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_第4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社会心理学1参考书目①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②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③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④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1996年版⑤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⑥乐国安著《应用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书目①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第一章概述一、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第一章概述3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关注群体和社会关注社会文化与行为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一些社会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试图分析不同社会文化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或理解其行为的差异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不同文化下的行为差异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主要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法主要方法是跨文化(比较文化)研究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4(二)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或研究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的科学.

研究任务:

理论任务:从理论上探讨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们的社会行为、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实践任务:从实践上看,在于将其理论成果运用于社会的实际生活中去,为社会现实服务,为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二)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5(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等。社会层面:主要研究社会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6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及意义概念: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互动中实现,是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的过程;伴随个体终身。意义:个体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7(二)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3.通过个体的交往与沟通实现;4.个体学习潜能和人类独有的语言决定;5.个体的交往与沟通.(二)社会化的基本条件8(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与载体

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遵守社会规范

(3)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2.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播媒介

(4)参照群体

(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与载体9(四)社会化的主要内容1.语言社会化

语言是个体与他人及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1)性

“性”是个生物学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生理的差异。(2)性别

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3)性别角色

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四)社会化的主要内容10

3.道德社会化

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正义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等。(3)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3.道德社会化114.政治社会化

是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1)国家形象阶段此阶段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象征。(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此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依据。(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此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4.政治社会化12(五)社会化的基本历程

1.基本社会化(也称为早期社会化,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建立感情、适应环境)

2.预期社会化(引导人们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如学校教育、企业和部队中的训练)

3.继续社会化(早期社会化基础上进行的,并须有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扮演新的角色、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4.再社会化(个体重新学习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过程.分为主动再社会化、被动再社会化和强制性再社会化)

5.反向社会化(也称为文化反晡现象,即年青一代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年长一代)

6.反社会化(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主要有两种类型:无理性型和有理性型)(五)社会化的基本历程13二、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最早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如父母的角色;成就角色: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角色。

二、社会角色及其理论142.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按规范化程度)

规定型角色: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

开放型角色: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按角色功能)

功利型角色: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

表现型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按心理状态)

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比如演员;

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2.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按规范化程度)15(三)角色扮演三要素: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

1.角色期待社会公众对角色扮演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2.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

3.角色实践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三)角色扮演16(四)角色失调

角色扮演中的矛盾、障碍,甚至失效。常见四种形式:1.角色冲突(角色不相容和出现矛盾)(1)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2)角色内冲突: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2.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退出旧角色,尚未建力新的角色规范和行为准则)4.角色失败(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四)角色失调17三、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1.自我的概念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詹姆斯)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镜我(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自我: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罗杰斯)三、自我、身份与自尊182.自我的结构(五个层面)

(1)物质自我(身体的层面)是其他自我的载体。

(2)心理自我(心理的层面)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3)社会自我(社会期待与个体意识互动的层面)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4)理想自我(自我期待的层面)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

(5)反思自我(自我反馈的层面)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2.自我的结构(五个层面)193.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行为。(2)解释经验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不同个体对相同的经验有不同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概念不同。(3)决定期待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3.自我概念的功能20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8个月左右-3岁左右)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2)社会自我(3岁-13,14岁)大致从,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动。(3)心理自我(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215.青年自我概念的特点(1)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2)自我体验变化显著(情绪表现:敏感性、丰富性、深刻性、闭锁性与起伏性等特点)(3)自我调节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4)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突出自我肯定型(正确的理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达到统一)自我矛盾型(内心矛盾强大,新的自我久久不能确立)自我否定型(对现实自我评价过低,常处于消极防卫状态)自我扩张型(对现实我过度高估,虚假的理想我占优势)自我萎缩型(理想自我极度缺乏或丧失,对现实自我又深感不满)5.青年自我概念的特点22(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身份与角色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2.身份的特点(1)客观性(他人与公众认可的)(2)主观性(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3)多重性(集许多身份于一身)(4)稳定性(身份终身不变;身份相对稳定)(5)契约性(权利与义务)(二)身份23(三)自尊

1.自尊的概念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心。

詹姆斯《心理学原理》(1890)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三)自尊242.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亲子关系有助于培养孩子高自尊亲子的行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参与;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2)行为表现的反馈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有益于增加自尊。(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2.影响自尊的因素25第三章社会知觉与归因一、社会知觉(一)基本概念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第三章社会知觉与归因26《社会心理学》课件27图式的主要作用:

①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②影响记忆

③影响自我知觉

④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

3.认知者的情绪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眼光”去知觉他人。图式的主要作用:28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二)印象形成的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292.光环效应在形成第一印象时,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的要素。个体对他人最初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3.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人们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等。2.光环效应30(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加法模式

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肯定评价的累加或消极评价的累加。2.平均模式

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3.加权平均模式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4.中心品质模式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31(四)印象管理1.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2.印象管理的作用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3.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人所好

(四)印象管理32

三、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与外因(内归因、外归因、因综合归因)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三)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海德,1958)

2.折扣原则(凯利,1972)

3.协变原则(凯利,1967)三、归因33(四)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看法会有差别。

2.自我价值保护

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肯定自我价值;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减少责任则。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失败则倾向于内归因。

3.观察位置4.时间因素(四)影响归因的因素34第四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一、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概念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二)社会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启动因素)2.指向功能(目的性和指向性)3.维持与调节功能对进行中的行为起维持作用;若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避免,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第四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35(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社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36二、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合群动机)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则导致亲合行为。亲合起源于依恋。

亲合的作用:(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影响亲合的因素:(1)情境因素

(2)情绪因素

(3)出生顺序

二、主要的社会动机37(二)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美国学者麦克利兰(1966)在成就动机的研究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

(2)经济的决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但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2.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成功的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二)成就动机38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目标的吸引力

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成就动机越高。(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把握大,风险小的事情,对个体缺乏挑战性;无获胜机会,个体成功的主观概率低。这两种情况下,目标价值较小,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也小。(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为实现目标,施展才干的机会越多,其成就动机就越强。4.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1)家庭教养方式(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39(三)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1.侵犯的构成

广义的侵犯:

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的主观意图,是侵犯行为的直接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性质,而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伤害行为(比如警察危急时刻击毙劫匪)具有亲社会性质。

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三)侵犯行为402.侵犯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

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如恶劣的心境)而特异性情绪的唤起水平也可能增加人们侵犯的可能性(如性侵犯)(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4)社会角色与群体

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5)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儿童的侵犯性。

2.侵犯的影响因素41三、社交情绪(一)社交情绪的概念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1.社交焦虑

含义: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形成过程比较复杂。

特点: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回放”--强化。

生理症状:出汗、脸红、心慌等。有的人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析、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应予以高度重视。三、社交情绪422.嫉妒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特点:

①具有针对性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如果个体体验到自己与他人在某些他认为重要的方面(如才能、吸引力)的现实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劣势,个体就可能出现嫉妒情绪。

②具有持续性嫉妒情绪一旦产生,不容易摆脱。能持续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③具有对抗性嫉妒者心胸狭隘,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别人成功,他们就会不满和愤恨,并可能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

④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但可以克服。2.嫉妒433.羞耻与内疚(1)羞耻

含义: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表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

行为表现:自我孤立,远离他人;也可以通过积极地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对个体发展不利。(2)内疚

含义: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行为表现:伴有良心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弥补过失。

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会提醒我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而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特别是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会使个体长期生活在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

3.羞耻与内疚44第五章态度

一、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1.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3)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2.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2)情感成分(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行动的倾向性)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第五章态度453.态度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4.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的含义: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

价值观对态度的影响: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社会意义)来实现。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态度与价值观的区别:

首先,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

其次,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个体的各种价值观根据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同样,人的各种态度也会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3.态度与行为46(二)态度的功能(卡茨,1960)

1.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一种对象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个体对它的态度越积极;一种对象越是不利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个体就越倾向于对其形成拒绝或逃避的态度。

2.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

3.价值表现功能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自我形象与价值,而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4.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二)态度的功能(卡茨,1960)47(三)态度的形成(凯尔曼,1958)1.依从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2.认同

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人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三)态度的形成(凯尔曼,1958)48二、态度的转变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的要素:(见以下模型)

首先,传递者。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

第二,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是接受者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外在的信息存在差异后发生的,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的原因;

第三,接收者。也是态度转变的主体,一切说服的努力,只有为态度主体所接受,才能发挥作用;

第四,情境因素。沟通和说服是在一定背景中进行的,所处的情境不同,个体的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

二、态度的转变49《社会心理学》课件50(二)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的威信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2)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的立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说服效果。如果传递者站在自我服务的立场上,则他所提供的信息影响力小,因为人们会怀疑其沟通的动机。如果传递者的立场是自我牺牲的,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房地产商鼓吹房价上涨,让人反感并觉得没道理的原因。(3)说服的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他们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就较好,易于转变态度。(4)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这是许多企业用明星做代言人的重要原因。(二)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51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1)信息差异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2)畏惧信息如果唤起人们的畏惧情绪,一般来说会有利于说服。但畏惧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正的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3)信息倾向性研究发现: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4)信息的提供方式信息提供的方式、渠道,也影响说服的效果。一般说,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沟通效果好。因为面对面交流时,除了沟通信息本身,还有一些背景的支持性信息参与了沟通过程。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52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已经内化了的态度难于转变;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2)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3)个体的心理倾向个体的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说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53(三)态度转变理论1.海德(1958)的平衡理论这个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倾向于朝平衡转化。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海德提出了一个P-0-X模型说明他的观点。在P一0一X模型中,P一0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一0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一0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三)态度转变理论54《社会心理学》课件55

2.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1957)

失调认知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失调的认知成分多于协调的认知成分,则认知失调的程度越大。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的4种原因:

逻辑的矛盾:如水应该0`C结冰,但个体却看到冰在30℃时还未融化;

文化价值冲突:一种行为在一种文化中被接受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可思议;

观念的矛盾:对同一事务,从不同观念层次上评价,得出矛盾的结论,也可以引起失调;

新旧经验相悖:当我们新的行为与旧有经验不一致时,对行为的认知也会出现失调。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①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②人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③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沟通效果好。2.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1957)56第六章沟通与人际关系一、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传媒沟通):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信息交流的过程。(二)沟通的结构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下图显示了沟通过程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第六章沟通与人际关系57《社会心理学》课件58(三)沟通的动能1.获取信息的手段。2.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5.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三)沟通的动能59(四)人际沟通的分类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组织系统划分)

正式沟通: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

非正式沟通: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沟通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和可靠性差的弱点。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划分)

上行沟通:下情上达;下行沟通:上情下达;平行沟通:组织的同级间(非上下级关系)的沟通。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按信息源及接受者的位置关系划分)

单向沟通:二者位置不变的;双向沟通:不断变化位置的。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按基本语词类型划分)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按沟通渠道划分)

现实沟通: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面对面的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有时候,双方通过媒体的沟通也是现实沟通。

虚拟沟通: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不清楚的,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四)人际沟通的分类60(五)沟通网络人际沟通往往有群体背景。群体成员间的沟通模式组合起来形成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结构称正式沟通网络。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有5种形式,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比较5种沟通网络的质量的常用指标有: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的信息量及其满意度。研究表明: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五)沟通网络61《社会心理学》课件622.非正式沟通网络有学者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非正式沟通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力大,一则谣言可以一夜之间传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但信息通过非正式沟通网络传播时,也容易出现失真和歪曲。2.非正式沟通网络63《社会心理学》课件643.虚拟沟通与网络成瘾

网络的特点:跨时空性、便利性、匿名性和实时交互性。在网络上,每个人都下不顾现实的限制,尽情地扮演自己希望的各种角色,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网络成瘾:过度利用网络,对网络形成高度的心理依赖的现象。

网络成瘾的种类:网络交友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和其他网络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发表文章、网络拍卖)等。

网络成瘾的表现:角色混乱,人格扭曲,道德感弱化,学习工作受到极大影响。极端情况下,成瘾者不再清楚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变得混乱不堪,往往选择逃避现实生活,在虚拟世界越陷越深。

网络成瘾对人的危害:造成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失眠、紧张性头痛、情绪急躁、抑郁、食欲不振和人体免疫机能的下降。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公众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害,对它的研究和干预有许多工作要做。3.虚拟沟通与网络成瘾65二、体语沟通(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一)目光与面部表情1.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个体的情绪变化,首先反应在瞳孔的变化上。人的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会不自觉地变大;看到让人厌恶的刺激物,人的瞳孔会明显缩小。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其他的体语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人际沟通如果缺乏目光接触,会成为一种令人不悦的困难过程。当然,持续“盯人”,长时间的凝视,也会让对方感到压力甚至不快。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表情肌,可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生成丰富的表情。这些表情可以非常灵活地表达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面部表情是人们运用较多的体语形式之一。面部表情可表现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的情感。它可控,易变,效果较为明显。个体可通过面部表情显示情感,表达对他人的兴趣,显示对事物的理解,表明自己的判断等。任何一种面部表情都是由面部肌肉整体协同变化的结果。一般地说,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是嘴、颊、眉、额;表现厌恶的是鼻、颊、嘴;表现哀伤的是眉、额、眼睛及眼睑;表现恐惧的是眼睛和眼睑。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致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二、体语沟通(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66(二)身体运动和触摸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聋哑人借助于手语,实现与他人沟通。一些常见的身体运动形式有:

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

双手外推:表示拒绝。

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

双臂外展:表示阻拦。

搔头或搔颈:表示困惑。

搓手、拽衣领:表示紧张。

拍头:表示自责。

耸肩:表示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日常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婴儿接触温暖、松软物体感到愉快,他们喜欢被拥抱和抚摸。对于恋爱中的成年人,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二)身体运动和触摸67(三)姿势与装饰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这也是常见的体语沟通方式。有的学者研究发现,尽管姿势及其意义与文化有一定关系,但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适应范围还是较为广泛的。下图是姿势及其意义的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些姿势是全世界共同的身体语言。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姿势与装饰68《社会心理学》课件69(四)人际距离

含义: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四种人际距离(美国学者霍尔1959):

1.公众距离(12.-25英尺)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2.社交距离(4~12英尺)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3.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4.亲密距离(0一18英寸)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注:1英尺=0.3048米,1英寸=25.4毫米)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四)人际距离70三、人际关系及其原则(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是:

1.个体性人际交往的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但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关系不同,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在心理距离上的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和疏离的情感。三、人际关系及其原则71(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一般来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等4个阶段。

1.定向阶段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人。

3.情感交流阶段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人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72《社会心理学》课件73(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奥特曼(1973)等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暴露的领域。不能因为关系亲密或者是情侣、是夫妻、是亲子,就要求对方完全敞开心扉,更不应该随意侵犯对方不愿意暴露的隐私。否则,会让对方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从而导致对我们的接纳性下降。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可以分为4个水平):

首先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

第二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

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等;

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等。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是,在网络聊天的时候,素不相识的网友可以把自己连最亲密的人都不告诉的隐私和盘托出。究其原因,是因为虚拟沟通的情境下,人们觉得对方没有可能介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74(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墓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

2.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基本原则: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人际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的选择。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4.平等原则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但如果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我们也能和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75四、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定义: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类型: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邻近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彼此的心理空间容易接近。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四、人际吸引762.相似性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主要包括:

(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

(3)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

(4)年龄、经验的相似。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3.互补当双方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时,彼此的喜欢也会增加。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

(1)需要的互补。

(2)社会角色的互补。

(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2.相似性774.外貌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5.才能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才能不会对吸引力有帮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6.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1968)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下表是主要研究结果。4.外貌78《社会心理学》课件79五、人际互动(一)人际互动的概念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二)人际互动的形式(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1.合作及其基本条件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五、人际互动80

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基本条件:

(1)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81第七章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一、从众(一)从众的概念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是行为方面的从众。从众行为的特点是:其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其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其三,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第七章社会影响82(二)从众的类型根据行为是否从众,以及行为与内在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真从众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

2.权宜从众个体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3.反从众个体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愤时,作为领导也受到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二)从众的类型83(三)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2.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及相关的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东方人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群体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三)从众行为的原因84(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2)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从众。

(3)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

2.个体人格因素

(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反之,个体自我评价越低,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

(2)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个体自信心低的,容易发生从众。

3.情境的明确性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相反,如果情境模糊,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此外,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也有影响,但尚未发现这些因素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四)影响从众的因素85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一)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活动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特里普里特(1897):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青少年骑自行车,在独自、有人跑步伴同、竞赛这三种情境中,竞赛时的速度大幅度提高。F.H.奥尔波特(20世纪20年代):有关他人在场对个体绩效影响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个人干扰,也称为社会抑制。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86(二)优势反应强化说: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美国学者扎荣克(1965)提出的优势反应强化说,可以比较好地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

优势反应: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如果个体的活动是相当熟练或是简单机械性工作,他人在场会提高动机水平,使效率提高,活动绩效出色。相反,如果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很“费脑筋“,个体完成任务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那么他人在场反而会对个体产生干扰作用,使其活动绩效降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效果。在结伴活动中,每个人都试图自己干得快一些好一些,实际上这是一种隐含的竞争动机。此外,他人在场也会唤起个体对他人评价的认知,这可能是影响社会促进更为重要的因素。(二)优势反应强化说: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87(三)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磨洋工”,就是一种社会惰化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主要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如果加强考核,让每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量化,就可能有效地减少社会惰化现象。(三)社会惰化88《社会心理学》课件89三、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一)模仿

1.模仿的概念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的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随之而来。

特点:(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模仿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两大类。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动的模仿;无意模仿并非绝对的无意识,只是意识程度相对比较低。三、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902.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的形式,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也是个体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模仿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个体发展早期,这种作用尤其突出。没有模仿,个体很难适应他所面临的各种情境。

(3)促进群体形成模仿会使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提高,增进群体凝聚力。3.模仿的发展模仿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其趋势大致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2.模仿的意义91(二)暗示1.暗示的概念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2.暗示的分类(1)按信息来源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前者暗示信息来自他人,后者信息来自个体本人。(2)按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前者有明确目的,后者无明确目的。(3)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前者暗示者直接施加影响,后者则是间接施加影响。(4)按暗示效果可分为暗示及反暗示。前者达到了暗示者的预期效果,后者则达到反效果,即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二)暗示923.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被暗示者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三)社会感染

1.社会感染的概念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3.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93

社会感染的特点:

(1)双向性(相互转换,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氛围中,感染者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2.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最常见的形式)

(2)大众传媒的感染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情绪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大众传媒的感染日益突出,影响巨大、深远。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情绪反复激荡,易于爆发,导致人群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例如,球迷闹事,邪教的狂热,战争与灾变中的惊慌失措。社会感染的特点:94第八章爱情、婚姻与家庭一、爱情(一)爱情的含义与本质1.两种对立的观点唯精神论(柏拉图):爱情是男女精神上的相互依恋,将爱者的情感完全融人对所爱的人的关怀之中:爱情与性欲毫不相干。爱情分低级的肉体之爱和高级的精神之爱,肉体之爱是卑俗的,心灵之爱是高尚的,是真正的爱情。唯性欲论(罗素):性欲是爱情产生的根源,爱情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性欲的满足。人类的性就“好像饮食,都是本能的需要”,所以对性的满足就是对人的尊重。2.马克思主义爱情观: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第八章爱情、婚姻与家庭95(二)爱情的结构爱情是性爱和情爱的统一体。1.性爱是指爱情的自然属性,即自然性,是男女间的自然吸引。性爱是爱情的自然前提和生物学基础。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性激素性器官的成熟性爱是爱情的天然基础。人一旦跨入生机勃勃的青年时期,随着生理上的逐步发育成熟,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对异性的渴望,无视爱情的这一生理因素就是无视自然的规律。性爱是每一个健康人的自然本能,人类正是依靠这种自然本能,繁衍后代延续种族。(二)爱情的结构962.情爱是指爱情的社会属性,即社会性,体现了爱情的本质特征。爱情的社会性越突出,爱情关系就越稳固。国内有学者把爱情分为志同道合、心理相容和美感的一致。斯腾伯格(1988)提出爱情三因素理论,勾勒出了爱情的心理结构。该理论认为爱情包括三个基本元素,各属于个不同的维度:2.情爱97

(三)爱情与喜欢社会心理学家鲁宾(1970,1973)对爱情和喜欢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三个方面:

(1)依恋卷人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地去寻找对方来伴同和宽慰,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

(2)利他恋爱中的人之间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对方有不足时,也会表现高度的宽容。

(3)亲密恋爱的双方,不仅对对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而且会有身体接触的需求。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通常情况下,社会化水平比较高的成年人能区别喜欢和爱情,但个别成人,特别是相当部分的青少年,不能很好的区分依赖、尊重、喜欢与爱情。(三)爱情与喜欢98(四)恋爱的特征与含义:1.恋爱的特征:其一,恋爱的基本动力源自人的性欲因素,但并不完全归结为性欲;它是经过社会文明所净化的美好情感。其二,恋爱的本质是满足男女双方的心理需要。男女双方产生恋爱并不是因为某种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使他们相互吸引,而是因为对方的优美体貌、高雅气质、出众智慧、健全体格、良好情趣、高尚品格等某些优势心理需要,能通过双方恋爱并最终结婚而得到满足。其三,客观环境是导致恋爱的外部条件。恋爱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位能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对象,所以客观环境能否提供一个适宜的恋爱对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2.恋爱的含义:一对男女在生理、心理和客观环境因素的交织作用下,相互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