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课程目标
(1)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与功能。
(2)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与位置的术语。
(3)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与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地图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能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
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
教学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周围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
情境式、活动式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就是我们了解与认识社
区的出发点。”引出社区概念。
【板书】从社区瞧我家
【板书】1.社区
根据同学们的讲述,感性讲解“什么叫社区”: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
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每个社区有不同的位置与环境。请同学们打开您们带来的深圳
地图,找找自己的家在哪里。”
进一步引导:“您就是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请同学们再瞧书上的图1T与1-2,
瞧瞧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图1T与图1-2的不同之处
大小:
形状:
方向、位置:
图案、符号:
颜色:
那两幅图就是不就是一个社区呢?如果就是一个地方,老师分别请一个同学扮演杜鹃,说说
怎样从自家走到王朋家,再请一个同学扮演王朋,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杜鹃家。
“同学们能听清楚这两位同学说的话不?为什么听不懂?”
“如果我们将这两幅图改成图1-3,再从杜鹃家走到王朋家,就是不就是就很清楚了?为什
么?”
引出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与图例。
【板书】2.地图三要素
老师:方向、比例尺与图例就是地图的语言,只有懂得了地图的语言才能正确地阅读图,与地
图对话。
介绍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结合地图,让学生懂得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三种:指向标、经
纬网与通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通过反复阅读地图,巩固记忆。
教师:地图就就是将实际事物画在平面上的图形,但我们又不可能将实际事物原封不动地画
在图上,所以,就要缩小,从而引出比例尺概念。让学生记住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线段式、数
字式与文字式,让学生瞧图操作,训练学生能三种方式互相转换;知道比例尺有大有小,以及它与
地图上内容与范围的关系;知道用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任何两地的距离。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与文字说明就就是地图的图例,它帮助我们识别地图上不
同类型的信息,认识地图上的地理事物。让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图例,知道表示城市、界限、河
流、湖泊、地形、道路等各种图例。利用图册,反复阅读各种地图,巩固学生方向、比例尺与图
例知识。
【板书】3.地图
教师:我们知道了地图的语言,也就就是地图的三要素,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就是地
图:地图就是将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字法则建立地球与平面间
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与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它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地图按内容分为:
1.普通地图:地形、地理
2.专题地图
(1)自然地图(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
(2)人文地图(人口、历史、经济、教育文化等)
地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地图与我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用到地图。
【板书】在社区中生活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中社区中,社区会为我们提供很多服务,请同学们想一想,您家所在
的小区为您做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有保安、有清洁工、有球场、有幼儿园、有食街……
教师:这些都体现了社区的功能。那么社区有哪些功能呢?请同学们瞧书上图1-5.1-6.1-7.
1-8,想一想,它们分别体现了社区的什么功能?
师生总结:图卜5就是社区的人在进行选举,选举就是一种政治生活,还有如宣传党与政府的
有关政策等,体现了社区的政治管理功能;图16与图1-7就是人们在进行健身与学习,还有体育
比赛、文艺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讲座与培训等,都体现了社区的文化教育功能;图1-8就是人们
在超市里购物,则体现了社区的经济功能。
社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使我们与社区的关系密切,也使我们对社区产生了很深
的感情,同时也为社区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堂测评)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我们学校的平面草图。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就是在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对社区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并且初步学
会了运用地图学习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始对社区功能的学习。所以在本课时,学生主要通
过地图与表格,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社区的分类。
2、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认识社区的功能与分类。
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地图的阅读分析,训练学生的使用地图的能力。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小组内的团队精神。
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比较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学生感悟农村与城市的区别。
2.通过比较北京四社区浮生结合生活,感知自己生活的社区属于哪一类型的社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区的分类以及自言生活的社区的属类。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
五、新课讲授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时间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学
会了使用地图,也了解了社区
导言学生进入上课状态。1分钟
的一些基本知识,今天我们运
用地图来学习社区的分类。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材的地图,比较
农村社区请大家按照小组形式,比
王村平面图与明阳小区平面图有哪些不
与城市社较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区15分钟
同;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农村社区与城
区别。
市社区的区别。
城市社区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北京市ABCD四
根据课本知识,比较北京
内不同特区主要有哪一类建筑物,请您模仿课本,给10分钟
就是四个社区的特点。
色的社区上述四个社区命名。
说说您家
请您结合生活,说说您家
属于哪中学生结合生活,说说您家与上述四中
与上述四中社区哪一个相似,7分钟
特色的社社区哪一个相似,并说明原因。
并说明原因。
区
社区之间就是不孤立的,
社区之间她们就是相互联系的,请您根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找到证据证明社
5分钟
的联系据生活实际找到一些证据证区之间就是相互联系的。
明。
您来说说今天学了什么
小结学生小结,上交今天的讨论报告。1分钟
知识。
请您选择您了解的社区,
课外调查并说明该社区属于哪一种特1分钟
色的社区。
综合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就是通过一个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地图的选择。然后分别设计了交通图,旅游图,
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土地利用图四幅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判读与使用,从而使学生了解获取
地图信息的基本要领。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对图1T1A与图1T1B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选择地图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让她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来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
3.使学生能将有关地图的知识与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图的种类。
难点;地图的运用。
四、探究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出示各类地图(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地
形图,土地利用图)
出示图1—11A与图1—11B提问:学生说出她们分别就
导1.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是什么图
2.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细程度
就是否相同?
学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从两幅图中您分别能了解到什么?在
生
什么情况下您会选择图A,在什么情况下您
会选择图B,说说您的理由。思
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那么多的地图,那
入么同学们会使用这些地图不?这节课就让考
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使用地图的能力吧!
瞧瞧谁用的好用的妙。
情景探究一:小组讨论
教出示杭州旅游图,设计出自己的旅游方
案。小组交流
提示:
学学生互评,选出最佳
1、教师下发有关杭州旅游景点的
设计奖
介绍材料
、教师告诉学生策划就是应该注意的
探2
问题:行程问题、景点停留时间、参观内
小组讨论
容、以及路线兴趣。
究情景探究二:设计方案
郭莉莉准备到湖南的张家界风景区游
玩两天,想选择一个旅游公司,请各小组以一介绍方案
个旅游公司路线策划组的身份,帮助她设计互评方案
一条路线,并且报出旅游价格,争取她加入您
们的旅游团。
教师提供张家界景点的一些介绍,以及
价格参考。
新
提问:
课
1、本节课您有什么体会自我小结
小
2、您还有什么问题。
结
作业绘制新沙岛景观分布图完成时间为一周
第二单元:
第一课:大洲与大洋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读图区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与海峡;
3、熟悉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与分布特征;
4、了解海洋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就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类型
多媒体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相关视频、手工制作的七大洲轮廓图
二、基本思路
教师、学生、媒体组合一展示音像、地球仪一观察地球仪、图片一展示图片,观察思考一讨
论分析,作小结一展示七大洲轮廓图,观察思考一展示七大洲分布图一展示视频,学生观察一介
绍交通要道,趣味小结。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节选有关地球全貌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从小家进入人类的大“家”的学习中来。
出示地球仪,学生观察思考,对海陆分布有个感性的认识。
【板书】一、人类的栖息地
学生活动:读图2-2,对比海陆面积大小。
【板书】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广东省地图(包括南海部分海域),学生读图找出雷州半岛、南沙群岛、海
南岛,讨论大陆、岛屿、半岛的区别。
(学生交流,总结略。)
【板书】2、七大洲
学生活动:读图2-4,找出七大洲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分布,观察它们的轮廓特点,大小比较。
(学生回答)
以组为单位,竞赛回答问题,出示制作的大洲轮廓简图,让小组强答,并描述其形状。(学生回
答后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地形图”。
(过渡)这些大洲之间远隔重洋,我们找找瞧都有哪些海洋?
【板书】二、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演示课件)进一步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
(播放视频)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主要就是海洋生物资源与能源矿产的
现状,以海洋渔业生产与海洋油气开发为例。
(小结,并对海洋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作简单叙述。)
【板书】2、海洋资源
(学生活动)分发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重要交通要道的相关资料,学生讨论,师生小
结。
最后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布置作业:画一幅世界大洲大洋的简单轮廓图。
第二课自然环境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地形多样”“气候万千”“风光迥异”三部分,教材利用各种图片、地图文字等
资料对世界地形与气候作了生动的呈现。
・教学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几种主要地形的特点与重要地形单元的名称与位置;
(2)了解世界多样的气候。
・教学思路
(1)本课时就是该课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略做改动,把“气象万千”中的“气候
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这部分放到下一个课时中;
(2)以“四大文明古国”为本课的中心载体,就是多样的地形、万千的气候围绕着“文明古
国”展开,从历史知识切入,引导学生探究地形与气候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由发言为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世界地形挂图》;学生收集四大文明古国的资料。
二、学法流程整体构架
学与教的活动程序设计意图
导入教师引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用金字塔、空中花引导学生在地图上
设问园设问引趣:您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大致位置找到大致位置,便于
引趣不?稍后分析归类
教师活动:通过四大文明古国所在的位置,使学生
得出平原的特征。
学生活动:结合地图,探究其她各类地形,包括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
与实例。纳能力
自主
承转:人们只有在合适的气候下,才能正常地生活
探究
与工作。正如地球的地形就是千差万别的一样,
学习
地球的气候也就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培养学生分析具体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并回答:①从图中这么多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
彩(图注)中您得出什么结论?②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到事物发展必
在描述当地气候时用了哪些词语?③这些词语然性的规律
反映了气候的哪两方面的特点?④四大文明古
国大致处在哪些气候带上?
小结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培养学生重视实践
的观念
三、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叙述】在开始我们新课以前,先来考大家一个课外知识:我们知道,在好几千年前,世界上曾
先后出现过四个文明古国,它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哪位同学知道世界历史上四大
文明古国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大致位置,请上来在《世界地形图》上指给大家瞧。
【展示】《世界地形图》
学生上台指出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与古代埃及的大致位置
【承转】非常好,经过这几个同学的努力,现在我们己经了解到这四大古国的大概位置了,那
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除了古代中国以外的另三大文明古国,她们都处在哪一类地形上?所谓
地形,就就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大多处在平原上。(注:古代印度特指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平原,就
是一个地理概念。)
(新课教学)
【提问】瞧来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不错!那么为什么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平原呢?大家能
不能结合书本,从平原的特点去找找原因。
学生分析平原特点:①宽广低平;②海拔低;③主要集中在大河两岸与濒临海洋的地区。
【承转】大家都感觉到了平原的适合居住性!那么除了平原之外,您还知道哪几种地形呢?
它们的特点就是怎样的,您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不?请大家带着这3个问题,前后左右讨论一下,
我们还可以参考书里的《世界地形图》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高原、山脉、丘陵、盆地、沙漠的特点,并各自举出地理实
例。
【提问】刚才我们讲到,四大文明古国大多诞生在平原地区。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瞧,平原就
是最适合远古居民居住的。那么世界其她地方也有不少平原,比如说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亚马孙平
原,如果这两个平原上有大批居民居住,那么她们会面临一些什么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主要从气候方面来思考。
【小结】对了,我们发现,西西伯利亚太冷,亚马孙平原太热,这两种气候都不适合生产力水平
低下的远古居民生活,所以,气候也就是远古人们创造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们只有在合适
的气候下,才能正常地生活与工作。正如地球的地形就是千差万别的一样,地球的气候也就是多
种多样的。
【提问】我们来瞧书上图2T1,大家发现这幅世界地图被画得花花绿绿色彩多样,为什么要
画成这个样子呢?
学生通过地图注记得出结论:地球的气候多样。
【提问】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地图下面绿框框里的两个问题,大家也就是分小组讨论一下,特
别要小心第二个问题:气候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因素。
引导学生瞧图,回答。
【承转】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我们描述了某一种气候,最主要的就就是从气温、
降水两方面入手。现在如果请您们把全球的气候按照地理位置分为3类,您该怎么分?
学生思考回答: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提问】对,那么我们再回到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上去,这四大文明古国都就是属于哪个气候
呢?
学生回答:温带气候带。
【小结】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古国的居民们在温带的气候中,在合适她们居住的气候中,创造
了灿烂的文明。所以,结合天时地利的优势条件,再加上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也就就是“人
与”,因此我们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就是必然的。
【提问】我们说,分成热带、温带与寒带三大气候带,只就是一种笼统的分法,其实这里面还
可以再进行划分,比如说温带气候又分为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那么我
们浙江属于哪一种具体的气候呢?
学生瞧图,找到浙江省的位置,回答:温带季风气候。
【提问】那么,大家也来瞧瞧,您最喜欢去旅游的国家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呢?
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地球多样的地形与多样的气候,希望同学们将来
能够有机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瞧世界
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众多星球,但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一个,它的
名字叫什么?
生:地球。
师: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为了便于认识与研究,人们仿照地球制作了一个模型。
(演示地球仪。)
师:这就就是地球仪,您们一定知道与这个模型有关的许多知识吧。今天就请您们以“外星人”
的身份利用地球仪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即从地球仪瞧世界。
师:地球仪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之一。因为它就是模仿地球制造的,所以在使用时就要遵
循地球运动的规律,那么,地球在宇宙中运动的特点就是什么?
生:自转、公转。
师:请您到黑板前将这两个词写下来,可以不?
师:谁能根据自己的了解,结合文字的理解给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就是自转、什么就是公转?
生:自转就是地球自身在转动,公转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师:大家同意她的说法不?
生:同意。
师:有没有人再补充一些?
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就是24小时,也就就是一天。
生: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365天。
生:地球自转的方向就是自西向东的,公转的方向也就是自西向东的。
师:很好!瞧来同学们知道的还很多。
师:地球自转就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时间大约就是24小时,由于地球的自转才有昼
夜更替。公转一周大约就是365天。我们所说的自转、公转的时间就是大约数,有兴趣的同学可
以查有关资料,了解更为精确的时间就是多少。
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地球运动的方向,那么使用地球仪时该怎样旋转?
生:自西向东转。
(边讲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师:下面我们就分组观察地球仪,请各组同学选派代表来领取地球仪。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
各组同学认真观察,然后将观察到的结果告诉大家,我们比赛瞧哪组同学观察到的东西多。
(学生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观察。)
师:时间到,哪组同学先展示您们的成果?其她组同学瞧她们观察的结果就是否正确。
生(二组):我们查到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小;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亚洲最大,大洋州最小,
太平洋最大……
生(一组):我们观察到地球表面的总面积就是5万万多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一万四千平方
千米,赤道的周长就是四万多千米,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千米,子午线周长约四十万千米。
生(二组):我们还观察到地球表面有许多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海峡、国家……
生:我们还发现地球仪表面有许多经纬线。
师:地球仪像一本内容丰富的大字典,从中可以查到许多知识,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暂停
一下,与老师一起分析观察的结果。根据观察的结果,老师发现二组的同学善于比较,一组的同学
们则善于利用数据说明问题,现在各组自己总结与其她组相比,您们还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生:我们观察的重点就是区别大小,对具体数据观察记录不详细,不认真。
生:我们也注意到大小的不同,但被别的组说了,我们就把别组忽略的数据当作重点……
师:同学们善于总结经验教训I,这样在将来的学习中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有些同学说自
己的观察不仔细、不认真,实际上不就是同学们观察不认真,而就是有的地球仪上没有标明具体
的数据。同学们能够利用数据并通过比较说明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就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大家观
察到的这些结果,如果有什么问题或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生:北回归线就是怎么回事?
师:请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找到这条线,谁能谈谈与这条线有关的知识?
生:在赤道以北。
师:在赤道以南还有一条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与赤道的距离相等。
生:就是一条虚线,绕地球一周。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地球仪上绕地球一周的线很多,请同学们再观察地球仪,分析它们
有什么特点?
生:都就是一些圆圈。
师:圆的大小不同,最大的圆就是赤道。
师:那么最小的圆呢?
生:就是在南北两极附近。
师:有道理,为了研究地球,人们用一些线将地球的表面划分为若干部分。同学们刚才所说的
这些线都与地轴垂直,环绕地球一周,我们称之为纬线。为区别每条纬线,人们又确定了纬度,纬
线指示东西方向。请同学们查瞧一下最长的纬线就是哪条?
生:0°纬线。
师: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各划分出90°,赤道以南称南纬,就是南半球,用“South”的
“S”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就是北半球,用“North”的“N”表示。最短的纬线就是南北两
极点,就是两个点圈,也就就是90°N与90°So
(教师板图相应纬线、标注纬度。)
师:各条纬线之间就是什么关系?
生:相互平行,南北对称。
师:赤道两侧同纬度纬线以赤道为中心相互平行并且对称。大家刚才谈到的南北回归线就是
一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就是太阳直射地球表面最北的界线,而南回归线就是太阳直射地球表
面最南的界线。北回归线的纬度就是多少?
(学生查瞧地球仪。)
师: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不到北回归线的确切度数,但我们能查到离它最近标明纬度的两条
纬线,这两条纬线分别就是多少度?
生:20。N与30°N»
师:利用数学等分线法,我们估算一下北回归线的大致度数。
生:22°No
生:23°No
生:22.5°No
师:同学们估算的度数已基本接近准确值,北回归线实际就是23.5°No那么,大家说说南回
归线就是多少度?
生:23.5°So
师:地球仪上还有两条纬线就是用虚线表示的,请同学们快速找到,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生:南极圈、北极圈。
师:请同学们用估算的方法估算一下南极圈与北极圈的纬度。
师:南北极圈也就是两条特殊的纬线,同学们知道它们有什么意义不?
生:在极圈内有极昼与极夜现象。
师:很好!南北极圈就是有无极昼现象与极夜现象的分界线。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
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出现,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出现。那么大家想一想,我国南极
考察队应选择什么时间去南极考察?
生:12月中旬以后。
师:能说明理由不?
生:此时,北半球处于冬季,正好就是南极的暖季,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
内就会出现极昼现象,便于考察。
师:非常聪明!由于不同时间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不同,所以地球上不同纬度接受阳光的强弱
不同,所获得的热量也不同,以回归线、极圈为界将地球分为5个热量带,获得热量最多的为热带,
获得热量最少的为寒带,热带与寒带之间就是温带,温带与寒带在南北半球对称分布。哪组同学
能将它们填在老师的地图上?
(学生填图。)
师:其她同学再仔细观察地球仪,说说我国南北两端的纬度大约各就是多少?计算一下我国
共跨多少个纬度?瞧瞧我国处于哪一个热量带?
生:热带以北的温带应标明北温带,以南的温带应标明南温带,寒带一样也应分别标上南、北。
师:棒极了!这样就有利于区别了。
师:观察地球仪的同学,把您们的收获汇报一下,与大家分享好不?
生: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广东南部、海南岛等南部地区属于热带。
师:确切地说,我国最北端在50°N,最南端在5°N,大约跨45个纬度,形成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的特点。另外,我们将两半球的纬度各等分为3份,这样地球表面分成低纬度、高纬度、中纬度
几个部分,请同学们说说它们的分界线就是什么?
生:南北纬30°之间就是低纬度,30°~60°就是中纬度;60°~90°就是高纬度。
师:好!那么我国处在哪个纬度带?
生:低纬度与中纬度。
师: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南部地区属于低纬度。由于时间关系,课堂学习到此结束,
瞧来许多同学意犹未尽。地球仪暂时借给您们继续使用,您们可以研究与纬线相交的经线的问
题。请各组同学选派有兴趣的同学专人保管地球仪。
第三单元:
第二课:山川秀美一多样的地形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自然环境概况,即中国人民生活的环境。本课侧重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
的影响,环境只就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如何体现人的存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就是本课的主旨响时,
本课内容为第三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区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
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通过读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进一步讨论这样的地势产生的影响。
(3)树立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未同地运特别就是山区及学生所在地地形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剖面图的能力,分析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分为想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f学会(新旧结合掌握
知识)一会学(读图分析掌握方法)一会用(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不同地形区的生产特点与生活习惯。
二、学法流程整体构架
本课教学流程见下表
教学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目标
内容
导入听歌瞧画面,自由讨论引入话题激趣
地形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读图
读图找我国的不同地形
多样读图能力
读图了解本地地形区,讨论对人们生产、
本地的指导分组培养学生自主探
生活的影响,其它地形区就是否也可以
地形讨论索,从而获得新知
这样发展。
启发指导
地形面培养学生归纳能
读图判断,下结论学生分析
积比例力
归纳
小明与培养学生分析资
启发学生
小玲的分组结合对话讨论,发表自己的瞧法料,获取信息的能
发现
对话力
指导读图培养学生装的读
地形剖
联系地形图,小组讨论我国的地势对比分析图能力,分析归纳
面图
归纳能力
活动启发组织
思考讨论如何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士培养发散思维
反思e
三、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介绍中国大好河山的图片(配歌曲)。
【提问】刚才大家瞧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
(新课教学)
【承转】中国的山水与土地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也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今天,我
们将在这优美的画面、动人的歌声中去了解祖国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使壮丽河山长在,灿烂
文明永传。
【展示】《中国地形图》
【提问】(1)请同学们回忆地形的种类,瞧图找一下中国有些什么地形?
学生确定中国地形多样。
(2)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区?
学生思考后回答。
【展示】本地交通、稻田、渔业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学生从生活习惯、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讨论。
【展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等地的图片。
【提问】其它地形区的人民就是否一样生活生产,为什么?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分析,农业生产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制约。
【叙述】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把山地、丘陵与崎岖的高原都统称为山区。
【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提问】您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确定山区面积广大。
【展示】小明与小玲各自对山区的感受
【提问】您同意她们的瞧法不?您有什么瞧法?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对话,鼓励学生结合旅游等亲身休验与所见所闻,
发表自己的瞧法。
【展示】《中国地形图》
【提问】我国的山区主要分布在哪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您愿意参与不?
为第三课东西差异、西部大开发作铺垫。
【承转】刚才我们讨论了我国的地形特点,那么在家就是否知道各类地形最大的一个区
别就是什么呢?(海拔)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下我国地势的分布特点。
【展示】《中国地形图》《沿北纬32o的地形剖面图》。
【提问】(1)对照陆高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高度分别就
是多少?
学生读图回答。
(2)如果我们自东向西穿越这三个地形区去旅游,会瞧到地表起伏有什么变化?
(3)您能解释“大江东去浪涛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原因不?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分析。
(课堂小结)
【提问】
(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所学内容或者说出您印记最深的。
(2)我们知道了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那么您对于人类对地形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有些
什么瞧法呢?
学生结合实际自由发言。
四、问题研讨
本课的教学应突出人们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生活与生产产生了很大的不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反思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的地区差异造成各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重点介绍南北与东西
差异,探讨如何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把各地区的特色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激发学生尊重各
地的特色与爱国热情。同时,本课内容为学生第四单元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有承上启下的
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读图了解中国的秦岭一淮河分解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2、通过讨论分析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3、激发报效祖国,服务家乡的志向。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秦岭一淮河地理分解线南北方气温与降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引课】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下列图片反映的就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居?再来猜一猜俗语(陕
西四大怪:面条像腰带,国馈像锅盖,房子半边盖,辣子就是道菜。)反映的就是我国的哪个地区的
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过渡】就是的,说明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形成,验证
了中国的一句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刚才我们同学提到了南方与北方两个词,请问南方与
北方分布在我国的哪个部位,她们的分界线就是哪一条呢?请同学们瞧下面的图,把它找出来。
【学生讨论】略。
【讲述】我们习惯上以秦岭一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与南方两大区域。
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下面我们来瞧一瞧书本上的两封邮件,请大家找一找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在哪里。
【学生回答】这两封邮件反映的就是南方与北方在气候、景观、与生活上的不同。
【提问】除了邮件反映的差异外,您还了解到北方与南方哪些不同点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南北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饮食、民居、交通、气候、服饰、语言等。请同
学们仔细的瞧下面的图片,南北方的这些差异的形成跟什么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展示】南方与北方饮食、民居、交通的图片。
【学生回答】南北方这些差异的形成主要就是由自然环境形成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气候
中的两大因素气温与降水决定的。
【叙述】我国南方北方的气温差异很大,尤其就是在冬季。我们一起来瞧瞧1月平均气温的
分布图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展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提问】1、在图上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找出1月均温最高点与最低点,计算南北的最大温差。
3、归纳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瞧图、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
【展示】1月我国南方北方的景观图片与1月漠河与三亚天气预报。直观教学加深印象。
【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瞧出南北的温差很大。那么,夏季也就就是7月份我国的平均气温
又就是如何呢?
【展示】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瞧图请说出七月平均气温南北方差异情况。
【总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瞧出夏季南北气温有差异,但差异比冬季小。
【转承】我们的生产、生活不仅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受降水的影响也很大。请同学们仔细观
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1、秦岭一淮河分界线比较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2、中国的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瞧图、讨论、回答。
【总结】我国降水量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原因就是季风影响
的强弱。
【提问】通过对气温与降水的分析,请同学们说一说南北方的这样的气候对农业生产与内河
航运(交通)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自由讨论发言。
【转承】请同学们结合我国南北方气温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南北方生产与生活的差异,认真讨
论并填写下表。
区域内容秦岭一淮河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
1月均温
年降水
干湿状况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民居特色
饮食习惯
交通工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各地的人们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该地特定的生
产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进行不同就是生产与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各
的特长与优点,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
【课堂小结】气候的差异导致民居、饮食、交通等等的不同。
【课堂练习】“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在老家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就非常火
爆,1998年落户南昌时,经营场面与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
就是,没过多久生意便渐渐冷淡下来,渐渐发展到今天的门可罗雀。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
能不能告诉老板这就是为什么不?
【课外作业】填写本课的填充图册。
第四单元: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
一、教学设计
1.课堂教学应当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与空间,因此教学设计应就是开放的、多维
的,教师要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
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者。
2.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要求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事物与现象直接或间接的感知,形成鲜明、确切
的印象,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L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与优势,深刻领会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应保护资源,做到人
与自然的与谐发展。
2.了解丝绸之路。
3.了解在干旱地区,水就是生命的源泉;就是否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就是干旱地区人民生
存与发展的关键。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水就是生命之源。
学习难点: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北京申奥”“中国足球进入世界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神舟四号”
火箭发射成功等录像片段。
师:对中国人来说,喜事可真不少,谁能给大家讲讲都有哪些可喜可贺的事情?
生: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第一次进入世界杯。
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师:对,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
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在西汉就就是以丝绸之路为纽带,走出国门,与许多国家
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如歌的驼铃声一起去寻访丝绸之路……
(展示北京沙漠驼队,丝绸之路路线图。)
师:公元前138年与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带领使者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
廊到今天新疆,经过西亚再到欧洲,I,开辟了贯穿东西方的陆路通道。从此商人、使者频繁往来于
中原与西部地区!中国的丝绸与丝制品运往欧洲或更远的地方,这条通道竟获得了“丝绸之路”
的美称。想像一下,假如您们就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支运输队,会遇到哪些问题?您怎样解决?
生: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能靠骆驼……
生:沿途大多数就是沙漠戈壁,很少有人居住……
生: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干旱少雨……
生:缺水就是最大的问题,您可以通过饮天山雪水来解决。
师:生活在这的最大感受就是冬天冷,夏天热,干旱少雨,四季分明,春秋两季风沙天气多,所
以古代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发明了独特的灌溉工具——坎儿井。
(展示《坎儿井示意图》。)
师:同学们都见过坎儿井不?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讲讲坎儿井的形成原理、优点及其主要分布
地区。
生:原理:略……
生:优点:略……
师:炎热干燥,沙漠连绵的恶劣环境不但没有熄灭人们生存下去的勇气,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创
造力。为了让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勤劳智慧的人们发明了坎儿井,天山冰雪融水通
过坎儿井滋养林草,灌溉农田,给干旱地区带来了勃勃生机。大家想一想,这里的环境自古以来就
就是这样恶劣的不?据说这里曾经湖水充足,商旅云集,市场繁荣,而今却成了一片荒漠、盐泽,
繁华多时的楼兰古城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呢?
(展示《新疆地图》。)
生:乱砍乱伐,不注重环境保护。
生:地形影响气候,地形以山地与盆地为主,沙漠分布广。
生:因为海拔高,所以气候寒冷,因为离海较远,所以干旱少雨,沙漠广布。
师:因此,人们不仅要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自然资源,使
人类与自然资源与谐发展。坎儿井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坎儿井就是绿洲的生命之泉。
(展示三组图片:(1)棉田、瓜果;(2)煤矿、金矿、铁矿一、油田、风力发电;(3)魔鬼城、天山、
回王坟。)
师: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显示了我区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我区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
呢?
生: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
生:草地资源,旅游资源。
师:虽然有资源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劣势,只有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
设、科技教育与资源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您认为采取那些具体措施才能合
理的开发我区自然资源的优势?
生: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生:节约用水,采取滴灌技术。
生: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师:非常好,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为家乡献计献策,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再造一个山川秀
美的西部,新疆首当其冲!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再次向世人展示自己巨大魅力的机会。想像一下:
家乡的未来就是什么样,请您用动人的诗篇或美丽的画卷描绘家乡的明天。
(最后在《走进新时代》的歌曲中结束此课。)
五、教学体会
学生主体原则的基本原则就是从尊重学生自主性出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
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学习上重视过程的体现与自由个性的实现,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
果。主体比较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运用所学知识的应变能力,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化到主动地对不同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寻求。因此使整个学习内容在教
师指导下成为具体化的对象,就能增进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主
动学习进程中来。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设疑必须体现“主体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主导”作用,
而这种作用主要靠提问体现出来,这对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起至关重要的作
用。所以问题的提出不就是武断地将学生的思路强行与自己的思路进行连接,而就是将问题设计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系统上进行发展,而学
生在课堂上的认知系统就成为她们以后逐步提高的“最近发展区”)。即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
具体情况来把握坡度,所以提问既就是学生深思熟虑、又就是力所能及的问题,即“跳一跳摘桃
子”,促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以《干旱的宝地》一课为例,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引导新课的关键就是怎样激活思维,最可行的办法就就是贴近生活,由学生熟知的事物中引出主
题。本课一开始就播放“北京申奥”“中国足球进入世界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录像片
段,然后问:在这些大事中,哪一件就是发生在中国人经济生活中的大事?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现实感,加深了学生的心理体验,又为“丝绸之路”的学习做
铺垫。当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与路线后设问:假如您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支运输队,会
遇到哪些问题?您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一幕生动的情景与无拘无束的活动范围,
为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回到两千多年前体
验那时的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在学生心理体
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形成这种独特气候的因素就是什么?出现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设
计这一问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不就是停留在表面上,让学生学会全面本
质地去研究问题,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授知识发生冲突,于就是产生了迫切知道原因的欲
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暗示与前面所学各具特色的区域做比较,这
样不仅引导了学生的思考方向,更就是对知识的一次比较、归纳、综合。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问题的提出又就是在教师深入研究教
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同时理解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所以当
“昔日繁荣、而今却成了一片荒漠、盐泽,繁华多时的楼兰为什么销声匿迹了”一问的提出,如
果说前三个问题就是知识、思维、方法的铺成,那么这一问题则直接击中了问题的焦点,点破了
这里不就是自古以来就沙漠连绵的。学生顿生疑惑,于就是产生了欲罢不能的问题情景,质疑的
氛围形成了,学生的思路被打开;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旨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美容概述
- 《同学间的交往礼仪》课件
- 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
- 2024网络安全年会
- 《天然牛乳蛋白肽》课件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 数学学案:课前导引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员工管理制度》课件
- 企业培训师试讲
- 智慧树知到《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绵阳师范学院)》2024章节测试答案
- 餐厅、食堂餐饮服务方案(技术标)
- 工业厂房设计规划方案
- 安全生产检查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查房
- 公司安全部门简介
- 危废仓库建筑合同
-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烧伤
- 物业公司消防知识培训方案
-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简)
- GH/T 1419-2023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规程灰肉红菇
- ISO9001:2015标准内容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