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单元素养评价:第5~7章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单元素养评价:第5~7章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单元素养评价:第5~7章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单元素养评价:第5~7章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单元素养评价:第5~7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素养评价(三)

(第5〜7章)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蚌埠高一检测)遗传学家发现某种基因的突变对该基因编码

的多肽没有影响,这种突变最可能()

A.缺失了一个核昔酸对

B.改变了起始密码子

C.插入了一个核甘酸对

D.替换了一个核甘酸对

【解析】选D。缺失或者插入一个核甘酸对,会使后面的遗传密码发生

改变,对编码的多肽影响是最大的,A、C错误。改变起始密码子可能会

使第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也可能使翻译不能进行,B错误。替换一个核

甘酸对,因为密码子的简并性,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会发生改变,D正

确。

2.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时,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够进行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能够改变基因的结构

C.基因重组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

D.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互换也是基因重组

【解析】选C。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不能进行基因重组,A

错误。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的结构,但基因重组不能改变基因的结

构,B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初级精(卵)母细

胞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C正确。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同

源染色体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D错误。

【误区警示】

基因重组只是“原有基因间的重新组合”,它既未改变基因的“质”(未

产生“新基因”),也未改变基因的“量”,只是产生了“新基因型”,

其所产生的性状应称为“重组性状”而不是“新性状”。

3.下列都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①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

③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④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⑤大肠杆菌细胞中导入了外源基因

A.①②③⑤B.①②③

C.②③④⑤D.②③⑤

【解析】选D。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

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①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正确;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

组,③正确;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属于基因突变,④错误;大肠杆菌细胞中导入了外源基因属于基因工程,

原理是基因重组,⑤正确。

4.(2019•江苏高考)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

B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

为缀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B链结构的改变

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解析】选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中T-A碱基对被

替换成A-T,A-T碱基对和C-G碱基对的数目均不变,所以氢键数目不

变,A项错误;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造成基因结构改变,导致血

红蛋白结构异常,B项正确;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发生破裂,使

人患溶血性贫血,C项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属

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项正确。

5.(2020•北京高一检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

是都能

()

A.产生新的基因

B.产生新的基因型

C.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解析】选C。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不能产生新基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染色体变异

不会,A、B错误。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基因突变、基因重

组和染色体变异,C正确。只有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D错

、口

7天o

6.生物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部位可以进行配对联会,非等位基因部

位不能配对。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分别出现如图①至④系列状况,有关

解释正确的是()

IA回CldlFlein冏-IdlFkl丽1Q

同源染色

lAlBlC*HU班问lAmMdlEGHkJ体配对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①②③④

A.①为基因突变,②为倒位

B.③可能是重复,④为染色体组加倍

C.①为易位,③可能是缺失

D.②为基因突变,④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选C。据题图分析,①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改变,且改变后的片

段不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染

色体右侧片段发生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③在同源染色体片段中

间出现了折叠现象,可能是缺失或者增加(重复);④细胞中多了一条染

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

【方法规律】

利用三个“关于”区分三种变异

⑴关于“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

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

位。

⑵关于“缺失或增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增加,属于染色

体结构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或增加,属于基因突变。

⑶关于变异的水平问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

镜下可以观察到。

7.(2020•昆明高一检测)下列对果蝇(2沪8)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组合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的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C.雌果蝇体细胞中两个染色体组中基因完全相同

D.雄果蝇体细胞中两个染色体组中基因完全不同

【解析】选B。一个染色体组内只有非同源染色体,而不是细胞中所有

的染色体,A错误。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组内所有的染

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B正确。一个个体的两个染色体组之间的基因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纯合子染色体组之间的基因相同,杂合子不

同,C、D错误。

8.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

频率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

频率

【解析】选D。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无关。分析

可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基因型为aa)的发病率为晶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和,即,+2pq,A、B均错

误。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有关。女性的发病率计

算方法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情况相同,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女性的发病率为p+2pq,因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故伴X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即为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错误、D正

确。

9.(2020•烟台高一检测)有甲、乙两对表现型都正常的夫妇,甲夫妇中

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乙夫妇中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

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所生子女不会患白化病

B.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女孩都不患血友病

C.调查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

D.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男孩中患血友病的概

率为1/4

【解析】选C。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假设两种疾病分别受A、a与B、b控制。两对夫妇都正常,

其中甲夫妇中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则甲夫妇中男方的基因型为Aa,女

方的基因型为A_;乙夫妇中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则

乙夫妇中女方的基因型可能为1/2XBXb,1/2XBXB,男方的基因型为XBYO

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的相关基因型为Aa、AA,后

代不可能患白化病,A正确;由于乙夫妇中男方没有血友病,相关基因型

为XBY,因此他们生的女儿都不可能患血友病,B正确;调查两种遗传病

的发病率,都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乙夫妇所生男孩患血友病

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

10.(2020•衡阳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

的范围有限

B.杂交育种除了可选育新品种的纯种之外,另一个结果是获得杂种表

现的优势

C.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

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

D.基因工程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其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与

杂交育种完全相同

【解析】选Do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

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而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

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培育出新品种,A正确。杂交育种除了可以选育新

品种,还可以获得杂种优势,B正确。因为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所

以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

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C正确。基因工程可定

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其原理是人为的基因重组,而杂交育种是有

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D错误。

11.如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必定能作为生产菌株

B.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是不定向的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X射线处理可能会导致染色体变异

【解析】选A。图示育种过程为诱变育种。X射线处理引起的基因突变

是不定向的,该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不一定符合生产的要求,A错误,B

正确;题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符合人类需求的特定菌株

的过程,C正确;X射线处理既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

异,D正确。

12.(2019•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解析】选C。基因重组是生物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

基因的重新组合,会导致后代性状发生改变,A项错误;基因突变会导致

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

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B项错误;二倍体花药离体培养获得

的单倍体高度不育,但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使得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为

可育的二倍体,而且是纯种,C项正确;染色体组加倍后,配子的染色体

组数加倍,但不影响配子数,D项错误。

13.(2020•长春高一检测)二倍体植物甲(2A-10)和二倍体植物乙

(2炉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E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B在减数

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

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各为2种

B.通过物理撞击的方法最终产生的F2为二倍体

C.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D.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日幼苗,则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解析】选D。二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的F"乃然是二倍体,但是甲、

乙两种生物不是同一物种,因此二倍体的F,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不能

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A错误。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E在减数分裂时整

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该配子有两个染色体组,再让这样的

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F2属于四倍体,B错误。植物甲和乙虽然能进行有

性杂交,但是得到的R不育,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不属于

同一物种,C错误。秋水仙素可以使染色体数加倍,因此若用适宜浓度的

秋水仙素处理E幼苗,E变为四倍体,此时存在同源染色体,该植株是

可育的,D正确。

【方法规律】

判断一个个体是否可育的方法

⑴依据:判断同一物种一个个体是否可育的关键是看该个体体细胞染

色体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⑵方法:①若是奇数,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配子,

不可育;

②若为偶数,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正常的配子,可育。

14.如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

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AAbb,①一③一④过程最简便,且明显

缩短了育种年限

B.②和⑦过程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解析】选C。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AAbb,①-►③-►④过程属

于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不是最简便的育种方法,A错

误;②过程属于自交,其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

裂,⑦过程为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其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发

生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B错误;③过程为AaB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

子,Ab配子的形成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致,

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正确;⑤过程为人工诱变育种,其

原理是基因突变,⑧过程是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

15.如图所示为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其中卵细胞、极核、精子均为减数

分裂的产物且遗传因子均单个存在。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

胚乳,植物的花药由花药壁(2〃)及大量花粉(〃)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I1个卵细胞+1个精子一受精卵

I2个极核+1个精子一受精极核

A.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植株一定具备杂种优势

B.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都是高度不育的植株

C.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胚乳细胞能快速获得三倍体植株

D.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解析】选C。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植株未必具备杂种优势,A错误。花

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不一定高度不育,因为花药壁细胞是正常的体

细胞,B错误。根据题意胚乳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

可快速获得三倍体植株,C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形成配子的时候,即形

成精子与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可体现出基因重组,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并

未体现出基因重组,D错误。

16.(2020•天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

表达

【解析】选D。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

物,A正确。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

酶,B正确。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人胰岛素基因

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正确。载体上的抗性基因可用于筛选含重组

DNA的细胞,但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D错误。

17.据史料记载,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椒花蛾的身体和翅大多是带有

斑点的浅色。随着工业发展,煤烟等污染物使该虫栖息的树干和墙壁变

成黑色,到19世纪末,英国各工业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色椒花蛾,这

种变化说明()

A.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

B.生物突变都是有害的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定向的

【解析】选C。从所提供的资料中可知,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种群基因频

率发生了改变,浅色个体被淘汰,浅色基因频率逐渐减小,与环境颜色

相近的黑色斑点基因频率越来越大,适应环境的黑色椒花蛾越来越多,

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8.(2020•六盘山高一检测)某地原有一年生群体都是顶生花(aa),由

于引入腋生花AA和Aa的种子,现在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

5%aao下列对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原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0,现在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75%

B.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若该植物是自花传粉,3年后基因型频率不变

D.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能说明物种在进化

【解析】选Co原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0,现在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

55%+1/2X40%=75%,A正确。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

确。若该植物是自花传粉,3年后基因频率不变,但是基因型频率会发生

改变,C错误。种群是否发生进化要看基因频率是否改变,D正确。

19.(2020•沈阳高一检测)科学家将含有人的胰岛素基因的DNA片段注

入牛的受精卵中,该牛能分泌出人的胰岛素。下列对这一过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

A.如果用逆转录法人工合成人的胰岛素基因,应从人的胰腺组织中获

得相应的mRNA

B.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够在牛的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

C.该牛称为“克隆牛”,其细胞内会发生RNA的复制

D.该过程定向地改造了生物的遗传性状

【解析】选Co逆转录法需要模板,而人体中胰岛B细胞中会含有转录

出的RNA,A正确。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牛的细胞中可以发生复制、转

录和翻译,但不会发生逆转录和RNA的复制,B正确。此牛为基因工程的

产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属于有性生殖,而非“克隆牛”,C错误。

该过程能使牛分泌出人的胰岛素,即定向地改造了牛的遗传性状,D正

确。

20.如图表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种群平均喙

长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

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

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975'1976'1977'1978'

年份

A.同一种地雀喙长和喙短是一对相对性状

B.1976年中期至1977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

度增加

C.地雀的平均喙长在2〜3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

D.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不一定迅速变短

【解析】选B。喙长和喙短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

一对相对性状,故A正确。1976年中期〜1977年,由于种子平均硬度增

加,选择了喙长性状,故B错误。环境选择有利性状,故C正确。虽然1978

年种子平均硬度下降,但是1978年后种子的硬度未知,由于喙长的地雀

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故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不一定会迅速变短,

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4分)广西、广东地区高发的B-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病。研究发现,由于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患者的B-珠蛋白(血

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见图甲,AUG、UAG分别为起始密码子和终

止密码子)。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氨基酸编码序号'39147

,A。TAG

正常基因A序列~=

TACGTCa®ATC

正常mRNA

AUGCAGUAG

正常。-珠蛋白

氨基酸编码序号'39147

TAGTAG

突变基因访列二个一

ATC-

异常mRNA

AUGUAGUAG

⑴图甲中过程①所需的酶是,过程②在细胞质的

上进行。导致过程①与过程②在时间和场所上不连续的结构基础是

的存在。

⑵分析图甲可知,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只是发生了DNA模

板链上的一个碱基的而导致的,即由o

⑶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珠蛋白,则该异常B-珠蛋白

比正常珠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要O

(4)事实上,基因型aa患者体内并没有发现上述异常蛋白,这是因为细

胞里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并发生了降解(见图乙)。

正常mRNA-AUGUAG

异常mRNAm]降解靛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SURF复合物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具有类似作用的其他复合物,它们被

统称为“mRNA监视系统”。这种“mRNA监视系统”既可以阻止

(填过程)产生一些具有潜在危害的蛋白质的表达,从而保护自身机体,

又可以减少o

[解析】(1)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翻译

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因此图甲中过程①表示转录,过程

②表示翻译。过程①转录所需的酶是RNA聚合酶;过程②翻译在细胞质

的核糖体上进行;导致过程①转录与过程②翻译在时间和场所上不连

续的结构基础是核膜的存在。

⑵分析图甲可知,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只是发生了DNA模

板链上的一个碱基的替换而导致的,即由GTA。

⑶由图中看出,替换后的部位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为UAG,该密码子为终

止密码子,因此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B-珠蛋白,则该蛋白

与正常B-珠蛋白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肽链较短,相对分子质量减

小。

⑷根据题意可知,“mRNA监视系统”既可以阻止翻译产生一些具有潜

在危害的蛋白质的表达,从而保护自身机体,又可以减少细胞内物质和

能量的浪费。

答案:(1)RNA聚合酶核糖体核膜

⑵替换GTA(3)小

⑷翻译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22.(12分)(2020•临汾高一检测)某种山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黑毛和

白毛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现用多对纯合有角公羊(AA)和纯合无角母羊(aa)杂交,结果如下:

项目公羊母羊

P纯合有角纯合无角

件有角无角

F2有角:无角=3:1有角:无角=1:3

对上述实验结果的一种合理解释为:在公羊中,AA和Aa基因型决定有

角,aa基因型决定无角;在母羊中,基因型决定有角,

基因型决定无角。

⑵为了确定基因B、b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

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根据

这一实验数据无法作出准确判断,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

代,若,则说明基因B、

b位于X染色体上。

⑶假设第(1)题中解释成立,且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

立遗传。现用多对杂合无角黑毛公羊和杂合有角黑毛母羊杂交,得到足

够多的子一代,则B的基因型有种。让多只纯合无角白毛

母羊与F,中成年有角黑毛公羊交配,所得子代中母羊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

【解析】(1)已知控制有角与无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多对纯

合有角公羊和纯合无角母羊杂交,所得E的基因型为Aa,结合题干信息

可判断基因型为Aa的公羊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Aa的母羊表现为无

角。根据题表实验结果可推测,公羊中AA和Aa基因型决定有角,aa基

因型决定无角;母羊中AA基因型决定有角,Aa、aa基因型决定无角。(2)

已知黑毛对白毛为显性,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

二代中黑毛:白毛二3:1,仅根据这一实验数据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因

为无论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子二代中性状

分离比均为黑毛:白毛二3:1。若想进一步判断,还需要统计子二代公

羊和母羊的性状分离比是否一致,若白色个体全为雄性,或黑色个体中

雌性与雄性的数量比为2:1,则可判断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3)

若第⑴题中解释成立,且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

传。杂合无角黑毛公羊的基因型为aaBb,杂合有角黑毛母羊的基因型为

AABb,二者杂交所得E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共3种。纯合

无角白毛母羊的基因型为aabb,F,中成年有角黑毛公羊的基因型为

1/3AaBB,2/3AaBb,多只纯合无角白毛母羊和E中成年有角黑毛公羊交

配得到F2,F2中母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角黑毛:无角白毛二2:10

答案:(1)AAAa、aa

⑵公羊(母羊)性状分离比(或公羊和母羊的性状分离比是否一致)

白色个体全为雄性(黑色个体中雌性与雄性的数量比为2:1或毛色性

状与性别相关联)

(3)3无角黑毛:无角白毛二2:1

23.(10分)(2020•福州高一检测)玉米果穗的三对相对性状,紫冠/白

冠、非糯/糯性、非甜/甜,分别受到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记作A(a)、B(b)、

R(r)o以纯合紫冠非糯非甜玉米与白冠糯甜玉米进行杂交,不论正、反

交,均得到紫冠、非糯、非甜的迪。将R自交获得F”得到结果如下:

紫冠、紫冠、紫冠、白冠、白冠、白冠、

非糯、糯、非非糯、非糯、糯、非非糯、

非甜甜甜非甜甜甜

783117300117183100

请根据实验结果判断:

(1)三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

是。

⑵上述三对等位基因中,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有

(填写等位基因的符号)。

⑶统计发现,只考虑糯性和甜性这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比例不符合

9:3:3:1,解释原因:□

(4)市场上紫冠、糯性、非甜玉米具有较好的售价,如何以F?为材料,

通过杂交育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品

系?o

【解析】(1)由于Fl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Fl中的性状紫冠、非

糯、非甜分别为三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

⑵根据F2的表现型及数量分析可知,紫非糯:紫糯:白非糯:白糯

=(783+300):117:(117+100):183*9:3:3:1,则可推测出控制紫

冠/白冠、非糯/糯性的两对基因不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紫非甜:紫甜:白非甜:白甜

=(783+117):300:(117+183):100=9:3:3:1,可推测出控制紫冠/

白冠、非甜/甜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非糯非甜:非糯甜:糯非甜

=(783+117):(300+100):(183+117)=9:4:3,为9:3:3:1的变式,

可推测控制非糯/糯性、非甜/甜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

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⑶只考虑糯性和甜性这两对性状,F?的表现型比例为9:4:3,则理应

表现为糯甜的基因型(bbrr),却表现出了非糯甜的性状,即基因型为

bbrr的个体与基因型为BBrr、Bbrr的个体都表现为非糯甜的性状,二

者在子代中占比为4/16O

⑷种植F2中的紫冠糯非甜玉米,淘汰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

保留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系,满足市场的需

求。

答案:(1)紫冠、非糯、非甜

⑵A(a)与B(b)

⑶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与基因型为BBrr及Bbrr的个体都表现为非

糯甜的性状,在子代中占比为4/16

⑷种植F2中的紫冠糯非甜玉米,淘汰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

保留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系

24.(12分)(2020♦全国I卷)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回

答下列问题:

⑴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