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组必备基础巩固题组1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次“民族觉醒”指的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举行 D.国民革命2.1919年10月,李大钊指出:“五四运动……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这体现了五四运动()A.对日本侵略者的极度仇恨B.反帝爱国救亡的诉求C.源于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D.实现了正义公理愿望3.1918年,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在长沙发起组建新民学会,成立之初确立“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的宗旨。1921年1月,新民学会多数会员将“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宗旨,以“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达到此目的。影响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工人运动蓬勃发展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4.1920年,陈望道在《劳动界》杂志上发表《平安》一文。他在文中指出,劳工并没有得到平安,他们的生活既是不平的也是不安的,甚至提出了“我们向那(哪)里去找‘平安’”的疑问。陈望道发表该文意在()A.唤醒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B.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揭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D.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题组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5.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工人和先进知识分子纷纷举办“五一”纪念活动。这些活动()A.促进工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B.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作了准备C.引领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潮流D.是国人救亡图存愿望的体现6.“一叶红船,从南湖岸边驶来,摆渡着,十位书生模样的青年。黑云低沉逼近水面,压不住,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这首歌咏一百多年前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叶红船》反映了()A.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缔造共和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天辟地C.国共合作打倒军阀,北伐战争D.革命红军被迫长征,战略转移7.(2024广东广州期末)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说,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由此可知,中共二大()A.强调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B.认为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C.对国情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D.正式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题组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8.1924—1927年的这场革命,其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这场革命的实质是()A.反帝反封建运动 B.思想解放运动C.收回利权运动 D.农民革命运动9.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材料反映了北伐战争()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实现了民族独立C.得到了群众支持 D.推翻了军阀统治10.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对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大批优秀中华儿女倒在了反革命的血雨腥风之中,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由此我们得出的教训是()A.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B.把反封建作为革命首要任务C.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已失败D.开辟以农村为主的革命道路B组关键能力提升11.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A.注意建立与工人阶级的密切联系B.确定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C.重视发动工人参加国民革命运动D.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12.某学者认为,中共二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标志着“中国特色理论形态”雏形的形成,成为早期“中国化”的历史起点。这一评论主要基于中共二大()A.明确党的奋斗目标B.决定领导工人运动C.制定最低革命纲领D.提出与国民党合作13.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章程规定,农讲所设立“三民主义”“国民党史”“帝国主义与中国革命”“农民运动理论及策略”“中国农民运动及其趋势”等28门课程及军事训练。这些规定()A.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C.有助于国民革命的进行D.适应了团结抗战的需要14.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时,全国有党员420人;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时,全国有党员994人;1927年中共五大召开时,全国有党员57967人。这种变化的背景是()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国民革命的发展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土地革命的兴起C组学科素养创新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1年7月,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下表为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姓名出生年份籍贯备注何叔衡1876年湖南秀才,新民学会会员董必武1886年湖北秀才,曾加入中国同盟会,曾留学日本李达1890年湖南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李汉俊1890年湖北曾留学日本毛泽东1893年湖南师范毕业,新民学会组织者,《湘江评论》主编陈潭秋1896年湖北师范毕业,武汉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发起者之一王尽美1898年山东师范毕业,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邓恩铭1901年贵州中学生,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刘仁静1902年湖北北京大学学生——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1)根据材料,归纳中共一大代表群体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代表走到一起的时代背景。

第七单元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B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这场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促进了民族觉醒,故选B项。2.B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指出五四运动并非专门针对日本人,而是反对“侵略主义”和“以强权压迫公理者”,这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爱国救亡的诉求,故选B项。3.B材料反映了新民学会宗旨的变化,从推动社会改良到进行社会革命,1918—1921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推动了新民学会宗旨的变化,B项正确;1921年1月,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蓬勃发展,A、C两项错误;1918—1921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表述错误,D项错误。4.A根据材料“劳工并没有得到平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工人阶级的处境不好,只有斗争才能改善境遇,只有探索才能找到出路,陈望道发表该文意在唤醒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故选A项。5.B“五一”是劳动节,工人和先进知识分子一起举办劳动节纪念活动,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6.B根据材料“一叶红船,从南湖岸边驶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B项正确。7.C材料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小资产阶级是革命队伍的一员,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对国情认识较为清楚,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共产党认为工人阶级是革命领袖,A项错误;正式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是中共三大,D项错误。8.A“打倒列强”的本质就是反帝,“除军阀”的本质就是反封建,国民革命实质上是一次反帝反封建运动,A项正确。9.C材料“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反映了北伐战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了群众支持,故选C项。10.A面对汪精卫的反革命屠杀,中国共产党因为没有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不能进行有效地反抗,A项正确。11.A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已注意到要深入工人阶级中去,故选A项;材料侧重要与工人阶级建立联系,并非革命道路的探讨,排除B项;中共一大召开是在1921年,国民革命是从1924年开始,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加强与工人阶级的联系,并非国情分析,排除D项。12.C所谓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理论,中共二大准确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国情结合起来,故选C项。13.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述三民主义和国民党史,说明当时仍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行,故选C项。14.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23—192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急剧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24—1927年是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队伍的壮大,故选B项。15.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