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普及B.秦汉时期,推广了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C.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民族大举南迁D.唐朝时期,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B.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C.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3、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文化大革命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科学B.提倡白话文C.提倡文学革命D.提倡马克思主义5、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代出现了《九章算术》B.隋唐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宋代发明了指南针D.明朝发明了地动仪6、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B.以文学革命为起点C.旨在批判封建文化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7、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C.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D.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8、以下哪个历史事件被称为“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A.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B.194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9、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10、中国共产党在哪个历史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B、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完成土地改革1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该总路线的核心是()。A、无产阶级领导B、人民大众C、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道路13、在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八一三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B.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最早的大规模战役。C.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和平谈判。D.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14、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B.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内战和外战。C.新中国成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15、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观点,正确的是:A.他主张“文学革命”,强调白话文的重要性B.他主张“美术革命”,反对西方美术的传入C.他主张“教育革命”,提倡废除私塾教育D.他主张“道德革命”,反对儒家伦理道德16、题干: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国际上,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孤立政策;在国内,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教版《高中历史》问题:1.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结合材料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3.结合材料三,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第二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第三题【材料】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问题:1.请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2.结合材料二,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3.你认为改革开放对我国的意义是什么?第四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形成的原因。1.经济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2.民族解放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后,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国内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民生问题突出。3.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需要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2)结合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1.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2.社会变革:随着社会变革,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多样化。3.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有力保障。解析:本小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形成和变化原因的理解。解题时,要结合材料中的描述,分析原因,注意从经济、政治、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2024-2025学年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普及B.秦汉时期,推广了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C.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民族大举南迁D.唐朝时期,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答案:C解析:选项C中的描述不正确。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许多北方民族大举南迁,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而选项A、B、D中的描述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铁犁牛耕的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推广,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提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因此,正确答案为C。2、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B.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C.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答案:D解析:选项D中的描述不正确。实际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而选项A、B、C中的描述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导致《马关条约》签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正确答案为D。3、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文化大革命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文化大革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但并非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是属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事件。因此,选D。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科学B.提倡白话文C.提倡文学革命D.提倡马克思主义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但并不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内容。因此,选D。5、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代出现了《九章算术》B.隋唐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宋代发明了指南针D.明朝发明了地动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地动仪是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的,用来检测地震方位的仪器,而不是明朝的发明。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且时间上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6、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B.以文学革命为起点C.旨在批判封建文化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启蒙运动,旨在批判封建文化,解放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C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均是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符合题意。但根据题意要求选出不正确的说法,故选C。7、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C.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D.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答案:B解析: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选项B正确。8、以下哪个历史事件被称为“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A.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B.194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答案:A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领导人达成《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被称为“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因此,选项A正确。9、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年,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五四运动爆发,这场运动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不能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故选B。10、中国共产党在哪个历史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但具有自己的特点,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抗日战争时期,虽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已经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解放战争时期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阶段。故选B。1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B、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完成土地改革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完成土地改革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1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该总路线的核心是()。A、无产阶级领导B、人民大众C、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道路答案:A解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该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13、在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八一三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B.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最早的大规模战役。C.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和平谈判。D.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答案:C解析:C项不准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的是“政治协商会议”,而非和平谈判。和平谈判是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的谈判,旨在实现国内和平,避免内战。14、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B.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内战和外战。C.新中国成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C项不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说法是事实,但并不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之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内战和外战,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现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15、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观点,正确的是:A.他主张“文学革命”,强调白话文的重要性B.他主张“美术革命”,反对西方美术的传入C.他主张“教育革命”,提倡废除私塾教育D.他主张“道德革命”,反对儒家伦理道德答案:A解析: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之一,他主张“文学革命”,强调白话文的重要性,提倡新文学运动,反对旧文学。选项A正确描述了陈独秀的观点。选项B、C、D所述内容并非陈独秀的主张。16、题干: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选项A正确),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B正确),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选项C正确)。然而,辛亥革命并未导致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因为革命后的中国仍然面临着许多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选项D不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国际上,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孤立政策;在国内,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教版《高中历史》问题:1.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结合材料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3.结合材料三,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答案:1.历史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主要任务:实现国家的独立;实现国家的统一;实现国家的民主;实现国家的富强。3.国际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孤立政策,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压制;国内形势: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需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主要任务以及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理解。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学生应能够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意义、主要任务以及面临的挑战。材料一突出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材料二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材料三则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答案。第二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答案:1.建立过程:(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2)1937年9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3)1937年底至1938年春,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4)1939年至1940年,抗日根据地进入巩固时期。(5)1942年至1943年,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的时期,但共产党坚持斗争,逐渐恢复和发展。2.历史意义:(1)战略上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实力。(2)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点。(3)锻炼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战斗力,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4)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5)丰富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实践,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本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概述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过程,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解答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第三题【材料】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问题:1.请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2.结合材料二,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3.你认为改革开放对我国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包括:(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3)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4)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5)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3.改革开放对我国的意义:(1)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农业大学《商务应用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利学院《电波传播概论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东方学院《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思维与教育创新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混凝土结构与性能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用红外热像仪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Unit 5 The Monarch's Journey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模式识别技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化工软件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企业规章制度修订方案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 史上最完善IPD培训资料华为IPD培训资料
- 2024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选必上、中)及详细答案
- 《选材专项训练》课件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平台和架体检查验收表
- 小儿麻疹的护理查房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GB/T 19830-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