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22四季之美(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_第1页
【分层作业】22四季之美(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_第2页
【分层作业】22四季之美(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_第3页
【分层作业】22四季之美(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_第4页
【分层作业】22四季之美(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四季之美分层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夜暮降临

呼啸

吩咐

建筑B.心旷神怡

隐蔽

步履

叮嘱C.应接不瑕

胆怯

羞耻

闲逸2.按要求查字典,回答问题。“鼓”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再查____画,字典中,“鼓”的意思有:①打击乐器;②击,拍,弹;③凸出,高起等。下面句子中的“鼓”是什么意思?请将序号填在括号中。大家都为他的精彩演唱鼓起掌来。()我小时候,最喜欢玩拨浪鼓了。()他的头撞到了墙壁,鼓起了一个大包。()3.《四季之美》文中大量运用叠词,如“微微”“红紫红紫”“漆黑漆黑”,其好处是(

)A.使句子结构工整,写出了景致的美。B.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4.读一读,选一选。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3)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5.根据课文《四季之美》内容填空。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_______,夏天的_______,秋天的_________和冬天的__________,启迪人们从四季的变化中去细细品味人生的真谛。课内阅读。四季之美(节选)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鸭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燕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慕

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

矿)神怡。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pù

pū)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lǐnlǐng)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hé

huo)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hè

hé)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6.用“\”划掉第1自然段括号里不正确的字。7.给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8.用“﹏﹏﹏”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两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都是。9.画“”的部分采用了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展现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幅画面,形象地描绘了秋天黄昏时分的动人景色。10.第二自然段描绘了冬天早晨的美,这美体现在_______________等景物中,作者看到这样的景物时心情很_______________(从该段中找出一个形容心情的词语)。11.搜搜资料,体会感情。其实自古逢秋悲寂寥。如:杜甫这样悲叹,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李后主这样伤感,_____深院锁清秋;李清照也在秋风秋雨中长叹:_________?大部分诗词里的秋,总是笼罩着一层凄风苦雨。而清少纳言的笔下却包含更多的_____。参考答案:1.B【详解】考查汉字的书写辨析能力。A项,有误。“夜暮降临”应改为:夜幕降临。意思:指夜晚来临,天空像被幕布盖住一样,用以表示夜晚的到来。B项,正确。C项,有误。“应接不瑕”应改为:应接不暇。意思:原形容美景很多,来不及观赏。现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2.

9

③【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查字典法。查字典法分为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要查的字的部首,并数出部首是几画,除去部首还有几画。②在“部首目录”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字的部首,再到“检字表”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的字以及它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为:①确定所查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即音序,并在字典或词典《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母。②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鼓”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支”,再查9画。“鼓”的笔顺:横、竖、横、竖、横折、横、撇、提、横、竖、横撇/横钩、捺。同时还考查了多义字的辨析的能力。结合“大家都为他的精彩演唱鼓起掌来”来看指响起了拍手的声音,所以“鼓”指击,拍,弹。结合“我小时候,最喜欢玩拨浪鼓了。”来看指玩的乐器。所以“鼓”指打击乐器。结合“他的头撞到了墙壁,鼓起了一个大包”来看指凸起了一个包。所以“鼓”指凸出,高起等。3.B【详解】分析考查了写作手法。文章的写作手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四季之美》这篇课文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如“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红紫红紫”,这些叠词的运用读来朗朗上口,增加了语言的韵味。4.

B

A

A【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手法。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动态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运动着的景物的描写,一是对静物所作的动态(包括比拟动态)描写。(1)句子“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出自课文《草原》,描写了草原的样子。这个句子是对草原的静态描写。(2)句子“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出自课文《四季之美》,描写了萤火虫在蒙蒙细雨的夜晚飞行的情景。这个句子是对萤火虫的动态描写。(3)句子“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出自课文《四季之美》,描写了乌鸦在夕阳西下时归巢的情景。这个句子是对归鸦的动态描写。5.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详解】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能力,从散文《四季之美》一到四自然段每一段开头句子“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和“冬天最美是早晨”可以得出答案。6.鸭燕慕矿

7.pū

lǐn

huo

8.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总分

9.

动态

乌鸦回巢

大雁比翼而飞

10.

落雪、白霜、炭火

闲逸【解析】6.本题考查字词识记。[鸭

鸦]从“朝窠里飞去”可以知道括号处应划掉“鸭”字。鸭子虽然也有翅膀,能够飞,但是不能飞得很高。乌鸦是鸟类,通常会在黄昏时候飞回巢穴。[燕

雁]从“成群结队”可以知道括号处应划掉“燕”字。雁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慕

幕]慕:(1)思慕;向往。组词:慕思、慕向。(2)仰慕、敬仰。组词:仰慕、慕仰。幕:(1)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绸、毡子等;帐篷。组词:夜幕、帐幕。(2)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演戏或放映电影、幻灯所用的)。组词:开幕、闭幕、银幕。(3)古代战争时将帅的帐篷;古代将帅或行政长官办公的地方。组词:幕府、幕僚。(4)戏剧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场。夜幕:夜间,景色迷茫像被一幅幕布罩住一样。[旷

矿]旷:(1)空而宽阔。组词:旷野、地旷人稀。(2)心境开阔。组词:旷达、心旷神怡。(3)耽误;荒废。组词:旷工、旷课。矿:(1)蕴藏在地层中的自然物质。组词:矿产、煤矿。(2)开采矿物的场所。组词:矿井、矿坑。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7.本题考查字音识记。铺:[pù](1)铺子;商店。组词:肉铺、杂货铺。(2)用板子搭的床。组词:床铺。(3)驿站(今多用于地名)组词:五里铺、十里铺。[pū](1)把东西展开或摊平。组词:铺床、铺平、平铺直叙。(2)量词,用于褥子、垫子、炕或佛像等。组词:一铺炕。“遍地铺满白霜”的意思是地面布满了白霜,根据字义和句意,“铺”的读音是pū。凛[lǐn]:(1)寒冷。组词:寒风凛冽。(2)形容表示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组词:威风凛凛、凛然正气。暖和[nuǎnhuo]: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和谐[héxié]:协调而匀称。8.本题考查找关键句。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或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叫做“中心句”。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介绍了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通读语段可知,第三段的第一句和第四段的第一句是段落的中心句。第三段和第四段的中心句在段首,后面再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这种构段方式是总分。9.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从“朝窠里飞去”“比翼而飞”可以知道句子采用了动态描写。“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写的是乌鸦回巢的情景;“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写的是大雁比翼而飞情景。这句话展现了乌鸦回巢和大雁比翼而飞两幅画面。10.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第四段描写了落雪、白霜、炭火等景物,从“闲逸的心情”可以知道“闲逸”是作者看到这样的景物时的心情。11.

万里悲秋常作客

寂寞梧桐

怎一个愁字了得

美好【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默写。“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全诗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意思是: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全诗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思是: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南宋李清照的《声声慢》,意思是: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享年59岁,清是姓,“少纳言”想系某一个人的官位职称,但是系指谁的官称而言尚不清楚。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