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
——费正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新课导入
时空定位: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1912-1928)1912年1916年1928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时期北洋军阀统治十六年,大体分为4段:袁世凯统治4年,皖系主导4年,直系主导4年,奉系主导4年。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段祺瑞张作霖革故鼎新课标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共和与帝制的徘徊——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今之标立宪主义以为国体论之护符者,除非其于立宪二字别有解释,则吾不敢言。夫前清之末叶,则固自谓立宪矣,试问论者能承认否?且吾欲问论者,挟何券约,敢保证国体一变之后,而宪政即可实行而无障?如其不然,则仍是单纯之君主论,非君主立宪论也。既非君主立宪则其为君主专制,自无待言。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专制代之,谓为良图,实所未解。今在共和国体之下而暂行专制,其中有种种不得已之理由,犯众谤以行之,尚能为天下所共谅。今如论者所规划,欲以立宪政体与君主国体为交换条件,使其说果行,则当国体改定伊始,势必且以实行立宪宣示国民。宣示以后,万一现今种种不得已之理由者依然存在,为应彼时势之要求起见,又不得不仍行专制,吾恐天下人遂不复能为元首谅矣。——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5年8月20日),《大中华》第1卷第8期思考:中华民国建国后围绕国体所发生的种种争端?共和专制VS(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共和与帝制的徘徊北洋军阀(袁世凯)革命派(孙中山)VS①1912年3月10日,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20日,“宋教仁案”。孙领导发动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②1913年11月,袁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孙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袁。③扩大总统权力。
1914年5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革命党人起而反抗,发动护国战争。④1915年8月,为复辟积极制造舆论,筹安六君子请愿。1.对内争斗(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共和与帝制的徘徊护国战争(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共和与帝制的徘徊材料一:革命之目的,在巩固共和,刷新政治,使国家循文明进化之轨道,使人民有自由活泼之精神,非单纯讨袁,如古昔之清君侧,如个人之报私仇比也。……然全国之政象,倘仍旧观,共和之真际,犹未确立,则革命之目的,仍可谓无丝毫达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则不如不拒以待时机之为愈。……如此,讨袁之目的虽达,而革命之目的终不得达,是非更大扫除,再次革命,恐所谓国利民福,仍无着也。夫天下重器也,革命危事也,今乃因去恶不尽,为德不卒,至将天下重器,一摘再摘,岂吾人救国之志所忍言,亦岂国人厌乱之心所能任。——黄季陆等:《革命文献》第47辑,第619-620页。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云南起义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2020·山东济南二模·6)袁世凯在谋划帝制时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数之相,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这说明当时()A.帝制复辟具有一定的宪政色彩
B.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C.社会观念受革命影响渐次嬗变
D.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共和与帝制的徘徊C【详解】根据“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可知,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帝制也要打着“选举”和“共和”的形式,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选C项;帝制复辟本质上是恢复君主专制,不具有宪政色彩,排除A项;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当时民众的思想受到民主观念影响,但没有具体说明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排除D项。
1914年8月,日本利用一战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2.对外妥协“二十一条”分为五号,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等。袁世凯为换取日本的支持,于5月9日接受了除第五号“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外的全部要求。何为“二十一条”?(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共和与帝制的徘徊袁世凯称帝失败,不久死去,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驭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派系代表人物依附国家控制区域直系
冯国璋
英美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段祺瑞日本皖、浙、闽、鲁、陕各省奉系张作霖日本东北三省爆发的战争1920年直皖战争;1922年、1924年两次直奉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共和与帝制的徘徊1.割据之始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既已裂土成“侯”,则彼此间的利益之争不可免,而战制则成为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方式。据统计,1916--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果把小规模武装冲突也计算在内,则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余次“内战”,遑论全国!——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共和与帝制的徘徊北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相继爆发。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国家不统一,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2.权力纷争1917.5府院之争黎元洪段祺瑞VS美国日本VS总统府VS国务院争论的内容:①在制宪问题上的冲突②督军团干政③府院权限之争④对德绝交及中国参战结果:段祺瑞被撤去职务,张勋带兵进京调节→张勋复辟(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共和与帝制的徘徊材料一: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棋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棋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壁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摘编自桑兵主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等2.权力纷争1917.5府院之争1917.7张勋复辟黎元洪段祺瑞VS美国日本VS总统府VS国务院争论的内容:①在制宪问题上的冲突②督军团干政③府院权限之争④对德绝交及中国参战结果段祺瑞被撤去职务,张勋带兵进京调节→张勋复辟南下的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却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1917.7“再造共和”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8艰难抗争仅持续12天复辟失败表明尽管民国年间的共和民主制暴露出种种不足之处,名不副实处甚多,但其在形式上的至高无上仍然为多数国人所共认。(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共和与帝制的徘徊两次护法运动,但均以失败告终3.大国担当3.结果:①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②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共和与帝制的徘徊1.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时间: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二、逆流而上——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经济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工业进步,工人阶级壮大,出现了“短暂的春天”(1912年-1919年)。材料一:一战期间,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欧洲工业生产多转为服务战争的需要,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开拓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材料二: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创立,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由试图革新、改良到选择革命道路的必然结果。对于他们而言,政治抉择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应是其经济政策需求。——徐建生《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续与变异》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逆流而上(一)经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1895-19111912-19191920-19261927-19361937-19451946-1949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萧条时期较快发展空前打击陷入绝境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二十一条”引发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活动;(一)经济材料一: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材料二:当国际上正式之解决如何,自有政府。吾国民所可办到者抵制日货而已。故各省同胞实力抵制,万众一心,风行全国,其足以促日人之反省者为不小。宁止日商日货之流行于我滇者,正复不少谓云南无须抵制,则各省同胞亦何不可作如是想耶。——《滇声报》材料三: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逆流而上1.发展原因:①中国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孙中山鼓吹民生主义及其实业救国计划);③一战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⑤思想解放与爱国实业家推动。例如张骞、荣德生、卢作孚等。③地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多在沿海沿江等交通发达地区。(一)经济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逆流而上2.特点:①产业结构畸形: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②民族资本力量薄弱: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2023·全国新课标卷)
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一)经济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逆流而上A【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数据可知1894年至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甲午战后、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多次发展机会,民族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表格可以反映出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A项正确;表格中商业资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这一时期中国“商业贸易”日益“萎缩”,排除B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中国近代金融体系没有臻于完善,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了民族资本,不能得出经济结构是否逐渐失衡,而且结合所学“产业资本不断发展”会减轻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改进礼仪交换称呼(二)社会生活材料一:大量市民不再像从前那样顾忌自己的生活是否与传统伦理秩序的要求相吻合,男人剪长辫、女人放小脚、青年离家出走、男女自由恋爱、忠孝礼仪遭到亵渎……传统价值,包括作为本位价值的传统伦理道德,已经失去了社会价值的轴心地位。———毛丹:《文化变迁与价值重建运动》移风易俗、除旧布新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逆流而上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映射三、启蒙与蒙昧的交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材料一: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二: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陈独秀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内容,说明梁启超认为民国初年乱象丛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对此,陈独秀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中国近代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蒙与蒙昧的交叉政治: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深刻反思。材料一: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二:余谓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闻者骇然,虽然,无骇也。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使孔子而生于今日,或更创一新学说以适应今之社会,亦未可知。而自然的势力之演进,断非吾人推崇孔子之诚心所能抗……——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1917年2月4日),《甲寅》日刊(一)背景思想:民主与科学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反思传统的思想及道德。传播渠道及文化载体:民国成立后的出版、传媒业数量增多,出版与报道面更广。外部因素:外国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人们反思求富变强之路。如1915年“二十一条”刺激了国人的爱国意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蒙与蒙昧的交叉(二)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蒙与蒙昧的交叉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主要阵地:北大和《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胡适、鲁迅(三)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既是文化运动,也是政治运动。以“五四”为界,新文化运动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蒙与蒙昧的交叉前期: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后期: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政治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三)基本内容(前期)材料一: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反对专制与迷信;反对旧道德(封建礼教);反对旧文学。革故鼎新文学革命代表作品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蒙与蒙昧的交叉(三)基本内容(前期)【原因】秀才理解为“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而征婚启事实际上说的是“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蒙与蒙昧的交叉【断句】: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故事】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2020·山东日照五莲、潍坊安丘、诸城、临沂兰山高三6月模拟·8)
1918年,傅斯年在《文学革新申义》中说:“今等差已泯,群政艾义。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一平”。据此可知博斯年意在()A.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
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C.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D.倡导文学通俗性和国民性(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共和与帝制的徘徊D【详解】根据材料“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可知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即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故选D项;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与材料主旨对待文学革新态度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可知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所涉及主旨为文学革命,并非“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排除B项;“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与材料“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中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不符,排除C项。(三)基本内容(后期)①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②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蒙与蒙昧的交叉宣传马克思主义①1920年李大钊最早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②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劳动界》《劳动者》等刊物。撰写文章成立社团建立组织面向工人①传播民主与科学,推动思想文化革新;②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延续,打击封建思想,推动社会转型;③促进白话文和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五四运动奠定基础。(四)影响材料一: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惹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材料二: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进步性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蒙与蒙昧的交叉(四)影响材料三: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门窗行业品牌推广与宣传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担保贷款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担保服务协议2篇
- 2025年离婚补充协议办理及情感咨询合同2篇
- 2025年度铜棒生产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快递柜租赁及配送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大宗货物物流运输责任与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住宅租赁合同范本7篇
- 课题申报参考:民族交融视域下唐代四夷乐舞伎服饰形象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媒介创新视角下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数字新考”研究
- 船员外包服务投标方案
- 沉积相及微相划分教学课件
- 钳工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五 引发用户共鸣外部条件的把控
-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 医药高等数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 冲渣池施工方案
- 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单词默写表 汉译英
-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下)21第九编晚清文学 绪论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