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4 文学文化常识(配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安徽专版)_第1页
期末专项4 文学文化常识(配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安徽专版)_第2页
期末专项4 文学文化常识(配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安徽专版)_第3页
期末专项4 文学文化常识(配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安徽专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专项4文学文化常识(配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安徽专版)主备人备课成员教材分析本课程设计针对的是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安徽专版)的期末专项4“文学文化常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学文化常识,包括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化背景等,培养学生对文学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1.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其主要内容;

2.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3.培养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文学文化常识,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2.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

4.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交流能力。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重点作家、作品及其主要内容:如鲁迅的《呐喊》、郭沫若的《女神》等。

-文学现象的理解: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流派的特征。

-文化背景的把握:如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文学欣赏和批评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形象、情节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的理解:如鲁迅的《阿Q正传》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文学作品深层次意义的解读:如如何理解鲁迅作品中的讽刺和挖苦手法。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

-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如何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交流能力。学具准备Xxx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介绍重点作家、作品及其主要内容,文学现象和文化背景。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3.利用多媒体教学,如播放相关文学作品的电影或动画片段,增强学生对作品形象和情节的理解。

4.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短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具体的文学作品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和解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著名作家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你能认出哪些作家?他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文学文化常识,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讲解重点作家、作品及其主要内容,如鲁迅的《呐喊》、郭沫若的《女神》等。

-教师举例说明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如鲁迅的《阿Q正传》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谈谈对鲁迅的《阿Q正传》的理解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4.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回答:请列举出两个你认为最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问:你觉得本节课最难理解的部分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解决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请结合你所学的文学文化常识,分析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

总用时:40分钟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文学作品: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作家和作品,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鲁迅的《彷徨》、茅盾的《子夜》等。

-文学理论著作: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文学理论著作,如王国维的《文学小言》、梁实秋的《文学的纪律》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论水平。

-相关历史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的历史资料,如陈寅恪的《中国近代史》、唐戈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2.拓展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评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或文学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如结合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深入研究文学作品的多元价值。

-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坛、文学博客等,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拓宽学术视野。

-推荐学生参加一些线下的文学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知名作家、学者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课后作业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文学文化常识,阅读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学鉴赏论文,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展现你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请列举出五个你认为最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并简要解释每个常识的重要性。

3.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作品背景、作者生平等,并制作一份PPT,用于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介绍你们的研究成果。

4.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文学文化常识,创作一篇短篇文学作品,可以是小说、诗歌、戏剧等,并附上创作心得。

5.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文学”,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学的理解和感悟。教学反思与改进在上完这节“文学文化常识”的课后,我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意识到,尽管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传递知识,但仍有许多地方可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我认识到,在导入环节,我需要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猜谜语、词语接龙等形式,逐渐引入文学文化常识的话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又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发现自己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我也意识到,课后作业的设计需要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因此,我计划布置一些需要学生深入研究和创作的作业,如文学鉴赏论文、文学作品创作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存在困难。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的解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逻辑关系①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作家照片、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②讲授新课:讲解重点作家、作品及其主要内容,举例说明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③师生互动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作品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

④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回答,确保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⑤课堂提问:提问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解决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⑥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出拓展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学文化常识,包括重点作家、作品及其主要内容,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等。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和创作,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为了检测大家的学习效果,下面我们来进行当堂检测。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文学作品片段,并回答相关问题。

1.片段一(鲁迅《呐喊》):"我在这里,不过是想在这里借一点新鲜空气,新鲜活力,新鲜希望。我要在这里喊一声,我要在这里叫一声,我要在这里哭一声!"

问题: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情感?它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现实?

2.片段二(郭沫若《女神》):"我要把我的全灵魂,全精神,全生命,都献给你,我的祖国!"

问题:这段文字的主题是什么?它体现了哪种文学风格?

3.片段三(茅盾《子夜》):"窗外的夜色,像一块黑布,紧贴在地上,一丝风也没有。"

问题:这段文字通过什么手法描绘了夜色?它传达了哪种氛围?

4.片段四(老舍《骆驼祥子》):"他(祥子)的心里,像被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