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山东省泰安市宁阳某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度山东省泰安市宁阳某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度山东省泰安市宁阳某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度山东省泰安市宁阳某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度山东省泰安市宁阳某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山东省泰安市宁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期

末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

记载一只笼子的形状

简娘

①有一只笼子,形状怪异,几乎没人能正确地描绘它。就算那些碰得头破血流的

人也不能够,他们只会抚着头说:我又撞到那只笼子了。

②我也不例外。

③在开始记载这只莫名其妙的笼子之前,我得先喝口茶,喜欢听故事的你,最好也喝

一口水。因为,我不知道我会讲多久,现在是早上十一点正好十一分,我希望在十二点时

结束这只笼子的记载,我们总得吃个中饭,打个午盹,我相信这对消化这只笼子的形状有

很大的帮助。

④开始发现有一只笼子,是小学吧,我学了“笼”字,真有意思,为什么把一条龙关

在竹部首内就叫“笼”?老师只说这玩意儿是用来关东西的,当然,关会动的、活的东

西。这还用讲吗?死的、不会动的东西需要关吗?可是我仍然不懂,龙,那么庞大的玩意

儿,用竹子或竹震编的东西就能把它关得死死的?老师说,“笼”就是“笼”嘛,问那么

多,会写没?不会写要打手心。可是,我受了一点打击,龙不是很厉害的吗?用竹子就能

关,到底龙厉害还是竹子厉害?

⑤我又问老师,鸡笼、鸭笼这我懂,那么,人住在屋子里算不算“笼”?老师说,傻

瓜,人住的地方叫“屋”。

⑥算术课教到“鸡兔同笼”,我又不安分了。当然,这种几只鸡几只兔的算术根本难

不了我。可是,为什么要把鸡、兔关在一起?它们一定吵架的。老师说,傻瓜,这是“假

设”的嘛•可是,我又“假设”了:如果把鸡、鸭、麻雀、火鸡、鹅、燕子全部关在一

起,算不算得出笼子里有几只鸭、几只麻雀?我没敢问老师,因为这些全部是两只脚动

物,而且不只两种动物。我想,还是快点毕业上国中,听说国中会学方程式之类,说不定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⑦至少在上国中以前,我不再想“笼子”问题。那时候我最向往的是上台北,每年暑

假我有机会上台北玩,可是必须等割稻、晒谷等农忙之后。有一回,农稼完毕,可以上台

北了,却莫名其妙刮台风误了行程。阿嬷说,要去可以,先把田里的竹叶、竹枝刺、石头

捡干净再说。台风过后田里的积水冷谶潮的,我赤脚捡得很勤快,偶尔直腰看着透亮的蓝

空,那么广阔,我感动了,心里冒升一股热情:我要去台北!我要去一个更广阔、更无边

的世界,我一定要。

⑧十五岁,我拎着行李上台北了,像一个跨出家门即不准备回头的孩子,像一个征服

者。因为,我相信没有一件事、一个地方是我无法征服的。

⑨后来,我知道“笼”字只是个形声字。换言之,不见得关的是龙,鸡、鸭、兔可以

关,人也可以关。最早是竹子做的,现在可不一定了,石头、木条、钢铁、水泥……甚至

是某种肉眼看不见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不只关活的,死的也得关,譬如“棺材”。

⑩台北没有征服我,我被自己困住了;当我发现台北只是个大笼子,而人生好像是由

很多个笼子组合而成时,我被“一生仿如一场牢狱”的感受打败了。我想挣脱,可是不知

笼子的出口在哪里?

?又来了,笼子的思考。我想,鸡、鸭、麻雀同笼的问题还好解决,这有复杂的多次

多元方程式可以算。但,如果笼内关的是一群人,什么方程式可以算出谁是好人谁是坏

人?如果自生至死是“时间之笼”,什么样的斧头可以破?

?我又想,若无法破笼,那么笼子的形状就决定我们观看世界的视野。井底之蛙看到

的天是圆饼形,木条笼内的人看到的天是一连串长方形……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只有

圆饼形人、长方形人、三角形人……

?既然都得关入笼子,那就自己造一个吧!于是,我以创作建造自己的笼子,这笼子

必须很大,容纳得下圆的、长的、扁的……各式各样的其他小笼,又能经得起时间的考

验。我想,一个人要挣脱笼子是不可能的,但是,总可以自己决定笼子的形状、大小、材

质吧?最重要是,不能关错笼子,必须选一个自己最爱的,在里头焚烧生命,即使风餐露

宿、水潦火劫也不悔。

?我快乐起来,因为,我有能力建筑自己的大笼子。

?现在时刻十二点整,如果这篇文章也算个小笼子,的确依照计划竣工了。我把你们

关在笼里四十九分钟,现在放你们走。

(选自《微晕的树林》)

14.怎样理解“我把你们关在笼里四十九分钟,现在放你们走”这句话的含义?(2分)

15.“我”在成长经历中遭遇到了哪几类“笼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16.文章还写到了自己挣脱“笼子”的奋斗,这种“挣脱”具体表现是什么?(3分)

17.第⑨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分)

18.作者说,“我想,一个人要挣脱笼子是不可能的,但是,总可以自己决定笼子的形

状、大小、材质吧?”这句话包含着作者怎样的观点?它又给你了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现

实加以分析。(7分)

参考答案:

14.(2分)①指读者牺牲自己的时间读她的文章。(1分)将自己的文章比作笼子暗示

人生处处笼子(1分)。

15.(6分)①关动物的“笼子”;②教育的“笼子”:③空间的“笼子”;④人生的

“笼子”;⑤时间的“笼子”;⑥自我生活的“笼子”。

16.(3分)①在小学时不能解决笼子里关了多少动物问题,期待自己快点上国中,解决

这个问题;②在家乡时:想去台北,希望挣脱出家乡的笼子;③遇见人生的很多困惑,最

终明白一个人要挣脱笼子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自己决定笼子的形状、大小、材质

17.(4分)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回答了“我”小学时对“笼”的疑问;启

下,扩大“笼”的内涵而至人生,丰富了文章内容(2分)。②在内容上,由实到虚:

前面都写实的“笼子”,此后主要写虚的笼子,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人生等的深入思

考。(2分)。(语意相近即可)

18.(7分)①人是不可能绝对自由的,尤其是在生存环境、社会生活等问题面前,所

以说一个人要挣脱笼子是不可能的;(2分)②但是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

自己的人生质量,在生存规则下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2分)③启示:我们不能埋怨

生活,要用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扩展自己的人生;(1分)④联系现实(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苏联]尤里•里希特

时值12月31日,彼得•弗拉基米罗维奇•帕潘科夫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

理着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的最后几件紧要公事。他一本正经地板着一副面孔,俨然一

派首长的风度。每当电话铃响,帕潘科夫总是一边抓着话筒,简要而认真地回答

着,一边继续签阅着文件。

一会儿,女秘书柳多奇卡敲门进了办公室:“对不起,帕潘科夫,打扰您

了。有您一封信。”

说着,她把信放到帕潘科夫的桌上,随即转身走了。

帕潘科夫拆开信就念起来:

亲爱的妈妈:

你的儿子在给你写信。我已经好久没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出差、度

假、住医院了……

“真是活见鬼!”帕潘科夫惊诧不已。他又看了看信封,上面分明写着他的

机关地址和

姓名,而且一点也没错。帕潘科夫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仍然把信继续念下

去:

我们这里现在正是秋高气爽、春光明媚、夏日炎炎、寒冬腊月的时

节。

我身体还好、很好、不太好、很不好。

前不久我去逛过剧院、电影院、音乐厅、酒吧间。

我打算再过1个月、1年、5年就来看你。

我知道你没钱花了,所以寄给你30、20、10、5个卢布。

我已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厂长、总局局长。

我妻子祖莉菲娅向你问好。

你的爱子彼佳

帕潘科夫更加莫名其妙,他又把信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然后又往信封里看了

看。信封里果然还有一张小字条:

亲爱的彼佳:

我多么盼望你能来封信呀!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

小事呢?我只好替你写了这封信,你只要简单地把那些不该要的词句划掉寄给

我就行了。

吻你!

你的妈妈

帕潘科夫仰身靠到自己柔软舒适的安乐椅背上。

“唉,妈妈呀,你可真是位幽默家呀!而且对时间还掐算得那么准,让信不

迟不早刚好在12月31日送到,这一天我可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啊!”

帕潘科夫叹了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

来。

20.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帕潘科夫”这一人物形象。(5分)

21.在这篇小说中,妈妈的字条是一个关键的情节。请结合作品分析其作用。(4

分)

22.小说结尾交待帕潘科夫照妈妈说的“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

这说明他改变了对妈妈的态度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20.(5分)帕潘科夫是一个自私、冷漠、不重亲情的官僚的形象。作品开头描

写了帕潘科夫办公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一本正经”的官僚形象;但他却

借口工作忙而对母亲不管不问,甚至连信也不给母亲写,可见他的自私、冷漠与不

重亲情。

21.(4分)(1)在结构上,妈妈的字条解释了为什么帕潘科夫会收到这样奇

特的信,是对上文悬念的交待和解答。(2)在内容上,妈妈的字条语带揶揄,对

帕潘科夫的自私与冷漠进行了讽刺与批评。

22.(6分)没有,他只是在随意应付妈妈。从小说结尾处他抱怨妈妈故意在

他最忙的一天来信和“叹气”等无奈的神态,可以看出他对妈妈冷漠的态度并没有

改变,他只是在应付妈妈。从小说全文看,帕潘科夫是个装模作样的的官僚,冰冻

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自私、冷漠、不重亲情应该不是一封信就能改变的。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情感逻辑

孙绍振

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

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甚至智性导向;可

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或心理学上的知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

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歪曲”的。正是因为“歪曲”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

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

有些作品,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例如“在天愿作

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

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这几句诗说的爱情是绝

对的,在任何空间、时间,任何生存状态,都是不变的、永恒的。爱情甚至是超越

主体的生死界限的。这是诗的浪漫,其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理性逻辑是客观的、

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彩的,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理性逻辑的高级形

态,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不变的。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

点、条件的东西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之理,恰恰又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

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

可对艺术、审美情感来说则是妙极了。因为无理了,超越了理性了,情感才能得到

充分的自由。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全面性,不能片面、绝对化,而情感的一个特点恰

恰是绝对化,不绝对化不过瘾。所以宋朝诗评家严羽才说:“诗有别才,非关理

也。”

当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而且可以违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

律。人真动了感情就常常不知是爱还是恨了,明明相爱的人偏偏叫冤家,明明爱得

不要命,可见了面又像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互相折磨。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

对不通的,要避免这样的自相矛盾,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有的人死

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因而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很符合理性逻辑

了,但却不是诗了。在小说中,情节是一种因果,一个情感原因导致层层放大的结

果,按理性逻辑来说,理由必须充分,这叫充足理由律。可是在情感方面充足了,

在理性方面则不可能充足。说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反抗封建秩序,思想一致才爱她,

理由这么清楚,却一点感情也没有了。现代派诗歌曾经提出过一条著名的原理,叫

做“扭断逻辑的脖子”。不懂得这一点,就不可能读懂现代诗歌。

由于理性逻辑在日常实用中和科学研究中,占着天然的优势,因而一个人的社会经

验越丰富,文化教育的水平越高,理性逻辑的优势就越强,以理性逻辑代替人物的

情感逻辑的可能性就越大。倒是在小孩子、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始民族那里,情感逻

辑倒往往具有相对的优势。当然,每一个文明的成年人,特别是具有审美心理素质

的人,都是具有相当的情感体验的。但是由于这种情感的逻辑性在日常生活中是不

实用的,因而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被忘却的;又由于它的逻辑性与理性的科学性相

矛盾,因而在学校教育中是处于受压抑的地位。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接受理性教育时.,要特别

留意保持情感的活跃,不让它被优势强大的理性逻辑所吞没。同时,除了自我保

护、自我体验以外,还要认真关注不同人物情感的特殊性,这不仅是作家的职业训

练,而且是青少年的基本修养,文学作品的阅读正是提高这种修养的最有效的途

径。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

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

(5分)

A.艺术家的感觉与科学家冷静客观、追求共性的感觉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

B.艺术中,表层感觉要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才能成为深层情感。

C.对艺术审美来说,情感只有超越了理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所以情感就要绝

对化才过瘾。

D.小说中的情节是一种因果,遵循的是情感逻辑,可以违反充足理由律。

E.虽然每一个成年人都有相当的情感体验,但往往是理性逻辑占相对的优势。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符合情感逻辑的一项

是ks5u(3分)

A.“此恨绵绵无绝期”中的感情不可能超越时间而不变化。

B.明明是相爱的两个人,见了面却要互相折磨。

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只有把省略成分补出来,才能避免互相矛盾。

D.因为林黛玉反抗封建秩序,和贾宝玉思想一致,所以两人相爱。

14.“不合理之理”中两个“理”各指什么?有什么不同?(4分)

15.如何提高青少年在情感逻辑方面的修养?(4分)

参考答案:

12.【筛选整合】(5分)

CD(A原文说的是“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B原文是“表层的

感觉才成为……索引”E原文是“每一个文明的成年人”)

13.【概念理解】(3分)

B(其他三项都是理性逻辑)

14.【句意理解】(4分)

①第一个“理”指的是理性逻辑,②第二个“理”指的是情感逻辑。③理性逻辑是

客观、冷静、排斥感情色彩的,④情感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每点1分,大意对

即可)

15.【要点归纳】(4分)

①学校要加强情感逻辑的教育;②青少年在接受理性教育时,要特别留意保持情感

的活跃,③还要认真关注不同人物感情的特殊性,④并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每点

1分,大意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者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

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

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

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

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

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

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

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

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日:“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

人不可。"始皇日:“唯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浦上。王翦

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

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

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日:“不然。夫秦王

怛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

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

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

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日:“士卒可用矣。”荆数

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靳南,杀其将军项

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

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

传》)

(注)1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引兵而西引:率领。

B、王翦言不用,因谢病谢:道歉,谢罪

C、老臣罢病悖乱罢:通“疲”

D、李信果辱秦军辱:使...受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A.翦言不用,因谢病不如因善遇之

B.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以其无礼于晋

C.归老于频阳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荆数挑战而秦不出荆轲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

是()

①非六十万人不可②唯大王更择贤将③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④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

于我⑤坚壁而守之,不肯战⑥亲与士卒同食

A.①②⑥B.③④⑥C.②④⑤D.①

③⑤

13、翻译句子(12分)

⑴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

师。

⑵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⑶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

参考答案:

10.B(辞官)

11.B(A于是,趁B因为C在,对D转转连词,修饰连词)

12.D(②王翦推辞④请田宅的理由⑥体恤士卒)

13.(1)秦始皇已经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同时多次战败楚军。

(“既”“走”“数”及文意各1分)

(2)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进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

(“日,,“西”“独….乎”及句意各1分)

(3)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对抗秦兵。(“益”“悉”“国中兵”

及句意各1分)

译文: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喜好军事,后来奉事秦始皇。秦始皇灭掉了

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

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

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

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

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

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

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

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

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

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

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进军,将军虽然染

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腿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

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

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

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褊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

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

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

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

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

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

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

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对抗秦兵。王翦

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

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

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

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

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新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

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天后,俘虏了楚王负刍,

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又乘势向南征伐百越国王。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

与李信攻陷平定了燕国和齐国各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王将军和蒙将军的功劳

最多,名声流传后世。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巽,字令叔,赵郡人。少苦心为学,以明经调补华州参军,拔萃登科,授

鄂县尉。周历台省,由左司郎中出为常州刺史。逾年,召为给事中,出为湖南观察使,锐

于为理。五年,改江西观察使,加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巽持下以法,吏不敢欺,

而动必察之。顺宗即位,入为兵部侍郎。司徒杜佑判度支盐铁转运使,以巽干治,奏为副

使。佑辞重位,巽遂专领度支盐铁使。榷第之法,号为难重,唯大历中仆射刘晏雅得其

术,赋入丰羡。巽掌使一年,征课所入,类晏之多岁,明年过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万

贯。旧制,每岁运江淮米五十万斛抵河阴,久不盈其数,唯巽三年登焉。迁兵部尚书,明

年改吏部尚书,使任如故。

巽精于吏职,盖性使然也。虽在私家,亦置案牍簿书,勾检如公署焉。人吏有过,丝

毫无所贷,虽在千里外,其恐栗如在巽前。初,程异附王叔文贬窜,巽知其吏才明辩,奏

而用之,宪宗不违其请。异勾检簿籍,又精于巽,故课最加衍,亦异之助焉。巽为吏部尚

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而卒。然性强很狡恶,忌

刻颇甚,乘德宗之怒,谋杀窦参,物论冤之。初,参为宰相,不悦于巽,自左司郎中出为

常州刺史,仍促其行。不数月,参贬郴州司马。久之,巽自给事中为湖南观察使,郴即属

郡也。宣武军节度使刘士宁以擅袭父任,物议不可,朝廷不得已而授之。及参之贬,士宁

尝以绢数千兀赂参,巽在湖南具奏其事,言参与藩镇交通,德宗怒,遂赐参死,议者冤

之。巽廉察江西,徇喜怒之情,而无罪被戮者多矣。元和四年四月卒,时年七十一,赠尚

书左仆射。

(节选自《旧唐书•李巽传》)

【注】榷莞: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大历中仆射刘晏雅得其术雅:很、极

B.赋入丰羡羡:羡

C.异勾检簿籍,又精于巽于:比

D.徇喜怒之情徇:顺从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

夕而卒

B.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

/而卒

C.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

而卒

D.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

而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巽年少笃学,才能出众,历任要职,精于治理政务。他用法律来管理下属,官员

都不敢欺骗他,连众人认为困难重重的盐铁专卖征税,李巽上任第一年就做出了远远超越

前人的优秀业绩。

B.李巽勤于政务,知人善任。李巽在家里也会像在官府一样批阅公文,他慧眼识珠,

举荐了被流放的程异,最终程异也成了李巽的得力助手。

C.李巽个性刻薄善妒,残忍狡诈。窦参任宰相时,与李巽结下不和,后李巽抓住机会

在任湖南观察使时上书检举了窦参,德宗生气赐死窦参。

D.对于李巽来说,可谓是成也性格,败也性格。这篇传记既表现了李巽的政治才干,

也通过举了一详一略两件事例来表现他的强横凶狠。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吏有过,丝毫无所贷,虽在千里外,其恐栗如在巽前。(5分)

(2)及参之贬,士宁尝以绢数千匹赂参,巽在湖南具奏其事,言参与藩镇交通,德宗

怒,遂赐参死,议者冤之。(5

分)

参考答案:

4.B本题考查文言实词。B选项的“羡”是“有余、多余”的意思。

5.D见译文

6.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A项“李巽上任第一年就做出了远远超越前人的优

秀业绩”与原文不符。

7.(1)百姓官员有犯错的,一点都没有宽恕的,即使在千里之外,他们害怕得发抖就像

李巽在他们面前一样。(“人吏”“贷”“虽”“恐栗”各1分,句意1分)

(2)等到窦参被贬,刘士宁曾经用几千匹绢贿赂过窦参,李巽在湖南详细地上报了这件

事,说窦参与藩镇互相勾结,德宗非常生气,于是赐死窦参,议论的人认为窦参是冤

枉的。【“及”“具”“交通”“冤”(注意意动用法)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李巽,字令叔,赵郡人。年少时刻苦钻研学问,以通晓经学调补华州参军,才能出众

而考中进士,授予鄂县尉。在中央担任过许多官职,从左司郎出京任常州刺史。过了一

年,召回任给事中,又出京任湖南观察使,治理政务精明敏捷。五年,改任江西观察使,

兼任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李巽用法律掌管下属,官员都不敢欺骗他,有(不法)

行为一定会明察。顺宗即位,入京任兵部侍郎。担任司徒的杜佑兼任度支盐铁使、转运

使,因为李巽干练而有治才,上奏举荐李巽为副使。杜佑辞去高位,李巽于是专任度支盐

铁使。对盐铁的专卖和征税,向来是难度较大而且很重要的,只有大历年间的仆射刘晏尽

得其法,税收丰足有余。李巽担任度支盐铁使一年,征收赋税收入的,相当于刘晏业绩比

较多的年份,第二年又超过了这个数目,又过一年增加了一百八十万贯。旧的制度,每年

从江淮地区运送五十万斛米到黄河以南,很久不能达到这个数目,只有李巽在任的三年达

到了。升任兵部尚书,第二年改任吏部尚书,依旧任以前的官职。

李巽在为官任职方面很精通,是性格让他这样的。即使在个人家中,也会放置官府文

书簿册,就像在官府一样地考核检查。百姓官员有犯错的,一点都没有宽恕的,即使在千

里之外,他们害怕得发抖就像李巽在他们面前一样。当初,程异依附王叔文而被贬谪放

逐,李巽知道它有为官的才能,明智善辩,上奏皇上并任用了他,宪宗不违背他的请求。

程异考核检查公文、案卷,又比李巽精通,考评总是最优秀,也是程异协助的。李巽任吏

部尚书,卧病,官员们相继来探望问候,李巽开始不说自己的病情,跟他们考查研究问

题,商讨事务,到晚上才停止。然而李巽个性刚愎自用、奸诈凶恶,十分刻薄善妒,趁着

德宗发怒,图谋杀害窦参,众人议论认为冤枉了窦参。以前,窦参任宰相,不喜欢李巽,

李巽从左司郎中出京任常州刺史,窦参催促他上路,没过几个月,窦参被贬为郴州司马。

过很久后,李巽从给事中调任湖南观察使,郴州就是它附属的郡县。宣武军节度使刘士宁

擅自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大家都议论认为不能这样,朝廷不得已而授予了刘士宁官职。等

到窦参被贬,刘士宁曾经用几千匹绢贿赂过窦参,李巽在湖南详细地上报了这件事,说窦

参与藩镇互相勾结,德宗非常生气,于是赐死窦参,议论的人认为窦参是冤枉的。李巽视

察江西,顺从自己的喜怒的心情,杀害了许多无罪之人。元和四年四月去世,当时71

岁,追赠尚书左仆射。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

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

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皆,示憎

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

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

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

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

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用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琰书谏

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

之明义。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况公亲御戎马,上下劳惨,世子

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而猥袭虞旅之贱服,忽驰鹫而陵险,志雉兔之小

娱,忘社稷之为重,斯诚有识所以恻心也。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

于天”。

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征事。初授东曹时,教曰:“君有伯夷之风,史

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魏国

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蕾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唯琰露板

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②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

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琰尝荐巨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

称赞功伐,褒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日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

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

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色不挠。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

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注:①翳,华盖。褶:骑服。②五官将,指五官中郎将,曹丕时任此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领冀州牧领:兼任

B.太祖改容谢之谢:道歉

C.太祖贵其公亮亮:光明

D.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希:迎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冀方蒸庶暴骨原野蒸庶:百姓

B.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明公:您

C.而猥袭虞旅之贱服袭:沿用

D.壮士尚称而厉称:名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琰宅心仁厚,关心百姓,敢于直谏,多次给上级提出合理的建议,都收到了很好的

效果。

B.崔琰引经据典,劝说曹丕不要沉溺于个人享乐,而应该以社稷为重,认真思考治理国

家的方略。

C.曹操对崔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能够坚守个人操守,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D.崔琰个性刚直,不屈服于权势,虽然受到惩处,仍然刚直不阿,最终因此而丢了性

命。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给下文断句。(3分)(限划6处)

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日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

谴呵而不寻情理也

参考答案:

4.C(应为“诚实”之意。)

5.C(应为“穿”之意。)

6.A(“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错,原文有“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7.(1)翻译:世子(曹丕)频繁外出打猎,(经常)变换衣服和车辆,一心扑在追逐猎

物上。(重点词:仍、驱逐,一词1分,大意1分)

(2)翻译:现在国家贫困,(圣主的)恩惠没有遍及(全国百姓),男男女女踮起脚跟

(盼望),他们所思念盼望的就是您的大德。(重点词:殄瘁、洽、企,一词1分,大意

1分)

(3)翻译:希望世子您烧毁猎具车辆,丢掉骑服,来堵住大家的埋怨,不要让我从老天

爷那时获罪。(重点词:捐、望,一词1分,大意1

分)

8.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日/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

而不寻情理也(对2处1分,错一个扣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

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

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在这

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

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

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

将海底徽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

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

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

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

的调查。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

的任务。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勘

查任务。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

航次的任务。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

参考答案:

15.B16.C17.B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

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这句话的句子主干为“这艘船经历了任务”很显

然“经历了任务”搭配不当,应该把“经历”改为“执行”或者“完成”。故选B项。

点睛:作答病句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

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另外,

像这类题目还要结合语境辨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

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

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该句之前是“对不熟悉的人而

言”,因此AB不恰当,后面强调实验室多,并未提及迷失方向,因此选C项。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

重新恢复地位。该词不符合语境,因此排除A、C项;“再接再厉”,用以指一次又一次

加倍努力。符合语境。“易如反掌”和“轻而易举”;都表示“事情容易办”;但易如反

掌一般用于一些确实容易办到的事。因此排除D项,故本题选B项。另外,“一应俱

全”,一切齐全,应有尽有。“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这里强

调的是应该有的全都有了,一切齐备。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

漂样的小碎步,以及不温不火、缠绵怫恻的唱腔。

②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连接,电子阅读的便捷,使人不免产生忧虑:还有多少人会

钟情于纸质阅读呢?那神圣的文学阅读,是否会成为好景不再的明日黄花?

③互联网时代,客户的一举一动都会转化为数字信息,成为商家挖掘商机的大数据宝库,

相对于线下零售的盲人瞎马,线上电商简直就是明察秋毫。

④地处中国西南的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眷,其巍峨磅

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⑤月光下,山墙那边传来一阵笛声,只听它时而低回婉转,时而穿云裂石,众人都听得痴

了,就连墙上映着的竹影也仿佛听懂似的轻轻摇曳着。

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想得开便自我解脱,想不开必然自寻烦恼,甚至到老仍耿耿于

怀,真是何苦来!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

误。①对象不当,“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也指性格温和。这里

说的是恰当好处的表演,应使用“不瘟不火”,即“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

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②使用正确,“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

黄花,菊花。意为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借以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泛指已失

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使用正确。③望文生义,“盲人瞎马”,“盲

人骑瞎马”,比喻面临极端危险的境况。此处用以做“明察秋毫”的反义词,望文生义,使

用错误。④使用对象不当,“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人的技艺十分

高超。句中说的是自然景物,不当。⑤使用正确,“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嗓亮。

⑥使用正确,“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

方面。如“不温不火”和“巧夺天工”都属于使用对象不当。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

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

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

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

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归谬法”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

中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

【示例】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归谬:如果说“核电站若为有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

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

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问题】请仿照上面的示例运用归谬法写一段话,反驳下面的观点。

观点: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归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归谬:如果说“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是对的,那么许多人生

病就医后没能治好病,所以生病就医是没用的。可是,生病怎么能不就医呢?所以不能仅

因为许多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用的。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和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语段,仔细分析

例句,辨析例句的错因及修改方法。分析后不难发现,例句中前后分句间逻辑关系判断失

当,强加因果。修改时用假设关系“如果说……是对的,那么……可是……所以……”来表

达。依据例句,可把材料提供的观点句“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

的”,修改为“如果说'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是对的,那

么许多人生病就医后没能治好病,所以生病就医是没用的。可是,生病怎么能不就医呢?

所以不能仅因为许多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用的。”

10.选出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参考答案:

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本题“选出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这就要求考生要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

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本题中,A项,“笑纳”是敬称,客套话,用于请人收

下自己的礼物;句中说自己收下这些土产,谦敬不当。B项,“绵薄之力”是谦称,指微

不足道的力量,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句中形容别人的帮助,谦敬不当。C项,“光

临”是敬称,敬称他人的来访;句中形容自己,使用不当。D项,“寒舍”谦称,指自己

的家,使用恰当。故选D项。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

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

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

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

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

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

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

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

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阅读下面的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