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音的特性 专项训练【七大题型】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音的特性 专项训练【七大题型】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音的特性 专项训练【七大题型】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音的特性 专项训练【七大题型】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专项复习讲义:声音的特性 专项训练【七大题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声音的特性(专题训练)【七大题型】

【题型1音调认识】..........................................................

【题型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3

【题型3超声波与次声波】.....................................................................7

【题型4响度认识】...........................................................................10

【题型5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3

【题型6音色应用】...........................................................................17

【题型7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19

—专攻疆型钠徐

【题型1音调认识】

1.(2022秋•滕州市期中)“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二字描述的是声音的()

A.波形B.速度C.音调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

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听声能辨人,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解答】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

描述的是她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正确。

故选:Co

2.(2022秋•绥棱县校级月考)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答案】A

【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4)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故C错误;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逐渐降低,故D错误。

故选:Ao

3.(2022•兴文县校级模拟)著名歌唱家韩红的经典歌曲《天路》中,其“高音”明亮,震

撼人心,让评委和观众叹为观止,这里的“高”指的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答案】A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著名歌唱家韩红的经典歌曲《天路》中,其“高音”明亮,这里的“高”

指声音的音调高。

故选:Ao

4.(2022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在演唱会现场,两个女高音正在合唱歌曲《青藏高原》,

这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这里女高音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振动;音调。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2)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

调就越高。

【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唱歌时,人的声带在振动;

(2)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5.(2022秋•九龙坡区校级期中)人的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青藏高原》这首

歌太高了,一般人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是指音调高。

【答案】振动;音调。

【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人的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青藏高原》这首歌太高了,一般人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是指音

调高。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题型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6.(2023•鼓楼区校级模拟)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

竹管排成,如图所示。竹管的长度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

A.响度B.音色C.音调D.速度

【答案】C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

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不同长度的竹管内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空气柱振动频率也不同,所以

音调也会不同。

故选:Co

7.(2023•锡山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将手指润湿后沿着高脚酒杯杯口摩擦,使其发出声

音,仅改变高脚杯中的水量,发出的声音变化主要是()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答案】B

【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解:将手指润湿后沿着高脚酒杯杯口摩擦,仅改变高脚杯中的水量,酒杯振动

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选:Bo

8.(2023•河南模拟)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明完成一些关于声现象的实验,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泡沫塑料小球在发声的扬声器中跳动,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能听到水中音乐芯片的音乐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C.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瓶中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

音调不同

【答案】D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4)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是瓶子和水振动发声的。

【解答】解:A、泡沫塑料小球在发声的扬声器中跳动,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

A正确;

B、能听到水中音乐芯片的音乐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B正确;

C、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

D、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瓶中水和瓶子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D。

9.(2023•青山区校级模拟)如图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

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

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的嗡嗡声的大小是由频率决定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答案】A

【分析】(1)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是在振动的;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

动,故A正确;

B、“鱼洗”发出嗡嗡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人能听到“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响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变的,故

D错误。

故选:Ao

10.(2023•南乐县二模)葫芦丝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吹奏乐器,吹奏时葫芦丝发出优美的声音

是由于空气柱振动产生的,葫芦丝上的那排小孔是为了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空气柱;音调。

【分析】(1)葫芦丝属于管乐器,管乐器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解答】解:葫芦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手指按压葫芦丝不同的孔,可

以改变葫芦丝发出声音的音调。

故答案为:空气柱;音调。

11.(2023•海陵区三模)在科技活动课上,小明展示了他用各种尺寸的废旧笔杆制成的“吹

奏乐器”,这种乐器在演奏时,声音是由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粗笛低沉,细

笛高亢,这是因为粗笛和细笛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答案】振动;音调。

【分析】物体发声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吹笛发声,是笛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质量

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奏乐器”在演奏时,声音是由管内的空气

柱振动产生的。

粗笛内,空气柱质量大、体积大,不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小,音调低沉;细笛内,空气

柱质量小、体积小,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大,音调高亢。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12.(2022秋•宿迁期末)如图是小明“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如图甲中A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

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如图甲中B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

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还能说

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2)实验二:如图乙所示,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c等高,

a、b内径相同,c、d内径相同。各量筒内装的水如图乙所示,小明根据所听声音音调的

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1、气柱的长短有关;2、量筒的内径有关;3、水柱的长

度有关;

①若探究“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高”,应选量筒a、b(填字母代号),其中所用

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②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是气柱发声频率跟横截面积的关系;

③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c和d的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则所发出的声音音调一样

高(选填“c高”、“d高”或“一样高”);

④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c和d使它们发声,d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较低。

【答案】(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能量;(2)①a、b;控制变量;②气柱发声频率跟横

截面积的关系;③一样高;④d。

【分析】(1)实验一: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

播声音;声波具有能量;

(2)①实验二:解答该题需要对每一次实验的对比量筒认真观察,从中找出相同的量和

不同的量,当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若探究”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高”应选粗细相同的量筒;

②量筒b,C等高,粗细不同;

③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空气柱的长度、粗细有关;量筒c,d中空气柱的长度、粗细都相同;

④盛水越多,量筒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

【解答】解:(1)实验一:

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

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

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实验二:

①当探究“发声的音调高低与气柱长度的关系”时,要控制量筒的粗细相同,气柱长短

不同,观察图中可知a、b符合条件;一个量与多个量有关,要控制其它量不变,研究与

其中一个量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因此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②对比b、c可以发现:气柱长短相同,但量筒的粗细不同,所以这两个探究的是“气柱

发声频率跟横截面积的关系”,且气柱愈细,发声的音调愈高;

③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空气柱的长度、粗细有关,而c、d中空气柱的长度、粗细都相同,

因此吹c、d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一样高。

④用敲击的办法也能使量筒发声,声音主要是量筒和水柱的振动发出的,量筒中盛水越

多,量筒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即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的音调比c低。

故答案为:(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能量;(2)①a、b;控制变量;②气柱发声频率跟

横截面积的关系;③一样高;④d。

13.(2022秋•普宁市期末)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

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看到钢尺的振动,同时听到了钢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小华看到钢尺的振动变快(填“变快”、“不变”

或“变慢”),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解答】解: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

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故答案为:变快;变高。

【题型3超声波与次声波】

14.(2023•同安区模拟)超声驱狗器是一款防止狗伤人的利器。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

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驱狗器发声的

()

A.响度小B.音调小C.频率图D.振幅小

【答案】C

【分析】(1)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

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50000Hz。

(2)超声驱狗器发出的声音为超声波,也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50000Hz,驱狗

器发出声波的频率高,是超声波,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而在狗的听觉范围

之内,所以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

故选:Co

15.(2023春•沐阳县期中)别总以为植物“默默无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于2023

年3月30日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植物也会发声,甚至在缺水或承受其他压力时发

出更多声音。用能扩音的装置录音,研究人员能捕捉到频率40千赫兹至80千赫兹的声

波。人无法直接听到的原因是植物发出声波的()

A.振幅小、频率高B.振幅大、频率低

C.音色好、频率高D.音色差、频率低

【答案】A

【分析】植物发声的频率高,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耳听不见。

【解答】解:用能扩音的装置录音,研究人员能捕捉到频率40千赫兹至80千赫兹的声

波,该声波的频率范围为超声波,不在人耳达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振幅也比较小,所

以植物发声人类听不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A.图甲: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声源处的振幅越来越小

B.图乙: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

C.图丙: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音色不同

D.图丁: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音调高

【答案】D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

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超声波、声波、次声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3)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4)在波形图中,声波的波形越稀疏,频率越低,波形越密集,频率越高。

【解答】解:A、图甲: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声源处的振幅不变,空气越来越稀

薄,听到的声音越来越低,故A错误;

B、图乙: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其他声波,故B

错误;

C、图丙: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C错误;

D、图丁: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上面波形图的振动频率高,可看出上面的

音叉音调高,故D正确。

故选:D。

17.(2023•安徽模拟)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

大损失。地震台是通过地震时产生的次声(选填“超声”或“次声”)波来监测地

震的。

【答案】次声。

【分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

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波。

【解答】解:地震台是通过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来监测地震的。

故答案为:次声。

18.(2022秋•伊川县期中)今年9月6日,某地发生6.8级地震,震源处同时产生并向各个

方向发出P波和S波,P波的传播速度是7Xl()3m/s,S波的传播速度是3.5义1()3向$。当

地地震局于当日21h46min07s探测到P波、于当日21h46min09s探测到S波,问:

(1)地震时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它们能“听到”地震时伴随产生的次

声波。

(2)地震局距离震源有多远?

(3)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

【答案】(1)次声波;

(2)地震局距离震源有1.4Xl()4m;

(3)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为21:46:05o

【分析】(1)低于20Hz的声音属于次声波;

(2)根据题意可得出P波和S波之间的时间间隔t;P波和S波从震源到地震局的距离

相等,根据丫=且可得出ts=2tP,即ts-tP=tP,即tP=t,再根据v=且可求出地震局距

tt

离震源的距离;

(3)已知P波从震源到地震局的时间和到达时刻,便可得出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

【解答】解:(1)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

障碍物传播的很远,人听不到,但有些动物能听到;

(2)由题可知P波和S波之间的间隔时间t=21:46:09-21:46:07=2s,

根据题意可知P波和S波通过的路程相等,即s=vPtP=vsts,

代入数据解得:ts=2tp,即ts-tp=tp,即tp=t=2s,

由v=且可知地震局距离震源的距离为:s=vptp=7XItPm/sX2s=1.4XlO’m;

t

(3)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为:21:46:07-2s=21:46:05。

答:(1)次声波;

(2)地震局距离震源有1.4Xl()4m;

(3)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为21:46:050

【题型4响度认识】

19.(2023•新疆)医生给病人检查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答案】C

【分析】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听诊器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

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故选:Co

20.(2023•郑城县二模)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

重开幕。会上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会人员唱出的国歌声是由人的嘴唇振动产生的

B.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中的,其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D.宽阔的会场墙壁进行了技术处理,疏松多孔,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答案】B

【分析】(1)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声;

(3)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色和响度;

(4)声音可以反射。

【解答】解:A、参会人员唱出的国歌声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中的,其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正确;

C、“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响度高,故C错误;

D、宽阔的会场墙壁进行了技术处理,疏松多孔,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Ba

21.(2023•开福区校级一模)我校女足27次问鼎湖南省青少年(中学生)足球比赛冠军。

如图是运动员奋力拼搏的精彩瞬间,老师带领同学们为运动员呐喊加油,展现了团结拼

搏的精神。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呐喊时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B.运动员听到观众的呐喊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Xl()8m/s

D.同学们发出的呐喊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答案】B

【分析】(1)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3)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A、呐喊时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很大,故A错误;

B、运动员听到观众的呐喊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B正确;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同学们发出的呐喊声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o

22.(2023•南安市模拟)(多选)《歌唱祖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

生的壮丽画卷犹如浓墨重彩勾画得淋漓尽致。图1是《歌唱祖国》谱节选,如图是某地

新科技产品研发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图,则()

4tq粳冈

经济总量

晶技产品研发量

图1图2

A.“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五星红旗受到重力、风力、旗杆支持力的作用,且三力平衡

B.“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中“响亮”指的是其响度大

C.“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中歌唱者是依靠喉咙和声带振动发声

D.图2中新科技产品研发量与经济增长呈正比例,故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繁荣富强

【答案】BC

【分析】(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4)新科技产品研发量与经济增长呈正比例时,图像是倾斜向上的直线。

【解答】解:A、“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说明红旗在运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其中五星

红旗受到重力、风力、旗杆支持力的作用,三力不平衡,故A错误;

B、“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中“响亮”指的是其响度大,故B正确;

C、“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中歌唱者是依靠喉咙和声带振动发声,故C正确;

D、图2中经济增长随新科技产品研发量的增长而增长,不是呈正比例,故D正确。

故选:BCo

23.(2023•重庆)广泛应用在航海上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它推动了地

理大发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爱华同学想起这些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常

常会轻声哼唱《爱我中华》,“轻声”的“轻”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答案】指南针;响度

【分析】指南针广泛应用在航海上;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

【解答】解:广泛应用在航海上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指南针推动了地理

大发现;

“轻声”的“轻”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答案为:指南针;响度。

24.(2023•龙港区一模)学校开运动会时,受检阅的运动员喊出噫亮的口号是由声带振

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播,让观众听到,口号声噫亮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大(填

“音调高”或“响度大”)。

【答案】振动;空气;响度大。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

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

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受检阅的运动员喊出喷亮的口号是由声带振动

产生的;口号声通过空气传播;听到口号声噫亮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大。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大。

【题型5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5.(2023•天津)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

A.音调越高B.响度越大C.音色越好D.速度越大

【答案】B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

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

构有关。

【解答】解:由题意知,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叉发出声音

的响度越大。

故选:Bo

26.(2023•蒲城县二模)如图所示,春季运动会男子800米赛跑时,同学们为运动员呐喊助

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呐喊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呐喊时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C.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D.以奔跑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是静止的

【答案】A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介质种类和温度;

(4)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

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

A、呐喊声是由观众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呐喊时的声音很大是响度大,因为发声体的振幅大,故B错误;

C、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越远,声音传播速度与响度大小无关,故C错误;

D、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跑道与运动员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跑道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o

27.(2023•绵阳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B.图乙中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越靠近右端音调越底

C.图丙中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图丁中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答案】B

【分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

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拨动它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的

音调越低,故A错误;

B.乙图中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瓶里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空气柱的高度越大,音调越

低,则越靠近右端音调越低,故B正确;

C.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故C错误;

D.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质量大、体积大的钟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则钟

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B=

28.(2023•连云港)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

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

的响度,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变大。

【答案】响度;变大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

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响度,响

度变大,则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变大。

故答案为:响度;变大。

29.(2023•孟津县一模)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看到小

球被弹开。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选

填“音调”或“响度”)越大。

【分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看到小球被弹开。该实验

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30.(2023•青山湖区校级二模)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在2022年央视元宵节晚会

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古筝发出声

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答案】振动;响度。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古筝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

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琴弦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31.(2022秋•永春县期末)小东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分别把乒乓球接触轻敲和重敲后的音叉。当接触轻敲的音叉时,乒乓

球被弹开的幅度小;当接触重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这个实验现象表明:

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②声音的响度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用力拨动钢尺。可知:钢尺振动越快,发出声

音的音调越高。

甲乙

【答案】(1)①振动;②振幅;(2)高。

【分析】(1)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

源的远近有关。

(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分别把乒乓球接触轻敲和重敲后的音叉。当接触轻敲的

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当接触重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这个

实验现象表明:

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②声音的响度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用力拨动钢尺。可知:钢尺振动越快,发出声

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1)①振动;②振幅;(2)高。

【题型6音色应用】

32.(2023•武汉)如图所示,小红同学正在演奏古筝,听众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依据声音

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答案】C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人耳处声

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解答】解:人们能分辨出古筝和琵琶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o

33.(2023•汉阳区模拟)2022年央视元宵晚会上,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悠扬的《茉

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祝福。关于琴声说法正确的是()

A.悦耳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琴声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X108m/s

【答案】A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A.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悦耳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

确;

B.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古筝,故B错误;

C.粗弦比细弦发声的频率低,音调低;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故C错误;

D.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琴声在太空中不能传播,故D错误。

故选:Ao

34.(2023•利通区校级二模)“双减”之后,银川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

动。如图所示是银川某校开展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判断乐器中有口笛,这是

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

I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答案】C

【分析】(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3)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解答】解:在活动中,同学们判断乐器中有口笛,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o

35.(2023春•平桥区期中)学习雷锋勇于奉献的精神,学校举办了以“我身边的活雷锋”

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演讲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现场师生能辨别出不同同学的演

讲声,是根据演讲声的音色(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答案】振动;音色。

【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解答】解: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演讲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音色是区别

声音的重要标志,现场师生能辨别出不同同学的演讲声,是根据演讲声的音色。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36.(2023•南召县三模)山涧水流过石头边缘时,出现漩涡而产生潺潺的声音;风吹过竹林,

竹叶轻轻摩拳,发出簌簌的声音。我们能分辨出水流声和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是因为这

些声音的音色不同。在竹林外面的人也可以听到风吹过竹林的声音,说明声音是可

以通过空气传播的。

【答案】音色;空气

【分析】(1)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我们能分辨出水流声和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是因为这些声音的音色不同。

在竹林外面的人也可以听到风吹过竹林的声音,说明声音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

故答案为:音色;空气。

【题型7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37.(2023•开福区模拟)诗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积淀,是流传下来的活化石。下列古诗词与

所蕴含的声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一一空气能传声

B.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一一根据响度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一声音的音调高

D.绕梁三日有余音,流水千山无限事一一余音不需要振动

【答案】A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真

空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以及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解答】解: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们听到的笛声是通过空气到我

们的耳朵,故A正确;

B、能分辨胡琴琵琶与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余音也需要振动,故D错误。

故选:A。

38.(2023•宜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

【答案】B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3)声音有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本身决定的,可以用

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4)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

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A、蝉叫声是由蝉的鸣膜振动发声,鸟类的发声器管叫鸣管,故A错误;

B、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

C、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是根据音色不同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故C

错误;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而不是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声音的音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