【解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不同位置多次实验。如图10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蜡烛、光屏应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若蜡烛置于B点处,得到缩小的实像,则满足U>2f,即20厘米>2f,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f<10厘米。10.(2016上海中考2题)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紫光 B.红光 C.橙光 D.黄光【答案】B。【解析】三原色光是红、绿、蓝。11.(2016上海中考6题)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厘米B.13厘米C.23厘米D.33厘米【答案】B。【解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根据像距v>2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f<U<2f,10厘米<U<2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B。12.(2016上海中考21题)【答案】虚,玻璃板。【解析】虚玻璃板13.(2015上海中考11题)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答案】反射。【解析】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后视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14.(2014上海中考12题)【答案】红,缩小,小于。【解析】物距U>2f,物距f<v<2f,所以15.(2014上海中考21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作为平面镜;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物体放在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答案】玻璃板,不同。【解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物体放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16.(2013上海中考3题)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A.0°B.30°C.45°D.60°【答案】A。【解析】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即垂直入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所以折射角为0°.17.(2013上海中考24题)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如图14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高度。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大,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厘米。【答案】同一;35;5、10。【解析】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即物距U=50厘米25厘米=25厘米或U'=50厘米35厘米=15厘米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所以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35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大;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时,当物距U'=50厘米35厘米=15厘米时,在焦点上,不会成实像,所以不会是该凸透镜,另外两个均可以。18.(2012上海中考2题)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 A.0° B.30° C.45° D.90°【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入射角为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为45°。故选C.19.(2012上海中考24题)如图12所示,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光具座上所标的A、B、D、E四点中,恰有两点到C点的距离同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同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①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厘米或_________厘米。②实验时,小王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以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③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厘米处,在DE间移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_________的像(选填“缩小”或“等大”或“放大”)【答案】(1)10;20;2)同一高度;(3)放大。【解析】(1)因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距凸透镜距离相同的两点分别是B、D,距离为20cm,由题意知:20cm为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20cm或10cm.(2)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厘米处,因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cm或20cm;即物体可能在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或物体在焦点以内;所以物体在焦点以内时光屏上没有像;若能在DE间移动光屏找到像的话,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20.(2011上海中考5题)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A.①与②B.②与③C.①与③D.②与④【答案】B。【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②穿衣镜和③潜望镜;放大镜和近视眼镜都是透镜,根据光的折射制成的。21.(2011上海中考24题)在图11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为止。【答案】高度,中央,60~70,(8)清晰。【解析】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中央;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物距U=30厘米,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所以应在60~70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第二部分热学1.(2021年上海中考16题)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5℃,求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J/(kg•℃)」【答案】4.2×104J。【解析】Q吸=cmΔt=4.2×103J/(kg•℃)×2kg×5℃=4.2×104J2.(2020年上海中考5题)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小,主要是因为水的()A.比热容较大 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 D.密度较小【答案】A【解析】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砂石多,根据Q吸=cmΔt,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白天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根据Q放=cmΔt,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所以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0年上海中考6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A.雪花纷飞B.树叶飘落C.花香扑鼻D.水波荡漾【答案】C【解析】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雪花纷飞、树叶飘落、水波荡漾属于宏观现象,都不是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花香扑鼻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2020年上海中考19题)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焦/(千克•℃)]【答案】8.4×104J【解析】Q吸=cmΔt=4.2×103J/(kg•℃)×2kg×10℃=8.4×104J5.(2019年上海中考5题)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C【解析】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故选C。6.(2019年上海中考6题)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答案】A【解析】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根据Q=cm△t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小,故A正确。7.(2018年上海中考1题)人的正常体温约为()A.25℃ B.33℃ C.37℃ D.42℃【答案】C【解析】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8.(2018年上海中考10题)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答案】做功【解析】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9.(2018年上海中考19题)质量为0.5千克的水温度升高2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焦/(千克·℃)]【答案】4.2×104焦【解析】Q吸=c水mΔt=4.2×103焦/(千克·℃)×0.5千克×20℃=4.2×104焦10.(2017年上海中考5题)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C【解析】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做功冲程。11.(2017年上海中考6题)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C.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答案】B.【解析】根据Q放=cmΔt分析:放出相同的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质量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故选B.12.(2016年上海中考3题)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C【解析】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做功冲程。13.(2016年上海中考5题)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A.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 C.密度较大D.密度较小【答案】A【解析】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等、降低的温度相等时,水放出的热量较多。所以选A。14.(2016年上海中考11题)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的热量为焦。[c水=4.2×103焦∕(千克·℃)]【答案】增大,热传递,8.4×104焦【解析】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因为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所以其内能增大。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其内能的。Q吸=c水mΔt=4.2×103焦/(千克·℃)×2千克×10℃=8.4×104焦15.(2015年上海中考1题)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 B.10℃ C.40℃ D.100℃【答案】A【解析】摄氏温度的规定:一个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温度是100℃.16.(2015年上海中考11题)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答案】做功【解析】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所以汽车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17.(2014年上海中考4题)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A.20℃ B.30℃ C.40℃ D.50℃【答案】C【解析】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40℃。故选C.18.(2014年上海中考6题)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B.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C.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容一般情况下不变,可用来鉴别物质;所以A正确,D错误;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等、降低的温度相等时,放出的热量较多,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B正确。沙的比热容较小,根据Q吸=cmΔt,在质量相等、吸收(放出)的热量相等时,温度的变化量大,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C正确。所以选D。19.(2013年上海中考2题)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答案】C【解析】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做功冲程。20.(2013年上海中考13题)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5℃,水放出的热量为焦。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