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的研究
课题计划
一、课题的提出
课程整合的理想源于综合课程的提出。长期以来,课程整合
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对世界进行分
解和分析并加以认识是必然的选择,但知识的发展和增长是无限
的,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则是有限的。如何处理无限与有限的
矛盾?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日益广泛的应
用,为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信息技术催生了信息化教育一一
学习者以电脑和网络为基础,促进学习最优化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通过对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化,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
库、CAI课件、网络信息等,根据需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教师
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而后运用
所学的信息技术去查找资料、论证,形成自己的见解,达到借助
信息技术突破固定时空的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性课程”已经走进了基础教育的课堂,研究性学习需要
综合动用知识,信息技术可以使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凭借多媒
体和网络,学习者可以全面迅速地收集古今中外的资料,有利于
解决语文学科中的实践操练;信息技术为人的学习提供了多种可
能,学习者可以在大量的资料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解
决问题,并可与地球任意终端的学习者交流,这对于解决语文、
数学等学科中大量的巩固练习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信息技术为
我们提供了大量用其他媒体和教师语言不易展示的录像、仿真动
画等,有利于提高自然、社会、思品等学科中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我校建校以来,学校想方设法为实施现代化教育创造条件。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30多万元,建立了微机室、电教
器材室、教师微机备课中心、微机课件制作中心、校园教学网。
如今,学校有30台电脑微机室一间,20台多媒体备课教室一间,
建有独立的校园教学网络。
2、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设备条件是重要的,但不是关键的,
关键的是人,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修养。我校在加强教
育现代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软硬并举”,做到“电教设
备进教室、电教备课进教案、电教手段进课堂、电教成果进考核”。
目前,我校大部分教师已经开始使用微机备课,有的教师能熟练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不少教师已初步能够自行制做课件。
3、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语文学科的音像
阅读教学、数学学科的课件制作运用、思品课的录像教学、自然
课的观察实验教学、微机课的网络教学等。
五、实现目标的手段途径
本实验是在教学常态下进行的,以分科实验为基础,再形成
了学科综合实验,具体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崭新成果与发展动
态,学习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的最佳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
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偏重于建立理论或归纳规律。
3、自然实施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
学中的功能及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掌握已有软件的基础上,研
制部分教学软件。
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更新教学手段。
目前学校有30台电脑微机室一间,20台多媒体备课教室一间,这
些为教师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硬件操作基础,长期以
来传统使用的小黑板已被现代的教学手段所取代,老师通过逐步
适应后,将沿着资料积累的方向发展,并逐步提高水平。可自行
设计制作一些好的CAI课件,以帮助演示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
点重点。
2、广泛发动群众,形成“整合”氛围
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学习许多信息技术,这无疑要增加
老师们的负担,为了形成“整合”氛围,还应广泛发动。首先,
采取一定的行政措施。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需要加上
“整合方法”一项,并在实际课堂中应用。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
一次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的研究”为主题的优质
课比赛。其次,举办讲座,加强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
法,在教师中普及信息技术,使他们会熟练操作多种电教设备,
并会制作与之相应的教学软件。
3、组织骨干力量,开发教学课件
目前的教学软件总是不尽如人意,故可发动学校的信息技术
骨干力量,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开发课件,并逐步形成自己的
系列,并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推广应用。
4、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体系,搞出特色。
最终以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突破固定时空的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
促进最优化教育。
六、研究时间:二年。
七、课题进度安排
研究进度安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主要研究使用计算机辅
助教学软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阶段从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主要让学生操作计算机,
达到人机对话的目标。
第三阶段从2003年2月至2003年7月,主要是总结、撰写实验
报告、汇报阶段。
八、实验效果和成果形式
1、实验效果: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使信息技术与课程
结合发展。
2、成果形式:①各类资料、课例光盘;②论文或教案;
九、课题组成员
1、课题负责人:王庆伟
2、主要参加者:王晶冯怀通范飞越赵娜宋晓玲
研究目标
探索在小学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
学习和探讨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对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化,在
学习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库、CAI课件、网络信息等,根据需要,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
问题的切入口,而后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去查找资料、论证,形
成自己的见解,达到借助信息技术突破固定时空的学习的课堂结
构。
保障措施
课题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软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期半年;第二阶段让学
生操作计算机,达到人机对话的目标,为期1年;第三阶段为总
结、撰写实验报告、汇报阶段,为期半年。
课题负责人负责统筹规划、制订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对实
验进行阶段性的指导、检查、验收、评估、负责筹措经费,提供
实验材料,为实验提供便利条件。课题组成员中王晶老师负责信
息技术,冯怀通、范飞越老师负责运用信息技术,小组成员团结
协作共同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提出的全面发
展、全员发展的要求,课程综合化的趋势是年级越低,综合的程
度可以越高一点,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正是处在课程整合的最佳
阶段。
我校教师大部分能用电脑备课、制作课件、上网冲浪,熟练
使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网与多媒体操作平台,具备了课题实施的
软件条件。
我校先进的多媒体微机室、备课中心、教学网络为课题的研
究提供了硬件保障。另外,我校还将继续加大资金力度,力争在
最短的时间内加入“校校通工程”的行列,并继续增加师资培训
的力度,为课题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目标
在已有课程的学习中,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完成
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内容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就是为了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
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看
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具
体的任务,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
问题的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
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
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因此,课堂教学
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
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
环境,而信息技术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
环境,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教学环境,善
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上机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
的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方法
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
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特征,创建信息技术整合的新模式。
2、行动研究法: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
在的实际问题,不偏重于建立理论或归纳规律。
3、自然实施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
的功能及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掌握已有软件的基础上,研制部
分虚拟网络教学软件。
具体做法如下:
1、广泛发动,形成氛围
由于在自主探究的原则下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要教
师有相当程序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们除了已经掌握的方正奥思
等,还需要学习一定的网页制作技术,以制作虚拟网络课件。首
先,我们采取了一定的行政措施,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力
度。在本学期,开展了教师课件展示比赛。其次,我们开展了信
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结构的探索选拔课,从中选拔出课题研究
工作的骨干力量。
2、组织技术,开发课件
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大量的虚拟网络课件,我们根据教师们
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况,选拔了一批骨干力量,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库及互联网络资源开发课件,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扫平了障
碍。
预期成果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通过“发现问题一一有
目的地从校园网上获取资料和信息一一相互交流、解决问题”的
方式来达到学习目的,最终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用信息技
术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成果形式
各类资料;
论文或教案;
课例光盘。
本学期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的研究》
世纪交替,千年轮回,直面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与初见端倪
的知识经济,教育正面临着挑战和新的超越。新世纪的教育要求
我们注意研究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的变化与教育技术现代化之
间的关系,要求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把应用现代
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力。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及
研究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随之而产生的变化,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是我国面向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同是继承了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优
势。同时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
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倾听专家意见,调整研究方案,找出整合的突破口
我们的课题在第一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课题中课程整
合涉及面大,停留在辅助教学层面的“整合”不是实质性的课程
整合,客体的主要内容有些概念不清,目标单一,研究活动流于
形式,阶段性成果不是很有价值。他们建议及时调整研究重点,
选1-2门课程进行重点研究,使课题研究能更切合实际,取得实际
效果。为此,经讨论、研究,我们采取了新的整合措施,及时调
整研究方案,修订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教导处也积极配合,向
全校教师征求“整合者”。经多方讨论、研究,最后决定这学期
首先与中高年级的自然课进行整合的探索。
二、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整合方案,夯实整合的基础
针对整合的跨学科特点,在实验的设计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
作:
1、选定内容,做好准备工作。由于是信息技术与自然的整合,
是用信息技术来学习自然知识,所以要求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
一定的水平。我们分工合作:自然老师确定整合的自然学科内容,
信息技术老师负责培训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学习的习惯的养成。初
步确定了选定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初步结构。
2、确定实验班级,制定研究计划。在五年级进行实验,并根
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进度,计划拿出最后一个单元,将其中
的知识点全部制作成网页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模拟互联网
的形式,通过共享资源来学习。
3、反复研讨实验方案,形成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在网页制
作和教案设计完后,我们请区教研中心负责的有关老师及教导主
任、其他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讨论整合的教学结构的可行性与
科学性,经反复的修改,最后拿出了集大家智慧于一体的、较成
熟的整合方案。
三、以应用为目的,探索整合方法,研究整合模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同于以往的辅助教学,他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方式: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
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
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
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作为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处在启蒙阶段,并不能完全自主
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教师要通过明确的问题和任务要求,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搜集和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
教学活动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以及必要的信
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
指导作用:教学活动之前的问题设置,任务要明确;提前设计并
向学生呈现评价学生活动的量规;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
和建议。
课例:
小学自然第九册《火山》(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协作,知道火山的形成,了解
火山的分类、益处与害处。
2、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
索的精神,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网上观察、查找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学习的乐趣,了
解有关国同内外探索火山的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科学兴趣。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本堂课的教学地点在网络教室,有25台计算机以上,并互相
联网,解决了以往教学中教师垄断计算机的做法,为充分
发挥其交互性的特点提供了条件,计算机像笔、纸一样,成了学
生学习的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本堂课力图体现由传统的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
主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
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
性。
整个教学步骤和过程见下表: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及分析
K出示:火山图,学生观看屏幕,利用多媒体图
情景进行简介。认识火山。像产生壮观的
导入2、介绍本节课利感觉,激发学生
用网络学习。对火山的探索
兴趣。
通过自学课学生回答对适应小学生
交文或看电视、画火山已有的了的心理、年龄特
报,你们了解了火解。如:火山的点,把握小学的
山的哪些知识?喷发能人死亡;“个性”,布置
流去火山喷发的地学生自学课文
方,人感觉很热;和收集资料,对
月球上也有火山于火山的研究
喷发。在课前已开始。
1、关于火1、学生回答还想根据学生提问,
山,你还想了解的问题。引导小组确定
网上研究它的2、小组商量好要研究方向,通过
探究什么?研究的问题,共上网浏览探险
交流2、引导学生同在网上探究。究等形式,大胆
进行网上3、组内提出问运用网络提供
学习,并提题,考考同学,的生动丰富的
供适当帮并提出对没研究学习环境,把学
助,要求小问题的有价值的习的主动脉权
组互相合小问题,以便交交还了学生。
作填写好流时有的放矢。
报告单,能
有新发现。
1、布景交流会的1、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交流会,让
场景(科学住处交交流,其次同学课堂成为社会
开科流会提问相关的问生活的一角。探
学信—谈谈火山),讲题。究的结果网上
息交清比赛的规则,鼓2、学生交流自己共享。教师成为
流会励学生争当“探究的新发现。学生学习的参
之星”、“问题大与者,实现信息
王”、“小研究家二教育的民主。
2、教师作为其中
的一员参与交流。
1、你今天有什么学生谈自己今天组织学生谈收
收获?谈谈网上的收获和网上学获、体验,发放
归纳学习的体验。习的体验。网址,激发学生
总结2、发放有关火山学习科学的紧
々互联网的网址。迫感。
通过这节整合课的研究活动,不但取得了改进教学方式,提
高师生教学效率的实效,也使课题组成员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的教学结构的研究有了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初步
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阶段
性研究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思考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不仅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也使我们发现
在具体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课题组成员对整合的理解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
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很多老师对整合的概念并没有真正理解,
基本还停留在辅助教学的认知上,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合前
进的步伐。不少教师不能独立制作出高质量的网页和课件,给信
息技术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由于两个人的思路不能完全
吻合,致使网页和课件的制作走了很多弯路,也没有达到最佳发
挥境界。
其次,小学生的整合,需要学生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从信
息技术学科的课时与知识的连贯性来看,学生只有到了五年级,
最好是五年级的下学期才能达到这个要求。这使得整合的可选范
围大大减小。
第三,从整合的学科来看,一节课的课时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
学任务,从表面看来,好似信息技术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这是
一种非常不正常,也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小学的自然学科很少
需要2节课以上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后的整合是否需要把1
个单元作为整合的教学目标?
2002.12
研究活动记录
活动(一)
时
2001.9——2001.10
间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
利用2个月的周末,对全体教师进
行了多媒体制作工具方正奥思的培训。
活动
为巩固学习效果,在培训结束后,在全
内容
体教师中展开了两轮课件制作展评。评
比出的优秀课件刻制成光盘,作为学校
课件资源库的一部分。
活动王庆伟在河南省课件制作比赛中获二等
成果奖。
活动(二)
时
2001.9——2002.1
间
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争做信息技术小博士”
内容活动
我们先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普遍调
查,然后以已有信息技术特长和拥有家
庭电脑的同学为主,开展了“争做信息
技术小博士”活动,掀起了掌握信息技
术的学习热潮,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这
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活动共有4件电子作品被选拔参加河南省第
成果二届学生电子作品竞赛。
活动(三)
时
2001.11——2002.1
间
在教师中开展一轮辅助教学优质课评选
活动
活动由教师自制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优质
内容课评选活动,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来进行教研活动的意识,实现教育现
代化。
活动在2002年春举行的河南省小语年会
成果上,我们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
段,获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活动(四)
时
2002.3.5——2002.3.31
间
活动网络课件制作培训
内容学习方正奥思、prontpage等工具。
活动老师们都能独立制作简单的网络课
成果件。
活动(五)
时
2002.4.1——2002.4.30
间
课题研究选拔课活动
活动我们这次课堂教学结构研究探索的
内容主要目的是:利用学校的电子教室的虚
拟网及网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
活动宋晓玲老师的语文课《故乡的杨梅》
成果被评选为第一名。
活动(六)
时
2002.5.8——2002.7.8
间
课题研究观摩课
全体教师进行一轮“以学生的自主
活动
学习为主体的教学结构”的课堂教学达
内容
标活动,并选择一节优质录像课参加市
级录像优质课评比。
活动范飞越老师的自然优质课《热空气》
成果被区教研室推荐参加市级评比。
活动(七)
时
2002.9——2002.12
间
课题研究观摩课
以语文和自然两个学科为主,积极
活动
开展整合探究。在学校举行的课题研究
内容
观摩课中,信息网络技术与自然知识整
合的《火山》一课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活动区课题研究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
成果奖。
活动(A)
时
2002.9—20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软件许可合同:软件开发商与用户间的软件使用与版权保护规定
- 2024年钢材企业社会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引进合同2篇
- 2024版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合同
- 2024年高端美容院门面转租合同协议书
- 规培合同内容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平台合同纠纷解决机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企业员工劳动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特殊岗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认证协议
- 2025年度旅游合同违约金及旅游服务质量保障协议
- 学生(幼儿)上学放学交通方式情况登记表
- 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达标率
-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电动自行车换电柜规划方案
- 工程变更、工程量签证、结算以及零星项目预算程序实施细则(试行)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登记表-8
- 2023年人民日报社校园招聘72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焊接常用工具》课件
- 山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题(一)》期末复习题
- 员工内部岗位调换申请表
- 选矿厂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