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1页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2页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3页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4页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稳态与调节

第29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标内容(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

以生存的内环境。(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

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4)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

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5)实验:

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

持pH稳定的。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基础”精细殛理夯实必备知识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液;⑷细胞外液。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

于b处的,b处的C0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如图①②③三种体液的关系。

②'♦①

(4)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连线)

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

①组织细胞——\a.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个

b.淋巴液、血浆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组织液

④血细胞J/

d.血浆、组织液

⑤淋巴细胞、吞噬细胞e.淋巴液、组织液

名师解读

(1)血液W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O

⑵血红蛋白W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1)血浆的主要成分

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

浆中含有较多的垂包亶,而组织液和淋巴液;

中蛋白质含量很少1

/蛋白质:7%~9%

y7^;无机盐:约1%

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少量

J—水:约90%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

-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Na+和C「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一与它含有的HCOcH2c等物质有关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红尘

一左右

名师解读

①内环境的概念是对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简单

的多细胞动物(如水媳)和植物没有内环境。

②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但不是只有这三种,还有脑脊液等。

3.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

外界环境

CC>2等为冤co2

废砺

H2O,无机盐

系统/,尿素、尿酸等

细胞外液

殷f(皮曲氏0、尿素、

无机盐等

【考点速览•诊断】

(1)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2021•重庆卷,13B改

编)(X)

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

(2)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1,(2021•河北卷,17A)(J)

(3)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2021•河北卷,17C)(X)

提示细胞内液中的许多成分与细胞外液可以进行交换,故也参与细胞外液渗透

压的调节。

(4)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2019•全国卷HI,5D)(X)

提示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5)淋巴管内的液体、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都

属于内环境。(2018•海南卷,9改编)(X)

提示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

匚疑难;精准委啖强化关键能力

【情境推理•探究】

1.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医生给病人输液时浓度过高(或过低)

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提示会造成组织细胞失水(或吸水),从而不能维持其正常形态和功能

2.有人认为,多吃醋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的pH,从而软化血管,减少高血压等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从内环境稳态的视角分析,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并作出解释。

提示不认同。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以将吸收的酸性物质中和,血浆pH不

会发生明显改变;如果为了软化血管而过量摄入酸性物质导致血浆pH发生明显

改变,反而会危及健康

3.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试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人体内环境中的水处于稳态中,健康的人体主要是通过调节饮水和尿液来

调节体内水的平衡,所以健康人体具有维持体内水平衡的能力。

【重点难点・透析】

1.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组织液一淋巴液一血浆是单向箭头

细胞内液(甲)和组织液丽间麻巴液;//

(乙)之间、组织液(乙)

和血浆(丙)之间都是双

向箭头

\/

式甲,0

提醒细胞内液也存在和血浆、淋巴液双向交换的情况。

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

⑴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

:械素、施百、国什

邯子、神经犬R「水、无机盐、葡萄糖、!

宫T氨基酸、甘油、脂肪,

;递质等:物质

、___________1物质〔酸、维生素等1

代谢: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2、而麋嘉厚他

贫CC)2、尿素、尿酸等;

;白、抗体等「物质废物---£----------------,

(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

血红蛋白、胞

'消化液、泪

与外界相不、细胞内内酶(呼吸酶、

液、汗液、存

通的液体I特有的RNA聚合酶、

尿液等在

解旋酶)等

成分的物质

物J细胞膜」转运蛋白、受

'葬2誓翥、一萋人体不能

芽糖等上的成分"本等

3.明确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消化道等外部环境中!;细胞内蛋白:细胞呼

发生的过程(如消化::质、神经递1吸的各

道内淀粉、脂肪和蛋::质和激素等,阶段反

白质等的消化水解);:物质的合成,应

发生

内环境

激素调节免疫过兴奋传乳酸和碳

过程中激程中抗递过程酸氢钠作

素与靶细体与相中神经用生成乳

胞膜上特应的抗递质与酸钠和碳

异性受体原特异受体结酸,实现

的结合性结合一贪一—pH的稳态

4.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

概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

念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

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看沸示良一二血浆蛋血浆渗

1②肾小球肾炎,'白减少’透压下降

原组织水肿

归■笈瓦应应…组织液中

1组织液

纳,④淋巴循环受阻,蛋白增多

渗透压升高

同扃戟苗醺如丽而丽

1度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典例•精心深研提升学科素养

考向1围绕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考查生命观念

1.(2023・广东肇庆模拟)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将会导致水肿

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②中

C.①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可以通过②进入肌细胞

D.细胞因子、抗体及消化酶均可分布于②并作用于细胞

答案C

解析②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时将会导致水肿,A错误;丙酮酸转化成乳

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消化酶分布于消化道内,D错误。

2.(2023•河北石家庄调研)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相接触,而是浸浴于机

体内部的细胞外液中。如图是人体四种体内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A.甲、丙、丁共同组成人体内环境

B.若乙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为血浆

C.若乙中存在大量血红蛋白,则丁为淋巴液

D.若丙为淋巴液,图中缺少一个由甲指向丁的箭头

答案B

解析若乙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为组织液,组织液能形成淋巴液,淋巴

液经淋巴循环能转化为血浆,因此丙为淋巴液,B错误;若乙中存在大量血红蛋

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则甲为血浆,丁为淋巴液,丙为组织液,C正确;

若丙为淋巴液,甲为组织液,丁为血浆,图中缺少一个由甲指向丁的箭头,D正

确。

考向2结合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考查科学思维

3.(2023•山东荷泽调研)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食物

外界环境02-

A.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B.①④都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⑤为养料和氧气

D.⑦可表述为体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C

解析内环境指细胞外液,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A错误;图中的

④过程排出代谢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完成,B错误;绝大多数高等动物细胞不

能直接从外界环境获取营养物质,都是从内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C

正确;体细胞与外界环境是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D错误。

4.(2023•江西金太阳全国大联考)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

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⑦碑____•・一(5)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D.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水

答案B

解析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①处的胰

岛素浓度高于⑤处,A正确;若③为脑细胞,脑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消耗大

量氧气,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错误。

5.Q021T月八省联考重庆卷,12)下列有关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

C.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发生不自主颤抖时,体温已低于正常水平

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C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有关,A正确;缓冲物质

维持细胞外液的pH的相对稳定,B正确;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增加,体温

仍处于正常范围内,C错误;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

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正确。

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

「基帆精^1^1里夯实必备知识

1.内环境稳态

⑴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处于动态平衡

一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厂二加、内士个垸碣念是机体组以维生典

一通,电殁.菱佳

内环境达到掠态,不等吁人就/、金崽嬴如崖住病患弟

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

「原因)人②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2.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

(1)血浆pH调节的过程

体外一,-HD:NaHCO;,

泌尿系统

Na2cos(pHt)消化.食物

NaHCO,/H,CO7碱性)

组织乳酸(pHJ)

细胞

乳例+&2c。3--HQ+CO卅H〕.)»体夕卜

呼吸

系统

|呼吸中枢),促进

(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健康问题(举例)

血血放烹、一访髭算籥

代谢废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

物积累点PH失调•屐河普;

;尿毒症

「乳酸-申鑫:°?缺乏环体温失调•,英一斌「市善:

血钙过低„血浆蛋白品舁惠:亚,

「抽搐一

血糖平衡失调,本月胡

血钙过高,J

“肌无力”源-血腐、痛尿蔚

3.稳态概念的发展

伊司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

/I水平|酶活性的稳态等

阿间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

稳上叱----------

y态;k:藕水司平厂心的脏稳活态动等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丽]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

[水平।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态

,*青准突破强化关键能力

【情境推理・探究】

1.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渗透吸水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渗透压会下

降,此时对组织细胞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提示细胞吸水膨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

选择性必修1P10”与社会的联系

3.严重中暑又称“热射病”,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从细

胞代谢角度分析“直接热损伤”的原因。

提示过高的体温会使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

「典例”*青心深研提升学科素养

考向结合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考查生命观念

1.(2023•河北保定调研)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失

衡便会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炎热导致机体产热过快,常会发生体温异常升高引发中暑

B.急性缺氧导致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C.发生过敏时组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发组织水肿

D.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发重症肌无力

答案A

解析炎热环境不会导致机体产热过快,但机体在炎热环境中散热过慢,从而导

致体温异常升高引发中暑,A错误;急性缺氧会导致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引发

酸中毒,B正确;发生过敏时组胺释放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发组织水

肿,C正确;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发重症

肌无力,D正确。

2.(2023•河北邯郸联考)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

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

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D

解析Na+主要位于细胞外液中,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A正确;细胞会消耗

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

成和维持,B正确;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经过血液中缓冲物质的

调节,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C正确;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会

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

重温真题经典再现

1.(2022•广东卷,3)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

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

答案A

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符合题意;

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

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

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

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

2.(2021•重庆卷,13改编)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

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

答案A

解析静脉滴注后,药物首先进入血液,运输到全身组织,出毛细血管壁后进入

组织液,进而到达靶细胞,A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

组织液,B错误;体温的改变,会影响体内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C

错误;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导致红细胞吸水,D错误。

3.(2019•浙江4月选考,1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

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骨骼肌细胞是组织

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

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C正确;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嵋)的细胞能直接与

外部环境接触,能够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4.(2018•浙江4月选考,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答案A

解析CO2产生于细胞内部,顺浓度梯度扩散至内环境,然后释放到体外,因此

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5.(2020•山东卷,18改编)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

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

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答案B

解析该患者呼吸困难,不能及时将体内的CO2排出,会导致体内CO2含量偏

高,A正确;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肺组

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会导致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

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C正确;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则尿液中的水分增多,可使患者尿量增加,D正确。

6.(2018•全国卷I,31)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

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

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o取尿

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o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

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葡萄糖(3)下丘脑

解析(1)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

二者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2)用20%葡萄糖溶液处理后,实验兔的肾小

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实验兔的尿量会增加。

斐林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葡萄糖的存在,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

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3)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存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

受器,经过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最终使尿量减少。

限时强化练

(时间:30分钟)

【对点强化】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2023•安阳市调研)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

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组织液生成增多

答案B

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包括血

浆、组织液和淋巴液,B错误。

2.(2022•福建厦门调研)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常发生在内环境中

C.人体内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的反应发生于外界环境中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于内环境中

答案D

解析内环境中含有激素、CO2、尿素、神经递质、抗体等物质,A正确;抗体

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常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

淀粉的水解发生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C正确;无氧呼吸产生乳

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该反应不属于发生于内环境中的反应,D错误。

3.(2023•哈师大附中调研)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均属于细胞外液,三者的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B.乙的两个去向为b和c,b的量小于c

C.甲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图中甲、乙、丙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明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图中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丙为淋巴液,均属于细胞外液液,

三者的基本化学组成相同,但含量有差别,A正确;乙为组织液,它的两个去向

为b和c,多数需要通过b过程渗入血浆,b的量大于c,这样才能维持组织液

的正常状态,B错误;甲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

中90%的渗透压来自Na+和C「,C正确。

4.(2023・山东日照模拟)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

测定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成分/

Na+K+Ca2+Mg2+crHCOF有机酸蛋白质

(mol-L1)

142.0

②5.0025.001.50103.0027.006.0016.00

0

147.0

③4.001.251.00114.0030.007.501.00

0

④10.00143.002.5010.4525.0011.00一47.00

A.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肝细胞中的C0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答案C

解析细胞外Na+的含量高于细胞内,细胞内K+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表中数据

显示④中含较少的Na+,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所以④属于细胞内液;①中

Na+含量高,K+含量低,据此可判断①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

淋巴液,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所以②属于血浆,

③属于组织液,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液增多,B、D正确;③(组织液)

与④(细胞内液)隔有细胞膜,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

透过性,A正确;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02扩散到血浆中,要穿过2

层线粒体膜、1层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膜,共5层磷脂双分子层,

C错误。

5.(2023-江西临川一中质检)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过程②、⑥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丁中0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答案c

解析过程②、⑥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

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A正确;细胞内液和血浆相

互进行物质交换,丁中成熟的红细胞中的。2浓度可能比血浆中高,C错误。

考向二内环境的稳态

6.(2023•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环境中,机体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B.饥饿状态下,机体的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

C.剧烈运动时,机体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D.感染HIV后,机体辅助性T细胞遭到破坏,细胞因子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感染HIV后,机体

的T细胞遭到破坏,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减少,机体免疫力降低,D项属于内环境

稳态中的免疫失调,其他三个选项均属于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过程。

7.(2023•合肥市质检)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下列

有关该网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在该网络中具有调节快速、范围小的特点

B.体液调节是该网络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

C.免疫调节能保证机体内环境一定不受病原体的影响

D.该网络保证了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恒定的状态

答案A

解析神经调节具有调节快速、范围小的特点,A正确;神经调节是该网络的核

心,B错误;免疫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并不能绝对保证机体内环境不受病原体的

影响,C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指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是恒定的状态,D错误。

8.(2023•广东惠州调研)科学家研究发现,节食减肥的中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

减退、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的现象;过度节食还能诱发骨质疏松、贫血、低血

钾、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节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更

新影响较大

B.钾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血钾过低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

奋性

C.Na+、C「等离子的摄入量减少可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

增加,尿量增多

D.情绪低落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使免疫细胞功能下降

答案C

解析过度节食可能使璘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更新影响较大,A正确;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

大量元素之一,其作用主要是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血钾过低会影响神经、

肌肉的兴奋性,B正确;Na+、C「等离子的摄入量减少可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

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多,C错误;情绪低落可能使作用于免疫细

胞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导致免疫力下降,D正确。

9.(2022•山东青岛调研改编)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

表示肝脏局部结构的内环境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的不同成

分,图乙表示人体体液中这几种成分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

是()

A.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

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到C

C.图甲中③④处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r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甲,①为淋巴液,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分析图

乙,A为组织液,B为淋巴液,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图甲中①为淋巴液,

对应图乙中的B;②为细胞内液,对应图乙中的D;③为组织液,对应图乙中的

A;④为血浆,对应图乙中的C,A错误;B为淋巴液,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能

流到C(血浆),B错误;图甲中的③④处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大小关系应

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F,

D错误。

10.(2023•宁夏银川一中)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跑比赛时,运动员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

B.肾小球肾炎会使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引起组织水肿

C.长期吃酸性或碱性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浆中红细胞会失水皱缩

答案B

解析长跑比赛时,运动员会大量产热,同时也会大量散热,体温依然维持相对

稳定,A错误;肾小球肾炎会使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减少,

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即使长期吃酸

性或碱性食物,血浆pH依然会维持在7.35〜7.45,C错误;生理盐水渗透压与

细胞外液渗透压基本相同,属于等渗溶液,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浆中红细

胞形态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

【综合提升】

11.(2023•福建泉州五中质检)下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A

ox血浆y

⑤/、⑥

细胞B士-淋巴液——向一组织液一细胞C

(1)细胞A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是。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o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

单向的是。

(3)体液包括两部分,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从中获

得氧气和养料。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