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联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联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联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联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联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联合调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凤(鸟)最早为东夷族的图腾。夏商及西周时,华夏族等很多部落中也流行崇拜凤(鸟),商族的神话也以为其先祖与玄鸟有关。从考古文物看,长江流域的楚墓中也出土有很多凤(鸟)图案的绣品、木雕及帛画。这反映出()A.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 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C.华夏认同观念的初步形成 D.楚文化的发展具有滞后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材料体现的是在夏商周时期,不同地区均存在对凤的崇拜,说明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族关系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并非是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楚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并非是滞后性,排除D项。故选B项。2.汉代《二年律令》记载:令邮人行制书、急书,令为他事;书不急,擅以邮行,罚金二两;书不当以邮行者,为送告县道,以次传行之:诸狱辟书五百里以上,及郡县官相付受财物当校计者书,皆以邮行。据此可知,汉代()A.邮传管理规范 B.行政运行高效 C.行政制度完善 D.法律日益严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令邮人行制书、急书,令为他事……诸狱辟书五百里以上,及郡县官相付受财物当校计者书,皆以邮行”可知,汉代通过立法方式确定了邮传活动的相关细节,说明汉代邮传管理规范,A项正确;材料没有法律实施状况,无法判断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邮传制度,不足以说明整个行政制度完善,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前后对比,无法得出法律日益严苛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A项。3.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发现了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朱然的墓,发掘出钱币6000多枚,97.5%是两汉时期的各类五铢,其他包括秦朝的半两,新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金百,以及孙吴政权自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币。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三国时期()A.吴国经济政策的开放 B.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C.分裂局面形成的根源 D.币制改革的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的中国。材料“发掘出钱币6000多枚,97.5%是两汉时期的各类五铢,其他包括秦朝的半两,新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金百,以及孙吴政权自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币”体现了三国时期吴国统治区域的货币流通情况,可以作为研究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参考资料,B项正确;单凭一个墓地的货币出土状况,不足以说明国家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三国分裂的根源在于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孙吴的币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4.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自称为老子李耳的后代,多次拜谒供奉老子的神庙。他尊老子为“圣祖”,并把老子写进家谱之中。后又颁布《先老后释诏》,使得道教在当时最受尊崇。李渊的这些举措旨在()A.削弱儒学正统地位 B.推行三教并行政策C.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D.活跃社会文化氛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所学知识封建统治者推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统治,C项正确;儒学在中国古代自汉朝以后一直占正统地位,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材料体现的是道教在当时最受尊崇,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5.宋代的一些乡约组织主要由当地有声望的士绅发起成立,乡约组织定期举行集会共同商议大事,乡约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乡约组织设执月一人,负责处理乡约中规定的具体事务,乡约成员无论贵贱,按照年龄轮流担任,每月一换。由此可见,宋代乡约组织()A.改变了地方治理模式 B.保证了基层秩序稳定C.阻滞了国家权力渗透 D.具有明显的自治特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由材料可知,宋代乡村治理的组织由地方自发形成,地方事务处理依照民间自主订立的“乡约”进行,村民轮流承担公共责任,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自治特征,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基层治理模式,对地方行政制度及相关治理模式影响甚微,排除A项;B项夸大了乡约组织的作用,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约中渗透了儒家伦理和政府的部分政治要求,并不能阻滞国家权力向基层渗透,排除C项。故选D项。6.据统计,宋代垦田面积达到了7.2亿亩,超过了唐代的5.5亿亩。根据《宋史》记载: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就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这表明宋代()A.农业生产的区域化明显 B.农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C.政府鼓励农民垦荒屯田 D.形成了“南稻北粟”格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由材料可知,宋代耕地面积多于疆域更为辽阔的唐代,且稻麦复种制度在多地推广,这反映出宋代农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B项正确;稻麦复种制度的推广,使多地生产模式趋同,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对屯田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南稻北粟的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7.万历元年(1573年),首辅大臣张居正“下令隆庆前产品旧欠,一律免征;隆庆五年(1571年)前旧欠,免三征七;五年后欠税,一律追缴”。他还将在任时期的赋税征收、不新增债务以及按比例收缴“积欠”等列入官员考核标准。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中央集权出现危机C.传统税制弊端突出 D.统治集团挥霍无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下令隆庆前产品旧欠,一律免征;隆庆五年(1571年)前旧欠,免三征七;五年后欠税,一律追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的改革措施表明,当时的传统税制存在问题,如欠税累积、税收征收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迫使他采取措施进行改革,C项正确;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表现为地主对于农民的控制在减弱,经济依附削弱,但是材料主要体现当时的赋税制度,排除A项;万历初期,明朝的中央集权还比较稳固,排除B项;材料主旨“传统税制弊端”,而“统治集团挥霍无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故宫博物院保存着413件苏州织造(官营手工业主管官员)李煦直接向康熙帝呈递的奏折,均有朱批。如图所示为其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请安折》(含朱批,缩印版),朱批的末尾写道:“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道,尔即招祸矣。”这说明清初的奏折制度()A.重视效率和保密性 B.体现重农抑商思想C.关注基层民意传达 D.具有反腐倡廉功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地方官营手工业主管官员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汇报地方事务,充当朝廷耳目,且皇帝批红特别强调“不可叫人知道”,这凸显出奏折制度重视效率和保密性,A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重农抑商思想,排除B项;官营手工业主管官员的言论并不能代表民意,排除C项;由于奏折制度高度的保密性,对廉政风气并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9.如表所示是关于魏源论述的摘编。这说明魏源()“以披长技御彼长技,此自古以夷攻夷之上策”《圣武记》“古之取外夷者.惟防其协寇以谋我,不防其协我而攻寇也”《海国图志》“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A.主张武力反击侵略者 B.将列强等同边疆民族政权C.认识到中国长期落后 D.借鉴历史经验而学习西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由材料可知,魏源在参考古代民族政策及国防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之长技”的主张,D项正确;A项只能反映材料中的局部信息,排除A项;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说明他已经认识到西方侵略者和传统边疆民族政权存在不同,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图所示为1909年发表于《神州日报》上的漫画《一手掩尽天下目》。该漫画讽刺了清政府()注:望远镜上写着“报”字,官员投向“秘密文件”柜中的文件封面写着“未经宣布”。A.政治改革倒行逆施 B.内阁官员权倾朝野C.沦为“洋人的朝廷” D.拒绝西方政治文明〖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09年(中国)。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正处于“预备立宪”时期,但政府重大政治决策仍然是由统治集团的小圈子秘密作出的,且拒绝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漫画讽刺的,正是清政府假借“君民共主”之名维护专制统治之实的举动,A项正确;清朝的内阁并没有权倾朝野,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C项;图中信息并未涉及西方政治文明,报刊属于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11.如图所示是16世纪日本幕府的御用画派狩野派创作的《三酸图》,该图描绘了佛印和尚、苏轼、黄庭坚三人品尝桃花醋的画面,意指儒释道三教合一。该作品反映出()A.浮世绘深刻影响艺术创作 B.幕府推行文化专制政策C.中华文化具有强大辐射力 D.日本古代文化的原生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日本)。据本题材料“意指儒释道三教合一”概括得出结论是:16世纪出现于日本意指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三酸图》体现了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辐射力,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浮世绘,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了《三酸图》的内容,无法证明幕府推行了文化专制政策,排除B项;从《三酸图》描绘的内容上可以看出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排除D项。故选C项。12.1890-1900年进入美国的欧洲移民,主要分散定居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宾夕法尼亚和新泽西等州以及中北部的俄亥俄、密歇根、印第安纳、伊利诺伊等州,只有很少的移民去了南部各州。上述移民特点的形成主要缘于()A.美国内战的破坏程度 B.美国区域族群分布差异C.美国工业革命的进展 D.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开发〖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0-1900年(美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方主要是种植园经济,北方是工商业经济发达,当时正值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急需劳动力,因此欧洲此时移民大多是分散定居在北方,C项正确;美国内战是19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先有移民然后产生区域族群分布差异,因果颠倒,排除B项;加利福尼亚位于美国西海岸,移民主要在美国东北部、中北部,区域位置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13.有学者指出:“一件有利于理解文化全球化性质的新奇事物,即资本主义卖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识、声音、图像和联系;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想象空间。”该学者意在说明,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A.实质是资本主义文化扩张 B.改变了输入区的意识形态C.助推了西方文化扩展传播 D.不利于世界文化整体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一件有利于理解文化全球化性质的新奇事物,即资本主义卖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识、声音、图像和联系;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想象空间”可知,该学者的观点认为,西方商品蕴含了相应的文化属性,其销路的扩大也意味着西方文化影响力的扩大,C项正确;商品输出不属于文化扩张,排除A项;B项夸大了商品输出的影响,排除;商品输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利于世界文化整体的转型,排除D项。故选C项。14.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俄国一批革命家曾沿用十二月党人雷列耶夫和别斯土热夫创办的刊物《北极星》名称,出版《北极星》文集,文集封面印着被沙皇政府绞死的五位十二月党人的侧面像。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俄国()A.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启蒙思想的发展状况C.报刊积极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D.农奴制改革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俄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十二月党人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希望按照西欧方式改造俄国,而俄国一批革命家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这说明了启蒙思想在俄国继续发展,B项正确;十二月党人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A项;材料和社会主义革命也没有关系,这些革命家是要推翻沙皇封建统治和农奴制,排除C项;当时尚未进行农奴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15.1476年,威廉·卡克斯顿将古登堡发明的西式活字印刷术引入英国,并用英语等替代了原本的拉丁语,他在印刷工厂发行的90多部图书里有74部是英文的。威廉·卡克斯顿的行为()A.有利于民族语言的发展 B.颠覆了英国的宗教信仰C.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D.提高了英国的教育质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76年(英国)。据题干“威廉·卡克斯顿将西式活字印刷术引入英国并用英语替代拉丁语,90多部图书里74部是英文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行为有利于民族语言英语的传播和发展,A项正确;这一行为与颠覆英国宗教信仰无关,排除B项;此时启蒙思想尚未兴起,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而非直接体现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丞相婴、太尉妢免。五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置五经博士。(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初算商车(车船使用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摘编自班固《汉书·武帝纪》材料二(公元前89年)癸巳,禅石闾(在石闾山祭祀地神),见群臣,上(汉武帝)乃言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臣光(司马光)曰:“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1)结合材料一中的具体信息,说明其对研究汉代国家治理的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史料价值:“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可用于研究汉代察举制;“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可用于研究汉代政治制度,皇权加强;“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置五经博士”可用于研究汉代治国思想,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可用于研究汉代币制改革;“初算商车(车船使用税)”可用于研究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可用于研究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匈奴的征讨,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等。(2)注意问题:注意不同史料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共性与差异性,注意不同史料的相互印证,孤证不立,要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带有主观色彩,因此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要综合分析史料,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可用于研究汉代察举制;根据材料“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可用于研究汉代政治制度,皇权加强;根据材料“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置五经博士”可用于研究汉代治国思想,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根据材料“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可用于研究汉代币制改革;根据材料“初算商车(车船使用税)”可用于研究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可用于研究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匈奴的征讨,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等。【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不同史料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共性与差异性,注意不同史料的相互印证,孤证不立,要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带有主观色彩,因此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要综合分析史料,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太宗时期(1229-1241年),燕京漕运继承了金代潜运制度,采用按依限次之法将潜根运至通州,然后利用金代旧漕河运至元大都。元世祖时期(1260-1294年),主要实行漕粮海运,在大都地区创立接运制度,设置接运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漕粮运输。最初利用坝河转运至大都,随后开凿通惠河进行转运,从而提升了漕运效率。——摘编自陈喜波、王亚男《元大都潜运问题新探》材料二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由于运河不通,北运增粮多取海道,并多为军事所需。成祖即位以后,迁都北京,永乐十三年(1415年)浚会通河,罢海运,转为河运为主。《明史·食货志》记载:明代漕运“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摘编自吴琦《南潜北运:中国古代潜运转向及其意义》材料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明之际漕运转向的利弊。〖答案〗利:巩固了长城一线的边防;有利于社会大局稳定;客观上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倭寇对粮食安全的干扰;促进了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弊:客观上促进了海禁政策强化;限制了造船业、航运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储运成本;运河沿线官仓林立,分段转运易加剧地方腐败风险;政府在江南大量征调漕粮,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区域产业分工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明之际(中国)。元明之际漕运转向的利,据材料“元太宗时期(1229-1241年),燕京漕运继承了金代潜运制度,采用按依限次之法将潜根运至通州,然后利用金代旧漕河运至元大都。”得出有利于社会大局稳定;据材料“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由于运河不通,北运增粮多取海道,并多为军事所需。”得出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倭寇对粮食安全的干扰;据材料“明代漕运‘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得出客观上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巩固了长城一线的边防;促进了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元明之际漕运转向的弊端,据材料“元世祖时期(1260-1294年),主要实行漕粮海运,在大都地区创立接运制度,设置接运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漕粮运输。”得出运河沿线官仓林立,分段转运易加剧地方腐败风险;政府在江南大量征调漕粮,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区域产业分工的发展;据材料“明代漕运‘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得出增加了地方储运成本;结合所学可知,客观上促进了海禁政策的强化;限制了造船业、航运业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少日本学者认为,“科学”一词率先诞生于日本,它乃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学者用于翻译英语词汇“science”的产物。“科学”在日本诞生后不久便被引进到中国。材料二《四库全书》中“科学”一词的使用举例出处相关表述调又【唐】罗襄(仓部柏郎中墓志铭》近代科学之家有袖氏仓部,府君讳宗回字,圣祖士良忠州司马,父酷毛诗博士,赠国子司业,君踵父学开元礼科举、学问【明】唐顺之编《稗躕.广科学以弹盗》故圣朝广开科学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贼盗奸究科举之学乾隆五十五(1790年)(钦定千叟宴诗》臣(西方传教士那永福)所栖六城环以地中海,高墉架海横天梯,人有医、治、教、道四科学,物有金刚、珊瑚、哆罗珠、象犀分科之学材料三康有为在编辑《日本书目志》(1896年成书)时,提及《科学入门》和《科学之原理》这两本含有“科学”字样的图书。“科学”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即狭义上的“science。康有为乃迄今已知第一个在文章中征引了日语“科学”一词之人。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刊发了一篇题为《论太平洋之未来与日本国策》的文章,其中两度使用“科学”一词,但这篇文章是对日文报刊的译述。同年,王国维在为樊炳清译《东洋史要》作“序”时写道:“自近世历史为一科学,故事实之间,不可无系统。抑无论何学,苟无系统之智识者,不可谓之科学。”材料四“科学”一词在清末中国传播的重要事件事件概况杜亚泉创办(亚泉杂志》1900年,杜亚泉在上海创办的《亚泉杂志》刊登的论文和广告中经常出现“科学”一词严复翻译《原富》1900年,严复翻译(原富》(国富论)时频繁使用“科学”一词,且《原富》译文中的“科学”明显是“science”的对译上海“科学仪器馆”的创建及其所属的(科学世界》杂志的发行1901年,钟观光等人合资在上海创办“科学仪器馆”,主要销售从日本进口的科学仪器和实验药品。1903年3月,“科学仪器馆”创办了《科学世界》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份冠以“科学”之.名的杂志——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周程《“科学”的起源及其在清末的传播与发展》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的观点。〖答案〗示例观点:中文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词是从近代日本引入的。分析说明: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局限。日本近代化起步晚于中国但发展更快。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全面引进和翻译西方学术,率先将“science”译为科学,晚清时期,中国学者较早使用“科学”一词多为对近代日本文化的译介。在上海等通商口岸,中日商品交换客观上推动了“科学”一词传播。但是,国人对“科学”一词的使用古已有之,且在介绍西方传教士时,含义已逐渐和广义上的“学术”接近。洋务运动时期,国人虽未使用“科学”一词,但洋务派已化用传统儒学中“格物致知”的观念,将西方实验科学译为“格致之学”。“科学”开始主要来自维新派的宣传,但维新派脱离大众,也为国内保守知识分子所不容,且主要人物在戊戌政变后避居海外,对国内学术界影响有限。《天演论》的翻译者严复,受西方科学精神影响较深,已较为独立地将“科学”与“science”对译,这对中国学术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一词在晚清中国的传播,深受近代日本文化的影响,但其产生既有一定的本土文化根基,也是国人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应多方搜集史料,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清朝前期——晚清(中国)。首先,阅读材料和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可知观点是:中文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词是从近代日本引入的。其次,一,对观点进行评价,表明态度,如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局限;二对观点进行分析,分析“科学”一词出现及传到中国的时间和历程,并分析对中国的影响,如日本近代化起步晚于中国但发展更快。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全面引进和翻译西方学术,率先将“science”译为科学,晚清时期,中国学者较早使用“科学”一词多为对近代日本文化的译介。在上海等通商口岸,中日商品交换客观上推动了“科学”一词传播。但是,国人对“科学”一词的使用古已有之,且在介绍西方传教士时,含义已逐渐和广义上的“学术”接近。洋务运动时期,国人虽未使用“科学”一词,但洋务派已化用传统儒学中“格物致知”的观念,将西方实验科学译为“格致之学”。“科学”开始主要来自维新派的宣传,但维新派脱离大众,也为国内保守知识分子所不容,且主要人物在戊戌政变后避居海外,对国内学术界影响有限。《天演论》的翻译者严复,受西方科学精神影响较深,已较为独立地将“科学”与“science”对译,这对中国学术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升华观点,如总之,“科学”一词在晚清中国的传播,深受近代日本文化的影响,但其产生既有一定的本土文化根基,也是国人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应多方搜集史料,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教育强则国家强材料一对发展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强国成功的最大秘诀,加大教育投入始终是教育强国的基本政策。世界强国无一例外都是高等教育强国。材料二1900年主要西方国家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国家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人数31.48.37.66.0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在各大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前50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比平均超过1/5,前20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比超过1/4。二战后,高校成为美国研发能力的根基所在,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出雷达,芝加哥大学成功研究出对原子核裂变的控制,等等。材料四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在亚洲国家中率先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2年,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99%,同年,韩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87%,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2008年,韩国发布了《世界级高水平大学(WCU)建设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意在加快培育世界级高水平大学。材料五二战后,欧洲成人高等教育相关立法或制度建设概况(部分)国家概况丹麦1968年颁布《休闲教育法》,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正规化奠定了成础瑞典1969年提出“回归教育”制度,要求所有成年人不论在职、失业还是退休,每间隔一段时间都要再次返回学校或教育机构进行学习挪威1976年颁布《成人教育法》,支持和保障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参照普通高校加大对成人高校和成人高校学生的政府资助法国21世纪初颁布《社会现代化法》《职业教育、就业与社会民主法》《自由选择职业未来法》,创立个人培训账户制度等——以上材料均整理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强国内涵和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高等教育强国与“世界强国”关系的证据?概括说明理由。〖答案〗信息:1900年,西方大国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的排名;二战后初期美国高等院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地位;二战后,美国高校原创性的科学创新;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完成的时间;法国成人高等教育立法的完善。理由:1900年,美、德、英、法四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与四国经济总量(工业发展水平)的排名基本一致;1900年,美国高等教育普及率一枝独秀,为20世纪上半叶科技中心的转移创造了必要前提;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威望支撑其世界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二战后,出于和苏联军备竞赛和争夺高科技主导权的需要,美国高等教育在趋于世俗化、商业化的同时,日益体现“研究教学合一”的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国家经济起飞提供了大量高水平技术人才;直到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才步入普及化的行列,甚至落后于韩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迟滞与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密切相关;21世纪初,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法国等欧洲大国不断优化成人高等教育法制环境,顺应了多极化趋势,有助于提升国家影响力。〖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根据材料“1900年主要西方国家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可得出1900年,西方大国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的排名;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在各大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前50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比平均超过1/5,前20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比超过1/4。”可得出二战后初期美国高等院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地位;根据材料“二战后,高校成为美国研发能力的根基所在,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出雷达,芝加哥大学成功研究出对原子核裂变的控制,等等。”可得出二战后,美国高校原创性的科学创新;根据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在亚洲国家中率先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2年,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99%”可得出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完成的时间;根据材料“21世纪初颁布《社会现代化法》《职业教育、就业与社会民主法》《自由选择职业未来法》,创立个人培训账户制度等”可得出法国成人高等教育立法的完善。根据材料“对发展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强国成功的最大秘诀,加大教育投入始终是教育强国的基本政策。世界强国无一例外都是高等教育强国。”“1900年主要西方国家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及所学可知,1900年,美、德、英、法四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与四国经济总量(工业发展水平)的排名基本一致;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在各大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前50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比平均超过1/5,前200所高校中美国高校占比超过1/4。”及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威望支撑其世界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根据材料“二战后,高校成为美国研发能力的根基所在,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出雷达,芝加哥大学成功研究出对原子核裂变的控制”及所学可知,二战后,出于和苏联军备竞赛和争夺高科技主导权的需要,美国高等教育在趋于世俗化、商业化的同时,日益体现“研究教学合一”的特征;根据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在亚洲国家中率先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及所学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国家经济起飞提供了大量高水平技术人才;根据材料“2002年,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99%,同年,韩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87%,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2008年,韩国发布了《世界级高水平大学(WCU)建设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意在加快培育世界级高水平大学。”及所学可知,直到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才步入普及化的行列,甚至落后于韩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迟滞与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密切相关;根据材料“21世纪初颁布《社会现代化法》《职业教育、就业与社会民主法》《自由选择职业未来法》,创立个人培训账户制度等”及所学可知,21世纪初,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法国等欧洲大国不断优化成人高等教育法制环境,顺应了多极化趋势,有助于提升国家影响力。

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联合调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凤(鸟)最早为东夷族的图腾。夏商及西周时,华夏族等很多部落中也流行崇拜凤(鸟),商族的神话也以为其先祖与玄鸟有关。从考古文物看,长江流域的楚墓中也出土有很多凤(鸟)图案的绣品、木雕及帛画。这反映出()A.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 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C.华夏认同观念的初步形成 D.楚文化的发展具有滞后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材料体现的是在夏商周时期,不同地区均存在对凤的崇拜,说明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族关系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并非是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楚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并非是滞后性,排除D项。故选B项。2.汉代《二年律令》记载:令邮人行制书、急书,令为他事;书不急,擅以邮行,罚金二两;书不当以邮行者,为送告县道,以次传行之:诸狱辟书五百里以上,及郡县官相付受财物当校计者书,皆以邮行。据此可知,汉代()A.邮传管理规范 B.行政运行高效 C.行政制度完善 D.法律日益严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令邮人行制书、急书,令为他事……诸狱辟书五百里以上,及郡县官相付受财物当校计者书,皆以邮行”可知,汉代通过立法方式确定了邮传活动的相关细节,说明汉代邮传管理规范,A项正确;材料没有法律实施状况,无法判断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邮传制度,不足以说明整个行政制度完善,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前后对比,无法得出法律日益严苛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A项。3.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发现了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朱然的墓,发掘出钱币6000多枚,97.5%是两汉时期的各类五铢,其他包括秦朝的半两,新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金百,以及孙吴政权自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币。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三国时期()A.吴国经济政策的开放 B.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C.分裂局面形成的根源 D.币制改革的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的中国。材料“发掘出钱币6000多枚,97.5%是两汉时期的各类五铢,其他包括秦朝的半两,新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金百,以及孙吴政权自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币”体现了三国时期吴国统治区域的货币流通情况,可以作为研究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参考资料,B项正确;单凭一个墓地的货币出土状况,不足以说明国家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三国分裂的根源在于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孙吴的币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4.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自称为老子李耳的后代,多次拜谒供奉老子的神庙。他尊老子为“圣祖”,并把老子写进家谱之中。后又颁布《先老后释诏》,使得道教在当时最受尊崇。李渊的这些举措旨在()A.削弱儒学正统地位 B.推行三教并行政策C.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D.活跃社会文化氛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所学知识封建统治者推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统治,C项正确;儒学在中国古代自汉朝以后一直占正统地位,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材料体现的是道教在当时最受尊崇,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5.宋代的一些乡约组织主要由当地有声望的士绅发起成立,乡约组织定期举行集会共同商议大事,乡约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乡约组织设执月一人,负责处理乡约中规定的具体事务,乡约成员无论贵贱,按照年龄轮流担任,每月一换。由此可见,宋代乡约组织()A.改变了地方治理模式 B.保证了基层秩序稳定C.阻滞了国家权力渗透 D.具有明显的自治特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由材料可知,宋代乡村治理的组织由地方自发形成,地方事务处理依照民间自主订立的“乡约”进行,村民轮流承担公共责任,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自治特征,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基层治理模式,对地方行政制度及相关治理模式影响甚微,排除A项;B项夸大了乡约组织的作用,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约中渗透了儒家伦理和政府的部分政治要求,并不能阻滞国家权力向基层渗透,排除C项。故选D项。6.据统计,宋代垦田面积达到了7.2亿亩,超过了唐代的5.5亿亩。根据《宋史》记载: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就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这表明宋代()A.农业生产的区域化明显 B.农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C.政府鼓励农民垦荒屯田 D.形成了“南稻北粟”格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由材料可知,宋代耕地面积多于疆域更为辽阔的唐代,且稻麦复种制度在多地推广,这反映出宋代农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B项正确;稻麦复种制度的推广,使多地生产模式趋同,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对屯田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南稻北粟的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7.万历元年(1573年),首辅大臣张居正“下令隆庆前产品旧欠,一律免征;隆庆五年(1571年)前旧欠,免三征七;五年后欠税,一律追缴”。他还将在任时期的赋税征收、不新增债务以及按比例收缴“积欠”等列入官员考核标准。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中央集权出现危机C.传统税制弊端突出 D.统治集团挥霍无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下令隆庆前产品旧欠,一律免征;隆庆五年(1571年)前旧欠,免三征七;五年后欠税,一律追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的改革措施表明,当时的传统税制存在问题,如欠税累积、税收征收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迫使他采取措施进行改革,C项正确;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表现为地主对于农民的控制在减弱,经济依附削弱,但是材料主要体现当时的赋税制度,排除A项;万历初期,明朝的中央集权还比较稳固,排除B项;材料主旨“传统税制弊端”,而“统治集团挥霍无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故宫博物院保存着413件苏州织造(官营手工业主管官员)李煦直接向康熙帝呈递的奏折,均有朱批。如图所示为其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请安折》(含朱批,缩印版),朱批的末尾写道:“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道,尔即招祸矣。”这说明清初的奏折制度()A.重视效率和保密性 B.体现重农抑商思想C.关注基层民意传达 D.具有反腐倡廉功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地方官营手工业主管官员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汇报地方事务,充当朝廷耳目,且皇帝批红特别强调“不可叫人知道”,这凸显出奏折制度重视效率和保密性,A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重农抑商思想,排除B项;官营手工业主管官员的言论并不能代表民意,排除C项;由于奏折制度高度的保密性,对廉政风气并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9.如表所示是关于魏源论述的摘编。这说明魏源()“以披长技御彼长技,此自古以夷攻夷之上策”《圣武记》“古之取外夷者.惟防其协寇以谋我,不防其协我而攻寇也”《海国图志》“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A.主张武力反击侵略者 B.将列强等同边疆民族政权C.认识到中国长期落后 D.借鉴历史经验而学习西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由材料可知,魏源在参考古代民族政策及国防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之长技”的主张,D项正确;A项只能反映材料中的局部信息,排除A项;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说明他已经认识到西方侵略者和传统边疆民族政权存在不同,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图所示为1909年发表于《神州日报》上的漫画《一手掩尽天下目》。该漫画讽刺了清政府()注:望远镜上写着“报”字,官员投向“秘密文件”柜中的文件封面写着“未经宣布”。A.政治改革倒行逆施 B.内阁官员权倾朝野C.沦为“洋人的朝廷” D.拒绝西方政治文明〖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09年(中国)。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正处于“预备立宪”时期,但政府重大政治决策仍然是由统治集团的小圈子秘密作出的,且拒绝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漫画讽刺的,正是清政府假借“君民共主”之名维护专制统治之实的举动,A项正确;清朝的内阁并没有权倾朝野,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C项;图中信息并未涉及西方政治文明,报刊属于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11.如图所示是16世纪日本幕府的御用画派狩野派创作的《三酸图》,该图描绘了佛印和尚、苏轼、黄庭坚三人品尝桃花醋的画面,意指儒释道三教合一。该作品反映出()A.浮世绘深刻影响艺术创作 B.幕府推行文化专制政策C.中华文化具有强大辐射力 D.日本古代文化的原生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日本)。据本题材料“意指儒释道三教合一”概括得出结论是:16世纪出现于日本意指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三酸图》体现了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辐射力,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浮世绘,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了《三酸图》的内容,无法证明幕府推行了文化专制政策,排除B项;从《三酸图》描绘的内容上可以看出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排除D项。故选C项。12.1890-1900年进入美国的欧洲移民,主要分散定居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宾夕法尼亚和新泽西等州以及中北部的俄亥俄、密歇根、印第安纳、伊利诺伊等州,只有很少的移民去了南部各州。上述移民特点的形成主要缘于()A.美国内战的破坏程度 B.美国区域族群分布差异C.美国工业革命的进展 D.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开发〖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0-1900年(美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方主要是种植园经济,北方是工商业经济发达,当时正值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急需劳动力,因此欧洲此时移民大多是分散定居在北方,C项正确;美国内战是19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先有移民然后产生区域族群分布差异,因果颠倒,排除B项;加利福尼亚位于美国西海岸,移民主要在美国东北部、中北部,区域位置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13.有学者指出:“一件有利于理解文化全球化性质的新奇事物,即资本主义卖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识、声音、图像和联系;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想象空间。”该学者意在说明,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A.实质是资本主义文化扩张 B.改变了输入区的意识形态C.助推了西方文化扩展传播 D.不利于世界文化整体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一件有利于理解文化全球化性质的新奇事物,即资本主义卖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识、声音、图像和联系;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想象空间”可知,该学者的观点认为,西方商品蕴含了相应的文化属性,其销路的扩大也意味着西方文化影响力的扩大,C项正确;商品输出不属于文化扩张,排除A项;B项夸大了商品输出的影响,排除;商品输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利于世界文化整体的转型,排除D项。故选C项。14.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俄国一批革命家曾沿用十二月党人雷列耶夫和别斯土热夫创办的刊物《北极星》名称,出版《北极星》文集,文集封面印着被沙皇政府绞死的五位十二月党人的侧面像。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俄国()A.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启蒙思想的发展状况C.报刊积极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D.农奴制改革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俄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十二月党人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希望按照西欧方式改造俄国,而俄国一批革命家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这说明了启蒙思想在俄国继续发展,B项正确;十二月党人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A项;材料和社会主义革命也没有关系,这些革命家是要推翻沙皇封建统治和农奴制,排除C项;当时尚未进行农奴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15.1476年,威廉·卡克斯顿将古登堡发明的西式活字印刷术引入英国,并用英语等替代了原本的拉丁语,他在印刷工厂发行的90多部图书里有74部是英文的。威廉·卡克斯顿的行为()A.有利于民族语言的发展 B.颠覆了英国的宗教信仰C.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D.提高了英国的教育质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76年(英国)。据题干“威廉·卡克斯顿将西式活字印刷术引入英国并用英语替代拉丁语,90多部图书里74部是英文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行为有利于民族语言英语的传播和发展,A项正确;这一行为与颠覆英国宗教信仰无关,排除B项;此时启蒙思想尚未兴起,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而非直接体现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丞相婴、太尉妢免。五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置五经博士。(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初算商车(车船使用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摘编自班固《汉书·武帝纪》材料二(公元前89年)癸巳,禅石闾(在石闾山祭祀地神),见群臣,上(汉武帝)乃言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臣光(司马光)曰:“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1)结合材料一中的具体信息,说明其对研究汉代国家治理的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史料价值:“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可用于研究汉代察举制;“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可用于研究汉代政治制度,皇权加强;“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置五经博士”可用于研究汉代治国思想,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可用于研究汉代币制改革;“初算商车(车船使用税)”可用于研究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可用于研究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匈奴的征讨,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等。(2)注意问题:注意不同史料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共性与差异性,注意不同史料的相互印证,孤证不立,要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带有主观色彩,因此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要综合分析史料,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可用于研究汉代察举制;根据材料“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可用于研究汉代政治制度,皇权加强;根据材料“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置五经博士”可用于研究汉代治国思想,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根据材料“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可用于研究汉代币制改革;根据材料“初算商车(车船使用税)”可用于研究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可用于研究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匈奴的征讨,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等。【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不同史料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共性与差异性,注意不同史料的相互印证,孤证不立,要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带有主观色彩,因此在对历史人物评价时要综合分析史料,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太宗时期(1229-1241年),燕京漕运继承了金代潜运制度,采用按依限次之法将潜根运至通州,然后利用金代旧漕河运至元大都。元世祖时期(1260-1294年),主要实行漕粮海运,在大都地区创立接运制度,设置接运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漕粮运输。最初利用坝河转运至大都,随后开凿通惠河进行转运,从而提升了漕运效率。——摘编自陈喜波、王亚男《元大都潜运问题新探》材料二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由于运河不通,北运增粮多取海道,并多为军事所需。成祖即位以后,迁都北京,永乐十三年(1415年)浚会通河,罢海运,转为河运为主。《明史·食货志》记载:明代漕运“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摘编自吴琦《南潜北运:中国古代潜运转向及其意义》材料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明之际漕运转向的利弊。〖答案〗利:巩固了长城一线的边防;有利于社会大局稳定;客观上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倭寇对粮食安全的干扰;促进了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弊:客观上促进了海禁政策强化;限制了造船业、航运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储运成本;运河沿线官仓林立,分段转运易加剧地方腐败风险;政府在江南大量征调漕粮,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区域产业分工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明之际(中国)。元明之际漕运转向的利,据材料“元太宗时期(1229-1241年),燕京漕运继承了金代潜运制度,采用按依限次之法将潜根运至通州,然后利用金代旧漕河运至元大都。”得出有利于社会大局稳定;据材料“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由于运河不通,北运增粮多取海道,并多为军事所需。”得出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倭寇对粮食安全的干扰;据材料“明代漕运‘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得出客观上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巩固了长城一线的边防;促进了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元明之际漕运转向的弊端,据材料“元世祖时期(1260-1294年),主要实行漕粮海运,在大都地区创立接运制度,设置接运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漕粮运输。”得出运河沿线官仓林立,分段转运易加剧地方腐败风险;政府在江南大量征调漕粮,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区域产业分工的发展;据材料“明代漕运‘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得出增加了地方储运成本;结合所学可知,客观上促进了海禁政策的强化;限制了造船业、航运业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少日本学者认为,“科学”一词率先诞生于日本,它乃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学者用于翻译英语词汇“science”的产物。“科学”在日本诞生后不久便被引进到中国。材料二《四库全书》中“科学”一词的使用举例出处相关表述调又【唐】罗襄(仓部柏郎中墓志铭》近代科学之家有袖氏仓部,府君讳宗回字,圣祖士良忠州司马,父酷毛诗博士,赠国子司业,君踵父学开元礼科举、学问【明】唐顺之编《稗躕.广科学以弹盗》故圣朝广开科学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贼盗奸究科举之学乾隆五十五(1790年)(钦定千叟宴诗》臣(西方传教士那永福)所栖六城环以地中海,高墉架海横天梯,人有医、治、教、道四科学,物有金刚、珊瑚、哆罗珠、象犀分科之学材料三康有为在编辑《日本书目志》(1896年成书)时,提及《科学入门》和《科学之原理》这两本含有“科学”字样的图书。“科学”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即狭义上的“science。康有为乃迄今已知第一个在文章中征引了日语“科学”一词之人。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刊发了一篇题为《论太平洋之未来与日本国策》的文章,其中两度使用“科学”一词,但这篇文章是对日文报刊的译述。同年,王国维在为樊炳清译《东洋史要》作“序”时写道:“自近世历史为一科学,故事实之间,不可无系统。抑无论何学,苟无系统之智识者,不可谓之科学。”材料四“科学”一词在清末中国传播的重要事件事件概况杜亚泉创办(亚泉杂志》1900年,杜亚泉在上海创办的《亚泉杂志》刊登的论文和广告中经常出现“科学”一词严复翻译《原富》1900年,严复翻译(原富》(国富论)时频繁使用“科学”一词,且《原富》译文中的“科学”明显是“science”的对译上海“科学仪器馆”的创建及其所属的(科学世界》杂志的发行1901年,钟观光等人合资在上海创办“科学仪器馆”,主要销售从日本进口的科学仪器和实验药品。1903年3月,“科学仪器馆”创办了《科学世界》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份冠以“科学”之.名的杂志——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周程《“科学”的起源及其在清末的传播与发展》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的观点。〖答案〗示例观点:中文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词是从近代日本引入的。分析说明: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局限。日本近代化起步晚于中国但发展更快。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全面引进和翻译西方学术,率先将“science”译为科学,晚清时期,中国学者较早使用“科学”一词多为对近代日本文化的译介。在上海等通商口岸,中日商品交换客观上推动了“科学”一词传播。但是,国人对“科学”一词的使用古已有之,且在介绍西方传教士时,含义已逐渐和广义上的“学术”接近。洋务运动时期,国人虽未使用“科学”一词,但洋务派已化用传统儒学中“格物致知”的观念,将西方实验科学译为“格致之学”。“科学”开始主要来自维新派的宣传,但维新派脱离大众,也为国内保守知识分子所不容,且主要人物在戊戌政变后避居海外,对国内学术界影响有限。《天演论》的翻译者严复,受西方科学精神影响较深,已较为独立地将“科学”与“science”对译,这对中国学术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一词在晚清中国的传播,深受近代日本文化的影响,但其产生既有一定的本土文化根基,也是国人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应多方搜集史料,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清朝前期——晚清(中国)。首先,阅读材料和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可知观点是:中文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词是从近代日本引入的。其次,一,对观点进行评价,表明态度,如这一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局限;二对观点进行分析,分析“科学”一词出现及传到中国的时间和历程,并分析对中国的影响,如日本近代化起步晚于中国但发展更快。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全面引进和翻译西方学术,率先将“science”译为科学,晚清时期,中国学者较早使用“科学”一词多为对近代日本文化的译介。在上海等通商口岸,中日商品交换客观上推动了“科学”一词传播。但是,国人对“科学”一词的使用古已有之,且在介绍西方传教士时,含义已逐渐和广义上的“学术”接近。洋务运动时期,国人虽未使用“科学”一词,但洋务派已化用传统儒学中“格物致知”的观念,将西方实验科学译为“格致之学”。“科学”开始主要来自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