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初中语文大概念教学是单元教学基础的高级阶段,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它侧重强调了单元课文之间的横向对比、纵向归类、综合分析及拓展的能力,对教师的全局掌控能力和学生的领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初中语文七年級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为例,从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外延设计入手,对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拓展和深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关键词:大概念;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为此教师在小组合作、任务驱动、项目化等学习方式上进行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篇细读精讲的教学形式容易造成学生语文学习碎片化、离散化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不利于学生构建语文观念,形成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创造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融合。语文大概念是从语文学科知识中概括出的核心概念,它在单元概念的基础上形成,是对语文单元教学更为宏观的认识和提高,在内容上跨越了时间、地点和情境,能够显示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相比单篇教学,大概念教学打破了以知识点为中心的碎片化教学;相比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在非同类文章的对比、理解和综合分析方面具有进一步的意义。故而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上,教育工作者在单元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大概念教学尝试非常有必要。一、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以大概念架构引领单元教学,促进了学习的迁移,是落实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以下简称第二单元),在有效开展单元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大概念—制订教学目标—任务设计—评价—大概念总结”重新设计教学工作。(一)明确单篇要点,提炼单元大概念统编语文教材的单元编写理念采用主题方式,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贯穿其中,人文主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块,其中第二单元属于人与社会板块中的亲情主题。单元选用的六篇文章,《秋天的怀念》和《散步》属于散文;《金色花》和《荷叶·母亲》属于散文诗;《世说新语·咏雪》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属于志人小说。文章类型各异,内容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对本单元进行大概念的提炼,以贯穿单元教学过程。统编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读指出,“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第二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因此“亲情”就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那么,“亲情”是不是本单元的大概念呢?不完全是。大概念的“大”体现在内容上跨越了时间、地点和情境,并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前者的“亲情”主题做到了,但后者有所欠缺。另外,按照“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本单元没有对亲情概念进行“思辨性学习和表达”。通读整个单元的六篇文章,都是上下辈之间的亲情关系,而非同辈之间的亲情,也非综合性学习中的友情。基于此,教师需要提炼出“品味文章亲情,内生自我情感”的大概念。(二)基于核心素养,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包含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即按照“一个单元至少要对接一个学科核心素养,按某种大任务(或观念、项目、问题)的逻辑,将相关知识或内容结构化”的建议,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课程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按照大概念的逻辑使知识结构化。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整体性的原则,第二单元也要和大概念“品味文章亲情,内生自我情感”思维相一致。在阅读时,学生既要品味单元各个文章“亲情”的共性,也要关注课文“亲情”的独特性。在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班级和学生的特点,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人经历和家庭背景;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份单元学前测试,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至少要包含以下三个内容,如表1所示。(三)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单元任务根据课标“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要求,在单元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创意表达板块,安排有写作“学会记事”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内容。教师需要创设“有朋自远方来”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中学后,将对友情的理解和课文所描述的亲情进行比较,在大概念下感悟内生的情感是否和文章中的情感存在异同。单元任务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进行写人记事的写作实践,并将情感练习贯穿其中。单元教学任务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学习任务,如表2所示。(四)围绕学生表现,开展综合性评价在单元教学评价方面,仍然以学生在单元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为主,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问题解决、合作交流、思维等多种能力的发展状况。大概念评价可以辅助考查学生对单元教学综合性的掌握,让学生在感悟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亲情同时,重视单元之内课文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建议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设计评价量表,统计、分析班级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样是内含亲情的六篇文章,在亲情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上还是存在可以辨识性的差异。属于散文的《秋天的怀念》,沉痛、激烈和深深的悔意,那种失去亲情之后的沉痛和遗恨在其他文章里没有;属于散文的《散步》,细腻、琐碎和温柔,三代人一起散步,流淌着的温馨场面在其他文章里没有;属于散文诗的《金色花》,其热情、活泼和跳动,成熟诗人所展示的调皮的孩子不见于其他五篇文章;《荷叶·母亲》的清新、自然和感动;属于小说的《世说新语·咏雪》的有趣、有才和有情;《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有信、有理和有节。对学生而言,能够综合各篇文章,以大概念的逻辑关联,在亲情的主题之下理解文章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体验,并在写作训练时得到尝试和应用,都是一次成功的学习之旅。二、语文单元教学大概念外延设计通过第二单元六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在大概念“品味文章亲情,内生自我情感”的引领下,感悟了人类那种丰富细腻的情感。限于人本身的经历和对情感的敏感程度,品味他人親情有一定的难度,更难的是自我的情感体验,即使是《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当母亲提出看看北海的菊花,作者也沉沦于自我的愤怒,忽视了对母亲的关怀。而当作者看到北海的菊花,母亲却已不在,只好对亲情发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类的感叹和怀念。(一)单元外课文引入,进行外延设计在横向比较六篇同类型的课文之后,学生就学完了整个单元。此时,教师能否更进一步从其他单元中找到有关亲情的文章,进行更广范围的品味和领悟。第四单元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和《诫子书》、第六单元课外诵读古诗词《夜雨寄北》则可以放入其中。再从大概念的亲情拓宽到友情,七年级上册课本中就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大概念从亲情和友情,再次拓宽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则可以有课本中的《纪念白求恩》《再塑生命的人》,如表3所示。(二)由外回到单元内,加深对大概念的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大概念的外延设计,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变得更加厚重,使单元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拓展,而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文,其理解甚至超越出这一个单元。再回顾第二单元的六篇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单元的主题和选文,也加深了学生的思考。如果将被选中的大概念外延亲情文章放入第二单元,《夜雨寄北》显然不合适,它表达的是夫妻之情,而不是上下辈之间的亲情;《走一步,再走一步》表达了父子之间的亲情,但更多体现的是人生的勇敢坚强,和第二单元中文章表达的亲情之间温柔、睿智的一面有所区别;诸葛亮的《诫子书》符合第二单元文章情感的要求,可以放入。再结合第二单元“亲情”这个人文主题,教师通过对单元内外课文亲情的对比和辨析,让学生了解和品味了什么是亲情,亲情之外另有情感;单元课文所要表达的亲情侧重哪个方面,亲情还有哪几个方面,亲情之内还有区别。这样,在亲情内外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晰之后,大概念所要阐述的脉络就呼之欲出了。基于第二单元的文章内容又跨越其内容,即达到了前面所提到的跨越时间、地点和情境的目的。但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概念,教师在外延设计上最好增加练习环节。(三)从理解到练习,提升核心素养能力为了更好地理解第二单元大概念的目的,教师可以引入其他单元的文章进行对比和辨析。教学只有在不断比较中,站在单元之上更广的广度,才能让学生领略到初中语文所倡导的综合性和人文性的内涵。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方面的写作或者表达就非常必要了。在单元训练的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环节,在原有“学会记事”的内容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加表达情感的内容,如“一件小事”“我和我的母亲(父亲)”等相关题目的写作练习,以达到“内生自我情感”的目的。内容不用太多,比如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感想,或者进行口头表达,让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大概念,提升核心素养能力。三、结语有关三国人物的记录中,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后来的成就中,诸葛亮确实要比孟公威等人高很多,因为有大概念观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大概念的理念,首推语文学科,因为所有文字内容的理解是其他学科的基础。通过对语文大概念的提出和梳理,能够将一点贯穿整个单元,联系整本课程,理清课文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