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必刷题精练一、单选题1.(2021·湘西)下列关于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B.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气体和液体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答案】C【解析】A、热胀冷缩是由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故说法不符合题意;B、同种分子,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不符合题意;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符合题意;D、不管是固态、气态和液态,物质的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隔改变分析;
B、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C、根据分子都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2.(2021·百色)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说明(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着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答案】B【解析】A、糖块能溶解在水中是构成糖的分子运动了水分子之中去了,主要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也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故答案为:B。【分析】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3.(2021·广安)下列关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
B.
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C.
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
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答案】C【解析】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分子是永远在不断运动的,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注意关键词压缩,只能改变分子间间隔;
B、注意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4.(2021·长春)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氯化钠
B.
氢气
C.
金刚石
D.
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B.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5.(2021·盐城)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
镁原子和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的产率偏高一一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D.
将糖水密封放置,温度不变,蔗糖与水不会分离——溶液具有稳定性【答案】C【解析】A.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所以性能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最外层电子决定化学性质,镁原子和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液体容易飞溅,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的产率偏低,故错误,符合题意。D.将糖水密封放置,温度不变,蔗糖与水不会分离,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结构决定性质,进行分析。B、原子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C、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液体容易飞溅,溶质会偏低。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进行分析。6.(2021·宿迁)“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Rb+核外电子数为36
C.
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D.
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答案】D【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Rb+是铷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核外电子数371=36,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汉字下面是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7.(2021·潍坊)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铀214的中子数为146
B.
铀238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
C.
铀238与铀214属于同种元素
D.
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答案】A【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92,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1492=122,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92,不符合题意;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铀238与铀214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铀238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铀2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4,故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8.(2021·广安)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1O3),其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元素是金属元素
B.
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
C.
图中n的值为5
D.
碘原子在反应中一般较易失去电子【答案】B【解析】A、由汉字结构可知,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符合题意;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55=2+8+18+18+n,n=7,不符合题意;D、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反应中一般容易得到1个电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偏旁判断,有金字旁的是金属元素,汞除外,没有金字旁的是非金属元素;
B、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
C、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D、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小于的易失电子。9.(2021·常德)据报道,一种新型铝离子电池,比现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未来,该铝离子电池或将成为下一代高性价比电池的理想选择,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锂、铝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锂、铝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别位于第二、三周期
B.
相对原子质量铝比锂多20.039g
C.
锂、铝两种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核外电子数Al3+比Li+多8【答案】B【解析】A、锂核外有2个电子层,属于第二周期,铝核外有3个电子层,属于第三周期,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此选项表述符合题意;C、锂、铝两种元素都带“钅”字旁,都是金属元素,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D、Al3+是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故核外有10个电子,Li+是锂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故核外有2个电子,即Al3+的核外电子数比Li+多8,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是原子序数,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最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分析10.(2021·随州)“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A、B、C表示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
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C.
图C表示的是一种阳离子
D.
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2【答案】B【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A不符合题意;B.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B符合题意;C.图C中核电荷数为17,小于核外电子数2+8+8=18,属于阴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D.镓最外层电子数是3,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3,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B、根据元素名称的字旁,确定元素的种类。C、在粒子中,核电荷数为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D、根据结构示意图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11.(2021·海南)如图为海南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钾”指的是元素
B.
该矿泉水显酸性
C.
“钠”指的是分子
D.
该矿泉水是纯净物【答案】A【解析】A.“钾”指的是钾元素,故A符合题意。B.该矿泉水显酸性pH值7~8,溶液显碱性,故B不符合题意。C.“钠”指的是钠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该矿泉水含有多种成分,不是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12.(2021·临沂)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答案】C【解析】A.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不符合题意;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故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符合题意;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原子中一定有质子和电子,不一定有中子分析;
B、根据同种元素的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分析;
C、根据氯化钠由离子构成分析;
D、根据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水分子分析。13.(2021·威海)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错误的是(
)A.
看似庞杂无序的化学物质均统一于种类有限的元素之中
B.
“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
C.
核外电子特别是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间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
D.
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不大【答案】D【解析】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不符合题意;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说法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核外电子特别是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间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但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物质都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及道尔顿、卢瑟福对化学研究的贡献分析。14.(2021·威海)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红色消失一一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B.
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一一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一一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
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一一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成难溶性氯化银【答案】B【解析】A、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红色消失,是因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B、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是因为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原子体积不变,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D、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产生沉淀,是因为银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成难溶性氯化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酸碱反应的实质分析;
B、根据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汞原子的间隔变化分析;
C、根据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D、根据银离子与氯离子能结合成难溶性氯化银分析。15.(2021·衡阳)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称为“零号元素”。有关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显电性
B.
失去一个中了后显+1价
C.
一个该粒子的质量相当于二个氢原子的质量
D.
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氢元素位置占同一位置【答案】A【解析】A、该粒子中只有中子,不含电子和质子,所以不显电性,故A选项符合题意。B、中子不带电,失去一个中子也不会显电性,所以,其化合价为0,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一个中子质量和一个质子质量都近似等于一个氢原子质量,故一个该粒子近似等于四个氢原子质量,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0号元素原子序数为0,氢元素原子序数为1,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氢元素位置不同,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中子不带电分析16.(2021·泰安)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答案】A【解析】A、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A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以转化为水和氧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析;
C、根据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可分解生成水分析。17.(2021·凉山)我们常说“酒越陈越香”,酒在存放过程中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其化学式为C4H8O2,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能够闻到酒的“香味”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C.
乙酸乙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
乙酸乙酯中氢元素含量最多【答案】D【解析】A、能够闻到酒的“香味”,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说法不符合题意。B、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量为12×4+8+16×2=88,说法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乙酸乙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说法不符合题意。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16×2)=6:1:4,则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含量最多,说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关键语句闻到气味来分析;
B、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
C、根据乙酸乙酯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乙酸乙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将进行分析。二、综合题18.(2021·益阳)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2)NaCl和CaCl2中都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3)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运输,也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__;(4)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所制得的纯碱________。【答案】(1)Al
(2)Cl
(3)CO2
(4)Na2CO3【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铝元素表示为Al;(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NaCl和CaCl2中都含有的阴离子是氯离子,表示为Cl;(3)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化学式为CO2;(4)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钠为+1价,碳酸根为2价,故化学式为Na2CO3。【分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由多到少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氢(H)等。(2)阴离子带有负电荷。(3)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4)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19.(2021·梧州)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2)Na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________(填化学符号)。(3)6号元素与1号元素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4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4)二硫化钼(MoS2)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硅,成为未来应用在半导体、芯片等高精尖领域中的理想材料之一。确定Mo为42号元素是依据其______(填字母)。A.质子数
B.中子数
C.化合价
D.相对原子质量【答案】(1)6
(2)Na+
(3)CH4
(4)A【解析】(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2)钠为11号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钠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Na+;(3)6号元素为碳元素,1号元素为氢元素,6号元素与1号元素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4的化合物为甲烷,化学式为:CH4;(4)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确定Mo为42号元素是依据其质子数。故答案为:A。【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进行分析。(2)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3)先分析元素名称,再根据盐酸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4)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20.(2021·郴州)请根据下列元素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溴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溴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2)A,B,C,D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3)写出由A和D所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4)A,B,C,D四种元素中,与溴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填字母)。【答案】(1)35;4(或四)
(2)Ne
(3)Na2O
(4)B【解析】(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35;溴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2)A、B、C、D中,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质子数=原子序数,10号元素是氖元素,故填:Ne;(3)质子数=原子序数,11号元素是钠元素,钠元素通常显+1价,8号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通常显2价,故由A和D所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4)A、B、C、D四种元素中,B与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化学性质相似。【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的周期数。(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3)先分析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21.(2021·北部湾)下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信息,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1)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写出8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__。(3)写出由五个原子构成且含有10个质子的分子的物质是________(写名称)。(4)由原子序数为8、11、16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________(写化学式)。【答案】(1)30.97;非金属
(2)O2
(3)甲烷
(4)Na2SO4【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由“石”字旁可知,磷属于非金属元素;(2)8号元素是氧元素,氧离子是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氧离子表示为:O2;(3)由五个原子构成且含有10个质子的分子的物质是甲烷,每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共5个原子构成,且每个分子含6+4=10个质子;(4)8号元素是氧元素,11号元素是钠元素,16号元素是硫元素,由原子序数为8、11、16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可以是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及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2)根据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分析;
(3)根据甲烷的分子构成及一个分子中含10个质子分析;
(4)根据硫酸钠的组成及化学式书写分析。22.(2021·自贡)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不同。(2)氮和磷为同族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是________相同。(3)画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4)Y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5)原子序数分别为1、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碱是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质子数
(2)最外层电子数
(3)
(4)Cl2
(5)NaOH【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氮和磷为同族元素,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5,其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元素X是镁元素,原子序数是12,核外电子排布为2、8、2,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Y元素是17号元素,为氯元素,它的单质是氯气,化学式为Cl2。
(5)原子序数分别为1、8、11的三种元素分别是氢、氧、钠,组成的碱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分析】(1)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3)根据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进行分析。
(4)先分析X元素名称,再分析单质化学式。
(5)先分析X元素名称,再分析碱化学式。23.(2021·泰安)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1)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①一个硫原子得到二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②氧气和硫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H2O和H2S。H2O、H2S中氧与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它们化合价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2)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3)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2所示。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答案】(1)S2;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均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2)H+和CO32-
(3【解析】(1)①一个硫原子得到二个电子形成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标注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故填:S2。②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均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化合价相同,故填: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均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减少,其它离子数量没变,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故填:H+和CO32−。(3)硫元素+4价,且为氧化物,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物质X为二氧化硫,故填:SO2。【分析】(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及化合价数值为原子得失电子个数,得电子为负价,失电子为正价分析;
(2)根据复分解反应实际是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的对应离子的反应分析;
(3)根据图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对应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分析。三、实验探究题24.(2021·沈阳)加热碳酸氢铵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引起了同学们对氨气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1)(一)探究性质与变化(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实验一中的现象是________。(2)实验二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滴入浓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集气瓶中从下至上出现白烟,②________(写一点)。(3)(实验结论)微观上,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宏观上,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的角度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写一点)。(4)(反思与评价)实验二避免了实验一的不足,改进后的优点有________(写一点)。(5)(二)验证氨气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查阅资料)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2NH3+3CuO△__3X+N2+3H2O,X的化学式是(6)(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假定氮气被完全吸收)(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充分反应后,测得A、B、C三个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装置
A
B
C
数据减少了4.8g
增加了6.0g
增加了2.8g甲同学利用A、B、C三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乙同学利用B、C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的氮、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与理论值明显不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7)若用A、C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与理论值是否相符?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证明你的结论________。(8)(三)探究用途与制法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制得氨气。工业上常用氨气生产氮肥(NH4)2SO4,施肥时,要避免与之混用的是_____(填序号)。A.硝酸钾
B.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
C.熟石灰
D.氯化钾(9)工业上生产的(NH4)2SO4中常常混有少量KCl,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防爆电器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铺管船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钨材产业十三五规划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吉林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道路标线行业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蜂王浆冻干粉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背光模组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翡翠玉镯市场运行状况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扬州大学《室内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应用系统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总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行事历)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5 幼儿的权利与保护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绩效管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推进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PPT课件
- T∕CNFAGS 3-2021 三聚氰胺单位产品消耗限额
- 几种藏文输入法的键盘分布图
- 山西公务员录用审批表
- ASTM-D333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版
- 零部件检验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