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1)参差誉菜,左右流之。_
(2)溯涧从之,道阻且跻,,«
(3),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4)风烟望五津。
(5)《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桃花林优美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
(7)《子衿》一诗中通过内心的独白来表达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的句子是
(8)我们来牢记“从恶如崩”(左丘明《国语周语下》)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辈(hGng)蓦然(mu).默(jian)风雪攀途(zai)
B.摩子(ml)龟裂(jUn)归省(xing)辜然而止(jia)
C.怅惘(ch&ng)连翘(qiao)斡旋(wo)雾遇(ai)
D.幽悄(qiao)翩然(pian)冗杂(rong)褶皱(zhe)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
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夜深星阑的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是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骥姚?是汉将李广?是唐
朝裴公吗?
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
而且声调忧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习近平指此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共同战略利益。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
报,停止售台武器,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B.作为国家水资源配置整合的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南北双赢”的伟大工程。对于湖
北而言,这既是一次奉献,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
C.专家指出,最新数据显示,我省肺癌发病率达千分之一,约为全国平均值的2倍。肺癌已成湖北人所患癌
症中的“头号杀手”,男女患者死亡均最高。
D.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明君唐太宗胸怀宽阔,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就是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
大臣,也能坦诚相对,信任并重用。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白诗中的夸张达到了不本不继的境界,使人觉得非如此不可。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双双不傕的追求。
D.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争年瞥时侃侃而谈。
6.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是琏个世界上展神奇力量”中加点词的词性依次是:名词,代词,副词,助词。
B.“涸泽而渔”“景色宜人”“狗仗人势”“敬畏生命”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针对有党员干部容易犯的错误,按照省委、省纪委关于开展好全省第17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
月活动的要求,黄冈市编发《哪些红线不能踩》宣传教育读本”,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黄冈市编发读本”。
D.“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欣
悦。”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7.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A.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在给儿子的家信中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
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尊严,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修改,作者王叔远,明末嘉善人。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约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
篇,当时通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五体投地”中的“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的“八两”,即半斤;
“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的。
8.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
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
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
②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
③其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
④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
⑤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⑥中国商人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
A.②①④③⑥⑤B.②①⑥⑤④③C.⑤④③②①⑥D.⑥⑤②①④③
9.语文实践活动
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下面请你参加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
气现象。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
现象。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
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2: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
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桔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
又加重了污染程度。
材料3: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武穴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区全面禁止
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
作,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自2015年5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桔秆等。2015年6月,又
启动了省级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
(1)请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每条不超过30字)
主要信息:
①
②
(2)针对农村露天焚烧秸秆的突出问题,武穴市政府督查室、市环保局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农村展开巡查。
假如你是督查组的一员,遇到一位农民老大爷正准备焚烧秸秆,你将怎么劝说他?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2分)
(一)(4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各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
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
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
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
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0.“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
用?
11.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二)(4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
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
怕火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
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
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一跳又一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
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
里挤着的就都是。
12.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3.结合选文第二段内容分析,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三)(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
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涧
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
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鼓:倾斜。④嵌:张
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4.[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演清:
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多状名:
1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7.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18.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
(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沽巾。
19.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
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
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
儿女之态。
20.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21.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补丁也开花
孙道荣
①拐角凹进去一段,就是她的舞台。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
②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她,坐在凹槽里,埋头织补。身边的车水马龙,似乎离她很远。她很少抬头,只有针
线,在她的手上不停地穿梭。
③这里原本是一个城乡结合部,这几年城市西迁,这块地也跟着火热起来,到处是建筑工地。上她那儿织
补的,大多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衣服被铁丝划了个口子,或者被电焊烧破了个洞,他们就拿来,让她织补下。
也不贵,两三元钱,就能将破旧的地方织补如初。如果不是工服,而是穿出去见人的衣服,她会更用心些,用
线、针脚、纹理,都和原来的衣裳一样,绝对看不出织补过。
④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
她的身旁,也就对她多留意了点。
⑤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
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⑥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意
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她又看了看裙子,忽然问我,你妻子喜欢什么样的花?牡丹。我告诉她。她看着我,要
不然我将这个洞绣成一朵牡丹,你看怎么样?我连连点头,太好了。
⑦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
的手。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
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的,
成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⑧正说着话,一个背书包的女孩,走了过来。以为女孩也是要织补的,我往边上挪了椰。她笑了,这是我
女儿,就在那边的学校上学。女孩看看我,喊了声叔叔,就放下书包,帮她整理线盒,很多线头乱了,女孩就一
根一根地理清,重新绕好。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我们面前走过。有些孩子看来是女孩的同学,她们和女
孩亲热地打着招呼,女孩一边帮妈妈理线,一边和同学招呼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⑨我好奇地看着女孩。她的稚气的脸上,已经三三两两冒出青春的气息。她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她的同
学看到她的妈妈是个街头织补女。这出乎我的意料,我有个同学,就因为长相土了点,苍老了点,他的儿子从
来不让他参加家长会,也不让他去学校接自己,男孩认为,自己的爸爸太寒琢了,出现在同学面前,丢自己的
脸。
⑩我对她说,你的女儿真好。她看看女儿,笑着说,是啊,她很懂事,这几年,孩子跟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女
孩嘴一撇,吃什么苦啊,你和爸爸才苦呢。忙完了手头的活,女孩拿出书本,趴在妈妈的髡子上,做起了作业。
我问她,怎么不回家去做作业。女孩说,我们要等爸爸来接我们,然后一起回家。
(11)她穿针引线,牡丹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蹬着三轮车骑了过来,女孩亲热地喊
他爸爸。我对她说,天快黑了,要不我明天再来拿,你们先回家吧。她摇摇头,就快好了。
(12)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她终于将牡丹绣好了。那件陈旧的连衣裙,因为这朵鲜艳的牡丹,而靓丽起来。
(13)中年男人将三轮车上的修理工具重新摆放,腾出一个空位子来,然后,中年男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放
在了那个座位上,我这才注意到,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女孩将妈妈的马扎、竹筐放好,背着书包,跟在爸爸
的三轮后,蹦蹦跳跳地走去。
(14)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我拿着那件绣了牡丹的裙子回家。你完全看不出来,牡丹之处,曾经是一个
补丁。
(选自《厦门文学》)
22.整体感知全文,说说文题“补丁也开花”中“补丁”和“花”的内涵,并分析其作用。
23.揣摩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舞台”意思,并分析人物的精神品格。
24.文中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叙述方式,其作用是o
25.文章第⑨⑩两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对表现“她”这一人物形象起什么作用?
26.“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的手。”这一细节描写透露出怎样的信息?
2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请你探究织补女工和徐敏共同性格特征。
2001年,徐敏25岁。那年,因一次意外,徐敏原本美好的生活变得面目全非:高位瘫痪,胸部以下完全失
去知觉,轮椅成为她的“身体”和“双脚”。遭此厄运,徐敏曾一度想放弃生命,但最终她选择了坚强。“因
为身体残疾的缘故,我希望能找一份可以躺着做的工作。”2009年年底,徐敏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淘宝网上开
了一家名为“奇迹电动工具”的网店,专门销售五金产品电动工具。现在,”奇迹电动工具”已经是3钻卖
家,有了稳定的客户群和一定的知名度。
(摘自新浪网)
五、写作展示(共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28.题一:
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洒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我们心存感恩。亲爱的
同学,在生活中,你是否曾为一个微笑、一句劝勉、一声祝福而感动?你是否曾因羔羊跪乳、乌鸟反哺、落红
护花而感喟?...
请细细回味你生活中所经历过的种种感动,撷取其中最动人的一幕,以“那曾感动我的"为题,写一
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9.题二:
相遇是美好的,相遇是温暖的。在遇见的瞬间,感觉是如此的温暖。这样的温暖如此温馨,如春日的煦阳,
洋洋洒洒间,融化了寒冷的大地,也融化了冰封已久的心。
请以“温暖的相遇”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与解析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1)参差存菜,左右流之。,o
(2)溯涧从之,道阻且跻,o
(3)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4),风烟望五津。
(5)《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桃花林优美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名句是:,
(7)《子衿》一诗中通过内心的独白来表达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的句子是
(8)我们来牢记“从恶如崩”(左丘明《国语周语下》)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答案】(1).窈窕淑女(2).寤寐求之(3).溯游从之(4).宛在水中氓(5).千万条腿来千
万只眼(6).城阙辅三秦(7).芳草鲜美(8).落英缤纷(9).气蒸云梦泽(10).波撼岳阳城
(11).一日不见(12).如三月兮(13).从善如登
【解析】
【详解】注意“窈窕”“寤寐”“溯涧”“妖”“阙”“落英”“蒸”“撼”"岳阳”“兮”等字不要写
错。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辈(hang)事然(mu)缴默(jian)风雪梨途(Z沆)
B.糜子(mf)单裂(jun)归得(xing),然而止(jia)
C.怅惘(chang)连翘(qiao)斡旋(wo)雾遏(ai)
D.幽悄(qiao)翩然(pian)冗杂(rdng)褶皱(zhfi)
【答案】D
【解析】
【详解】A.“蓦”应读作“m6”;
B.“糜”应读作“m6i”;
C.“翘”应读作“qiGo”;
故选D。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
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夜深星阑的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是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骡姚?是汉将李广?是唐
朝裴公吗?
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
而且声调忧郁。
【答案】D
【解析】
【详解】A.应把“:”改为“,”;
B.应在“天衣无缝”后面添加;
C.前两个问号应改为“,”;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习近平指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共同战略利益。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
报,停止售台武器,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B.作为国家水资源配置整合的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南北双赢”的伟大工程。对于湖
北而言,这既是一次奉献,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
C.专家指出,最新数据显示,我省肺癌发病率达千分之一,约为全国平均值的2倍。肺癌已成湖北人所患癌
症中的“头号杀手”,男女患者死亡均最高。
D.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明君唐太宗胸怀宽阔,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就是和自己意见不一一样的
大臣,也能坦诚相对,信任并重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恪守”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可在“联
合公报”后加“的原则”;
C.搭配不当,“死亡均最高”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死亡率均最高”;
D.成分残缺,“就是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大臣”介词残缺,可在“自己意见”前加“跟”;
故选B。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白诗中的夸张达到了不衣不缝的境界,使人觉得非如此不可。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演耳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现现不惨的追求。
D.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修时侃侃而谈。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或漏洞。使用正确;
B.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指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词语使用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C.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使用正确;
D.旁征博引: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使用正确;
故选Bo
6.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是旌个世界上晕神奇的力量”中加点词的词性依次是:名词,代词,副词,助词。
B.“涸泽而渔”“景色宜人”“狗仗人势”“敬畏生命”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针对有的党员干部容易犯的错误,按照省委、省纪委关于开展好全省第17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
月活动的要求,黄冈市编发《哪些红线不能踩》宣传教育读本”,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黄冈市编发读本”。
D.“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欣
悦。”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B.“涸泽而渔”是偏正短语,“景色宜人”和“狗仗人势”是主谓短语,“敬畏生命”是动宾短语。
故选B。
7.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A.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在给儿子的家信中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
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尊严,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修改,作者王叔远,明末嘉善人。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约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
篇,当时通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五体投地”中的“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I日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的“八两”,即半斤;
“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B.《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涉。故选B。
8.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
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
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
②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
③其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
④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中国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
⑤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⑥中国商人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
A.②®@③⑥⑤B.②①⑥⑤④③C.⑤④③②①⑥D.⑥⑤②①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结合上句看,②承接上句的“陆上丝绸之路”,故在最前;①中的“又一重要
通道”承接②的内容,又引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话题,故在第二;④中的“史料记载”是关键词,后面
的内容都是其内容,故该句排在剩余句子前面:③写路线,⑥⑤写商品,故③排在⑥⑤前,⑤中的关键词
“而”又决定了它要排在⑥后面。
故选A。
9.语文实践活动
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下面请你参加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
气现象。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
现象。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
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2: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
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
又加重了污染程度。
材料3: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武穴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区全面禁止
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
作,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自2015年5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桔秆等。2015年6月,又
启动了省级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
(1)请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每条不超过30字)
主要信息:
①
②
(2)针对农村露天焚烧秸秆的突出问题,武穴市政府督查室、市环保局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农村展开巡查。
假如你是督查组的一员,遇到一位农民老大爷正准备焚烧秸秆,你将怎么劝说他?
【答案】(D示例:①雾霾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②武六市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
(2)示例:老爷爷,您好!您知道吗,焚烧秸秆,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再说,我市
正在创建省级生态城市,您焚烧秸杆,还会影响我市的创建工作,请您不要饶,好吗?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材料一,结合“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
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可概括出:雾霾中有很多
危害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材料二,结合“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
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可概括出:造成空
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材料三,结合“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武穴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
理措施,其中包括……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可概括出:武汉市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2)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注意劝说的语境“遇到一位农民老大爷正准备焚烧秸秆”,要阐述其危害,讲明理由,如
焚烧桔秆,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等。注意语言礼貌得体。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2分)
(一)(4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各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
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
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
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
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0.“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
用?
11.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答案】10.“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
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
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读
者就确信无疑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凡是”的本义为某个范围内的一切,表明所有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
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如果删去“凡是”这两个字,就不能准确说明所有近海的地方都比同纬度的内
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一特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好处是具体真实,因为这些物候现象的知识比较专业,不是人们熟
知的知识,所以用多一些的例子,可以使人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知识0对于“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
要迟若干天”这一现象,人们比较陌生,会误认为是偶然现象,所以作者连举两个例子,“如大连纬度在北京
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
烟台要到立夏”,让人知道这不是偶然现象,更具说服力。
(-)(4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
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
怕火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
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大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
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一跳又一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
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
里挤着的就都是。
12.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3.结合选文第二段内容分析,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答案】12.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13.示例1:“连活活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收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
笼。”将“灯笼”的光与“太阳”的光、“月华”“繁星”的光相提并论,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
示例2:“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
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使表达更形象生动,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头的作用。作者写小孩“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玩火玩灯,除夕
燃滴滴金,放焰火”“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等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童真童趣,激发了读者的阅
读兴趣,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由小时候喜欢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
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为下文描写对灯笼的喜爱做铺垫。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
挑着照路的灯笼”,作者直接抒写了对“月华”“繁星”还有“灯笼”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灯笼的喜爱;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将“记忆”比作“网”,记忆里都是灯笼,运用
比喻与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作者对灯笼的喜爱。
(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
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涧
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
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被:倾斜。④嵌:张
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4.[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演清:
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多状名:
1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7.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18.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案】14.(1).(潭)水和(游)鱼(2).清流触石,涧悬激注
15.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
16.①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17.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18.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
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
由此闻名遐迩。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从动静两方面直接描写了游鱼,侧面
也写出了潭水的清澈;乙文中,“清流触石,涧悬激注”意为“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
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该句是描写溪水的语句。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词义。“潭中鱼可百许头”意为“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译为“大约”;
“以其境过清”意为“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清”译为“凄清”;“南流数十步”意为“这条小溪向
南流几步远”。“南”译为“向南”,名词作状语;“不可名状”意为“不能够用言语说出(它们的美
妙)”,“名”译为“说出”。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要做到逐字逐句。注意:(1)犬牙,像狗的牙齿。差互:交错。
源:源头。(2)佳:美丽。异:奇异。垂阴,垂下的阴影。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意为“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
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
可知是由于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写简介一定要介绍小石潭记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文人骚客留下的文字等。
【点睛】[甲]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
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
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
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
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
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儿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
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
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
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
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
(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9.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
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
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
儿女之态。
20.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21.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19.B20.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
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
道。
21.“望”字跨越时空个,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
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人,
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
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不是悲伤之情,故
选Bo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分别后:只要
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
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
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
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
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
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补丁也开花
孙道荣
①拐角凹进去一段,就是她的舞台。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
②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她,坐在凹槽里,埋头织补。身边的车水马龙,似乎离她很远。她很少抬头,只有针
线,在她的手上不停地穿梭。
③这里原本是一个城乡结合部,这几年城市西迁,这块地也跟着火热起来,到处是建筑工地。上她那儿织
补的,大多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衣服被铁丝划了个口子,或者被电焊烧破了个洞,他们就拿来,让她织补下。
也不贵,两三元钱,就能将破旧的地方织补如初。如果不是工服,而是穿出去见人的衣服,她会更用心些,用
线、针脚、纹理,都和原来的衣裳一样,绝对看不出织补过。
④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
她的身旁,也就对她多留意了点。
⑤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
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⑥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意
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她又看了看裙子,忽然问我,你妻子喜欢什么样的花?牡丹。我告诉她。她看着我,要
不然我将这个洞绣成一朵牡丹,你看怎么样?我连连点头,太好了。
⑦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
的手。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
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捧织补。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的,
成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⑧正说着话,一个背书包的女孩,走了过来。以为女孩也是要织补的,我往边上挪了榔。她笑了,这是我
女儿,就在那边的学校上学。女孩看看我,喊了声叔叔,就放下书包,帮她整理线盒,很多线头乱了,女孩就一
根一根地理清,重新绕好。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我们面前走过。有些孩子看来是女孩的同学,她们和女
孩亲热地打着招呼,女孩一边帮妈妈理线,一边和同学招呼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⑨我好奇地看着女孩。她的稚气的脸上,已经三三两两冒出青春的气息。她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她的同
学看到她的妈妈是个街头织补女。这出乎我的意料,我有个同学,就因为长相土了点,苍老了点,他的儿子从
来不让他参加家长会,也不让他去学校接自己,男孩认为,自己的爸爸太寒号了,出现在同学面前,丢自己的
脸。
⑩我对她说,你的女儿真好。她看看女儿,笑着说,是啊,她很懂事,这几年,孩子跟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女
孩喝一撇,吃什么苦啊,你和爸爸才苦呢。忙完了手头的活,女孩拿出书本,趴在妈妈的凳子上,做起了作业。
我问她,怎么不回家去做作业。女孩说,我们要等爸爸来接我们,然后一起回家。
(11)她穿针引线,牡丹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蹬着三轮车骑了过来,女孩亲热地喊
他爸爸。我对她说,天快黑了,要不我明天再来拿,你们先回家吧。她摇摇头,就快好了。
(12)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她终于将牡丹绣好了。那件陈旧的连衣裙,因为这朵鲜艳的牡丹,而靓丽起来。
(13)中年男人将三轮车上的修理工具重新摆放,腾出一个空位子来,然后,中年男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放
在了那个座位上,我这才注意到,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女孩将妈妈的马扎、竹筐放好,背着书包,跟在爸爸
的三轮后,蹦蹦跳跳地走去。
(14)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我拿着那件绣了牡丹的裙子回家。你完全看不出来,牡丹之处,曾经是一个
补丁。
(选自《厦门文学》)
22.整体感知全文,说说文题“补丁也开花”中“补丁”和“花”的内涵,并分析其作用。
23.揣摩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舞台”的意思,并分析人物的精神品格。
24.文中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一的叙述方式,其作用是..o
25.文章第⑨⑩两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对表现“她”这一人物形象起什么作用?
26.“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的手。”这一细节描写透露出怎样的信息?
2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请你探究织补女工和徐敏共同的性格特征。
2001年,徐敏25岁。那年,因一次意外,徐敏原本美好的生活变得面目全非:高位瘫痪,胸部以下完全失
去知觉,轮椅成为她的“身体”和“双脚”。遭此厄运,徐敏曾一度想放弃生命,但最终她选择了坚强。“因
为身体残疾的缘故,我希望能找一份可以躺着做的工作。”2009年年底,徐敏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淘宝网上开
了一家名为“奇迹电动工具”的网店,专门销售五金产品电动工具。现在,“奇迹电动工具”已经是3钻卖
家,有了稳定的客户群和一定的知名度。
(摘自新浪网)
【答案】22.“补丁”既指织补女人织补的补丁,又指女人拮据的家境和瘫痪的身体;“花”既指织补女人
力“我”妻子的裙子大河处织补出的“牡丹花”。又指织补女人坚强乐观地生活,将生活过得幸福美好。标
题语带双关,既暗示了课文内容,提示了文章主旨,又在设置悬念中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3.“舞台”的意思是织补女人摆织补摊的位置,表现了“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24.(1).插叙(2).交代了织补女人缝补技艺高起的原因,同时又让“我”打消暖虑,为下文绣出靓
俪牡丹做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5.对比,写出了“她”女儿的懂事,从侧面表现了“她”的坚强、乐观、善良、关爱家人的这美好品质,对
女儿的影响很大。
26.表现出了织补女工生活的艰难和不易。
27.她们共同的性格特征是不向厄运低头,自强自立,微笑面对生活。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补丁”的表层含义是主人公用添加补丁的方法,在“妻子”的裙子上用花修补了大洞;联系
“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我这才注意到,她
的下半身,是瘫痪的”等语句可知,“补丁”深层含义是主人公身体的残疾和拮据的家境。根据文中“路灯
亮起来的时候,她终于将牡丹绣好了”可知,“花”的表层含义就是裙子处织补出的“牡丹花”;面对身体
的残疾和拮据的家境,主人公表现出的是坚强、乐观、善良,这是“花”的深层含义。
(2)作用: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修补连衣裙进行描写的,因此标题既概括了全文的内容;面对身体的残疾和
拮据的家境,主人公表现出的是坚强乐观,故标题提示了文章的主旨;补丁为什么能开花?标题设置了悬念,
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可知,“舞台”指织补女人摆织补摊的
位置。由“已经好几年了”可知,织补女人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很久,表现了她对自己的缝补工作认真负责
的精神。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插叙的叙述方式。“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
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 2025年探讨物业租赁合同发展趋势
- 2025机械制造外包合同书
- 2025年深入探讨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相关问题
- 2025【机械设备购销合同】机械设备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碲镉汞(MCT)红外探测器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会议电视图像保密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碾磨谷物及谷物加工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温控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12-537-2014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规范
- 胃肠外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1立方米砼模板含量表
- 紫藤萝瀑布的说课稿
-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 无菌GMP 操作指南: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确认
- 海因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
- 罗甸县从里水库管道输水工程施工方案
- UWI海威清创机使用说明书
-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第课时示范教案
- 刮板式花生脱壳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