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历史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历史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历史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历史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月月考试题第2页共2页龙东联盟2022级高三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答案(历史学科)1.【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内容是商王对臣子的训诫,其中提到了汤灭夏。A项也提到了汤灭夏,但材料说明不了“春秋时期”人们的历史观念。B项是对夏代信史的否定,与材料矛盾。C项是无关选项,而且教材的叙述称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并没有明确说就是夏文化的遗存。D项符合题意。2.【答案】B【解析】A选项是孔子的话,属于儒家观点。但此观点认为,严刑峻法并不能使人发自内心地接受规范约束,只会使人丧失廉耻,因此,社会治理的根本在于“礼治”,应当引导百姓自觉遵守社会的一般规范。不是强调“德法共治”。B选项是荀子的话,即教材提及的“隆礼重法”,符合题意。C、D两项分别是老子和墨子的话,且不符题意。3.【答案】A【解析】材料中法家思想特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教材中明确叙述,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所以选A。仅凭法家一家的历史观,无法确立百家争鸣局面。排除B。法家这种历史观彰显了厚今薄古的思想特质,排除C。贵族政治的制度基础是宗法制、分封制、世官制,法家这种历史观体现在变法中,可以对上述制度进行冲击,但仅凭法家这一历史观,无法将上述制度全部瓦解,所以排除D。4.【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秦始皇创设的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后之称皇称帝者……莫能外也”“谓其未尝亡可也”等论述可以看出。AB两项只体现出材料的部分信息,如“成一统”、“享国日浅”,但不是学者论述的主旨。D项表述错误,秦以法家思想治国。5.【答案】D【解析】A从材料中无法直接得出。B仅从材料看不出效果。C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比如文景时期,颁布次数不多,但得不出文景二帝不贤明这一结论。D的意思是本材料可以为透视西汉时期政治文化提供一个视角。6.【答案】D【解析】A错在“开始”,教材指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两汉之际。B缺乏魏国、蜀国材料,没有比较,无法得出“最快”的结论。C“已经”“广泛”的表述过于绝对化。D从“译文模仿《老子》《庄子》文体”一句,可以做一定推测,同时结合教材表述,“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可以确定选D。7.【答案】C【解析】材料明确了役期以及以庸代役的办法,故A错误。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所以“较少的时间”表述不妥。材料表明,丁口是政府征收赋役的重要标准,作为一种赋税制度,其存在的前提是大量自耕农存在,这符合唐初的历史实际。但自中唐以后,随着小农的破产、均田制的破坏,以及贫富的急剧分化,租庸调法被两税法取代。所以D项错误。8.【答案】A【解析】A项正确,材料指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但其代价是地方无权,导致战力削弱,给异族征伐提供便利。B项不是材料想要表达的主旨,“矫尾大之弊”只是“一时”之成就,但从长远来看,有较重的弊端。CD与题干无关。9.【答案】C【解析】因为海港繁荣、舶商增多、外贸扩大,出洋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中国人的海外知识也急剧增长。这在《岭外代答》《诸蕃志》两本书中有集中体现。理性兴起与此并不直接相关,故排除。10.【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中的“上京”判断某朝为辽朝或金朝,辽朝时北京称“南京”,金朝时北京称“燕京”,“燕京“在教材中有介绍,故排除是”辽朝“,断定是”金朝“。教材对金朝迁都燕京有重点介绍,所以排除A。教材中明确指出“金朝迁都燕京,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所以选B。材料中说“黄沙之地,非帝居也”,说明迁都与地理环境因素有关,排除C。完成全国大统一的是元朝,所以排除D。11.【答案】D【解析】A项全国各地的表述过于绝对,B项东西互通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体现出的是南北交流,C项是史实错误,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时间是在南宋。对D项可作如下解释:元明清时期的大运河的南北向线性布局仅仅是将政治军事中心北京和基本经济区江南连接到了一起,在形成东部交通大动脉的同时,却也将广大中西部领土摈之于外,既不利于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冕旒”“上为桐木质綖板”等提示,排除AD。B垂12旒,C垂9旒,根据“冕旒的数量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这句话的提示,排除C,选B。①是皇帝皮弁服,②是皇帝冕服,③是皇太子冕服,④是皇帝通天冠服。13.【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明清时期,成功之商人,常有改业之趋势,中国之资本主义不能发达,此实为重要因素,因商业资本,常转变为田产,而脱离商业。故选C。14.【答案】A【解析】清制,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此即廷寄,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因其秘密性,不像明发上谕那样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故而执行起来诸多掣肘,曾国藩正是对这一点展开抱怨。所以选A。“筹备船炮”体现不了“落后”,排除B;封建官僚不配合曾国藩,是因为没有“明发上谕”,而不一定是有意推诿。排除C;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15.【答案】D【解析】台湾建省时间为1885年,A项判断正确,排除A。教科书中叙述,“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的领导下,严密布防,多次击退法军”,结合材料叙述,可推断得出刘爵帅即刘铭传。(省三是刘铭传的字)。排除B。结合材料叙述,中国取得战事胜利和指挥官的战事部署正确密切相关。排除C。文字作者叙述较清晰,但文中结尾议论不当。天朝大国的自信得到了有理由的膨胀,连“螳臂当车”这种盲目自大的语言都出现了。所以选D。16.【答案】C【解析】缺乏制度改造的技术模仿这一表述,只有洋务运动能与之对应。C意为洋务运动缺乏制度改造的技术模仿收到成效,坚定了中国人“中体西用”的信心,但随后的甲午中日战争表明,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远远不够,此即所谓“为后续发展留下巨大隐患”。17.【答案】C【解析】材料中用“新办法”培养“新人才”一句为本题主旨,由此可知应选C。其余选项不符合本题主旨。18.【答案】B【解析】宋教仁这一做法,是指材料的后半句,故A不对。宋教仁是革命党人代表,但寄望于推行新政、立宪的清廷重臣袁世凯,说明其革命意识受到了清廷立宪的影响而有一定波动。所以选B。C项与材料无关。结合史实可知,清末的改良道路被证明不能挽救国家,排除D。1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日军进军路线的选择是建立在熟悉山东地形地势的基础上的。教科书上叙述,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这则史实可以为日军“熟悉山东地形地势”并确定材料中的进军路线构成历史解释。AB地点不在山东,D选项主语不是日本且无法为进军路线的选择提供直接的历史解释。20.【答案】C【解析】官僚资本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是在国民政府建立以后,且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A。B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实际上,当时金贵银贱现象的出现,刺激了以银为货币本位的中国增加出口。排除B。1915-1921年间,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比如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等等,都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所以选C。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排除D。21.【答案】A【解析】材料中“右翼”一词的界定,说明林纾态度比较保守。在白话文普及开来的大背景下,林纾不主张废除“马班韩柳”,即不废除文言文。所以选A。林纾的观点,比照西方文化史,正视了传统文化的价值,阐明了民族语言的承续性,所以BCD不选。22.【答案】D【解析】①②符合五四运动的阶段特征。纲要上册第20课课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所以③对;选必三第1课课文,在叙述完新文化运动后叙述五四运动,故此处五四运动是指狭义的五四运动,课文表述为“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所以④对。23.【答案】A【解析】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党内合作”的方式进行,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在帮助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国民党意识形态宣传,通过创办报刊,批驳反革命思想,深入民众宣传反帝反封革命思想。所以①②③结论正确。教材中明确指出,国民党所谓“训政”时期始于1928年,此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破裂。24.【答案】A【解析】②对应的是南昌起义;④对应的是五四运动。25.【答案】D【解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主要是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这是主观方面而非客观方面的。该参会人员(博古)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种错误认识不符合ABC的表述。26.【答案】D【解析】材料中《群众》周刊对“民族失败主义”加以痛斥,旗帜鲜明地反对“中国必亡论”,是“反对”而不是“质疑”。从“中国面对的敌人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加倍细心,战战兢兢的踏着实地”这一表述,可以看出《群众》周刊对“中国速胜论”也是不支持的。所以AB被排除。虽然材料体现观点与毛泽东《论持久战》观点十分接近,但材料体现不出《群众》周刊发表上述观点是在毛泽东《论持久战》演讲发表之后,但可以称材料观点不失为对抗战前途的一种理性认识。所以排除C,选D。27.【答案】A【解析】在文化抗战中,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团结广大文化界爱国人士,运用文化武器,在文化领域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A符合题意。日本炮制出的史学理论是为了美化其侵略行为,不是真的基于学术目的,排除B。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回应日本的“侵华史学”,但仅从论文题目得不出其观点完全一致的结论,也可能存在细微不同之处。排除C。仅凭材料所述信息表明不了D选项。28.【答案】B【解析】教科书上明确指出,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发生在抗战相持阶段的战役,所以排除A。英美盟军此时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故对中国军队此次胜利格外关注,其报刊的评论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故选B。日军轻敌冒进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中反映不了。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国内舆论。排除D。29.【答案】C【解析】AB是片面选项,只能表明题中部分信息。C项概括较为全面。D项从材料中体现不了。30.【答案】D【解析】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定了和平建国纲领等建议,违背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求。31.【答案】B【解析】国民党当时对东北的态度是或撤或守,举棋不定,有将军队撤出东北加强华中防御的企图,这属于战略收缩,而非战略扩张。此前,国民党已经将所谓“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故用“战略扩张”来形容不合适。排除A。东北有一定工业基础,一旦东北解放,便于其作为战略后方支援全国战场。所以选B。东北解放区土改开启在辽沈战役之前,所以C的“开启”一词表述有误。D项评价不确,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行动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2.【答案】B【解析】邓小平这篇讲话是党史上著名的鲁山报告,被学界认为是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雏形,但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形容为时过早。排除A。按照鲁山报告的指示精神,鲁山市场很快得以恢复,豫西和中原各区工商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成就。这为迎接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所以选B。材料主旨是市场问题,C项是土地问题,偏离主旨。允许资本家做生意赚钱,用市场保护人民生计,利用私人工商业支持战争需要的思想和做法,并不能表明中共对官僚资本政策有所调整。排除D。33.【答案】(1)民间广泛使用白银;政府都发行纸币(纸钞);都发生了通货膨胀现象(6分)(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攫取大量白银;明朝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中国商品如瓷器、茶叶、丝货畅销。(6分)影响:推动明朝后期赋税制度改革(一条鞭法);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打破朝廷铸币权和印钞权,一旦白银供应量减少,将危及明朝统治基础。(8分)34.【答案】时代特征: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在此背景下,一批仁人志士矢志救国,写出传世名著,影响到历史发展进程。(2分)出版意义:重温这些学术名著,有利于人们认识社会发展脉络,自觉投身于社会历史运动,积极参与历史的创造活动。(2分)主要书目介绍:《四洲志》,是由林则徐编述的,他在广州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2分)《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按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分)《瀛寰志略》,作者徐继畬。本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2分)补充书目建议及理由:《革命军》。作者邹容,本书论证了推翻清朝统治、实行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在当时传播迅速,成为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