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的应用_第1页
初中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的应用_第2页
初中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的应用_第3页
初中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的应用_第4页
初中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

课时2.3声的应用

学习目标

2022年课程标准物理素养

物理观念:了解声,能用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现象,解

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初步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

科学思维:能运用声的一些规律分析简单问题,并获得结

论;能在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引用证据,具有使用

2.3.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

科学证据的意识。

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科学探究:能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与声现象有关的科学

2.3.2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

探究问题,并作出有依据的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能制

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

订初步的实验方案;能正确使用相关器材获取实验数据;能通

途径。

过对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发现数据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因果判

断,得出实验结论;能表述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科学态度与责任:知道物理学研究需要观察、实验和推理,

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对声知识的学

习兴趣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超声波

1.定义:高于20000Hz的声音。

2.特点:

(1)方向性好(蝙蝠觅食)。

(2)穿透能力强。

(3)易于获得集中的能量。

3.应用:

(1)超声导航(声呐)。

(2)超声波诊断仪(B超)、金属探测仪。

(3)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碎石器。

特别提醒

雷达通常是指电磁波,但声呐(超声雷达)是超声波。

知识点二、次声波

1.定义:低于20Hz的声音。

2.特点:(1)传得很远。(2)很容易绕过阻碍物。

(3)而且无孔不入。

3.应用:次声波对人体危害很大,但通过接收异常次声波可以预测台风、地震、

海啸等自然灾害。

知识点三、声音的作用

1.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

2.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

问题探究

问题一:声音的分类

【角度1】超声波和次声波

【典例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A.利用声呐监测潜艇的位置B.监测核爆炸

C.用B超检查身体D.声波碎石机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B

【详解】A.由于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所以人们利用

超声波制成了声呐来检测潜艇的位置,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超声波,故A不符合题意;

B.监测核爆炸主要使用次声波。次声波在地表至100公里高度间的声道内可以传播很远的

距离,通过检测次声波可以探测核爆炸,故B符合题意;

C.B超就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向一定方向传播,而且可以穿透物体,如果碰到障碍,就会产

生回声,不相同的障碍物就会产生不相同的回声,人们通过仪器将这种回声收集并显示在

屏幕上,可以用来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利用了回声定位,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法,i,a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变式IT】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耳听不到

B.声音是由于声源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l()8m/s

D.超声波碎石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B

【详解】A.次声波频率很低,低于20Hz,所以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故A错误;

B.声音是由于声源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1-2】今年“五一”小长假,遍布绵阳大街小巷的街头艺术表演点燃了城市的热情。5

月1日晚,子云亭的钢琴、小提琴、竖琴和大提琴四重奏表演,让市民欣赏了一场精彩的

音乐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琴弦不振动仍然能够发出声音

B.人们听到的琴声振动频率低于20Hz

C.利用音色可以区分出不同琴发出的声音

D.琴声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答案】C

【详解】A.琴声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不振动不会发声,故A错误;

B.人们听到的琴声振动频率高于20H之,故B错误;

C.利用音色可以区分出不同琴发出的声音,故C正确;

D.琴声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问题二:声音的利用

【角度1】声与信息

【典例1】近年来,汽车领域利用AI(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实现了“人与车”全场景的自然

交互。下列对AI语音助手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声音音量实质是将音调变高B.声音在车内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切换不同性别声音模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响度D.能对语音指令作出回应说明声音

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B

【详解】A.增大声音音量实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这是符合实际的,故B正确;

C.切换不同性别声音模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

D.能对语音指令作出回应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川」,也增大声音音量实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切换不同性别声音模式实质是改变

声音的音色

【变式1-1】题图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编钟。敲击编钟,能演奏出民乐

《茉莉花》的曲调。敲击不同编钟时,发出的声音()

A.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不能传递信息

【答案】B

【详解】A.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编钟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符合题意;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所以敲

击不同编钟时,发出的声音速度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1-21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大凉山女孩演唱了歌曲

《国旗国旗真美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女孩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伴唱声音比主唱声音的传播速度慢

C.使用话筒和音箱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歌声传到现场观众耳中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答案】A

【详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女孩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故A

正确;

B.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种类及温度有关,与响度无关,伴唱声音比主唱声音的响度小,

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使用话筒和音箱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响度,使远处的人也可以听到歌声,故C错误;

D.歌声传到现场观众耳中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o

【角度2】声与能量

【典例2】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当播放音乐时烛焰开始晃动,这说明了()

A.扬声器的磁场作用于烛焰

B.听到的音乐是扬声器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C.在月球表面播放音乐,烛焰也可以晃动

D.扬声器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D

【详解】AD.扬声器振动发声,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烛焰,声波作用于烛焰开始晃动,说

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扬声器振动发出的声音是人类听的见的声音,不是超声波,故B不符合题意;

C.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表面播放音乐,烛焰不可以晃动,故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八八接扬声器振动发声,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烛焰,声波作用于烛焰开始晃动

A.甲图: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钢尺,伸出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B.乙图: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丙图: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色

【答案】A

【详解】A.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

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振动得慢,音调低,故A

正确;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

递能量,故B错误;

C.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传播声音的介质变少,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

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振幅,振幅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响度,所以不改变音色,而改变响

度,故D错误。

故选Ao

【变式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D

【详解】A.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

明声具有能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

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强化训练

【基础强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D.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1)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值,c=3xl08m/s,根据c=篁可判断电磁波的

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2)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3)人耳朵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A、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值,c=3xl08m/s,根据c=kf可知,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故错误;

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错误;

C、人耳朵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故正确;

D、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电磁波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的应用、人耳朵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一道综合题.

2.2019年9月18日上午,永州市市区拉响防空警报,警示众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警报声通过大喇叭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警报声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C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

B.警报声通过大喇叭把声音放大,提高了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C正确;

D.警报声能够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属于()

A.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降低噪声的传播速度

【答案】A

【详解】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其目的是为了减弱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

路两侧居民的干扰。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4.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C.摩托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D.绷紧的橡皮筋不会发声,用手指拨动时会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故B

错误;

C.减弱噪声的途径:一是在声源处,二是在传播过程中,三是在人耳处。摩托车消声器是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绷紧的橡皮筋没有振动,故不会发声,用手指拨动时会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5.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下列对古筝演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古筝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响度越大

B.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一定不是噪声

D.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答案】A

【详解】A.演奏时拨动琴弦的力度越大,琴弦振动幅度越大,发声的响度就越大,故A

正确;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或者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

于噪声,因此古筝演奏时的声音虽然悦耳动听,也有可能成为噪声,故C错误;

D.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传播速度与音调无关,故D错误。

故选Ao

6.下列对图中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甲: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

以传声

B.图乙: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图丙: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图丁: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

的音调不同

【答案】D

【详解】A.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乒乓球被多次弹

起,说明音叉在不停地振动,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由于太空中是真空,所以宇航员对话是通过无线电话来完成的,

故B错误;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敲击装水的瓶子时,瓶子和水一起振动,装水越多,瓶子和水的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

低,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指引倒车B.红外线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比紫外线

C.电话听筒的工作原理和电动机一样D.核潜艇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聚变来获取动力

【答案】C

【详解】A.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制作的,故A错误;

B.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属于光(即不可见光),所以,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是一样的,故B错误;

C.听筒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通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转化成声音的信号的;电动机在工作时

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电话听筒的工作原理和电动机一样,故c正确;

D.目前人类还不能控制核聚变反应的速度,所以,目前的核潜艇是使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作为动力,故D错误。

故选C。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医学上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答案】B

【详解】A.可以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如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故A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学上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则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故C错误;

D.声呐技术主要是通过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故D错误。

故选B。

9.针对下面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

B.乙图中,把石块放在水中敲击能听到石块发出的声音,说明振动能够发声

C.丙图中,改变小卡片在梳齿上划动的速度,可以改变发声的响度

D.丁图中,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减小声源的响度

【答案】A

【详解】A.甲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故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

A正确;

B.乙图中,把石块放在水中敲击能听到石块发出的声音,说明水(液体)能传播声音;故

B错误;

C.丙图中,改变小卡片在梳齿上划动的速度,卡片的振动频率就发生变化,即可以改变发

声的音调;故C错误;

D.丁图中,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o

【素养提升】

10.关于下列四幅研究声现象的图片中,说法正确的是()

小明敲鼓的实验可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里所涉及的研究

方法与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是一样的

B.Xn—八用纸板划过梳齿时,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

声音的响度越小

C.弋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可以探究得到:长度越长,音

噪声

【答案】c

【详解】A.小明敲鼓的实验可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运用的是“放大”的实验方法,而研

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运用的是“模型法”,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