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护理课件_第1页
发热护理课件_第2页
发热护理课件_第3页
发热护理课件_第4页
发热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护理课件汇报人:xxx20xx-04-02发热基本概念与分类发热评估与诊断方法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物理降温措施介绍与实施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工作contents目录01发热基本概念与分类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37.3℃。感染性发热,如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等;非感染性发热,如zu织损伤、炎症、过敏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神经功能紊乱等。发热定义及原因发热原因发热定义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不规则热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间歇热体温骤升可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010203040506发热类型与特点根据发热程度不同,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zhan等表现。高热患者还可出现神志淡漠、昏迷等症状。临床表现发热会增加机体消耗,影响器guan功能,如高热可引起惊厥、抽搐等。长期发热还可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并发症。此外,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热还可能伴随相应的危害,如感染性发热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脓毒症等。危害临床表现及危害02发热评估与诊断方法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发热的起始时间、热程、热型与临床经过,有无寒zhan、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肿痛、皮疹等伴随症状,以及用药史、疫区居住史与旅行史、与传染病患者或动物接触史等。体格检查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皮疹与出血点的部位和性质,淋巴结的大小、数目与质地,肝脾的大小和质地,肺部和心脏听诊等。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初步判断发热的原因及程度。常规检查根据病情选择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含铁血黄素、骨髓穿刺等,以进一步明确发热原因。血液学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相应的病原学检查项目,如细菌培养、病毒分离、抗体检测等。病原学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对于发热原因不明、怀疑有肺部病变的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于怀疑有颅内病变或腹部病变的患者,应进行CT检查。对于怀疑有脊髓、关节等部位病变的患者,应进行MRI检查。对于肝、胆、胰、脾等腹部实质性器guan及心脏等部位的病变,可进行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03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高热患者(体温≥38.5℃)出现明显不适感,如头痛、肌肉酸痛等,可考虑使用退热药。使用指征对退热药成分过敏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忌证退热药使用指征和禁忌证在使用抗生素前,应明确发热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避免滥用。明确细菌感染选择合适抗生素遵循用药原则根据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按照抗生素的用药原则,如剂量、疗程等,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030201抗生素合理应用策略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监测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及时处理在用药前,应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预防为主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04物理降温措施介绍与实施湿敷法01使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降温效果较慢。冰袋降温法02将冰块装入塑料袋或毛巾中,然后将其置于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通过冰的融化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目的。但需要注意避免冻伤。酒精擦浴法03利用酒精的挥发性,带走人体热量。但酒精擦浴可能会引起患者不适,且对酒精过敏者禁用。传统物理降温方法评价现代物理降温设备应用电子冰毯通过循环水冷却的原理,将患者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适用于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使用方便且效果显著。降温贴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降温贴,可贴于患者额头、颈部等部位,通过ju部散热达到降温效果。降温贴使用方便,无副作用。雾化降温仪通过雾化水分子,增加空气湿度,并利用风扇将湿润的空气吹向患者,达到降温目的。适用于轻度发热患者的物理降温。操作前准备了解患者病情、评估发热程度、确定降温目标;向患者解释物理降温的目的和方法,取得患者配合;检查物理降温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其正常运行。操作中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寒zhan、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降温并通知医生;避免过度降温导致患者体温过低;及时更换冰袋或调整电子冰毯温度,以保持降温效果。效果评估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评估物理降温效果;了解患者舒适度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病情变化及物理降温效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操作注意事项及效果评估05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包括体重、身高、BMI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需求。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方案,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补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动态调整营养补充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动态调整营养补充方案营养需求评估及补充方案制定03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确保食物新鲜、干净、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不洁食物,以防食物中毒和感染。01饮食结构调整原则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少油腻、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02推荐食谱根据患者的口味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食谱建议,如瘦肉粥、蒸蛋羹、果汁等。饮食结构调整原则和推荐食谱口服补液盐的作用口服补液盐是一种含有适量电解质和葡萄糖的等渗液体,可以补充人体因腹泻、呕吐等原因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使用方法和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口服补液盐,一般为每次排便后补充一定剂量的口服补液盐,直至腹泻停止。注意事项使用口服补液盐时需注意温度、浓度和速度,避免过冷、过热、过浓或过淡,以免引起不适或不良反应。同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口服补液盐使用指导06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工作沟通技巧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采用温柔、耐心、鼓励的语言,缓解其紧张情绪。患儿心理特点发热患儿可能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情绪,需要关注其心理变化。情感支持提供情感支持,让患儿感受到关爱和陪伴,减轻其孤独感和恐惧感。患儿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家长焦虑情绪管理指导家长正确面对孩子发热,减轻其焦虑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影响孩子。家属沟通技巧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及时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家属互助机制建立家属互助机制,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共同应对孩子发热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