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精编)

目录

通文■地---------------5722分中隼之一也£-----96

快乐*书W..-......-592y----------------------------99

w<♦.4Ue体或导…一t(x2

习.:-------------12

16”■”...................也曲文园地------------108

!7-------------------6$

习体例文:

1-----------------------------------29古玲三・---------------M昆天•-----------&25王或不“见♦学---------!0B

2-------------------------------5*S4..................X小木,----------——26号门力雄4----------------------109

r一代》二首-------------«B4«-------------------------34习仲:生活万花2-----------722T--------------------------113

收上------------«”-------------------------------3s・1|冷・-----------113

比..-------------T10央山虎的,-------------36------------------------114

4,*星-------------------10II・♦的佳C----------------------3918华布.-----------------74口斗火不:说历史鼓小•…116

。卦文建:我fl“耳境…II口W:19-X*食的大♦庭---------790习仲:我的心儿何绰隹-…117

习仲:就靠一个好地方……12保护慢力一YJ20陀警..............M电文■地—....”8

孙文国地---------------13习仲:9««8«-----------44史除:安再---------99

嫌文一地---------------45习伟:«-*»<-------*WT泉---------------U1

■文用地-------7.-------------------134

S一个----16闻小&------------------------------------126

62112盒古亦大治-------------48

7号虱・雨的#忆--------2S13缉卫・充-----5021古,三首---------------94

«•,蟾的*-.------------»14«¥米*斯M出.------------------M

习作:小小-4*WDB"-3015***#*,-------------------S4尊州・---------------*

播文・电---------------3!习仲:我和____嫉一天,•…56IB«#-------------------------95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材分析

《观潮》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

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

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恢复平静。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重点是理解字、词、句。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联系上下文理

解词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上还存在较大的难度。此外,

钱塘江大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较难感受和体会其奇特、壮观的景色,这就要求教

师创设好情境,设计好句子理解的坡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知大潮的奇

特、壮观、雄伟。

教学建议

1.课前学生搜集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分层次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

特。

3.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江潮的变化,体会观潮者心情的变化,可以

以“天下奇观”的“奇”字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研读。教师可以从大潮的

声音和形态的变化两方面进行引导:从“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

号浪吼”等词语中感受江潮的声威及其变化过程;通过“宽阔”“横卧”“横贯江面”“白浪

翻滚”“奔腾西去”“漫天卷地”等词语体会江潮的形状和气势。第3、4自然段中,对潮来

时的景象描写得非常精彩,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这一部分。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相

互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教师随即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这些写得

具体形象的语句。

4.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的第3、4自然段背诵下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都会聚集到浙江省海宁市的盐官镇,

知道这里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游客吗?因为这里有钱塘江大潮。

教师指生说一说对钱塘江大潮的理解。

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钱塘江大潮吧。(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说一说对课题的理解。(观看、欣赏钱塘江大潮)

【思路2】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涨潮什么样。

(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

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地与

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最佳观潮地点”)特殊的地

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本文就写了一次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资料,初步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二、预习探究,合作交

1.出示预习提示: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检查预习。

(1)指名学生开火车读课文,纠正字音。

字音难点:''震、霎"是翘舌音。

(2)集体交流生字词。

①出示生字词,生读。

字形难点:

“滚”可编字谜记忆:雨水从天上落下来,老公公用大衣裹住自己。

“顿”左面的写法要注意。

②词语解释。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浩浩荡荡:原指水势大。本课指大潮来时的气势大。

人声鼎沸:人群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喧闹。

山崩地裂:山倒塌地裂开。形容声音极大。

风号浪吼:本文指风和浪的声音很大。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文章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写的。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介绍了一次观潮盛况,作者生动地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色,写出了

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设计意图:理解生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三、作业

L熟读课文。

2.抄写带生字的词语。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崩震霎余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L品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难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这节课我们

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品读感悟。

(-)“潮来前”,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这一段有一个词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天下奇观)

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的异同。

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在教师的再三提问中让学生

讲出“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潮来前"钱塘江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

(1)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潮来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2)读“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蒙蒙的薄雾”,体会潮来前江

面的平静。

读”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读出观潮人的急切心情。

(二)“潮来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默读课文,进行批画。

2.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朗读。

3.反馈交流,抓住以下要点,结合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1)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潮过后”,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5自然段体会。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可见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

待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这些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学生朗读。

(四)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了吗?谈一谈自己的

想法。

【设计意图:按文章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思路2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默读课文,进行批画。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

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f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

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白线很快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

“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写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浪潮越来越近,气势越来越大:形如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段)

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

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儿能看出钱塘江潮水的雄伟壮观?读第5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

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可见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

待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这些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

法。

三、巩固延伸。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江大潮呢?

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试着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搜集的材料内容)

3.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段。

(2)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当小导游,为游客介绍钱塘江大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

一步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天下奇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走月亮》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散文。“我”和阿妈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月儿高悬,小溪潺潺,往事中的一草

一木充盈着“我”的心怀。温馨、和谐感染着你,也感染着我。那浓浓的情、那深深的爱永

在“我”的心间。

学情分析

本文充满诗情画意,语言优美,富有特色,尤其是排比句的运用,读来朗朗上口。以读促

悟,自然激发学生的感情,由景到人,由此及彼,体会景情,传递亲情。

教学建议

L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刚进入四年级,预习可着眼

于读通课文、勾画生字词、借助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学会提出问题。比如本课可以要

求学生借助字典、词典了解词语的意思:洱海、运载、石拱桥、闪闪烁烁……同时,引导学

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之美。

文美是本文给读者最主要的感受,因此,可把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作为

本课的学习重点。课后的习题也点明了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体会意境、品味语言、感

悟情感是本文教学的着力点。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两个结合:

(1)读与想象结合。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读课文,想想怎样读,才能读出文章的意境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

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想象,去品读,去互相交流,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合一。

(2)读与品味语言相结合。

词语的理解仍是四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品析语言。在教学中,切不可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几处重点引导

学生品析即可。

教学目标

L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月光下的美好意境以及作者在文中流露

的亲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意境美。

2.体会温馨的亲情。

难点:体会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并说一说。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月亮对我们来说非常熟悉。我们不仅看见过月亮,还读过不少与月亮有关的

文章和古诗,还唱过与月亮有关的歌呢!

(如回忆古诗《静夜思》《古朗月行》、歌曲《十五的月亮》)

2.教师板书课题,导人新课: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篇和月亮有关的文章一一《走月亮》。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月亮的兴趣,激起学生内心对月亮的无限喜爱的情惑。】

二、播放音乐,配乐朗读,整体感知美

L教师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读生字,把课文读准确、

读通顺)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强调要点。

字音:“俗、穗”平舌音。“卵”是三拼音节。

字形:“牵”是上下结构,上边的“大”书写有变化,捺变成了点。

3.再次朗读生字卡片,在读中巩固生字。

4.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指名说一说,读完课文后,自己的眼前会出现哪些画面。

生:一个小孩儿和妈妈手牵手,伴着月光在村子里散步。

生:在小河的水面上,映出了一轮皎洁的月亮。

3.看课文插图,读第2自然段。

(1)同学们读后,发现了什么?

(提示:使用了“那样”和“照亮了”这两个词语,这段话结尾使用了省略号)

(2)让学生再读这段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强调了月光的明亮)

(3)引导学生想象,月光还照亮了什么地方呢?

(学生自由说一说。

4.结合学生的反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1)指导朗读,理解“流着”“多少可爱”两个词语。

(借助生活体验加以感悟,如“流”的理解可以与“飘”进行比较。“多少可爱”读出喜

悦的心情)

(2)讨论:“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中哪个用得好?为什么?

合作交流:“抱”字用得好,这是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月亮倒映

在水中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和谐美。

(3)小水塘给“我”留下哪些记忆?

(洗衣裳、做小船、运载花瓣……可进一步展开想象)

5.再读这段话,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性理解,读中感悟,体会意境美。:]

四、拓展延伸。

“我”与阿妈走月亮,在月亮的照耀下,山、树、小路、流水…这是一幅山村月夜图,

一切显得那么美好、祥和。你发现了吗?快,想一想,你身边的月夜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写一

写。

板书设计

走月亮

山村月夜图一美好、祥和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难点: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教学过程

一、描绘月夜,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村月夜图,令人向往。

你身边的月夜一定也与众不同,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学生畅言或展示画面)

2.“我”与阿妈走月亮,走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请大家走进课文。

二、品文感悟,理解内容

L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思考:读第6、7、8自然段,说说“我”和阿妈走过哪些地方?

3.自由读第6、7、8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体会。(自由谈论)

4.教师引导,抓住“走过……走过……走过……走过……

(质疑,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这是什么句式?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排比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便描写更细腻、形象生动,告诉我们走过的地方很多)

(2)填空。

()的溪岸()的果园()的小星星

发挥想象,具体描述这幅美景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月光照在不同地方的景色的特

点,感受美好意境,体会情感。】

(3)对比一下,你身边的月夜与作者笔下的月夜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在乡村走月亮和在城市里走月亮,我们所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乡村更多的是源自大自然的美丽,乡村的月夜是那么柔和、静寂;而城市则更多的是人工的

装饰,繁华、热闹。但不变的是洋溢在心中的幸福的亲情。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

6.小结。

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和亲人一起去走月亮,亲身体验下月夜的美丽。

三、总结全文

“我”和阿妈走月亮,那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弥漫着美丽的夜晚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

水。读了课文,你想对美丽的乡村月夜说什么呢?

如:月夜啊,你!

【设计意图:通过说话练习,加深对月夜景色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

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走月亮

走月亮一浓浓亲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首现代诗歌组成,分别是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秋

晚的江上》这首诗勾画出了一幅秋日江边黄昏时的美丽图景。《花牛歌》这首诗描绘了花牛

在草地里坐、眠、走、做梦的优美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读徐志摩的诗歌,是一种

美的享受。

学情分析

学习现代诗,要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中感悟诗歌描写的画面。教师可结

合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读出诗歌的美,领会诗歌表达的内容。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3.能说出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