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三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的量度_第1页
九年级(上)第三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的量度_第2页
九年级(上)第三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的量度_第3页
九年级(上)第三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的量度_第4页
九年级(上)第三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的量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的量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在分裂或者聚合时释放的能量叫做核能B.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可以使其发生裂变获取核能C.核电站里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D.原子弹发生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也是可以控制的【答案】D【解析】(1)原子核在分裂或者聚合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叫做核能;(2)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可以使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较小的原子核,同时会释放出较大的能量,这叫核裂变;(3)如果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在可控制的核反应堆中进行,就可和平利用核能发电,若不加控制,就会发生原子弹爆炸。【分析】此题考查了核能的知识,要知道什么是核能及核能的分类和应用。【详解】A、原子核在分裂或者聚合时释放的能量叫做核能,此说法正确;B、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可以使其发生裂变获取核能,此说法正确;C、如果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在可控制的核反应堆中进行,就可和平利用核能发电,此选项说法正确;D、如果原子核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能会瞬时释放出来,就会发生原子弹爆炸,此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的事例中,物体机械能增加的是(▲)【答案】A【解析】(1)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动能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所处的位置有关;弹性势能与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2)机械能等于势能和动能之和。【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的知识,以及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要求能够从实际事例中分析机械能的变化。【详解】A、随直升机匀速上升的救灾物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处的高度增加,所以它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故A符合题意。BD、落地又弹起的皮球及上升的滚摆与空气摩擦消耗能量,其机械能减小,故BD不符合题意。C、缓慢降落的“神舟”飞船返回舱,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处高度降低,所以它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B.看上去晶莹剔透的玻璃是晶体C.当燃料没有完全燃烧时,其热值较小D.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化学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答案】A【解析】分子动理论中提到,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热机是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分析】本题考点较全,需要学生掌握分子动理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热值和热机的相关内容。这种类型的题目容易出现在综合试卷中进行考试。【详解】A、分子之间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正确。B、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非晶体。错误。C、某种物质的热值是定值,不会因为没有完全燃烧而发生变化。错误。D、热机内部的能量转化是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错误。故选A。4.《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答案】C【解析】(1)金属的物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2)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析】本题以中华美食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详解】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该选项说不正确;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该选项说法正确;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5.“神舟七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到着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减少,势能增加B.动能增加,势能减少C.机械能增加D.机械能减少【答案】【解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机械能=动能+势能.在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时,不考虑弹性势能。【分析】(1)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2)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详解】“神州五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到着陆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返回舱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机械能=动能十势能,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选D。6.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利用电热器取暖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利用蜡烛照明【答案】C【解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是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了电能,也就是该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产生,既一定发生了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析】此题是对能量转化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质有较深入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详解】A、利用电热器取暖,是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合题意;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符合题意;D、利用蜡烛照明,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故D不合题意。故选C。7.如图,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a点运动到d点,钢珠(▲)A.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B.在c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小C.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答案】A【解析】(1)表面是光滑的,忽略阻力,各点的机械能相同,机械能=动能+势能,由重力势能来确定动能大小,由质量不变,来确定速度大小;(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分析】(1)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2)掌握不计阻力时,机械能守恒。(3)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详解】A、由于表面是光滑的,不计阻力,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动能+势能.钢球的质量不变,d点的高度小于c点的高度,d点的重力势能小于c点的重力势能.d点动能大于c点动能,钢球的质量不变,d点速度大于c点速度.符合题意;B、钢球的质量不变,b点的高度小于c点的高度,b点的重力势能小于c点的重力势能.不符合题意;C、从a运动到b的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符合题意;D、从b运动到c的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不符合题意。故选A。8.2010年5月,我省某村遭冰雹袭击。如图所示是当地村民用拍摄的冰雹照片,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暖湿气流里的小液滴与冷气流交汇后,先汽化后升华形成冰雹B.冰雹下落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鸡蛋大的冰雹砸在地上就是一个坑”说明冰雹对地面做了功D.人们可以听到冰雹落地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答案】C【解析】冰雹是经常伴随雨水一起出现,雨水下降过程中,遇到冷气流,雨水凝固成冰雹.冰雹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冰雹落地时,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力,地面向下移动了距离,冰雹对地面做了功.我们能听到冰雹落地的声音是依靠空气传声的。【分析】(1)掌握冰雹形成的过程。(2)掌握物体下落时能的转化。(3)掌握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4)掌握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详解】A、暖湿气流里的小液滴与冷气流交汇后,凝固形成冰雹.不符合题意。B、冰雹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符合题意。C、冰雹落地时,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力,地面向下移动了距离,冰雹对地面做了功.符合题意。D、人们可以听到冰雹落地的声音,是依靠空气传声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下列机械不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电动机B.柴油机C.蒸汽机D.汽油机【答案】A【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利用内能来做功就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的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详解】柴油机、蒸汽机、汽油机都是热机,都是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来做功的。而电动机是利用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故选A。10.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如下,其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答案】C【解析】本题应抓住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判断冲程名称可用口诀:“先看气门开关情,再看活塞上下行;开下吸气开上排,关上压缩关下功;”进行分析;其中在做功冲程中,是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动力。【分析】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以及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判断,解决此题需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符合题意;D、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故选C。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热量时,比热大的温度变化一定小B.1焦耳的热量可以使1克水温度升高4.2℃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热能也会增加D.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热能增加时,我们无法判断其增加热能的方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只有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大的温度变化才小。B.4.2焦耳的热使1克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热能可能会减小。D.一根锯条温度升高,热能增加时可能是接受热传递,也可能是外力做功造成的。故选D.故选D。12.两个相同的容器,内盛放相同体积、相同温度的热水,一个容器的表面是白色的,另一个表面是黑色的,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房间内,让它们自然冷却,则(▲)A.白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B.黑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C.两个容器里的水冷却得一样快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知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在吸热和放热时的特点,可对热水自然冷却的情况做出判断。【分析】明确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在吸热和放热时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深色的物体吸热快,放热也快,或者说吸热多,放热也多,已知热水通过容器向外放热,所以黑色容器中的热水放热快,即黑色容器中的热水冷的快。故选B。13.如图所示,一个直立的长气缸内用质量为m的无摩擦活动塞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这时活塞处于平衡状态。现在活塞上再放一个大质量的砝码,设气缸内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A.密封气体的温度降低B.密封气体的压强不变C.密封气体的内能不变D.密封气体的内能将增大【答案】D【解析】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可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分析】本题考查了压缩气体后其压强、内能、温度的变化情况,属基础题,难度不大。【详解】ACD、在活塞上再放一个质量较大的重物,活塞会向下运动,压缩气体做功,使其体积减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C错误、D正确;B、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放上重物后,气体的体积减小,其压强会变大,故B错误。故选:D。14.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甲比乙的横截面积大,如图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正确的是(▲)A.甲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B.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C.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由题目提供的条件,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确定甲乙电阻的大小关系;因为甲乙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同,再根据焦耳定律判断产生热量的多少,而产生热量多的温度升高得多,据此判断。【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涉及到的物理量多,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详解】如图所示,∵甲、乙两导体用同种材料制成、长度相等、甲比乙的横截面积大,∴R甲<R乙,∵甲、乙两导体串联,∴通过的电流:I甲=I乙,∴Q甲=I2Rt,t甲=t乙,∴Q甲<Q乙,即:电流通过甲产生的热量比通过乙产生的热量少,即乙产生的热量多,而乙的质量小,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故B正确。即乙产生的热量多,而乙的质量小,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故B正确。故选B。15“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答案】B【解析】从飞船的温度的变化可以知道其内能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即可知道飞船下落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再从如何保护高温下的飞船的角度分析,可以知道烧蚀层的作用。【分析】【详解】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C错误,不符合题意,B正确,符合题意;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吸收了大量热,使飞船外壳的度不至太高,保护飞船,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6.有一种压电塑料薄膜,在压力作用下表面会产生电压,若将它用在微型扬声器或话简上,可以将电信号转化为发声振动,或将发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另外,当它受热时还会产生电流,可用来制作火灾预警装置,以上信息中没有涉及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内能转化为电能D.内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D【解析】首先要明确此题中涉及到了三个能量转化过程:①在压力作用下表面会产生电压。若将它用在话筒上,会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②可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③它受热时还会产生电流。然后由过程再去对应能量转化。【分析】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问题,理解压力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消耗机械能的过程是一个理解的难点。【详解】压力作用下表面会产生电压。若将它用在话筒上,会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在这个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故A正确;B、微型扬声器上又可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在此过程中将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故B正确;C、D、它受热时还会产生电流这个过程是由内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错误。故选D。17.夏季炎热的午后,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勤劳的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8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在美丽的二环路上,水不停地洒在地上,给人清凉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洒水车在行驶过程中动能始终保持不变B.车辆行驶过程中,勤劳的环卫工人看到二环路上的彩灯是静止的C.轻柔的音乐给人以美的感觉,不会成为噪音D.水不停地洒在地上,给人清凉的感觉,这是因为水蒸发要吸收热量【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2)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什么是噪音;(4)蒸发吸热能够降温。【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知道洒水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其质量不断减小这一隐含条件和噪音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定义。【详解】洒水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其动能不断减小,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车辆行驶过程中,环卫工人与城西大道上的彩灯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一切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休息的声音都是噪音,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准确。水不停的洒在地上,水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因此给人清凉的感觉。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8.一天,小柯在家玩火柴盒。他多次让火柴盒在同一高处自由下落,惊奇地发现:当如图A情况下落时,落到桌面后大多反弹;当如图B情况下落时,落到桌面后,盒芯插回外盒,大多不反弹。对上述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A情况,火柴盒没有惯性B.A情况,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机械能增大C.B情况,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机械能增大D.B情况,火柴盒与桌面碰撞时,盒芯与外盒发生摩擦,机械能大大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由本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此过程机械能不守恒,但是总的能量是守恒的。【详解】不管是何种情况,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选项A错误;A情况和B情况火柴下落时,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由于碰撞会损失一部分机械能,所以碰撞后机械能减小,选项B、C错误;B情况,火柴盒与桌面碰撞时,盒芯与外盒发生摩擦,使机械能大大减少,所以不会反弹,选项D正确,本题答案选D。19.有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Δt。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Δt,则两球比热大小关系是(▲)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甲、乙两球,先后投入到同一杯水中,甲乙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由题知,两次水降低的温度相同,也就是水放出的热量相同,甲乙两球吸收的热量相同;而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经吸热后,乙球的末温比甲球的末温低Δt;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球升高的温度少,所以乙球的比热容大。【分析】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概念、热平衡方程、热量公式,能确定甲乙两球的末温关系是本题的关键。【详解】先后将甲乙两球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降低的温度相同,水放出的热量相同,因为由题知,Q吸=Q放,所以甲乙两球吸收的热量相同,而乙球比甲球少升高了Δt,即乙球的末温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球升高的温度少,所以乙球的比热容大。故选:C。20.电磁炉是利用高频电流在电磁炉内部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化铁锅,从而形成无数个小流(即电流),加速锅底分子运动,使锅底自身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它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是现代家庭中的理想灶具,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电磁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炉在使用中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B.电磁炉在使用中会产生烟尘和废气C.电磁炉加热食物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D.铁、铝、铜锅均可在电磁炉上使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可知电磁炉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烟尘和废气,锅底分子运动产生的内能,不是电能转化来的。铁、铝和铜都能形成涡流,所以都可以使用。故选:D。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6分)21.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图。【答案】乙;丙【解析】【分析】【详解】甲图对试管中的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使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大,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塞子飞出去,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乙图是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是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增大物体内能的,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丙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丁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1)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与此原理相同的是乙图所示的演示实验;(2)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丙图。22.核聚变是指质量很▲的原子核,在▲下结合成新的▲来获取核能的途径。【答案】质量较小;超高温;原子核【解析】基本的核聚变问题【分析】【详解】核聚变是指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故答案为:质量较小;超高温;原子核。23.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4千克的水,当水温升高了10℃,它吸收了▲焦的热量。[已知c水=4.2×10焦/(千克·摄氏度),不计热量损失]【答案】比热;1.68×105;【解析】(1)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2)知道散热器内水的质量、水温度的升高值、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热量的计算的了解和掌握,应用好“m、Δt相同时,c大的Q大”,可以借助Q=cmΔt帮助记忆。【详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常用水作为冷却剂;(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C)×4kg×10℃=168×105J。故答案为:比热容;1.68×105。24.地球内部蕴藏着大量的地热能,不断地加热地下水,使水的▲增加,当它涌出地面就形成地表温泉。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持续升高”或“保持不变”)。【答案】内能;保持不变【解析】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当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分析】此题考查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及沸腾的特点,同学们对这样的基础题应该没问题。【详解】水吸热,温度升高,则水的内能增大;沸腾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是:内能;保持不变。25.太阳能把地面的空气晒热,太阳光能转化为▲能;空气流动成风,又转化为▲能;植物吸收太阳能,发生光合作用,太阳光能转化为植物的▲能;古代植物在地质变迁中变为煤、石油、天然气,转化为这些燃料的▲能。【答案】内;机械;化学;化学【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根据能量的不同形式可做出判断。【分析】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和太阳能的两个直接利用,这两个利用都是比较广泛的,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未来的理想能源。【详解】太阳将地面晒热的过程中,大地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所以是太阳能转化为内能;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引起的,所以空气具有机械能,这种能量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动物吃掉植物后,将其化学能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是古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它们的化学能是太阳能转化来的。故答案为:内;机械;化学;化学。26.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能;将湿衣服抻开晾在太阳下面,是为了加快水的▲。某太阳能热水器储有200kg的水,水温从20℃升高到70℃,吸收的热量▲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电;蒸发(汽化);4.2×107【解析】(1)目前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3)根据Q=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热量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详解】(1)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给其它用电器供电;(2)将湿衣服抻开晾在太阳下面,使衣服上的水温度升高,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汽化);(3)太阳能热水器储内水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J/(kg·℃)×200kg×(70℃20℃)=4.2×107J。故答案为:电;蒸发(汽化);4.2×107。27.大嶝岛有个世界最大的军事广播喇叭(如图),工作时功率可达3千瓦,那么广播30分钟需要消耗电能▲千瓦·时。郭工程师在喇叭电台里每根电子管的两端安装一个小风扇,这是为了解决机器工作时部分电能转化为▲能而带来的问题。【答案】1.5;内【解析】先把30min换算成小时,直接用W=pt计算即可。用电器在工作时都会有内能产生,所以大型的用电器中都要考虑散热问题。【分析】电功位中J和KW·h是常用单位,在计算时要看清要求,并且提前换算已知量的单位。【详解】t=30min=0.5h,30min内产消耗的电能:W=pt=3KW×0.5=1.5KW·h。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时都会因内部电路发热而产生内能。故要求用风扇进行散热,而解决因为电能转化为内能而带来的问题。故答案为:1.5;内。28.夏天,在密闭、绝热的房间里,一直打开冰箱门让冰箱运转起来,房间内的温度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升高【解析】(1)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散热器不断发生物态变化进行吸热放热来降低冰箱内的温度的;(2)电冰箱工作时,冷藏室和冷冻室内温度比较低,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冰箱后面的冷凝管温度比较高,把热量传给空气,冷凝管放出的热量大于冷藏室和冷冻室吸收的热量。【分析】【详解】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在冷藏室和冷冻室内汽化吸热,然后在冷凝管内液化放热;冰箱后面的冷凝管温度比较高,把热量传给空气,冷凝管放出的热量大于冷藏室和冷冻室吸收的热量,故在密闭的房间里打开冰箱能使室内温度升高。故答案为:升高。29.汽车急利车时,车轮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摩擦,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痕迹,上述过程中▲能转化为▲能。【答案】机械;内【解析】(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汽车急刹车,由于惯性,汽车还要向前运动;(2)车轮在地面上摩擦,汽车克服摩擦做功,轮胎温度升高,说明机械能转化为轮胎的内能。【分析】本题考查了惯性和做功改变内能的知识点.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详解】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汽车有质量,就会有惯性,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先前滑动,车轮在地面上摩擦,摩擦生热,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汽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机械;内。30.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答案】做功;引【解析】【分析】【详解】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的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使铝件和铜件之间的压力非常大,当铜件高速旋转时,在二者相互接触的部位就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由于摩擦生热使二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内能的。故答案为:做功;引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31.动物的能量都来自食物,各种食物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小强要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体内所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法: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将它们分别粉碎;b.在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水温;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c.同样条件下,再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实验。(1)上述实验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实验步骤▲。小强认为这个实验中,由于三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散失,难以控制,并没有完全被水吸收,会影响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2)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煤油的比热是2.1x×103焦/(千克·℃)。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液体,实验的误差更小?▲。(3)能用上述实验比较各种食物在动物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大小,是因为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反应来提供能量的。在动物体内,这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表示为▲。(以糖类为代表,用文字或反应式表示)【答案】(1)测量并记录加热后的水温;同意;(2)煤油;(3)氧化;糖类+氧气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解析】(1)根据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水温度的变化比较三种物质的供能的进行分析;根据装置易散热分析。(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小,温度变化越明显,所以应选择温度变化明显的液体。(3)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故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氧化反应而提供能量的。【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详解】(1)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水的温度的变化比较三种物质的供能的大小,因此要测定加热前后水的温度,故应补充实验步骤:测量并记录加热后的水温;因为燃烧实验是在空气中进行,会使热量散失较多,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多,因此若改在密封的环境中实验就会使结果更精确。(2)水和煤油,煤油的比热容较小,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变化更明显,所以实验中应选择煤油进行实验。(3)由于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它们在空气中燃烧会消耗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故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氧化反应而提供能量的;这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表示为:糖类+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故答案为:32.在探究“热水瓶的保温性能与盛水多少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根据生活经验猜测,热水瓶中盛水越少保温性能越差。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的计划是:用多个热水瓶(容积均为2升)同时进行实验,以保证环境温度相同。同时为了保证每个热水瓶的保温性能基本相同,从学校总务处借来10只热水瓶,做了保温性能测试后选取了8只供实验用。实验操作:早上7:30从学校的锅炉中打满8壶水,测出水的初温;然后,依次从热水瓶中倒出不同量的水,使每一瓶减少0.1升;下午5:30做第二次温度测量。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热水瓶编号12345678水的体积/升2.01.91.81.71.61.51.41.3水温初温/℃98.0末温/℃84.585.583.081.579.078.076.574.010时温差/℃13.512.51516.519.020.021.524.01时平均温差/℃1.351.251.51.651.92.02.152.4(1)请根据他们的数据记录,作给出的小格纸中用图像表示瓶内盛水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2)根据图像分析盛水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并探究结论。(3)如果你也想进行“热水瓶盛水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的探究,请简单阐述你的实验方案。【答案】(1)如图所示水越多,温度下降越慢;(3)每一组多用几个热水瓶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2)从图线上看热水瓶每减少0.1升水,平均每小时降低的温度两者接近线性关系,2.0升和1.9升的热水数测量数据的问题,可能是热水瓶保温性能的差异,也可能是操作过程的问题,可以交换热水瓶的盛水量,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进行探究,结论:热水瓶内的热水越少,热水瓶的保温效果越差,与我们日常经验基本相符。(3)为了保证热水瓶的性能相同,可用一只热水瓶,分6天进行测量,每天的盛水量减少0.1升,但必须保证这几天的气温基本相同。(其他方案合理也可)四、分析计算题(33题6分、34题8分,35题7分,共21分)33.试计算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上的总能量是多少,这些能量相当于多少无烟煤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答案】6.12×1020焦;1.8×1010【解析】【分析】查出太阳辐射的平均功率p,即可算出每小时太阳辐射的总能量。【详解】查出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平均功率为1.7×1017W,所以太阳1h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E=P·t=1.7×1017W×3600s=6.12×1020J;查出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因此要产生6.12×1020J热量要完全燃烧无烟煤的质量为m==1.8×1013kg=1.8×1010t。故答案为:6.12×1020J;1.8×1010t。34.海燕家中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图所示,其中额定功率已经看不清。将电热水壶装满初温为20℃的水,让其单独工作,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用时5分钟,她家标有“600r/kW·h”字样的电能表旋盘转动了120转。则电热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