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节活动度评定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关节活动度(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关节活动度的分类主动关节活动度指关节由肌肉主动收缩产生的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指无随意的肌肉收缩,仅由外力如治疗师的帮助而产生的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评定指对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角度的评定,主要是对主动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是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之一。关节活动度评定目的了解关节活动障碍的程度
根据整体的临床表现,大致分析可能的原因为选择康复治疗方法提供依据评定康复治疗效果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一)关节面的面积差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面积差越大,活动度也越大。肩关节与髋关节,尽管两者均为三轴关节,但因肩关节头大盂小,面积差大,髋关节的髋臼大而深,面积差小,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较髋关节大。(二)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活动度大。肘关节囊壁薄而松弛,故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大。
(三)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关节韧带少而弱,关节活动度大,反之则小。髋关节周围有髂股韧带、耻股韧带、轮匝带,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所有这些大大限制了髋关节的运动。(四)关节周围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多少及弹性
肌肉的弹性越好,关节的活动度越大,但若肌肉体积过大和周围脂肪组织过多也会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五)关节盘的有无关节盘的介入使关节腔一分为二,关节腔的两部分可以产生不同的运动,增加了关节的运动形式和范围。膝关节半月板使膝关节除屈伸运动外,在屈膝位时还可以做小腿旋转运动。(六)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儿童和少年的关节活动度比成人大。女性比男性关节活动度大。训练水平高者比训练水平低者关节活动度大。(七)生理状态
生理状态对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影响,当人在麻醉或昏迷状态时,由于肌肉松弛,使关节处于软弱而不稳的状态,关节活动度较通常情况加大。引起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关节活动异常分为活动度减少和活动度过度两类。活动度减少更为多见。造成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概括为两大类。(一)关节本身的疾病关节内骨折或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软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二)关节外疾病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及粘连疤痕挛缩关节外骨折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中枢神经损伤早期引起关节活动度过度,痉挛期导致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少。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当关节水肿、疼痛,肌肉痉挛、短缩,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肤瘢痕等发生时,影响了关节的运动功能。(二)禁忌证1.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2.刚刚经历肌腱、韧带、肌肉手术后。3.骨化性肌炎。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量角器电子角度计皮尺x线片摄像机拍摄测量工具1通用量角器
为临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工具,量角器的两臂(一臂有刻度,另一臂有指针)由一轴心连接。
测量工具2方盘量角器
为一正方形、中央有圆形分角刻度的木盘,其刻度自0点向左右各为180°,中心加一可旋转的指针,后方再加把手构成。
多功能关节活动测量表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训练系统测量工具3测量步骤1.向被检者解释测量目的与方法,取得合作。2.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3.确定测量正确体位。4.固定构成关节的近端部分,要求被检查者受累
关节进行各种主动运动。治疗师首先示范该关节应如何运动。4.测量AROM5.测量PROM测量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测量时被检查者须保持正确体位并给予有效的固定。根据测量部位选择适当的关节角度测量尺。首次和再次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者以及所用测量工具应保持一致。被动运动关节时手法要柔和,速度缓慢均匀。读取量角器刻度盘上的刻度时,刻度应与视线同高。对活动受限的关节,AROM与PROM均应测量并在记录中注明。测量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测量的同时注意观察和记录关节是否存在病变。肢体ROM的检查结果应进行健、患侧比较。注意药物对ROM测量结果的影响。有某些情况存在时,AROM和PROM测量操作应特别谨慎。如炎症或感染、血肿、骨性关节僵硬、软组织损伤等。当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或骨的脆性增加时,应避免PROM测量。肌
力
评
定一、概述
(一)定义1.肌力:指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的力量。2.肌力评定:肌力评定旨在评估肌力大小,确定肌力障碍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效,判断预后。(二)肌力评定的目的
1.判断有否肌力低下以及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
2.发现导致肌肉低下的原因。
3.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4.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
5.判定治疗方法的优劣。
6.为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三)肌力异常的原因肌力异常常见于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病变。1.等长收缩:
(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间的距离不变,即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也不发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2)作用: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
(四)肌肉收缩类型
2.等张收缩:(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2)分类:
a)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点之间距离缩短,称为向心性收缩。
b)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点之间距离逐渐加大,主要作用使动作的快慢或肢体落下的速度得到控制,称为离心性收缩。
3.等速收缩
又称恒定速度运动,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仅使肌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不能增加速度,运动过程中角速度不变。是人借助等速训练装置来完成的,不是肌肉的自然收缩形式,而是一种肌力评定和训练的方法。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2.肌纤维的类型3.运动单位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动频率4.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5.肌肉收缩类型6.关节角度7.年龄与性别(五)影响肌力的因素二、肌力检查徒手肌力检查1.定义:是检查者用自已的双手、经验和判断力对被检者的肌力进行评定和操作。★★★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级别标准相当于正常肌力的%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1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2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3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1916美国RobertLovett1936英国Henry﹠Flerence级别标准5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范围的运动5-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4+在活动的初、中期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4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4-对抗与4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3+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3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3-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2+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以下2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2-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1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0无肌肉收缩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1.知道最大关节活动度,先作被动活动。
2.正确测试姿位、平稳运动。
3.测试动作应标准化。
4.不能压迫肌肉或肌腱。
5.抗阻必组连续均匀施加,方向相反,同一强度。
6.使受试者充分合作。
7.左右对比。
8.作横向比较时宜用相对肌力。
9.适当的测试时机。
10.注意禁忌证
: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严重疼痛等患者。肌
张
力
评
定(一)定义:肌张力的定义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表现为肌肉组织微小而持续的不随意收缩,临床表现为肌肉被动拉长或牵伸时的阻力肌张力概念扩展1a.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b.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所必须的。c.也是保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需的条件2.正常肌张力有赖于完整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制以及肌肉本身的特性(如收缩能力、弹性、延伸性等)。3.临床上的肌张力是指医务人员对被检查者的肢体进行被动活动所感觉到的阻力。肌张力概念扩展肌张力的分类正常肌张力异常肌张力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弛缓(二)分类1、静止性肌张力2、姿势性肌张力3、运动性肌张力静止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肌张力特征变换姿势时表现出来的肌张力特征完成某一动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肌张力特征(三)正常肌张力的特征1、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2、将肢体被动地置于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3、能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4、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中变为固定姿势的能力。5、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二.影响肌张力的因素1.体位的影响:不良的姿势和肢体放置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例如在痉挛器的脑卒中患者,仰卧位时患侧下肢伸肌肌张力可增加。2.精神因素的影响:紧张和焦虑情绪以及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可以使肌张力增高。3.并发症的影响:有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疼痛、关节挛缩等并发症时,肌张力可增高。4.神经状态的影响:中枢抑制系统和中枢异化系统的失衡,可使肌张力发生变化。5.局部压力改变的影响:局部肢体受压可使肌张力增高,如穿紧而挤的衣服和鞋子。6.疾病的影响:如骨折、脱位、异化骨化等外伤或疾病可使肌张力增高。7.药物的影响:如烟碱能明显增加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程度;巴氯芬则有抑制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发生和降低频率、强度的作用。8.外界环境的影响:当气温发生剧烈变化时,肌张力可增高。9.主观因素的影响:患者对运动的主观控制作用,肌张力可发生变化。(四)异常肌张力
1.肌张力迟缓2.肌张力增高:痉挛、僵硬3.肌张力障碍1.肌张力迟缓(1)定义:表现为降低或缺乏、被动运动时的阻力降低或消失。(2)原因:a.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为暂时性状态,其发生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部位决定b.外周神经系统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c.原发性肌病。(3)特征临床上可表现为:柔软、迟缓和松弛,加之邻近关节周围肌肉共同收缩能力的减弱,导致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扩大,腱反射消失或缺乏。2.肌张力增高(1)痉挛①.定义: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②.原因: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常见于脊髓
损伤、脱髓鞘疾病、脑卒中脑外伤、脑瘫、去皮层强直、大脑强直等。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myotaticreflex)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2)僵硬①.定义: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②.原因:常为锥体外系的损害所致,帕金森是僵硬最常见的病因。③.表现:齿轮样僵硬:齿轮样僵硬是一种被动运动的反应,特征为运动时交替地释放和阻力增加而产生均匀的顿挫感。铅管样强直:是一种持续的僵硬。④.特征:任何方向的关节被动运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阻力都增加。相对持续,且不依赖牵张刺激的速度。
3.肌张力障碍(1)定义: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同时伴有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肌肉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2)原因:a.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疾病b.遗传因素:如原发性、特发性肌张力障碍c.神经退行性疾患:如肝豆状核变性;d.代谢性疾患:如氨基酸或脂质代谢障碍;e.其他:如张力性肌肉奇怪变性、痉挛性斜颈二、肌张力的评定(一)肌张力的手法检查1、视诊2、触诊3、反射观察肢体或躯体的异常姿态肌张力高:触之硬肌张力低:触之软0-4级评分:0:无反射,1:反射减退,2:正常,3:活跃,4:阵挛腱反射(一)肌张力的手法检查被动运动检查
最常用
改良的Ashworth法级别评定标准0级无肌张力增加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出现最小的阻力或突然卡住和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1/2出现突然卡住,在
ROM后1/2均有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在ROM前1/2出现阻力,但受累部分能较容易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运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肌张力的神经科分级
分级表现
0级肌张力降低
1级肌张力正常
2级肌张力稍高,但肢体活动未受限
3级肌张力高,肢体活动受限
4级肌肉僵硬,肢体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Penn分级法级别评定标准0级无痉挛1级刺激肢体时,诱发轻、中度痉挛2级痉挛偶有发作,﹤1次/h3级痉挛经常发作,﹥1次/h4级痉挛频繁发作,﹥10次/hClonus分级法级别评定标准0级无踝阵挛1级踝阵挛持续1-4s2级踝阵挛持续5-9s3级踝阵挛持续10-14s4级踝阵挛持续≧15s
踝阵挛
一种病理反射。检查时嘱病人仰卧,髋关节与膝关节稍屈,一手持病人小腿,另手持住病人足的远端,用力使踝关节背屈,则踝关节呈节律性伸屈运动。平衡功能评定
一、概述
(一)定义平衡(balance):
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二)平衡功能的分类静态平衡自动态平衡他动态平衡(三)影响平衡的因素
重心的高低支撑面的大小支撑面的稳定性摩擦力肌力、肌张力、视觉、本体感觉、维持人体平衡的生理基础(翻正反应、平衡反应)二、平衡功能的评定方法(一)观察法(二)量表法(三)平衡仪测试法(一)观察法1、闭眼站立(即Romberg's征):双足靠拢站,30秒2、TandemRomberg's征:足跟对足尖站,双前臂交叉于胸前,闭目保持60s,重复4次3、单腿静态站立试验:观察受试者睁眼与闭眼。最长维持时间30s,重复5次,每侧最高得分150分4、平衡反应检查:指平衡状态改变时,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Berg平衡量表
评定项目月日月日月日1从坐位站起2无支持站立(2min)3无靠背坐位,但双脚着地(2min)4从站立位坐下5转移6无支持闭目站立(10s)7双脚并拢无支持站立(1min)8站立位时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25cm)9站立位时从地面捡起物品10站立位转身向后看11转身360度(4S内2个方向)12无支持站立时将一只脚放在台阶或凳子上(8次)13一脚在前无支持站立(30s)14单腿站立(>10s)总分(二)量表法Berg平衡量表评分标准0-4分五个级别,最高分56分,最低分0分。0-20分:平衡能力差,只能坐轮椅。21-40分:平衡能力可,能辅助步行;41-56分:平衡能力好,能独立行走;<40分:预示有跌倒的风险。(三)平衡仪测试法协调功能评定
一、概述
(一)定义协调运动:指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与特定运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二)协调运动的特点适当的肌力适当的速度、节奏准确的距离和方向(三)协调运动的分类
1、粗大运动:大肌群参与的身体姿势的保持、平衡等,如翻身、坐、站、行走2、精细活动:由小肌群实施的动作,如手指的灵巧性、控制细小物品的能力等二、协调评定方法(一)非平衡协调性检查的常用方法(二)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三)精细运动的评定(一)非平衡协调性检查的常用方法(1)指鼻试验(2)指指试验(3)交替指鼻(4)对指试验(5)粗大抓握(6)轮替试验(7)反弹试验(8)交替足跟至膝和足趾(9)跟膝胫试验(10)足趾触检查者手指(11)画线试验(12)振子试验试验评分5分-正常。4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速度和熟练程度比正常稍差。3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协调缺陷极明显,动作慢、笨拙和不稳定。2分-重度障碍,只能发起运动而不能完成。1分-不能活动。(1)维持站立(2)足并拢站立(3)足尖对足跟站(4)单足站(5)站立时上肢交替放在身旁、头上方、腰部(6)外力突然推(7)站立前屈、站立侧屈交替;(8)站立交替侧屈(二)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9)直线走,足跟与足尖对(10)沿标记走圈或8字(11)向侧方迈步和交叉前行、退步走(12)原地踏步(13)变换步行速度:增加速度将夸大协调缺陷(14)步行时突然停下和突然起步(15)沿圆圈和变换方向步行(16)用足趾和足跟步行(17)足并拢站立,上肢平伸、闭眼维持,如不能为Romberg征阳性评分标准4分-能完成活动。3分-能完成活动,但为保持平衡需要较少的身体接触加以保护。2分-能完成活动,但为保持平衡需要大量的身体接触加以保护。1分-不能活动。(三)精细运动的评定手的准确性检查:Jebsen-Taylor手功能检查:检查手的粗大运动的协调性:①写一句话;②模仿翻书;③捡拾小件物品;④模仿进食;⑤堆叠积木;⑥拿起大而轻的物品;⑦拿起大而重的物品。Purduepegboard测试:检查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①左手插细铁柱;②右手插细铁柱;③双手同时插细铁柱;④装配。上肢准确性测试:①同心圆打点;②缺口连线。帕金森病患者上肢的协调性检查评定注意事项评定所需条件:环境用品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非平衡性协调运动的评定:非站立姿势下进行,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平衡性协调运动的评定(日常生活基本动作):在移动、站立时进行,主要是粗大运动步态分析一、概述
(一)定义人体在行走时的姿态通过髋、膝、踝、足趾的一系列连续活动身体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过程正常步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系统的协调工作(二)正常步态的特征稳定性
以最小的能量消耗来取得最大的身体重心稳定周期性和节律性
两侧下肢交替摆动,重复相同过程方向性使躯干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协调性全身各关节、肌肉的参与,大脑对这些组织的控制个体差异
后天经学习而获得,并随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三)步态分析的对象有步行障碍的病人神经系统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损伤中风、头部外伤、脑性瘫痪、脑肿瘤、脊髓损伤、脊髓炎、尺、桡、胫、腓神经损伤等运动器官骨骼、关节、韧带、肌肉、肌腱等障碍各种脊椎疾病、关节疾病、肌营养不良、截肢等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接合部障碍重症肌无力等(四)步态分析的意义重要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分析异常步态原因和矫正异常步态、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二、步态分析(一)方法1、定性分析通常采用目测观察的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经验进行分析。2、定量分析需要简单仪器或高科技设备采集数据和分析步态的运动学和运动学特征。(二)观察要点步行周期步行节律疼痛膝关节踝关节足1、定性分析
测定时间参数病人在规定距离的道路上行走,用秒表计时,实测行走距离不少于10米测定距离参数(足印法)用滑石粉或墨水使病人行走时能在规定走道上或地面铺的白纸上留下足印2、定量分析(三)临床常见异常步态1、肌痉挛步态2、肌无力步态3、关节强直步态4、蹒跚步态5、慌张步态1、肌痉挛步态1)偏瘫步态2)截瘫步态2、肌无力步态1)臀大肌无力2)臀中肌无力3)胫前肌无力4、蹒跚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行摇晃不稳,不能走直线,状如醉汉,又称酩酊步
5、慌张步态帕金森病或基底节病变时,步态短而快,并出现阵发性加速,不能随意停止或转向,上肢摆动缩小或停止,称慌张步态或前冲步态
帕金森病感觉功能评定
一、概述
(一)定义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大小、形状、颜色、坚实度、温度、味道、气味、声音等。(二)感觉的分类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嗅、味等一般感觉:又称躯体感觉
浅感觉:触觉、痛觉、温觉、压觉,是皮肤和粘膜的感觉
深感觉:又称本体感觉,包括关节觉(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是刺激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肌梭、腱梭)产生的感觉
复合感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重量觉、质地觉等,是大脑综合分析和判断的结果,也称为皮质感觉(三)常见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
1、刺激性症状1)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轻微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2)感觉倒错(dysesthesia)对刺激的认识错误3)感觉过度(hyperpathia)4)感觉异常(paresthesia)2、抑制性症状感觉缺失(anesthesia)指清醒状态下对刺激无反应。有痛觉缺失、温度觉缺失、触觉缺失和深感觉缺失。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深、浅感觉)均缺失,称完全性感觉缺失。在同一部位只有某种感觉缺失,而其它感觉存在,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如痛温觉缺失而触觉保留,见于脊髓空洞症等。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兴奋性阈值增高,但敏感性减弱。双侧对比检查更有意义。二、躯体感觉的检查和评定(一)浅感觉检查1.触觉:2、痛觉:3、温度觉:(二)深感觉检查1.运动觉:检查者轻轻握住患者手指或足趾的两侧,上下移动5°左右,让患者辨别移动的方向。2.位置觉:将其肢体放一定的位置,然后让患者说出所放的位置;或嘱患者用其正常肢体做与病侧肢体相同的位置。3、震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Hz)的音叉柄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尺桡骨茎突,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复合感觉:大脑皮质(顶叶)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1、两点辨别觉:(三)复合感觉(皮质感觉)检查1052、皮肤定位觉患者闭目,检查者轻触患者皮肤,让患者指出被触及的部位,然后测量并记录与刺激部位的距离。正常误差手部<3.5mm,躯干<1cm.3、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4、实体觉5、重量(识别)觉:6、质地识别觉肺
功
能
评
定评定的目的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预计患者耐受康复训练的能力,保证患者康复训练的安全可靠;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评定体力活动能力;判断患者参加活动或运动的危险性;确定患者的实际活动能力,指导日常生活。二、肺功能评定(一)肺容积测试
(二)肺通气功能测试(三)临床应用
(四)换气功能测试(五)小气道功能检查
肺容积
肺容积是指安静状态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容积变化,其组成包括八项。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肺总量基础肺容积基础肺活量肺容积1.潮气量(TC)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约500ml。2.补吸气量(IRV)又称吸气储备量,在平静吸气后再作最大吸气动作所能增加的吸气量称为补吸气量。正常成人为2100ML3.补呼气量(ERV)又叫呼气储备量,为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正常男性约9l0ml,女性约560ml。肺容积4.残气量(RV)最大深呼气后肺内剩余的气量。RV在男性约1380±631ml,女性约(1301±486ml)。5.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FRC=RV+ERV限制性疾患残气量与功能残气量减少,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阻塞性疾病则增高,如肺气肿。肺容积6.深吸气量(IC)为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最大气量,即潮气量加补吸气量。正常男性约2600ml,女性约1900ml。7.肺活量(VC)肺活量为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正常男性约3470ml,女性约2440ml.三、通气功能通气功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随呼吸运动进出肺的气量和流速,又称动态肺容积。凡能影响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通气量。进入肺的气量,部分存留在气道内不参与气体交换,称无效腔气即死腔气(VD);部分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称为肺泡通气量(VA)。肺通气功能每分钟通气量VE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肺泡通气量VA肺通气功能1.每分钟通气量(VE)是指每分钟出入肺的气量,等于潮气容积×呼吸频率/分。正常男性每分钟静息通气量约(6663±200)ml,女性约(4217±160)ml。肺通气功能2.最大通气量(MVV)是以最快呼吸频率和最大呼吸幅度呼吸1分钟的通气量。实际测定时,测定时间一般取15秒,将测得通气量乘4即为MVV。正常男性约(104±2.71)L,女性约(82.5±2.17)L,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低于70%为异常。肺通气功能3.
用力肺活量(FVC)又称时间肺活量,是深吸气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气量。正常人FVC约等于VC,有通气阻塞时FVC>VC。在阻塞性通气障碍者,其每秒呼出气量及其占FVC百分率减少;在限制性通气障碍者,其百分率增加。肺通气功能4.肺泡通气量(VA)是指单位时间每分钟进入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的气量,只有这部分气量才能参与气体交换。正常人潮气量为500ml,其中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气道中的气量不参与气体交换,称解剖无效腔即死腔气,约150ml。进入肺泡中气体,若无相应肺泡毛细血管血流与其进行气体交换,也会产生死腔效应,称为肺泡死腔,其与解剖死腔合称生理无效腔。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
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者安全生产协议书七篇
- 麻痹性肠梗阻病因介绍
-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病因介绍
- 阴虱病病因介绍
- 内蒙古通辽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专题突破知识专题六大国史
- (参考模板范文)申请报告
- 园艺植物种子生产教学课件
- 企业内部凝聚力培训课件
- 保健按摩师中级练习题库及答案
- 楼体亮化安全施工方案
- 常见藻类图谱(史上最全版本)
- 新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 KIS专业版数据库及字段描述
- UG软件的高级仿真教程
-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ISO9001程序文件范本)
- 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4》机考真题(第十八套)
-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操作培训
- 电商运营团队绩效考核方案
- 标识标牌售后服务方案
- 2023年04月2023年外交学院招考聘用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