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年级上册期中期末25全册综合测试(三)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全册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
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
C.
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D.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答案】C【解析】A、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正确,符合题意;B、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正确,不符合题意;C、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运动不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错误,符合题意。D、具有生物的特征有应激性。如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叶会合拢,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植物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茎的背地生长等,都说明植物具有应激性,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18七上·鄞州期中)下列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①金蝉脱壳
②螳臂挡车③井底之蛙
④瓮中捉鳖⑤虾兵蟹将⑥鱼目混珠
⑦蜂拥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A.
①②⑤⑥
B.
③④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⑤⑦【答案】D【解析】①金蝉脱壳中的蝉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②螳臂挡车中的螳是螳螂属于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③井底之蛙中的蛙是指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④瓮中捉鳖中的鳖是爬行动物,属于脊椎动物;⑤虾兵蟹将中的虾、蟹是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⑥鱼目混珠中的鱼属于鱼类,属于脊椎动物;
⑦蜂拥而至中的蜂是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故答案为:D3.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鱼”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含义。那么水中生活的鱼类能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
)A.
胸鳍的摆动
B.
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C.
尾鳍的摆动
D.
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考查鱼游泳的特点。鱼游泳时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腹鳍维持身体平衡,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游泳运动。4.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
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D.
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如图,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形成高山。故答案为:A5.如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根据岩石的相互关系,图中A、B、C、D、E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新到老)为()A.
A-B-C-D-E
B.
C-B-D-E-A
C.
C-D-E-A-B
D.
D-E-A-B-C【答案】C【解析】B层沉积岩位于底层,形成时间最早,A层为侵入岩,它侵入到B层中,所以晚于B层形成,E岩石是变质岩,是因A层形成以后变质形成的,D岩石侵入到A岩石和E岩石中,所以比D岩石比E岩石形成的晚,C岩层是在最后沉积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2020七上·仙居月考)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数值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A.
等于9mL
B.
小于9mL
C.
大于9mL
D.
操作错误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数值为10mL,实际液体的体积要小于10mL。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9mL,C选项正确。故选C7.(2020七上·海曙期末)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巾的示数为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4℃,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是31℃,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A.
36℃
B.
26℃
C.
30℃
D.
32℃【答案】C【解析】根据100℃94℃-4℃=tt'-4℃得到:8.(2019七上·余姚期末)“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上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
金属镓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
该温度计虽然很小,但其量程却比体温计大【答案】C【解析】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所有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为从30℃到490℃,此范围内纳米管的热胀冷缩要很小才能不影响测量结果,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金属镓的体积在30℃到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但我们还要通过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它液柱的变化读取数值,绝对不能忽略不计,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纳米管温度计”的量程是30℃~490℃,而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所以它的量程比体温计大得多,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9.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答案】D【解析】当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不符时,应重复试验,应尊重实验结论(实验事实),猜想有可能是错误的,不能为了猜想而修改过程和实验结果,故A.B.C错误;故选D.10.图一至图四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图片。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
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
B.
图二中③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C.
若该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说明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图一中步骤d操作不当
D.
若该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四甲,要从图四甲变成图四乙,需先将临时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答案】D【解析】A、1、滴是指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2、刮是指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3、涂是指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4、盖是指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5、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6、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A不符合题意;
B、图二中③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B不符合题意;C、若该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说明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图一中步骤d操作不当,即盖玻片操作不当导致出现气泡,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不仅上下相反而且左右颠倒;如果将载玻片朝左下方移动,实际上是将成像的实物向左下方移动,则物像会向右上方移动,故若该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四甲,要从图四甲变成图四乙,需先将临时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1.(2017七上·柯桥期中)下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②位于液泡的下方③逆时针④顺时针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答案】D【解析】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根据分析中提供的方法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º,能发现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上方,移动的方向不变仍是逆时针的,所以①③正确,D选项正确。故选D12.如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
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C.
过程②染色体数会减半
D.
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①过程细胞由小变大,是细胞的生长过程,②过程是母细胞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③是细胞在形态、功能方面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因此本题选A。13.(2017七上·乐清期中)甲、乙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密度为(
)A.
ρ甲+ρ乙2
B.
ρ甲⋅ρ乙【答案】C【解析】甲的体积V甲=mρ甲;乙的体积V2=mρ乙,所以合金的体积V总=V甲+V乙=mρ甲+mρ乙=m(ρ甲+14.一个空瓶质量是200g,装满水总质量是700g,现先向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总质量为1kg,然后再向瓶内装满水,则三者质量为1410g。则该金属可能是(
)(ρ铁=7.8×103kg/m3;ρ铜=8.9×103kg/m3;ρ铝=2.7×103kg/m3)A.
铁
B.
铝
C.
铜
D.
以上三种金属都有可能【答案】C【解析】m水=700g200g=500g,Vm金=1000g200g=800g根据“瓶和金属颗粒总质量为1kg,然后再向瓶内装满水,则三者质量为1410g”求得此时水的质量是:m2水=1410g1000g=410g,VV金=V瓶V水=500cm3410cm3=90cm3ρ此数值是铜的密度。故答案为:C15.为了测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丽首先用天平测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质量为33g,接着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g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约为(
)A.
0.92×103kg/m3
B.
1.1×103kg/m3
C.
1.2×103kg/m3
D.
11×103kg/m3【答案】B【解析】玉米粒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128g+33g131g=30g;
玉米粒的体积:V=V水=m排ρ16.下表是几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铅水银酒精甲苯熔点/℃328-38.8-117-95沸点/℃174035778111A.
铅在350℃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C.
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
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答案】D【解析】A.铅的熔点是328℃,350℃的铅肯定是液态,故A错误;
B.固态酒精和甲苯都有熔点,因此它们都是晶体,故B错误;
C.水银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是:38.8℃357℃,而一般气温在30℃50℃之间,所以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气温,故C错误;
D.酒精温度计的测温范围:117℃78℃,而沸水的温度一般为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不能测量沸水的温度,故D正确。故选D。
17.(2018七上·义乌月考)某同学用称量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衡量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质量是75.2克,则铁块实际质量是(
)A.
74.8克
B.
75克
C.
75.2克
D.
65克【答案】A【解析】根据左右盘放错时的读数为75.2g可知,砝码质量为75g,游码的指示值为0.2g,所以此时铁块的质量为75g0.2g=74.8g,A选项正确。故选A18.(2017七上·柯桥期中)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其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哪些问题是实验所研究的()①蝙蝠飞行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②房间大小对蝙蝠的飞行是否有影响③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④铃铛发声的机理是怎样的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A【解析】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应该是对照组,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实验组。通过第二次、第三次与第一次的比较可知,实验在研究蝙蝠飞行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通过第三次与第一次比较可知,实验在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实验中没有控制房间的大小,所以不是研究房间大小对蝙蝠的飞行是否有影响。设置的实验也与铃铛发声的机理无关。所以①③正确,A选项正确。故选A19.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
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
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答案】C【解析】A.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作用力很大,因此分子排列比较有规则;而液体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更大,作用力较小,因此分子的排列就很不规则了,故A错误;
B.0℃时,物质的分子不会停止运动,只是运动的剧烈程度较小,故B错误;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距离增大时,引力大于斥力;距离减小时,引力小于斥力,故C正确;
D.固体的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故D错误。故选C。20.一个体积为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为178g(ρ铜=8.9×103kg/m3),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A.
10cm3
B.
14cm3
C.
17cm3
D.
20cm3【答案】A【解析】铜球的实心体积V实=mρ=178g8.9g/cm3=20cm3;
二、填空题(共7题;共32分)21.(2020七上·温岭期中)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原理制成的,图1中的温度为________
℃。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图2中________(填字母)的方向观察。【答案】热胀冷缩;15;A【解析】(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那么示数为15℃;
(3)当沿图2中A的方向观察时,温度计的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可以看到水银柱放大的像,看起来非常清晰。22.(2020七上·余杭期中)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________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2)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__。种类叶片信息甲叶缘内有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乙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丙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丁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答案】(1)自身特征(2)叶呈盾形【解析】(1)由分析可知,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自身特征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由表格信息和二歧式检索表的对应关系可知,1a1b特点是:叶缘内有无褐色纹;2a2b特点是:叶呈盾形或掌形;3a3b特点是:深裂或浅列。所以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叶呈盾形。23.(2019·富阳模拟)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投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答案】(1)加快水的蒸发(2)保持沙子的湿润,使蒸发持续进行【解析】(1)当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保持内罐的温度较低,而蒸发受到空气流速的影响,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是为了补充水分,让蒸发得以持续进行;24.(2019·绍兴模拟)用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A、B两种液体加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如果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则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2)如果A,B为同种液体,则________液体的质量较大。【答案】(1)B(2)B【解析】(1)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从乙图中可知,当加热时间为10min时,B升高的温度小于A升高的温度;根据Q=cm△t可知,如果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那么B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比热容和吸收热量相同时,升高温度小的液体质量大;据乙图可知,当加热时间为10min时,B升高的温度小于A升高的温度;如果A,B为同种液体,那么B液体的质量大。25.在淡水奇缺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利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露水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该过程需要________热。【答案】液化;放【解析】当晚上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在塑料布表面形成露水,该过程需要放热。26.读我省某丘陵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A、B两地高度,较高的是________地。(2)某同学欲攀登B高地,有CB.DB两条登山路线,其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路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答案】(1)B(2)DB;DB处等高线比CB间稀疏,坡平缓【解析】(1)由地形图可知,B处海拔明显高于A处;
(2)由图可知,CB的等高线明显比DB更加密集,即CB处坡度更加陡峭,DB坡度比较缓;27.(2018七上·义乌月考)某同学设计根据雪地上脚印深度进行粗略测量密度方法: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垂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凹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密度为ρ冰.测出积雪原来厚度为H,用脚踩在雪上形成脚印深度为h.雪密度表达式式ρ雪=________(用H、h、ρ冰表示)【答案】(Hh)ρ冰/H【解析】设脚印的横截面积为S,冰的体积为(Hh)S,雪的体积为HS。雪压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m雪=m冰=ρ冰V冰=ρ冰(Hh)S,所以雪的密度:ρ雪==(Hh)ρ冰/H。
故答案为:(Hh)ρ冰/H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4分)28.(2020七上·余杭期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_。(选填“甲“或“乙“)(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3)实验后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答案】(1)乙(2)20cm3(3)A,B,C【解析】(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我将选择方法甲。
(2)碎石的体积为:V=40ml20ml=20ml=20cm3;
(3)A.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会使水的体积V1偏大;如果其余读数正确,那么根据V=V2V1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A符合题意;
B.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会使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偏小;那么根据V=V2V1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B符合题意;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会使总体积V2偏小;根据V=V2V1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C符合题意;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会使总体积V2偏大;根据V=V2V1可知,测量结果偏大,故D不合题意。
故选ABC。29.(2020七上·温岭期中)小红发现蜂蜜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容易从瓶中倒出,她想:蜂蜜的粘性可能与温度有关。于是她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将适量的蜂蜜等分成三份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一瓶放在室温约为20℃左右的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内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口上,如图所示,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小红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小红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反映物质的粘性的。(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________图象(图2)来表示粘性。【答案】(1)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2)同种蜂蜜的温度越高,粘性越小(3)B【解析】(1)表格中记录了不同温度下流淌时间的长短,所以小红是通过比较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来反映物质的粘性的;
(2)表格中温度较低时流淌时间较长,较高时流淌时间较短,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蜂蜜的温度越高,粘性越小;
(3)由2可得出结论同种蜂蜜的温度越高,粘性越小。
A图中温度越高粘性越强,A错误;
B图中温度越高,粘性越小,B正确;
C图中温度越高,粘性先增大再变小,C错误;
D图中温度越高,粘性先减小再增大,D错误。故选B30.(2020七上·嵊州期中)下图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有甲细胞的装片时,载玻片上应滴一滴________。(2)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某同学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________上。(3)在视野上观察到有一草履虫沿着视野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在装片上草履虫的实际移动方向为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4)如下图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其正确组合是(
)A.1、3、5B.2、4、6C.2、3、5D.2、4、5【答案】(1)生理盐水(2)目镜(3)顺时针(4)C【解析】(1)甲细胞无细胞壁,为防细胞吸水胀破应该滴一滴生理盐水;
(2)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某同学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和物镜上,由此可确定污点在目镜上;
(3)在显微镜中物体与像的转动方向是相同的,所以在视野上观察到有一草履虫沿着视野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在装片上草履虫的实际移动方向为顺时针;
(4)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所使用的是高倍镜组合,物镜2长放大倍数大,目镜3短放大倍数大,两者组合后的高倍镜,物镜头距离玻片较近,如图5.所以C选项正确。31.(2020八上·江北期中)小明同学利用如下器材测量合金块的密度:托盘天平、溢水杯、烧杯、合金块、足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横梁左端低、右端高,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2)把合金块放入天平左盘,在右盘内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g。接着他又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3)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再将合金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后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27g,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4)通过计算可得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答案】(1)右(2)81(3)27(4)3【解析】(1)横梁左端低,右端高,说明天平的右端轻,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根据甲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10g+20g+50g=80g;游码的质量为:1g,那么合金块的质量为:m=80g+1g=81g。
(3)排开水的质量:m水=m总m杯=127g100g=27g;
合金块的体积:V=V水=m水ρ水=27g32.(2019七上·长兴期末)为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小明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1)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________有关;(2)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知道水蒸发的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如果实验过程中利用了电吹风机,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________(3)小明猜液体的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和二滴水(如图乙)。结果发现一滴水先蒸发完,于是他马上得出结论:液体的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你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与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答案】(1)温度(2)要注意用电吹风的不同档位(快档或慢档)且都用冷风来吹(一定要写出冷风)
(3)不正确,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解析】(1)A水滴没有加热,C水滴用酒精灯加热,二者温度不同,因此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
(2)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必须保证水的温度相同改变空气流动速度,因此用电吹风要注意:用电吹风的不同档位(快档或慢档)且都用冷风来吹(一定要写出冷风);
(3)小明的实验结论不正确。要探究蒸发快慢与质量的关系,必须保证水的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温度相同,而题目中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四、解答题(共4题;共24分)33.(2020七上·嘉兴月考)过年了,小明的爸爸让小明把家里的一年来积下的报纸整理一下,突然小明的爸爸问小明了,你知道这里大概有多少张报纸啊,如果你是小明,你打算怎样做?把你的测量方法和计算过程写在下面。【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电脑镇痛泵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电动汽车高压直流继电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IO-Link信号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堆栈式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经典居间合同
- 农机作业服务合同
- 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合同
- 热长期供货合同
- 安全监控系统集成服务合同
- 政府与企业合作协议
- 中医诊疗设备种类目录
- 战略管理与伦理
-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课件
- 徐金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新讲义
- 沥青拌合设备结构认知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课件)肝性脑病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5课时 人民币兑换
- 工程回访记录单
-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课件:“配速法”解决摆线问题
- 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