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回延安赏析诗歌炼字-(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_第1页
02回延安赏析诗歌炼字-(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_第2页
02回延安赏析诗歌炼字-(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_第3页
02回延安赏析诗歌炼字-(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_第4页
02回延安赏析诗歌炼字-(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2、回延安——群文阅读一字见工拙,赏析诗歌炼字《回延安》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其中一些动词的运用非常精练。如“一头扑在亲人怀”的“扑”字,动作迅速,而且热烈,表现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的喜悦心情。“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搂”,“亲人们迎过延河来”的“迎”,也都用得十分传神。【考点解读】阅读诗歌,赏析炼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同时,赏析炼字也是中考诗歌阅读中一个重要的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试分析句中“XX”字的妙处。2、诗中的“XX”字历来为人称道,简要分析其原因。3、诗句中的“XX”字能不能换成“XX”字?为什么?【技法点拨】赏析炼字这类题要求品味经诗人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在诗句中,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一般答题思路:1、字不离句.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句不离篇.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般答题模式:含义+文意+表达作用或主旨情感。【真题演练】(一)窗花耿翔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原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1、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1)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2分)(2)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2分)3、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3分)4、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二)民歌里的陕北马语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作家史铁生到延川清平湾插队落户,同绥德过去的“破老汉”—起给生产队拦牛。作家笔下这样写:在山上拦牛的时候,我常想,要是那一座座黄土山都是谷堆、走垛,山坡上的胡蒿和沟壑里的狼牙刺都是柏树林,就好了。和我—起拦牛的老汉总是“唏溜唏溜”地抽着旱烟,笑笑说:“那可就一股劲儿吃白馍馍了。老汉儿家、老婆儿家都睡一口好材。”陕北的牛也是苦,有时候看着它们累得草也不想吃,“呼嗤呼嗤”喘粗气,身子都跟着晃,我真害怕它们趴架。尤其是当那些牛争抢着去舔地上渗出的盐碱的时候,真觉得造物主太不公平。本地人都知道,北京知青眼里这陕北人的光景,并不只在这时,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远,祖祖辈辈的陕北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块悲壮的土地,众多文人笔下曾这样描写她:地域辽阔,广漠延绵,峰岭交织,莽原逶迤。传统的陕北人,是大皮祆,是大裆裤,是百纳鞋;男人的标志是”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女人的标志是“红裹肚”。这里的人们曾艰难度日,自称受苦人。贫瘠的土地,苦焦的生活。让人实在无法理解的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的感情天地、精神世界又是何其丰富多彩呢!在这块山梁河沟、风沙草滩共存的生活天地里,诞生了众多异彩纷呈的民歌作品——三十里的明沙,二呀嘛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为了看妹妹,半个月我跑了一个十五六回,十五六呀回,把哥哥我就跑成了罗呀么罗圈腿。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那风,老祖宗留下个人爱人.……许多歌主题多是表达男女的爱情和感情。不同的词曲,不同的故事,艺术上却比翼齐飞,可看出民歌创作多么繁盛。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肯定是定律了。那一曲曲陕北民歌,带著泥土芬芳,又表达人间至真至情。既在民间久唱不衰,又在城市大剧院赢得不息掌声。更令我们惊异的是,在这片生活困苦、劳动生产条件甚为恶劣的土地上,那些年代,有生活,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艺术。酷暑寒冬,天光云影,雨雪雷电,连绵起伏的沙丘间,曲折陡峭的山道上,长城内外,赶牲灵的人儿边走边唱;激流险滩,漩涡弯流,惊涛骇浪,大河上下,搬船的艄公也把歌唱。上世纪二十年代,陕北佳县荷叶坪村农民李思命,从自己一生流船生涯中总结出了代表中国穷苦人民心声的语言,创作出了震惊中外的《黄河船夫曲》。李思命十七岁就跟着父亲流船,常年四季奔波于包头至吴堡碛口间的黄河波涛之上,对黄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再熟悉不过了,惊险的流船岁月,曲折的人生道路,古老的黄河故事,为他创作民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那奔腾咆哮的黄河水,曲折回环的山川河道,粗犷豪放的船工号子,练就了李思命一副好嗓子。1920年的春节,村里闹秧歌,他拿出早就编好的节目,与同村的张士铭(男扮女)合作演出《搬水船》,他扮演老艄公,老艄公:“姑娘!你要坐船,我老汉有个对子,你能对上我就搬你,对不上我就不搬你!”陈姑娘:“艄公,请开言!”老艄公唱: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有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哎?几十几个艄公哟嗬来把船儿扳?陈姑娘唱: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有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有九十九根杆哎!九十九个捎公哟嗬来把船儿扳。……首次演出,一村男女老少无不叫好.同村李韶华先生将这场演出完整记录,其中《天下黄河九十九遭湾》和《搬船难》的词曲从此基本固定下来,后来每年春节闹秧歌,《搬水船》成为必演节目,并很快在黄河两岸流传开来。岁月流转,这民歌却成为黄土文化的深沉积淀。李思命这位一生奔波在大河上下的陕北农民,用高亢辽远的歌声,表达对黄河的深情永叹!那飘荡在浪涛之上的歌唱,也是他与命运奋力抗争最真实的写照。而且这抗争,引起了黄河两岸广大穷苦老百姓几代人的共鸣!一曲歌声,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于黄河两岸突起,永驻天地间。多情、憨厚是这块土地的灵魂。那时,苍茫的高原土,到处都缭绕着这样不息的歌声。山坡上耕地的男人在唱:崖畔上开花生畔上红,受苦人盼的是好光景。弯弯的山路上,唱歌的是赶脚的汉子:……这些歌谣,词,曲作者和歌手,都是些陕北高原上的脚夫、揽工汉、拦羊后生或搂柴婆姨。但这些音乐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让都市里的音乐专家、艺术家们都赞叹不绝惊叹不已。其久唱不衰的生命力,同样让许多歌手自叹弗如。陕北民歌是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有名作者和无名作者们,世世代代共同创作和续写的陕北人的生活史歌。一位音乐专家在作了多年研究后这样说:享誉中外的陕北民歌,像奔腾不息的黄河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地飘荡在黄土高原的山山、村村、沟沟、岔岔。(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16日24版)1、文章以《民歌里的陕北》为题,有什么作用?2、体会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享誉中外的陕北民歌,像奔腾不息的黄河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地飘荡在黄土高原的山山、村村、沟沟、岔岔。3、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感叹地写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思考陕北民歌和安塞腰鼓诠释了怎样的中华民族文化?链接一: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链接二:愈锤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丁茫茫一片。(三)《三门峡——梳妆台》贺敬之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梳妆台呵,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何时来呵,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一九五八年三月)1、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2)昆仑山惊郎山呆。()(3)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