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标准_第1页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标准_第2页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标准_第3页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标准_第4页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标准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的材料,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是评估混凝土材料性能和设计合理配合比的重要手段。本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耐火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等各类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

三、试验设备与材料

1.水泥:应符合GB/T175-2007水泥标准要求,按照规定的品种和等级选用。

2.砂:应符合GB/T14684-2011砂子标准要求,按照规定的级配和含泥量选用。

3.石子:应符合GB/T14685-2011石子标准要求,按照规定的级配和含泥量选用。

4.水:应符合GB/T14833-2011混凝土用水标准要求,使用自来水或净水。

5.混凝土试件模具:按照GB/T50081-2002混凝土试件模具标准要求制作,内壁光滑平整。

6.电子秤:准确度应不低于1g。

7.搅拌机:应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

8.电动混凝土振捣器:应符合GB/T50082-2009混凝土用电动振捣器标准要求。

9.压力试验机:应符合GB/T50081-2002混凝土试件模具标准要求。

四、试验方法

1.水泥用量试验

(1)取混凝土试验用量的水泥样品,按照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化学分析,计算出其氧化物含量和水泥标号。

(2)按照设计配合比要求,制备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室养护。

(3)制备试块后,按照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水泥用量。

(4)根据所需水泥用量,在试验室中按照GB/T1346-2011水泥标准规定的进行取样、分析和计量,得出所需水泥用量。

2.砂、石子用量试验

(1)按照设计配合比要求,制备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室养护。

(2)制备试块后,按照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砂、石子用量。

(3)根据所需砂、石子用量,在试验室中按照GB/T14684-2011和GB/T14685-2011标准规定的进行取样、分析和计量,得出所需砂、石子用量。

3.水用量试验

(1)按照设计配合比要求,制备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室养护。

(2)制备试块后,按照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水用量。

(3)在试验室中根据所需水用量,按照GB/T14833-2011标准规定的进行取样、分析和计量,得出所需水用量。

4.混凝土试块制备

(1)根据设计配合比要求,按照上述试验方法得出所需水泥、砂、石子、水的用量。

(2)将所需水用量加入搅拌机中,加入砂、石子,开始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3)加入水泥,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4)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将混凝土倒入试件模具中,将模具振捣,直到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

(5)将试件模具放置在湿布中,在试验室中进行标准养护。

5.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

(1)混凝土试块养护至预定时间后,取出试块,用干布擦干水分,然后进行强度试验。

(2)试验室应按照GB/T50081-2002混凝土试件模具标准要求,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试验,试验速度应保持一致。

(3)在试验中,应测定试件的极限荷载和破坏形态,计算出试件的抗压强度。

六、试验结果分析

1.按照试验方法得出的水泥、砂、石子、水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

2.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如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进行试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七、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试验目的和背景。

2.试验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及其检验证书。

3.试验方法及过程。

4.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5.结论和建议。

6.试验日期、地点、试验员及审核人签名。

八、试验的注意事项

1.试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保证试验环境干净、整洁。

2.试验室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使用设备时应注意安全操作。

3.试验中应按照标准规定进行取样和分析,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混凝土试块制备和养护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保证试件的质量和准确性。

5.试验结果应按照标准规定进行分析,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试验的质量控制

1.试验前应对试验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校验,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试验中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试验结果应按照标准规定进行分析和判定,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结论

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