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新世纪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大清律例》载:“嫡庶子男,除有宫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代在财产继承方面
(
)
A.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
B.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
C.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
D.嫡庶长幼之序趋于淡化参考答案:D2.“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参考答案:B3.下列战役中,具有争取国家独立性质的是
(
)
A.纳西比战役
B.色当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凡尔登战役参考答案:C4.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A.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B.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C.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D.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参考答案:C【详解】据材料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可知,官员是周天子的受命官员,但也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体现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C正确;材料中说的是册命仪式,没有体现血缘关系,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等级秩序,B错误;材料说的是官员的册命仪式,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与材料无关。【点睛】分封制下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5.下列水渠,开凿时不以灌溉为目的的是(
)A.灵渠B.白渠C.六辅渠D.郑国渠参考答案:A6.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参考答案:A7.以下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参考答案:B8.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B.减轻农民负担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D.改革经济体制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9.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寮之中均闻而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这一社会现象反映出A.近代社会转型曲折艰难 B.晚清改制缺乏社会基础C.国人思想守旧不愿革新 D.士大夫研习西学已成风尚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根据材料信息“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可知,封建士大夫避谈改革,怕影响个人利益,反映了改革很艰难,思想进步阻力较大,实现社会转型曲折艰难,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士大夫有谈避西学新法,没有提到其他阶层,晚清改制缺乏社会基础体现不出,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士大夫有谈避西学新法者,怕自己受牵连,不能代表国人思想也守旧,故C项错误;士大夫研习西学已成风尚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0.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参考答案:B11.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者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其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12.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说”。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以1500年为界,便于进行历史研究B.1500年是西欧大规模殖民扩张的开始C.1500年前后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D.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以1500年为界,便于进行历史研究”的说法没有史实根据,所以A不符合题意;1500年西欧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故排除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故排除D;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C。13.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的信中写道:“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这句话表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A.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使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全面危机C.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
D.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参考答案:A宗教改革。根据材料信息“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分析可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响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答案为A项。B.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14.“它……既有维护成员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的一面,又有维护成员国既得权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和剥削的另一面。”与上述评论相符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共同体
B.北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亚太经合组织参考答案:A关键信息是“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故A项正确;北约组织维护了超级大国美国的利益,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并未“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和剥削”,故C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包含了美国,并未维护成员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故D项错误。1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
)A.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箝制人们思想C.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参考答案:C16.19世纪上半期,英国兴起了创办机械学校和工学院的热潮,在许多大城市、中小城镇还建立了职工讲习所。这体现了A.民主范围的扩大
B.教育摆脱了神学的束缚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垄断组织的形成参考答案:C【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19世纪上半期”和“机械学校和工学院”可知C正确;民主范围的扩大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与题意无关,故A错误;机械学校和工学院与神学无关,故B错误;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C。17.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A.占领海南
B.贺南京陷落
C.救民于水火
D.欢呼胜利参考答案:C1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C19.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人民政府即采用向工厂提供原料并收购产品的特殊形式,通过国家银行对私营企业提供贷款。这一措施有利于A.政府接收私营企业
B.私营企业恢复生产C.改造资本主义企业
D.国营企业垄断生产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接收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没有接收私营企业,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是国家给私营企业提供贷款,负责其原料和产品的销售,这有利于私营企业恢复生产,故B项正确;改造资本主义企业是在1953年以后,故C项错误;生产仍由私营企业负责,故D项错误。20.《吕氏春秋·上农》有言:“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材料中的观点主要立足于A.统治利益
B.商业生产能力C.社会制度
D.争霸需求参考答案:A21.1929年1月,苏联政府先后在一些大中城市对居民实行食物和生活用品的配给制,后扩大到全体城市居民。到1935年1月,苏联开始取消面粉、面包的配给制,并在1936年取消了所有商品的配给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联A.计划体制被逐步打破B.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C.人民的建设热情高涨D.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改变参考答案:B【详解】据材料“1929年1月,苏联政府先后在一些大中城市对居民实行食物和生活用品的配给制,后扩大到全体城市居民。到1935年1月,……并在1936年取消了所有商品的配给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物质供应得到保障,故取消了原来的食物配给制,B正确;据所学可知,苏联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A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食物和生活用品的配给制从开始到取消过程,与人民的建设热情无关,C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产业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22.《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参考答案:B23.《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由此可以判断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人本主义
B.积极入世
C.重道轻器
D.经世致用参考答案:B24.“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参考答案:B皇权制度。“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帝至上。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A错在“人们”。C错在秦以前根本就没有皇帝。D错在并不是与民共享而是皇帝独尊。25.卡顿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垄断主义企业,并在萧条开始以后一个时期能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人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根据上述材料,导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有
(
)
①垄断企业维持高价
②收入分配不均
③证券市场投机盛行
④经济运行失调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26.著名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写到,按照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和变化速度,社会变迁可分为四种模式: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受外力影响)。按此工业革命和清末新政应分别属于A.创新性巨变、突发性微变
B.传导性巨变、突发性微变C.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
D.传导性巨变、渐进性微变参考答案:A27.《汉书·霍去病传》在记述一次战斗时写道:“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文中的“两军”应该是指(
)A.东汉军队与匈奴军队
B.西汉军队与匈奴军队C.西汉军队与鲜卑军队
D.西汉军队与突厥军队参考答案:B28.宋理宗读了朱熹的书后,感慨地说,“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并追封朱熹为“太师”,还把他的牌位放进孔庙从祀。宋理宗的言行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表明理学得到普遍认同.C.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D.强化了理学的教化功能参考答案:D【详解】理学在南宋时期被作为官方正统哲学,宋理宗“追封朱熹为“太师””显然是强化理学作为封建教化功能作用,故D项正确;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是西汉时期,故A项错误;B中普遍认同说法绝对,排除;C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9.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 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参考答案:C30.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参考答案:B【详解】由人物“程颢”可大致推测本题考查方向为“程朱理学”,根据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可知程颢认为“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主张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B选项符合题意。孟子和庄周思想含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分,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C选项排除。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属于老子的思想,D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公元前111年,罗马元老院向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宣战。在战争中,罗马司令官接受朱古达大批贿赂,士兵出卖武器,纪律松驰,士气涣散,战争伊始便屡遭失败。拖延不决的战争引起了广大平民,特别是骑士的不满。利用这一形势,马略许诺尽快结束战争,在骑士和平民的支持下当选为执政官。随后,马略进行了著名的军事改革。在早期,罗马军队的服役期非常短。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服役期变得越来越长,而符合征兵财产要求的公民越来越少。马略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服役期间,由国家统一供养,并按照等级发给薪酬。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使得士兵们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的衣食都有了着落,将之前悬而未决的平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和服兵役结合在了一起。马略接受了罗马军团逐步向方阵队形演变的趋向,把步兵大队作为基本的战术组织。他强化了长矛兵的地位,将长矛方阵置入军队主力之中。他将重步兵按照训练程度重新划分了军团,还极大强化了远程火力和骑兵。事实证明,马略的军事改革对维护奴隶制国家确有实际效果,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权力在统帅们之间辗转,罗马共和国在一系列的内战后迅速转变为罗马帝国。——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略军事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略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9分)
参考答案:(1)背景:军纪散漫,贪污现象严重;兵源不足;罗马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6分)(2)内容:确定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进行兵种改革。(4分)意义:扩大兵源,增强军队战斗力;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罗马版图的扩大及向帝国的转变。(5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满分)【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罗马司令官接受朱古达大批贿赂,士兵出卖武器,纪律松驰,士气涣散……”得出背景一:军纪散漫,贪污现象严重;根据材料“……拖延不决的战争引起了广大平民,特别是骑士的不满……”得出背景二:罗马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根据材料“……罗马军队的服役期非常短。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服役期变得越来越长,而符合征兵财产要求的公民越来越少……”得出背景三:兵源不足。(2)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服役期间,由国家统一供养,并按照等级发给薪酬……”得出内容一:确定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根据材料“……把步兵大队作为基本的战术组织……将重步兵按照训练程度重新划分了军团……”得出内容二:进行兵种改革。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极大强化了远程火力和骑兵……”得出意义一:扩大兵源,增强军队战斗力;根据材料“……维护奴隶制国家确有实际效果,……罗马共和国在一系列的内战后迅速转变为罗马帝国。”得出意义二、三: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罗马版图的扩大及向帝国的转变。
32.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参考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宜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價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第(1)问,“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概括得出:宋朝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由材料信息“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第(2)问,“历史背景”,由材料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第(3)问,“意义”,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角度分析。点睛:本题通过中国古代乡约制度、清末的地方自治及今天的基层村民自治历史线索脉络,使考生加深了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解,契合了当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点,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农村稳定与发展问题的重视。本题考查古今贯通,时间跨度较大,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凸显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试题难度不大,大多模拟试题应该都能扣住此类题目,这体现了高考不避讳热点的思路。本题中“变化”的解答,需要紧扣材料,概括信息;“积极作用”,需要紧扣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历史背景”,需要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过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到7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由60年代的纤维、石化、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转向机床、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以彩色电视机、汽车、机床为代表的加工组装业。以电视机为例:1966年,日本电视机迅速占领美国市场。其中,黑白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由1965年的10%增加到1970年的28%,彩色电视机由1965年的1%增加到1970年的16%,由此引发日美彩色电视机摩擦。1968年3月,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向商务部起诉日本11家电视机生产企业求对日本生产的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征收反倾销税。经过美国财政部和关税委员会调查,1971年3月,美国财政部决定征收反倾销税。1980年4月两国达成和解,最终以美国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日本支付一定和解金的方式解决。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经济泡沫急剧扩大,日本经济长期停滞。——赵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特点》材料提供了一个日美贸易摩擦的案例,蕴含了经济全球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示例:启示: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化与体系化说明: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但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世界市场的争夺。为了转嫁危机,美、英等国相继提高关税,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从而引发国际局势的动荡。沉重的历史教训,呼唤规范的国际经济秩序。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受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成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其他合理启示:经济全球化中,斗争与合作并存,但合作共赢是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足趋势,各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经济全球化中,各国要重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详解】从材料中的“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向商务部起诉日本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营销方案》课件
- 化疗病人的临床护理
- 医疗设备操作培训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 大学校庆团日活动
- 一次性使用医疗无菌用品管理
- 中层管理思维培训
- 基础管理类培训
- 信息安全事件案例
- 医疗组组长工作职责
- 中药项目投资合同范例
- 2024-2030年中国浮法玻璃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动态分析报告
- 2024年秋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5单元19《大雁归来》
- 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2024年自考《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职兽药与药理课件
- 2024年新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ω-3脂肪酸处方药物在老年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4年CDN项目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