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新教材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新教材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新教材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新教材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新教材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新教材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兴趣小组欲探究NAA对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进行了预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在适当加减B组NAA浓度范围内正式实验B.实验条件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土壤的理化性质C.自然扦插的枝条,其生根是NAA作用的结果D.NAA处理枝条上端,扦插顺序不变,结果相同2.下图一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只表示部分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二表示该动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一可推测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动物可能是雄性蜜蜂B.图一表示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原细胞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只发生在BC段D.形成图二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3.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A.精细胞 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4.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细胞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D.植物细胞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5.某些工业废弃物、杀虫剂、除草剂等能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与性激素分子结构相似的环境激素,能使人及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导致生殖异常。下列关于环境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激素可能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量减少B.环境激素可能会使雄性动物的性腺萎缩C.环境激素不只作用于生殖器官D.环境激素的化学本质可能是脂类物质6.如图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c为刺激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表①或②测量值可代表静息电位B.刺激a点,电流计②指针偏转两次C.刺激c点,可用来说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的D.若增大胞外Na+浓度,刺激c点,则电表②偏转幅度增大7.下列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与其分泌的激素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A.性腺——性激素 B.垂体——促甲状腺激素C.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 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8.(10分)并非所有的鸟蛋都呈同种形状或颜色:鸵鸟蛋几乎呈正圆形,崖栖鸟类如崖海鸦的蛋往往一端十分尖削。以洞穴为巢的鸟,如猫头鹰或翠鸟,通常生白色的蛋;在旷野做巢的鸟一般生花斑蛋。以上事实不能说明的是A.鸟蛋的颜色和形状可能因产卵地点以及需要伪装的程度而有差异B.蛋壳上的保护色可用来防敌,而鸟蛋尖削可以阻止它们滚落峭壁C.鸟蛋的颜色和形状可能是所处环境长期诱导产生突变的结果D.环境对鸟蛋的颜色和形状存在着长期的自然选择二、非选择题9.(10分)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闲置数年后的草莓农田被柳树等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请回答:(1)草莓农田闲置后发生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_。(2)该过程中,草莓被柳树代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和草莓田相比,柳林中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若气候条件比较干旱,则闲置的草莓农田可能发展至___________阶段。10.(1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它们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我国人民同毒品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这个不仅关系个人命运、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可卡因可引起人体多巴胺作用途径的异常,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多巴胺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①]___________中,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多巴胺以___________方式被释放到[②]___________(内环境成分),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③]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后突触后膜并不会持续兴奋,据图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③的数量_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11.(14分)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同学做了如下课题研究:假设:在其他条件(如温度、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因素是氧气。设计实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可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1)得出结论:如果甲、乙两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______________,又能进行____________。(2)实验分析:①甲装置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装置中产生的气泡量较多的是_______装置;产生能量较少的是______装置。②写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有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1为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在调查某草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等理想环境下,田鼠的数量会出现图1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若田鼠的初始数量是N0,增长率是1.47%,t年后田鼠的数量是Nt=_____(用增长率表示数学公式),但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_____。(2)投放田鼠的天敌——蛇,图1曲线Ⅱ是草原中田鼠的增长曲线,曲线Ⅱ中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是_____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3)分析图2,前4年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年田鼠的种群密度最低。(4)图2中第8-10年,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型;第16~20年田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形增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NAA对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则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状况,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据图可知,实验范围内B组的生根数最多,故为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可在B组浓度两侧适当加减B组NAA浓度范围内正式实验,A正确;B、实验条件的选择主要是确定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B错误;C、适宜浓度的NAA可以促进生根,自然扦插的枝条生根与其体内的生长素等激素有关,C错误;D、NAA的作用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等要先促进根部细胞分裂、长出不定根来增加成活率,因此需要处理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下端,D错误。故选A。2、B【解析】分析图一:图一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二:图二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图中AC段表示分裂间期,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FG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图一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根据染色体形态可知,该生物的基因组成为AaBbXeY,说明该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而雄峰的性别是由染色体条数决定的,不含性染色体,A错误;B、图一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其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原细胞或体细胞,B正确;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发生在BC段)或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CD段),C错误;D、形成图二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使每条染色体上由含有2个DNA变为含有1个DNA,D错误。故选B。3、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图示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细胞均等分裂,所以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故选D。4、C【解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详解】A、受精卵分化程度低,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全能性最高,A正确;B、生物体内的体细胞由于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程度高,因此全能性不能表达,B正确;C、卵细胞属于已分化的细胞,卵细胞的全能性相较于受精卵低,两者全能性不同,C错误;D、植物细胞在离体状态及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个体,能表现出全能性,D正确。故选C。5、A【解析】激素的分泌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据此可分析环境激素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详解】A、根据题意,环境激素与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含量过多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使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减少,A错误;B、根据题意,环境激素与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导致雄性动物的性腺萎缩,B正确;C、环境激素与性激素分子结构相似,不只作用于生殖器官,还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C正确;D、环境激素与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可能是固醇类物质,D正确。故选A。6、A【解析】据图分析:左边神经元为突触前神经元,右边神经元为突触后神经元,刺激a,兴奋可以传递到c;刺激c,兴奋不能从c传递到a。【详解】A、两块电表的电极都位于神经元的膜外侧,不能测得静息电位,A错误;B、刺激a,兴奋可以传递到c,神经冲动先后经过②的左右电极,电流计②指针偏转两次,B正确;C、刺激c点,如果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则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如果传导是双向的,则指针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C正确;D、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引起的,增大胞外Na+浓度,刺激c点,则单位时间内内流的钠离子数量增加,电表②偏转幅度增大,D正确。故选A。7、C【解析】性腺分泌性激素;垂体的腺垂体部分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而不是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故C错误。【点睛】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8、C【解析】蛋的形状和颜色都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性特征,而自然选择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是特定的环境条件,因此,A、B、D三项均正确,C项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次生演替(2)柳树与草莓在争夺阳光、空间等资源的种间竞争中处于优势(3)柳林中植物分层现象复杂(4)草本植物或(稀疏的)灌木【解析】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过程,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其中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小问1详解】草莓农田闲置后其土壤条件(或土壤中的植物种子、其他繁殖体)依然保留,因此发生的属于次生演替。【小问2详解】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的替换发生的原因是柳树林在阳光、空间等资源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草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小问3详解】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和草莓田相比,动物是以植物或者动物为食,柳林中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原因是柳林中植物分层现象复杂。【小问4详解】由于气候条件比较干旱,可能不利于植被的生长,群落可能向着草本植物或(稀疏的)灌木演替。【点睛】该题主要重点考察了演替的相关知识,演替的方向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一般环境适宜时,演替的方向一般会向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发展,但当环境不适宜时,反而会向着简单结构演替。10、(1)反射(2)①.突触小泡②.胞吐③.组织液④.特异性受体⑤.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3)①.上升②.减少【解析】分析示意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结构①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根据图中信息,②是突触间隙。从图可知,可卡因具有封闭多巴胺转运体的作用,故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小问1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小问2详解】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泡内,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的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后,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中,经过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后膜膜外的电位变化由正变负。由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能过多巴胺转运体运输进入突触小体,而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与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即延长对大脑的刺激,而产生“快感”。【小问3详解】由题图可以看出,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会封闭多巴胺转运体的作用,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上升。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③的数量减少,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点睛】本题考查脑的高级功能和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11、(1).有氧呼吸(2).无氧呼吸(3).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4).消耗掉瓶中的氧气(5).甲(6).乙(7).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8).C6H12O62C2H5OH+2CO2+能量【解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详解】(1)由于甲组左侧连接气泵,通过不断通入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没有氧气通入,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2)①由于空气中有CO2,所以甲装置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由于乙装置中B瓶中含有少量的氧气,所以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消耗掉瓶中氧气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由于乙装置中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在乙醇中还含有大量的化学能没有释放出来,甲装置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所以甲、乙两装置中产生的气泡量较多的是甲装置;产生能量较少的是乙装置。②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点睛】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12、(1)①.λ②.N0(1+1.47%)t③.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2)①.e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