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稠城中学北苑中学稠江中学望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C/00/wKhkGWcMoHCAQef9AAKqIZmro4o428.jpg)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稠城中学北苑中学稠江中学望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C/00/wKhkGWcMoHCAQef9AAKqIZmro4o4282.jpg)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稠城中学北苑中学稠江中学望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C/00/wKhkGWcMoHCAQef9AAKqIZmro4o4283.jpg)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稠城中学北苑中学稠江中学望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C/00/wKhkGWcMoHCAQef9AAKqIZmro4o4284.jpg)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四校(稠城中学北苑中学稠江中学望道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3C/00/wKhkGWcMoHCAQef9AAKqIZmro4o42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10月份八年级语文校本作业【时间110分钟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书写(3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书写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品山水理趣】一、“山水与文化”主题实践活动(18分)各组同学收集、整理了一些材料并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1.第一组同学分享了他们研究“山水与画卷”的材料,(8分)山水的世界,始终都是人类心灵的阳光雨露,每当我们的心灵聚焦某种困境时,就敞开胸膛的走进山水。让山水的自然景观,赋予灵魂yōu闲自由、给精神滋养启迪,给情绪愉悦美感,给良心感动震hàn,给步履智慧清醒。虽然我不是从山水的襁褓里分娩出来,但流淌的血脉里,却一直对山水有着一份特别的眷爱。面对大江南北诸多的山山水水,总有一种(▲)的情怀,有走近它亲临它拥抱它的期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yōu(▲)闲 ②震hàn(▲)(2)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①赋予▲ A.yúB.yǔ ②步履▲ A.lǔB.lǚ(3)文中划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找出并改正。(2分)▲(4)给语段中“()”处选择合适的成语。(▲)(2分)A.绵绵不舍 B.依依不舍2.第二组同学分享了研究“山水与对联”时搜集的对联,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3分)上联:春光大不同,看_________________,抱荷无与青山老。下联:风气何其苦,闻诗声朗朗,____________________。A.雨雪霏霏 把盏犹吟名士多 B.杨柳依依 把盏犹吟名士多C.杨柳依依 掩卷常思绿水绕 D.雨雪霏霏 掩卷常思绿水绕3.第三组同学研究“山水与诗文”,请帮助他们完善下列的古诗文名句整理表格。(7分)古诗文名句出处亭亭上上松,(1)▲。刘桢《赠从弟》(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夕日欲颓,(3)▲。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三峡》中直接描写水清的句子是(4)▲,(5)▲。郦道元《三峡》(6)▲,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悬泉瀑布,(7)▲。郦道元《三峡》【悟时代思考】二、“经典与时代”主题实践活动(33分)(一)名著阅读(8分)班级组织“重温经典,走近伟人”之《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会。4.小文制作了一张读书卡片,请你帮她一起完成。(5分)人物外貌事件形象(1)▲(1分)面容消瘦,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住的窑洞,四面简陋,所有财物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朱德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担任全军统帅后,生活和吃穿都跟普通士兵一样,赤脚走路,南瓜充饥。(2)▲(2分)贺龙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不知疲倦。(3)▲(2分)勇敢无畏、沉着大气阅读启示:伟人的成就,除了受时代潮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自身性格品行决定的。5.活动中,小语和小文展开了以下讨论,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3分)小语:毛泽东这样一位天才领袖,真的非常了不起。可是斯诺却写他光着头在街上走,和斯诺谈话时,还松下裤带搜索着什么寄生虫,很不雅;甚至还否认毛泽东是中国的“救星”。这实在有损毛泽东的形象。小文:这样写是因为▲。(二)美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6-9题。外婆的香橼树①在乡间,散步的路上可以看到果实累累的香橼(yuán)树。金黄的果实仿佛一个个粗糙的小瓜。轻拉树枝到鼻尖,深深地闻一下,柑橘家族特有的迷人香气沁入鼻腔。正在门口溪边洗衣的老妇,上到坡道,踮起脚尖,采了三个最大的香橼。她笑吟吟地对我说:“多摘点,回去用蜜腌渍了,就可沏香橼茶喝了。”②我从老妇眼角笑纹里,看到外婆的影子。③20世纪40年代,曾经是大户人家小姐的外婆嫁给了贫寒的外公,靠做各式各样收入微薄的小生意带大四个孩子。最困难的时候,她有两个孩子在远方插队,买完米、油,头一件事就是用剩下的收入买一大版邮票。她心急火燎地给远在大西北的心灰意冷的孩子写信,她总要在信上给孩子新的希望:江南的小红萝卜下来了,她承诺要给孩子做五香萝卜干。吃螃蟹的季节到了,她承诺给孩子寄蟹粉油——她要省下一个月的肉票去买油膘,自己熬炼;半大的螃蟹一买就是一网兜,蒸熟后剥得两手的指甲都裂了,剥出满满的膏黄与雪白的螃蟹肉,用油热封,用玻璃瓶装好,再用蒲叶包好,寄到大西北去。④写完信,外婆骑一辆自行车,专门到邮局去寄。她总是疑心路上的邮筒收寄信件要比邮局慢一些。孩子们埋怨大西北缺乏水果和蔬菜,外婆便想把香橼树苗种到大运河河岸的荒地上去。三年,河岸边的香橼树真的被她种成了。到了深秋,外婆借了两个大箩筐,来回三趟,一次性把河岸上的香橼都采了回来。外婆将香橼洗净,切成薄片,在大团匾中晾干表面的水分。紧接着,垒出珍贵的糖,一层糖一层香橡片,紧紧码好,在大陶瓮里密封一夜,再将这些被充分糖渍的香橼片平摊到大团匾中去晒。一直晒到捏起来硬铮铮,丢在碟子里当当响,而后,外婆开始缝制邮寄用的小布包:她要把这些香橼片寄到正在冰天雪地中捞河泥、种小麦与青稞的孩子手里。⑤外婆能在艰苦的生活中支撑那么多年,始终保持淡定乐观,与她舍得留给自己一点儿精神生活也有关系。我至今还记得,外婆将带着果柄的香橼一个个串起来,吊在衣橱里,为衣服熏香;外婆的娘家虽然早已败落,但自己的那些陪嫁,外婆依旧小心翼翼地保管了很多年,那些宝贝包括一个可以插梅花的大铜瓶、一个可用来陈列果实的古铜青绿旧盘、一个宣德暗花白盘……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月,简直没有什么用场。然而,外婆把采回来的香橼摊放在盘子上,每个盘子里放8-9枚,满屋都是黄灿灿的颜色以及清冽又扑鼻的芬芳。⑥回看外婆这一生,大起大落。17岁前,半条街的娘家商铺伙计们都喊她“大小姐”:结婚后,她不得不成为卖炒货的小贩,后来又在里弄办的小厂成为一名两手都是机油味的女工;最后,她在为居民打酱油的小店中退休,她似乎从未抱怨过什么。她嫁了个像木桩一样少言寡语的男人,文弱书生一般,遇到事只会往她背后躲,家中买100块煤饼也挑不动,还要她一起去挑,她也无一丝怨怼。外婆从不计较她这一辈子为家族、为后辈付出了多少,她只是深信,一条河要不断地朝前走,才可能冲刷出深深的河床,汇聚无尽的溪流与雨水,蹬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直到汇入大海。⑦基于这种朴素的认知,外婆从不把时间花在抱怨上,遇见事儿,她只是不断地去想办法,不断地去行动。从起了在运河边种树的念头,到从乡下以板车载了树苗回来种,她只花了3天时间;从运河边将香橼摘回来,到晒出可以泡茶的果干,她花了10天时间;而劝说两个在外插队的儿女一定要“把书读起来,就像在大风中拢住一粒火星”,她分别花了8年和10年。最后,孩子们放下锄头,在1978年考上大学,这却是外婆完全没有料想到的。但小舅舅和三姨能从痛苦与迷茫中觉醒,我以为,与外婆辛苦攒下寄出的几十版邮票息息相关。⑧外婆离去多年,那些运河河岸上的香橼树还在,每次回到故乡,我就去看望那些树,外婆若有所思的样子就会浮现在脑海中。这些香橼,听到过拖船的声音,听到过船上人网鱼、炒菜的声音,也听到过源源不尽的水声,它们的香味,比佛手还要好闻。不知道为什么,闻到它,我就觉得这辈子遇到再大的沟坎都能心平气和地过去。(选自《读者》2023年1月有删改)6.梳理文本线索,用动词串起外婆与香橼的故事。(2分)①▲香橼片 ②▲香橼果7.散文语言独特有味,请从词语的运用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外婆将香橼洗净,切成薄片,在大团匾中晾干表面水分。紧接着,拿出珍贵的糖,一层糖一层香橡片,紧紧码好,在大陶瓮里密封一夜,再将这些被充分糖渍的香橼片平摊到大团匾中去晒。▲8.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分析外婆的人物形象。(3分)▲9.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处的句子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2分)小语和小文想在国庆假期去浙江博物馆,去之前,他们俩搜索并阅读了相关的展馆新闻,为参观博物馆做好充分的准备,阅读材料后完成下面10-12小题。【材料一】“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杭展出【本报讯】①9月17日起,“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对三星堆感兴趣的观众可至现场,一睹文物真容。②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协办。该展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一步步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展现古蜀文明瑰丽奇幻、神秘浪漫的宗教礼仪及文化艺术成就。此外,古蜀先民夸张且大胆的审美思潮、充满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以及古蜀国由鼎盛转向衰亡的传奇故事,也将伴随着一件件文物走入我们的视野。③展馆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由序厅、三个内容单元,以及尾厅构成。走进序厅,一件高262厘米的青铜立人像矗立于展馆入口,它的神秘与威严,好似在召唤着观众一起探索古蜀文明正式开始。第一单元“人间物语——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从古蜀人的生存环境,介绍他们的物质生活,探讨古蜀文明产生的条件。第二单元“群巫之舞——古蜀先民的祭祀大典”,介绍古蜀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职务——“巫”,帮助观众了解“巫”的人员构成,并介绍古蜀国祭祀活动使用的各种器物。第三单元“神国万象——古蜀先民的信仰之源”。人们在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了大量与太阳、鸟、虎、蛙、蛇等自然景象或生物有关的意象。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本单元向观众介绍古蜀人的原始信仰和世界观。④该展利用“人—巫—神”的故事线将古蜀文明置于古代文明的视角中进行解读,通过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带领人们一步步揭开古蜀谜团,让古蜀文明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只是“神秘”,还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让观众感受到包含古蜀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宽容与博大精深。《美术报》)【材料二】这个展馆突然火了!浙博最新通知:延长开放时间,改为现场购票①中秋假期第一天,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西湖美术馆的“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吸引到了大量观展游客。②有游客在抖音上传了展馆外拍摄的视频,在视频中,展馆外等待的游客不少。③浙江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开展后参观人数比较多,我们也在和合作方沟通中。”④19日晚,浙江省博物馆发布关于“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最新观展公告——针对中秋假期第一天“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观展人数较多以及部分观众的建议,浙江博物馆对预约、购票、参观等服务作如下调整:⑤中秋国庆假期延长开放时间、增加观展人数。为更好地服务观众,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浙江西湖美术馆“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的闭馆时间从17时延长至晚上20时,展览每天预约人数从2000人增加至3500人。其中上午9:00—13:00时间段可预约人数1300人,下午13:00—17:00时间段可预约人数1500人,晚上17:00—20:00时河段可预约人数700人。⑥暂停网上售票,采取线上预约、现场购票的模式。线上预约仅支持预约当天观展时间。观众预约成功后,凭预约码现场购票。预约通道:搜索微信公众号“浙江省博物馆”,点击菜单栏“参观预约”——“参观预约”——“浙江西湖美术馆”(此为本次收费展唯一预约平台)。针对之前没有购票的观众,请先线上预约,后至现场购票。针对之前已经购票的观众,请进入浙江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浙江西湖美术馆观展。《钱江晚报》10.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杭展出》这则新闻属于消息,结构按照“金字塔结构”,导语放在首段,简洁交代“三星堆”在杭展出的主要事实,后文是对展览更具体详细的介绍。B.我们可以在欣赏文物的过程中,领略古蜀先民理性严谨的审美思潮、充满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以及古蜀国由衰转盛的传奇故事。C.同学们选择普通的周末(非国庆中秋假期)前往观看“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可选在晚上7:00,场馆还未闭馆。D.“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在中秋国庆假期期间采取线上预约、现场购票的模式。没有购票的观众,要先线上预约,后至现场购票。之前已经购票的观众,还需要进入浙江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浙江西湖美术馆观展。11.阅读材料一,根据新闻内容,选择采访对象,推测采访问题,请还原采访提纲。(3分)采访对象(1)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本文的采访对象(1分)A.浙江省博物馆经理 B.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 C.参加展览的观众采访目的了解展览的布局情况及其意义。采访问题a.此次展览共计多少文物?(2)b.▲(2分)c.这样布局有什么重要意义吗?12.小语和小文两位同学对这两则新闻内容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他们的讨论片段。(7分)(1)小语:我觉得材料一的标题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我想改换一个,【甲】《神秘“三星堆”亮相西子湖畔》和【乙】《三星堆文物来杭州,观众直呼大开眼界》这两个标题,你觉得哪个更好?小文:我觉得换成▲更好(填甲或乙),因为▲。(2分)小语:你说得有道理。(2)小文: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第一特点,在材料一、材料二中,我感觉作者在下面这两句话的表述上十分严谨,你能选择一句分析吗?【甲】展馆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乙】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浙江西湖美术馆《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的闭馆时间从17时延长至晚上20时。小语:我试试,我选▲句,▲。(2分)(3)小语:新闻中引用别人的话,叫作“引语”。材料二也有引语,你找到了吗?小文:找到了,就是这句①“▲”。(1分)小语:你找得真准,此话一用,②▲。(写出作用,2分)【继文化血脉】三、“领悟与传承”主题实践活动(16分)(一)古诗鉴赏13.下列对甲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平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A.《钱塘湖春行》全诗以“春”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写出了一路所见西湖的美好景象。B.“绿柳才黄半未匀”一句,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其中“才”“半”两字,更突出了“早”的特点。C.《城东早春》将清幽、秾艳之景并列写出,对比鲜明,色调明快,同时又含蕴深刻。D.《钱塘湖春行》和《城东早春》都是写早春,都善于写出对景物细腻新鲜的感受。(二)阅读下列文言选文,完成相关问题。(14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③。时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⑤方至,造门⑥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戴安道:戴逸,字安道。④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⑤经宿:一整夜,⑥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1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1)念无与为乐者▲ (2)盖竹柏影也▲(3)四望皎然▲ (4)经宿方至▲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B.经宿方至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C.兴尽而返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D.何必见戴 何夜无月《记承天寺夜游》1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17.甲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苏轼与王子猷都曾夜找好友,请你借助下列表格比较这两段文字的异同点。(6分)不同点相同点起因结果人物个性【甲】(1)▲(1分)找到同乐者随缘自适乐观豁达(4)▲(2分)【乙】夜大雪,忽忆(2)▲(1分)(3)▲(2分)【思人生选择】四、“记录与抒写”主题实践活动18.按要求写作。(50分)同学们,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美是妈妈饱含深情做的一日三餐,美是老师那谆谆教导的话语,美同学诚心诚意的祝福,美是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其实,美,就在身边。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请以“身边的美”为题目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②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2024学年第一学期10月份八年级语文校本作业(参考答案)【品山水理趣】一、“山水与文化”主题实践活动(18分)1.(1)(2分)①悠②撼(2)(2分)①B②B(3)(1分)“悠闲自由”后的顿号使用有误,应把顿号改成逗号。(1分)改成:让山水的自然景观,赋予灵魂悠闲自由,给精神滋养启迪,给情绪愉悦美感(4)(2分)A.绵绵不舍2.(3分)B3.(每句一分,共7分)(1)瑟瑟谷中风(2)老骥伏枥(3)沉鳞竞跃(4)(则)素湍绿潭(5)回清倒影(6)庭下如积水空明(7)飞漱其间【悟时代思考】二、“经典与时代”主题实践活动(40分)(一)名著阅读(9分)4.(1)(2分)毛泽东(2)(2分)艰苦朴素,生活坚毅,与士兵同甘共苦(3)(2分)示例一:与父亲赴宴,有人想试探贺龙,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面不改色,眼睛都不眨一下。示例二: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猛烈袭来,部队出现了一些混乱。但贺龙镇定自若地站在阵地上,大声呼喊着指挥部队调整阵型,毫不畏惧那如雨点般落下的炮弹。他沉着地观察着战场形势,果断下达一道道命令,带领战士们顽强抵抗,最终成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示例三:有一次,贺龙与其他革命队伍在战略决策上产生分歧。双方争论激烈,但贺龙并没有被情绪左右。他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然后以大气的胸怀和卓越的领导智慧,分析各方利弊,提出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既尊重了各方的意见,又有利于革命事业的整体发展。5.(3分)示例:斯诺的目的不是刻意美化或丑化,而是以客观、真实的态度来记录中国革命和领导人。“光着头在街上走”等细节既体现了纪实性文学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又打破了人们对领袖的刻板印象,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让读者看到一个更加真实、接地气的毛泽东。同时,书中没有将毛泽东塑造成绝对的“救星”,这是一种客观的呈现。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并非依靠某一个人,而是众多志士仁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毛泽东作为重要领导人,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坚定的信念和深邃的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全体共产党人、革命群众齐心协力、浴血奋战的成果。(围绕纪实性文学作品的特点、毛泽东立体丰满的形象以及历史记保持真实性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二)美文阅读(17分)6.(2分,每空1分)①制/做/制作②摆/放/闻7.(4分)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洗”“切”“晾”“码”“晒”等一系列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外婆制作香橼片时动作的娴熟,表现了外婆的勤劳能干,流露出我对外婆的赞美之情。8.(5分)示例:①勤劳俭省,外婆靠做收入微薄的小生意养大四个孩子,为给西北的孩子制作蟹粉油,节省一个月的肉票;②爱子深切(无私奉献),在最困难时期,也从不吝啬对孩子的生活和心灵的关爱;不辞辛苦给远在西北的孩子做五香萝卜干、蟹粉油;孩子心灰意冷时,一封一封写信抚慰孩子给孩子们带去希望;花三年时间成功种植香橼树,并精心制作香橼片;③淡定乐观,外婆面对家道中落,仍然能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并给孩子们带去希望;④有风雅情趣(舍得给自己留精神生活/热爱生活),外婆串香橼果给衣服熏香;保留嫁妆中用处不大的精美盘子,并放上香橼取香;⑤睿智豁达,外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劝说远在大西北插队的子女不要丢了书本,最后子女都考上大学并从外婆身上领悟到生活真谛。9.(6分)①结尾这句话写出了“我”闻到香橼气味,内心淡定从容,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②同时,“香橼”记录了外婆克勤克俭、温柔而有力量的人生故事,所以它的清香也象征着外婆坚韧能干,乐观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导游资格-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
- 贫困生申请书认定
- 重开业申请书
- 企业内部系统使用权限规范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百师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100以内加减乘除趣味游戏册1000题(可打印)
- 电动车驱动系统技术专利研究
- 初中学生申请书
- 校园国旗护卫队申请书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5 Period1课件
- 2025年中国铜画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全国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考试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2025届高三八省联考语文试卷分析 课件
- 2025年江苏连云港灌云县招聘“乡村振兴专干”1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教务主任在教务管理经验大会上发言稿
- 2025年度检修计划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商业综合体市场调研报告
- 自动体外除颤器
- 《微生物学发展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