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大全_第1页
2022年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大全_第2页
2022年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大全_第3页
2022年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大全_第4页
2022年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第页2022年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大全一篇好的教案对于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我共享了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一起来看看吧!

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看,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洁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

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沟通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觉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观看并独立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

生多说发觉这个关系的过程。

2、挂念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看1毫米的长度,相互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诞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沟通。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终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支配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推断,再

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

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学问?

2、师总结。

分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其次篇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方法、商量 沟通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以解分米与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会进行简洁的换算。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挂念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计一下你们的课桌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组的来测量课桌的长。

2、说一说你们在测量过程中接受的是什么方法吗?老师找一至三名学生回答他们的测量方法及结果。老师依据学生口述的方法进行评价。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连续量,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用10厘米为一份连续量,量的次数多,但计算起来较简洁。

3、10厘米的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

二、学习分米与米、厘米间的关系

1、通过我们刚刚的操作,再请同学们看看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觉的。〔观看尺子,1分米中有10个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对准尺子来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还能发觉分米与我们以前学生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吗?〔1米=10分米〕你是怎样想到的?

三、挂念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在数学书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用尺来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划是否精确。

2、举诞生活中长或宽或高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

3、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出来。

四、稳固练习

1、填写上适当的单位

1把米尺长1〔〕

1把米尺长10〔〕

1把米尺长100〔〕

2、书本第4、5题填写在练习本上,老师提示学生看清单位名称。

3、练习6,7题让学生依据实际状况商量 完成。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学问?

2、师总结。

千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三篇

[教材简解]

教材中,例题重点描述的是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利用数数、几十多来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在“试一试”中再利用比较计数器所表示数的大小,揭示了其他两种状况: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接着在“想想做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目标预设]

1、学问目标:使学生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比较力量。

3、创新目标:培育学生探究规律的力量。

4、德育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学问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之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阅历上升为数学认识。教学难点:

把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设计理念]

本节课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实践创新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实际情境和学生已有的学问出发,为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学问技能,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设计思路]

在教学设计上以为学生供应现实而好玩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看比较和抽象概括力量的培育,抓住“位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接受谈话导入法和和引导发觉法,组织学生进行商量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支配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看、思考、商量 、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帮忙验证,挂念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学问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刚--×小伴侣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1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层次一: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1)将数按数位分类

多媒体呈现: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呈现

(2)比大小

多媒体显示:

一位数和两位数比大小,学生口答,教师多媒体呈现

多媒体显示:

(3)练习并小结:

课件出示题目,指明学生口答,

你发觉了什么?

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层次二:例题,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出示多媒体主题图

教师讲解并描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秀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知你同桌的小伴侣。

3、全班沟通,鼓舞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伴侣。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层次三: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1、多媒体显示63○68:

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3大。

2、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

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玩耍:学生任凭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日的数学课你学得快活吗?你有什么收获?

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在生疏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有关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运用抵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预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玩耍感知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

1、师生玩耍

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的玩耍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玩玩,谁情愿和我玩?

(师生玩耍,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

师: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

师:竞赛的时候还要给竞赛双方记录成果,你认为怎样记录成果好呢?

(揭示课题)

出示评分规章: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师生共同记录竞赛成果)

师:如今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

生:+1和-1可以相互抵消?

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

2、生生玩耍

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需有一人记录成果。

(学生活动)

(反馈竞赛结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

师:假如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

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5和-3,-5和+3还能相互抵消吗?

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可以接受抵消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好玩。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是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的作用。】

二、从时间轴上求正负数的相差数。

(课件出示:天宫神八交会对接)

师:从这张图片你看明白了什么?

师:你知道太空人两餐相差多长时间吗?

师: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好玩、现实的情境,并以别开生面的“神八、天宫一号太空一吻”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并通过学生自主商量 、合作沟通、不断探究以获得数学学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应用于生活,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综合运用学问,解决正负数问题

师:生活中除了赢分和输分这样的量可以用正负来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只要你认真感受,那么它就在你的身边。

(课件出示:一个11岁儿童的标准身高150厘米我们把它记作0,想一想你的身高是多少,应记作什么?)

(学生思考后,全班反馈)

出示表格。

(1)完成表格。

(2)求这一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方法一:(150+145+157+155+148)÷5=151(厘米)

方法二:(0-5+7+5-2)÷5+150=151(厘米)

(3)比较两种方法

(4)认真比较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新发觉?

(5)认识数轴。

【学问的稳固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并具有层次性,由自己的身高引入小组成员的身高,由实际向高引向正负数的记录,由正负数的记录又回到实际身高。在求身高的平均数时,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表达了正负数抵消的优越性,从而使学生“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在两组数据的比较中,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究,感受到正负数的大小及相差数。可以说习题设计上具好玩味性和可探究性的特点。数轴的引入,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育,并形成认知结构。】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秋季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五篇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长度。

2、口答:

50毫米=〔〕厘米5米=〔〕分米

60厘米=〔〕分米9厘米=〔〕毫米

3、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