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突破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一、先读标题,预测内容二、圈点标注,研读文本三、初步概括,提炼段意四、前后勾连,整体把握信息类文本整体阅读如何高效整体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求思维步骤理清段落层次、论述思路把握主要观点、论证方法
信息性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
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高考对信息类阅读的考查要求题号卷别题干考察能力第4题2021年新课标卷Ⅰ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信息提取内容分析概括分析
2021年新课标卷Ⅱ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第5题2021年新课标卷Ⅰ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2021年新课标卷Ⅱ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2021考情微观·主观题题号卷别题干考察能力第4题2022年新课标卷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信息提取内容分析概括分析
2022年新课标卷Ⅱ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第5题2022年新课标卷Ⅰ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022年新课标卷Ⅱ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2022考情微观·主观题题号卷别题干考察能力第4题2023年新课标卷Ⅰ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信息提取内容分析概括分析
2023年新课标卷Ⅱ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第5题2023年新课标卷Ⅰ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2023年新课标卷Ⅱ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023考情微观·主观题题号卷别题干考察能力第4题2024年新课标卷Ⅰ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信息提取内容分析概括分析
2024年新课标卷Ⅱ《<月背征途>推荐序》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第5题2024年新课标卷Ⅰ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2024年新课标卷Ⅱ10.“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2024考情微观·主观题四年间的题型变化2021年:分析论证特点,概括内容要点,谈理解,谈看法。2022年:追求创新,在探究观点基础上增加了迁移运用。2023年:致力于“反套路”,推出各种“新花样”。2024年:结合反问、设问考察论证效果,半开放式题目题型一: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解必备知识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可能涉及单一材料的相关信息,也可能涉及多则材料的中心事件或共同的阐释对象。命题形式一般是主观题。答题时,需要细读题干,明确归纳对象,确定阅读区间,筛选相关信息并分类整合。高考设题:[2022·新Ⅱ卷]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一、信息的整合与分析
打通关键能力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题干具有极强的限制性和指示性,考生要认真仔细审读题干,应特别关注题干中一些限定范围、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词句,防止筛选信息时角度不明确。第二步读文本定区间在这一步中,首先应仔细阅读各则材料,通过寻找关键句或自我概括的方式把握每则材料的内容大意,这样才能根据题干的限制和指示确定信息区间,在有效的信息区间内筛选相关信息。第三步遵原则善整合在筛选到相关信息后,要组织出规范的答案,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要注意合并同类项;②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并且角度方式一致;③在表述答案时尽量利用文中关键词句,但不可直接摘抄作为答案,要注意提炼转述;④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列项,比如赋分为6分,一般答案要点有2-3个。
归纳概括的方法主要有:(1)摘取关键词句。(2)合并同类项。(3)层次切分法。利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技巧概括材料观点时还要注意:(1)看标题(非连续性文本的标题多放在文末出处中)。如果是论点,便可直接提取;如果是论题,则要结合文本提要整合。(2)抓概括性的句子。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材料观点。这样的句子多为文眼句、中心句或结论句。(3)看位置。材料的观点一般会在标题、文首、段首或文末、段末的位置适当点出。要关注这些敏感部位。
[2022·新Ⅱ卷]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答:①能够起到如实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②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③可以引发国外读者关注,并得到其认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部中国典籍译本优秀的标准说明“标准”有3点或以上答题区间不用分析,一个“标准”用一两句话概括,以做到简明题型二:比较材料异同与侧重点一、信息的整合与分析题干设问命题特点1.(2022·新高考Ⅱ卷)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2.两则材料都围绕/都谈论了/都涉及××内容,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什么异同?请概括说明。4.在对××问题的认识上,××和××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有何异同?请比较分析。1.命题考查的本质是对原文信息的筛选整合、概括理解能力。2.题干设问指向非常明确,题干中一般有“角度”“侧重点”“异同”“比较”等字眼。或对几则材料某一重点内容的侧重点的比较分析,或对几则材料某一观点、概念的阐述、理解的异同比较,或对几则材料论证上的异同比较,或对同一则材料内某一重点内容的理解认识的异同比较。核心:求同存异!解题步骤1:确认相同这类题目,往往是两则材料或两段文本表述的内容有相同之处,如相同的话题。但是同中有异才需要比较“侧重点”的不同,不然要是完全不一样,那有什么好比较的?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找出要比较的文本的相同之处。示例:[2023新课标Ⅱ卷](文本见大一轮P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材料一: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材料二: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査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解题步骤2:寻找不同根据我们找到的相同之处,进一步比较其中的不同。比如具体内容的不同,条件的不同,层次的不同,适用对象的不同等,需要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先看材料一和材料二谈到“客观”时,表达的内容。材料一强调“客观”是想说调查研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定好的调子。材料二强调“客观”是想说,对于调查者来说,“客观”并不是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者与要观察的现象没有关系,不能因为“客观”就不和被调查者接触、谈话、问问题。再看材料一和材料二还有什么不同。虽然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但是调查研究的主体却不同。根据材料-“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可知,材料一所说的调查研究的主体是领导干部,强调的是领导干部应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根据材料二的出处“亦谈社会调査”和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材料二主要写的是社会调查,所以材料二中调查研究的主体是社会调查者,强调的是社会调査者不应该因为“客观”就不正视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答案:①材料一谈到“客观”时有一句话,即“调査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强调的是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立场,不能带着预定的“调子”;②材料二强调“客观”不能被误解为超脱于被调查者之上的漠然立场;③材料一是对领导干部应坚持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情境试题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由“解答试题”转向“解决问题”;情境试题通过优化考查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等途径,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让善于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高考命题中的情境,主要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景。主要包括两大类情境:第一类是“生活实践情境”,这类情境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二类是“学习探索情境”,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探索过程,同时包括学科前沿与实验场景等。情境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
考点解读
——探讨材料观点,完成情境运用任务
信
息
类
文
本
“情境+问题”共性
两个共性:
一是题目会给出一定的情境;
一是给出一定的答题要求;
这两点是答题的大方向。情境化的存在,就是为问题的提出。题型一:观点型。利用题目中给出的观点,来解读文本材料中的观点内容1.审题,找到“问点”(题目给出的观点的内涵)2.分析明确“答点”(文本材料中寻找能佐证这一观点的表述内容)3.对观点进行要点化解释阐述——原文观点+现象内涵【典型例题1】(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
5.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情境:“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和“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问题:对这两句话(观点)的理解。(两句是相互关联的,一诗一画,不同角度,落脚点在为什么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题目分析:题目是情境化设题。康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顾恺之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在原材料中是没有的,也就是以文本以外材料来考查文本以内观点内容。
【典型例题】(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
5.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情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答题思路】题目所问→文本印证。由“问点”(题目所问切入点)推向文本“答点”(文本对应得分点)。【“问点”】康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从诗的角度写两个动作。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内容也是谈到诗句中的两方面(手挥弦、目送鸿),但要扣住一“易”一“难”,“易”“难”是画相对于诗而言的,答题在两者对比分析中得出。【“答点”】诗和画的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在同一内容上会有什么差别,在文本中找。【思路】①两句话的字面意义理解;②引用文中观点③结合观点,对这两句话进行解读。【典型例题】(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
5.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情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从康诗的诗句内容理解角度来作答,答题的关键是引用文本中的理论观点——诗歌宜于叙述动作。)
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从绘画的艺术形式特点角度来作答,引用文本中的理论观点——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
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就画的“易”“难”角度来作答,真正解决了题目给出的问题。第①②步答题,是为答第③步问题做铺垫。)题型二:生活情境型。利用信息类的文本观点,来应对生活化的具体场景问题
题目会给出一个生活情境,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态度、方法、途径、措施,意义等。回答这类题目我们要要这样的三种思维:一是文本的“文”思维。材料肯定会围绕某一个主观点展开论述,比如,主观点为A,分观点有a.b.c.d等。至于这a.b.c.d的内容,可以是原因、本质、特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二是题目的“题”思维。题目中给出的现象,肯定有理论层面的解读,也就是这一现象虽然是生活化的情境,但是就其本质可以进行理论概括,概括的方向就是题目设计的角度,如态度、方法、途径、措施、意义等。三是题文合一的“圆”思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由题到文,将题目中的现象回归到文中,找到文中分观点有a.b.c.d等,与之对应,做解读。题目中的生活现象情境,可以是文中材料观点的论据一般的存在。1.理解文中重要观点:先从文中找出相对应论据进行分析整理2.运用文中观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24篇译文老师笔记
- 开题报告:指向完整儿童发展的形成性评价研究
- 开题报告:粤港澳跨境就读青少年的国家认同研究
- 《货物运输实务》课件 6.3危险货物的运输组织
- 开题报告:新时代中小学“大先生”的素养结构、成长轨迹及支持政策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 2024年化工原料购销协议范本版
- (银行培训课件)单位定期存款运营管理部贾光普 (村镇银行)
- 2024年专业羽毛球场租赁合同指南版
- 2024年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劳动协议
- 手术室的人文关怀
- 2024合作房地产开发协议
- 2024年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计划模版(4篇)
- (三级)工业机器人运用与维护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农贸市场通风与空调设计方案
- 辅导员年度述职报告
-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复习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批判与创意思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不确定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