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5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全部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天文学家探讨发觉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想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第1、2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天文学家推想“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缘由是A.水域面积大B.大气层太薄C.距离太阳太远D.距离恒星太近肯定地域的自然环境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据此完成第3、4题。3.气候要素主要位于哪个圈层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4.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形成有关的主要自然因素为A.岩石、生物B.土壤、气候C.气候、水文D.水文、地貌第5、6题图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第第5、6题图5.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6.关于图中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圈层是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称B.②圈层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③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圈层D.大气圈是内外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记录显示:2017年9月6日晚,太阳连续爆发两次“闪焰”。专家表示2024~2024年是太阳活动谷年。据此完成第7、8题。第7、8题图第7、8题图A.黑子光球层B.耀斑色球层C.日珥日冕层D.太阳风日冕层8.太阳活动谷年A.极地旁边出现极光的范围会增大B.大部分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C.太阳黑子和耀斑较少D.可能出现“磁暴”现象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改变示意图,完成9、10题。第第9、10题图9.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A.寒冷、干燥B.暖和、潮湿C.寒冷、潮湿D.暖和、干燥10.在图示甲时期A.被子植物繁盛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海平面高于现代D.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在地质作用下,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是青海黄河乡东南黄河积累阶地实测剖面图。读下图完成11、12题。第第11、12题图11.形成图中河流阶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积累C.冰川积累D.海浪侵蚀12.图示河流阶地形成的先后依次是A.T1、T3、T2B.T2、T3、T1C.T1、T2、T3D.T3、T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貌,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据此,完成第13、14题。第1第13题图1第13题图213.图中雅丹地貌的主要形成过程为①地壳抬升②风力侵蚀③流水积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14.图2为平顶方山状雅丹地貌,推想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缘由为A.风力积累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地壳抬升读大气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完成15、16题。第第15、16题图15.该示意图表示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逆温层D.高层大气16.图中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发生改变,其主要缘由是A.大量汲取可见光B.距太阳远近差异C.地面是主要干脆热源D.臭氧吸引太阳紫外线读我国新疆某一浇灌良好的绿洲与四周半沙漠地区某日气温日改变曲线图。完成17、18题。NN第17、18题图17.下列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大B.半沙漠地区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C.温度数据取自于当地的冬季D.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一样18.①时段内,a处的风向主要为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柔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改变图”完成19、20题。第第19、20题图19.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是A.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B.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C.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D.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20.由图可知,赤道旁边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大读下列景观图,完成第21、22题。甲乙丙丁第第21、22题图21.与丙植被相比,丁植被突出的特点有①植物种类丰富②常见板根、茎花现象③垂直结构困难④以松、杉类植物为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图示植被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正确的是①甲——草类枯黄,适应气候干季②乙——植被以旱生为主,以适应气候干旱③丙——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④丁——常见板根现象,以适应气候干旱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某探讨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态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试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试验相关数据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完成第23、24题。试验相关数据表甲乙丙丁土壤质地(%)砂粒40457814粉粒25251419黏粒3530867水土流失量(g/m2)47.3201.215.776.9第23、2第23、24题图表23.甲土壤属于A.砂土B.壤土C.黏土D.粉土24.该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土壤质地特征是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读“植物体的增长量与气温关系示意图”,完成第25、26题。第25、26题图25.在肯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越快,当气温为10℃第25、26题图A.20%B.50%C.90%D.110%26.某一山体高5000m,某日海平面气温为40℃,此植物生长最快的地方是A.山麓地区海平面B.海拔200m的山坡上C.海拔2000m的山腰上D.海拔5000m的山顶上第27、28题表“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一年中到某一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读“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改变表”第27、28题表年份19871990199520002005201020132015月1111101010999日197211221201327.“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改变说明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经济下滑,资源供应数量不足28.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改变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人口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行为。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表示拉力因素,“-”表示推力因素,“o”表示无关因素,图乙表示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读图完成第29、30题。第第29、30题图29.下列属于人口迁移推力因素的是A.气候温柔B.文化教化发达C.老龄化加剧D.自然灾难严峻30.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显示,在人口迁移过程中A.经济始终是城市的拉力因素B.文化教化水平是农村的拉力因素C.推力和拉力是一成不变的D.迁移决策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图1为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第31第31题图1材料二图2为浙江某地传统民居示意图,该类民居坐北朝南,屋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形成流淌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穿堂风,能在燥热的夏季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第第31题图2(1)图中字母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填对应数字:①大气和地面的反射②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③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④太阳辐射)。(4分)(2)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缘由是,这一现象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2分)(3)冬半年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缘由是,这一现象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2分)(4)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树,可以明显增加午后夏季穿堂风。试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画出午后穿堂风示意图。(2分)32.结合材料和“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材料:据统计,中国乳业50%的产量来自内蒙古。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北纬45°~50°的优质奶源带,海拔1100米,年日照近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被誉为“乳都核心区”。(1)结合材料,内蒙古植被类型由东向西依次分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分布规律主要受__________条件的影响。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_____(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5分)(2)指出C处植被类型名称并简要描述该地区植被类型的群落特征。(5分)(3)“乳都核心区”在图中_________(填字母)区域,结合材料分析其成为优质奶源带的缘由。(5分)33.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及景观示意图,结合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时,多出现图中甲处所示的峡谷地貌景观;在澜沧江支流汇入的地方,河流流出山口,出现图中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出现图中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1)甲处地貌景观名称为,该地貌的形成主要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结果。(3分)(2)乙处地貌景观名称为,试描述该地貌主要特点。(4分)(3)丙处地貌是由流水的作用形成,简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5分)(4)该地为世界重要水稻耕作区,遥感技术渐渐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简要分析遥感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可获得哪些有效信息?(3分)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看法一.选择题1-5:BDBAD6-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